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肺癌4期「照演20場舞台劇」!醫揭續命關鍵:第四期肺癌不是絕症
2025年金馬影展開幕,以《大濛》角逐影帝的33歲港星柯煒林,7月才自曝因久咳不癒,確診肺腺癌第4期。消息一出震驚各界,然而,罹癌後的他不僅沒停下腳步,還接連演了20多場舞台劇。他樂觀地說:「我就是身體力行告訴大家,還是可以如常生活,我覺得自己比從前還更健康了!」
罹癌後於金馬影展開幕首露面!柯煒林:「醫生鼓勵我多工作」
柯煒林在金馬影展開幕記者會上,分享了罹癌後的心境。他表示,目前正接受標靶藥物治療,雖然藥物副作用會帶來一些困擾,但體力消耗大的舞台劇工作依然持續進行。他說:「醫生也鼓勵我多工作,來告訴跟我一樣生病的朋友,還是可以如常生活。」家人與工作夥伴的支持,讓他整個人很放鬆,心態比以前更健康。
看更多:年輕女性罹癌就不能懷孕?名醫創1手術助她保有生育力 成果躍期刊
肺癌4期還能演舞台劇?醫推斷:轉移部位是關鍵
為何肺癌第4期還能應付高強度的舞台劇工作?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方科智推斷,關鍵在於「癌細胞轉移的部位」。他解釋,第4期最怕的是癌細胞轉移到腦部或骨頭,這會嚴重影響肢體協調、認知功能,甚至有骨折風險,光是應付日常生活都有困難。
方科智醫師合理推斷,柯煒林的狀況應屬於「第4期前期」,也就是癌細胞可能僅侷限在兩側肺部,尚未擴散到胸腔外。這種型態除了咳嗽,通常不會有其他嚴重影響日常機能的症狀,因此仍能維持正常工作。
標靶藥物最大困擾:醫點名「甲溝炎、腹瀉」最常見
柯煒林提到,目前對他比較困擾的反而是標靶藥物的副作用。方科智醫師指出,標靶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皮膚相關問題,例如「甲溝炎」(指甲周邊紅腫發炎),或是臉上冒出像青春痘般的膿疱。此外,「腹瀉」也是常見影響消化功能的副作用。對注重外型的演員來說,這些副作用確實會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看更多:《射雕》男星爆心臟病逝!「癌是慢性病」醫揭抗癌多年3大器官恐受損
標靶vs.免疫治療怎麼選?醫:兩條路幾乎不相交
近代抗癌藥物最大的希望,就是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的創新發現。許多人好奇,標靶藥物能否與免疫治療合併使用,達到更好效果?方科智醫師解釋,在目前的治療策略上,這兩者幾乎是「互相獨立」的兩條路線。
有基因突變:
優先使用標靶藥物。研究證實,這類患者即使加上免疫治療,幫助也極為有限。未來若產生抗藥性,治療方向也是再次進行基因檢測,尋找下一代的標靶藥物。
無基因突變:
若檢測出特定的「免疫標記」數值很高,則會走向免疫治療的路線。
方科智說明,簡單來說,一旦確認有基因突變,幾乎就踏上標靶藥物的治療之路,因為有標靶可對抗的勝算更高,未來幾乎就是沿著這條路繼續尋找新的標靶藥,不太會再回頭考慮免疫治療。而免疫治療其實就是醫界為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的解套選擇。
癌症第4期已非絕症!體能與新藥是長期抗戰的希望
柯煒林的案例,顛覆了許多人對肺癌4期的絕望印象。方科智醫師表示,年輕、體能好、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是能與癌共存、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關鍵。一般來說,第一線標靶藥物平均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達一年半至兩年以上。
方科智醫師也樂觀表示,醫學進步飛速,即使未來產生抗藥性,也還有後線的標靶藥物、化療,甚至許多國內外正在進行的新藥臨床試驗可接續治療。臨床上,偶爾也會有患者能與癌共存長達10年的極端案例,未來這樣的「幸運兒」只會越來越多。
看更多: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 圖片來源/TVBS(趙世平攝)
◎ 諮詢專家/方科智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她淋巴癌第4期、骨轉移!化療搭配這招 8個月癌細胞全消失
毒物科名醫顏宗海曝防癌祕訣!必吃這些食物抗氧化 抗癌千萬別碰這2物
年輕女性罹癌就不能懷孕?名醫創1手術助她保有生育力 成果躍期刊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豬哥亮紀錄片AI復活 重現70年代秀場風采
由楊力州執導的紀錄片《高雄有顆藍寶石》以擬真AI技術「復活」秀場天王豬哥亮,重現其70年代經典主持風采。15日楊力州、黃西田、邵大倫、豬哥亮兒子謝順福以及出品人丁度嵐出席金馬影展活動,由於不少人都在敲碗《大尾鱸鰻3》,被問到有沒有機會透過AI拍攝續集?謝順福語帶保留表示,「這是一個祕密!」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豬哥亮同意拍攝紀錄片!謝順福證實「問過爸爸」 曝《大尾鱸鰻3》可能性
紀錄片《高雄有顆藍寶石》11月15日在金馬影展放映,片中記錄了1970年代豬哥亮等秀場藝人的風光過往。豬哥亮長子謝順福與藝人黃西田、主持人邵大倫及導演楊力州一同出席了放映活動。謝順福更透露,這部紀錄片是爸爸親口答應允許拍攝的。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1 小時前
Q10抗疲勞、護心臟 吃高血壓藥能吃Q10嗎?一篇看懂輔酶Q10吃法
總覺得體力大不如前?除了老化、壓力,你可能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輔酶Q10的不足。醫師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自行合成的輔酶Q10會逐漸減少,尤其30歲後更為明顯。長期壓力、睡眠不足及某些藥物也會影響體
健康2.0 ・ 1 天前
豬哥亮「會叫」!《高雄有顆藍寶石》2025金馬影展世界首映「豬哥亮喪禮就像在送蔣經國蔣中正一樣」?
豬哥亮長子答應拍攝、並在《高雄有顆藍寶石》受訪,其實是有擲筊問豬哥亮。而最後導演也利用豬哥亮的AI聲音,讓他自己在《高雄有顆藍寶石》當說書人,謝順福笑說這件事很合理:「因為豬哥亮『會哀』(Ai:台語「會叫」的諧音)!」
Yahoo奇摩電影戲劇 ・ 13 小時前

大新竹輕軌可行性評估獲中央補助 曾資程批藍白反覆、盼紅線先行
新竹市政府前天發布新聞稿,稱獲交通部補助2100萬元進行「新竹縣市輕軌紅藍線整合可行性研究報告」補助,並稱竹市已納入明年度預算。對此,民進議員曾資程說,大新竹輕軌先前因新竹縣拖延時程,林智堅任內就已先完成竹市紅線可行性評估,如今又要再做一次評估,他說,大新竹發展會停滯在於關鍵時刻「有人跳車、有人拖
自由時報 ・ 1 天前伊朗攔截貨船並引入領海 為6月來首見扣押油輪事件
(中央社華盛頓/杜拜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官員及海事安全消息人士表示,伊朗部隊今天攔截一艘油品運輸船並引導進入伊朗領海。這是今年6月以色列與美國對伊朗發動攻擊以來,首次有報導指德黑蘭扣押油輪。
中央社 ・ 1 天前
別再只靠睡覺!研究揭3種更有效的休息法:咖啡、奶茶竟上榜
比睡覺更好的休息法有很多,其中三個爲:喝咖啡、午睡前喝奶茶、吃好吃的食物。咖啡提升精神狀態 喝2杯可降四成輕生風險咖啡因不僅能活化交感神經、提升注意力與專注力,也能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刺激大腸的蠕動,幫助改善腸道環境。由此可知,咖啡對疲憊的身心有多種益處。此外,它也能促進腸壁分泌俗稱幸福荷爾蒙的血清素,以及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進而達到舒緩壓力的效果。喝熱咖啡暖和腸道,促進幸福荷爾蒙分泌。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一天喝2杯至3杯咖啡,可以降低45%的自殺風險,憂鬱症風險則可以降低13%。心情低落時,咖啡就像是一種提振情緒的能量飲料。還有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可以降低30%至60%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腦部疾病的風險。咖啡別過量 熱咖啡取代並咖啡腸道不受涼不過要注意,一天喝7杯以上就算是過量,可能導致咖啡因上癮或咖啡因中毒。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最後,為了不讓腸道受涼,建議選擇熱咖啡取代冰咖啡。先喝奶茶再午睡?睡得更快、起來更清爽鮮奶茶加30分鐘的午睡,能讓你神清氣爽。常有人建議,中午時在學校或公司可以睡個午覺。
常春月刊 ・ 1 天前
50歲男意識混亂是失智?醫揭缺1維生素!禍首是這習慣
意識混亂、記憶力下降、躁動不安、步態不穩,是失智嗎?南投一名男子被送醫檢查,竟是嚴重缺乏維生素B1引發的腦部病變!醫師提醒,酗酒和營養不良者是高危險群,應及早發現並補充高單位維生素B1,才能讓病情逐漸
健康2.0 ・ 1 天前
銀髮族健身風潮興起 專家提醒:「7大錯誤」增受傷風險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愈來愈多年長者走進健身房,透過重量訓練維持肌肉量、預防肌少症。專家提醒,重量訓練有助於強化骨質與肌力,但前提是要執行得當!若錯誤使用器材,容易造成傷害、引起反效果。專家也統整出許多銀髮族在開始訓練時常犯下七大錯誤,包括突然增加負荷、只追求次數或重量、忽略熱身和健身後的疼痛等,幫助大家更安全地享受運動的益處。 1. 起步就拿太重 容易受傷還會養成錯誤習慣! Michael Betts健身教練表示,肌肉、骨骼與結締組織需要時間適應阻力訓練,如果一開始重量太重,可能容易受傷,還會養成錯誤的動作習慣,之後就更難矯正。他建議初學者應從利用自身體重的徒手訓練,或輕重量訓練開始,先確保能以正確姿勢完成12到15下,再逐步增加重量,讓神經系統循序漸進地學習正確的運動方式。 2. 還在只著重數字?正確的技巧才真正有助益 有些人追求次數或重量,忽略了動作的品質。Leo Mathew物理治療師提醒,比起這些更應優先考慮緩慢且可控制的動作,因為好的動作技巧能避免運動傷害,也能確保穩定進步。Betts教練也建議,剛開始可以諮詢具指導老年人經驗的專業教練,請對方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喝茶抗癌又降血糖!這種茶更有益健康 還能補充維生素C、B群
喝茶好處多!你知道喝茶也能補充維生素C、B群嗎?尤其綠茶好處遠超過紅茶,抗癌喝綠茶就對了。 茶葉含豐富礦物質 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指出,人體中含有86種
健康2.0 ・ 1 天前
基隆建案施工「掏空鄰房地基」 倉庫現20平方公尺巨洞家具全泡湯
基隆一建案挖掘工程導致鄰近民宅地基掏空,造成20平方公尺大洞並積水,家具全泡水!建商表示將負責到底賠償,市府勒令停工要求回填地基。專家警告若發生在有人居住空間,遇上天災恐釀人命!這已非該建商首次鄰損事件,多戶居民牆磚隆起脫落、裂縫嚴重,皆在工地開工後才出現,令人憂心忡忡!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比胖更危險!「1體型」恐增失智、中風風險 BMI正常也中鏢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恐成為「肌少型肥胖」高危族群。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指出,肌少型肥胖是一種結合「肌少症」與「肥胖」的綜合症,健康風險比一般肥胖還高,不只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發炎,甚至提高代謝性、心血管疾病、失智的發生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暖明驟冷!北部高溫急掉10度 專家:入秋冬最強冷空氣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天氣風險公司氣象分析師廖于霆表示,今(16)日全台天氣依舊晴到多雲,北部、東北部高溫25至27度,中南部及東南部可達28至30度。而從明(17)日清晨開始,東北季風增強南下,北部、東北部天氣將急轉陰雨,且氣溫從早一路下降;中南部與東南部溫度也會明顯走低。他指出,這波是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全台將在週一晚間明顯感受到寒意,北東濕冷、中南部日夜溫差大,要提前做好保暖。
民視 ・ 5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