黑米、白米、糙米、泰國米哪個好?「它」吃完血糖破220 比白米還恐怖
不吃白飯,改吃別的米對身體血糖有比較好嗎?醫師分享網路影片,由糖尿病患者實測白米、糙米、黑米、紅米、泰國米、壽司米等對血糖影響,結果超驚人,壽司米吃完血糖直接破220 mg/dL,比白米還可怕。
7種米對血糖的影響
高雄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李思賢分享,Youtube頻道主Tom Vesely是一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經常用自己的經驗來實測各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而最近一集就是測試不同種類的米飯,對血糖的影響有什麼差別。
看更多:改善胰島素阻抗怎麼做?吃地瓜、堅果能逆轉?4招降低胰島素阻抗
李思賢分析影片中7種在台灣很常吃到的米種,如白米、糙米、黑米、紅米、泰國米、壽司米、燉飯專用米,了解這些米對血糖的影響。
白米:白米是經過高度精製的米種,只剩下澱粉含量高的胚乳,營養密度相對低。Tom實測一碗白飯後,血糖從100 mg/dL飆到210 mg/dL,證明白米對血糖影響非常劇烈。
糙米:李思賢說,糙米保留了米糠和胚芽,屬於「全穀類」,營養比白米完整。但Tom吃糙米後血糖上升幅度大約落在180 mg/dL到190 mg/dL之間,比白米稍微緩和,但還是會升高不少。
黑米:李思賢說,黑米紫黑色外皮含有花青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也存在於藍莓和紫甘藍裡。Tom實測,吃黑米後血糖從100 mg/dL上升到大約170~180 mg/dL,比白米跟糙米都稍微「溫和」一些,而且黑米同時也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 B 群、鐵、鋅與鎂,營養表現也很不錯。
紅米:紅米的外皮則含有紅色色素,有些是來自花青素、有些來自單寧,根據品種不同顏色深淺會有差異。紅米的膳食纖維也很高,能延緩澱粉吸收、增加飽足感。Tom吃了紅米之後血糖升到約200 mg/dL,略低於白米但還是偏高。
泰國米:特色是長粒、香氣足、口感柔軟。不少人會好奇它跟一般白米差在哪,但實測發現兩者對血糖的影響幾乎一樣,Tom吃完後血糖也是接近 210 mg/dL,所以選擇看口感喜好就好,但要注意分量。另外Tom也試著多洗幾次米,但對血糖影響沒有太大差異。
壽司米:很多人常拿來做飯糰或壽司。這種短粒米煮起來比較黏、口感好,但血糖表現一點也不客氣。Tom吃完後血糖直接衝到220 mg/dL,是所有米種中升最多的一個。
燉飯專用米:這是義大利菜裡常見的短粒米,含有大量支鏈澱粉,煮起來會有自然的濃稠感,口感真的難以取代。但它和白米一樣屬於高GI、低纖維的精製澱粉。Tom吃完後血糖也是輕鬆超過210 mg/dL,不建議糖尿病患者經常食用。
醫師推薦黑米升糖幅度相對小、抗發炎、護血管
李思賢說,無論是哪種米,血糖上升幅度都不算小。但如果要從中選出比較溫和的,推薦糙米和黑米。尤其是黑米,除了升糖幅度相對低,還額外富含花青素,對抗氧化、抗發炎、保護血管都很有幫助。如果想要在吃米飯的同時兼顧營養,黑米會是自己最優先的選擇。
看更多:煮白飯加1物更好吃?日本主婦都在做!專家分享3招更讚:控醣、解便祕
熟飯冷藏再加熱降低升糖指數
李思賢說,把米飯煮熟後冷藏、再加熱食用,可以讓其中的抗性澱粉增加,從而降低升糖指數,以他自身親測來說,這方法效果不錯。但對於像地瓜這類食物,對他自己來說就不太管用。
看更多:米蟲退散!4種天然食材驅米蟲?不怕米被啃光 吃到米蟲會怎樣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李思賢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五十肩好不了?先檢查「甲狀腺」!醫曝:小心全身都在發炎
59歲張清芳抗老祕訣「1運動」超親民!醫曝:降59%糖尿病風險
怎樣都睡不夠?醫揭「健康亮紅燈」警訊 4原因讓你每天都好累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5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護腎又抗發炎!醫大讚1蔬菜 抗癌含量「多綠花椰菜50倍」
苦味食物護腎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一名30歲女生出現尿蛋白及水腫,他除了開立藥物外,也請患者多吃苦味食物,沒想到一個月後,患者尿蛋白、便秘及青春痘都獲得改善。洪永祥分享3大苦味護腎食物排行榜,分別是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綠花椰芽及苦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4 小時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拿處方箋問AI? 還說:「不敢吃了」 藥師呼籲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隨著AI普及,民眾生活中有各種疑難雜症都可能拿去「問AI」,但有民眾對處方箋產生疑慮,竟也拿去請AI判斷是否合理。藥師提醒,AI仍可能提供錯誤資訊,且醫師或藥師處理藥品時,可能也有特殊考量,想了解自身用藥情況,最好還是要在看診、領藥當下問清楚,或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長期使用瘦瘦針有藥物耐受性 減重靠這2招較保險
國人肥胖比例逐年上升,不少人為求減重狂打瘦瘦針以致大缺貨。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南部肥胖率普遍高於北部,醫師與營養師皆認...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比特犬不牽繩咬狗!主人辯先遭攻擊 民眾怒:故意練咬
高雄仁武區一名狗主人帶著未繫繩的比特犬散步時,該犬隻突然發動攻擊路邊一隻黑狗,緊咬長達近10分鐘,主人嘗試種水管打、或者噴水,都無法制止,最終用了辣椒水才讓比特犬鬆口。監視器畫面還原真相,主人不僅沒繫狗繩,事後還辯稱是黑狗先攻擊。目擊民眾抱怨,「沒有戴口罩也沒有牽繩,萬一有孩子走出來被當成黑影咬下去,後果不堪設想!」高市動保處將會同警方上門調查裁罰,飼主可能挨罰15萬。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志祺七七走鐘紅毯「禁慾襯衫」帥爛!SSR臉蛋猛升級網認不出:誰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知名YouTuber「志祺七七」才在9月上片提到自己由於大罷免期間面臨大量退訂、倒讚,讓他經營流量出現大下滑,甚至讓他想著是不是要停掉經營,不過目前仍持續經營頻道的他,於昨(15)現身2025走鐘獎現場,打扮精緻又細節滿滿的他立刻驚豔全場,他於社群公開一系列棚拍成果照,更讓許多網友大讚志祺七七帥度升級,甚至有人感嘆「認不出!」。
民視 ・ 6 小時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
女領隊出團!被要求「和男老闆同房」 嚇傻:旅行社潛規則
每個行業都有不同規定,但要小心不合理的要求!一名女網友透露,近日要帶團出遊,不過領隊資料上卻寫她必須和客戶男老闆睡同間房,主管還說「擠一下」,讓她質疑,「這是旅遊業的潛規則嗎?」文章曝光掀起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歐陽娣娣嗨喊歡迎來"中國台灣"玩 網怒:取消台國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近年積極在大陸演藝圈發展的藝人歐陽娣娣,曾在參加泰國選秀節目時自我介紹寫著來自中國,也在今年大陸十一「國慶」轉發慶賀文章,爭議言論不斷,近日她登上中國選秀節目,到廈金大橋當一日油漆工,不僅用嚴重的捲舌口音說話,還不忘高喊歡迎來"中國台灣"玩,再度引發台灣網友撻伐。
民視 ・ 5 小時前
【怎能不愛車】客製化玩到神級 全球唯一GT3細節多到讓人跪著欣賞
保時捷從1950年代就開始用Sonderwunsch客製化專案替車主量身打造專屬座駕,而今年拉丁美洲分部迎來25週年,乾脆直接端出一款獨一無二的911 GT3 Touring,命名為「Ocelot」,靈感來自棲息在哥倫比亞亞馬遜雨林的豹貓,象徵野性、神秘又優雅。這也是「拉丁美洲偶像」系列的第一台作品,堪稱紀念意義與藝術價值都拉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水餃成本增! 巧之味12月起調漲 網喊:冷凍也變貴
台北知名水餃店巧之味因豬肉和原物料成本大漲,宣布12月1日起調整價格!業者無奈表示,豬肉價格從去年至今已調漲至少3次,「經過半年的掙扎,不得不調漲」。除巧之味外,烏坵大媽紫菜水餃、亞田水餃店也陸續喊漲,就連冷凍水餃也傳出漲價,民眾直呼「只能接受或少吃」!
TVBS新聞網 ・ 3 小時前
母親不會英文卻親自教他!黃仁勳曝成功關鍵:「這精神」塑造了輝達
據《商業內幕》報導,「我媽教我英文,但她其實不會英文。」黃仁勳驕傲的說,「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了一切。」黃仁勳出生於台灣,家人後來搬到泰國,9歲時他與哥哥被送往美國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先前曾提到,母親主要說台語,但仍在孩子們準備前往美國時,開始教他們英文。黃仁勳...
CTWANT ・ 1 天前
460萬中國客湧入!韓國人氣炸「反中布條掛滿街」批免簽:不是觀光,是佔領
韓國自從9月起暫時開放中國旅客免簽入境,大批中國旅客都飛往韓國旅遊,中國年輕族群近來也在抖音、小紅書上掀起「首爾病」風潮,紛紛表達赴韓旅遊後因過於思念韓國,回國後感到空虛、難以回到日常生活的狀態。雖然中國旅客對韓國流連忘返,但免簽政策卻引發韓國社會「反中情緒」逐漸升高,近日街頭有關反中內容的布條數量更是不斷暴增。
鏡報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