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喘、易累揪出42公分極罕見血管肌瘤 醫療團隊不放棄助患者走出鬼門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48歲蔡女士罹患紅斑性狼瘡十多年,平時稍微活動就容易喘,原以為只是慢性病帶來的副作用,沒想到去年九月發高燒40度送醫,急診檢查卻意外發現下腔靜脈一路延伸至右心房有巨大血塊,竟揪出一顆長達42公分、發生機率僅千萬分之一的血管平滑肌瘤!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直言,這樣的案例幾乎實在罕見,一旦腫瘤阻塞心臟出口,可能瞬間猝死,必須立刻開刀。經歷兩次驚險手術,蔡女士最終奇蹟走出鬼門關。
血管平滑肌瘤極為罕見 二次驚險手術切下長長腫瘤
黃振銘主任提到,一般心臟腫瘤十分罕見,發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但從下腔靜脈延伸至心房的血管平滑肌瘤又更罕見,綜觀全世界文獻也僅上千例,發生率只有千萬分之一。2024年12月,手術正式展開,當打開心房時,醫師們才驚覺腫瘤不像一般腫瘤脆弱易碎,而是一條實質化、宛如香腸般蜿蜒的組織,往下無止境地延伸。
黃振銘主任回憶,當時病人出血嚴重,除了「緊急移除體外循環機器」,必須立即大量輸血,還使用多種凝血藥物,才總算把病人救回來。術後病理證實,這不是血塊,而是罕見的血管內平滑肌瘤。
半年後,追蹤影像顯示殘餘腫瘤依舊存在,蔡女士只能面對第二次大手術。2025年4月,門諾醫院動員心臟外科、泌尿科、一般外科跨科聯手,歷時多時,終於切除長達30公分的腫瘤,合併前一次切下的組織,總長達42公分。
醫療團隊相互合作 攜手患者不放棄一絲希望
黃振銘主任坦言,這是一場艱難的抉擇,雖然再開刀風險極高,但不開,血管平滑肌瘤會再長回右心房,患者可能隨時猝死。最後,醫師與患者共同選擇迎戰。蔡女士面對旁人勸她轉往更大的醫療中心,她始終堅定搖頭。她說,黃振銘主任願意承擔風險,團隊更是日夜守候,這份勇氣比醫學中心的名號更重要。
黃振銘主任回顧這段歷程,感觸極深。「這不只是醫師一個人的戰鬥。從麻醉科、護理師、泌尿科、外科到ICU,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彼此信任。」他強調,醫療從來不是冰冷的技術,而是人與人互相支撐的過程。
蔡女士笑著說,自己能兩度從鬼門關前走回來,心裡充滿感恩。歷經半年多的治療與兩次手術,蔡女士如今已能自由行走,回歸日常生活。她說,這段與死神搏鬥的經驗,讓她更懂得珍惜當下。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例行健檢竟發現腫瘤!單孔達文西在肺部腫瘤切除中的應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50歲的吳先生平時生活作息規律,從不抽菸,也沒有肺癌家族史,但在一次健檢中,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意外發現右側肺部有一顆約2公分大小的腫瘤。吳先生前往大里仁愛醫院就醫,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林宜右醫師評後用「單孔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手術」切除肺臟腫瘤,在三天內順利出院。 單孔達文西能保留更多健康肺部組織 提高手術安全完整性 林宜右醫師表示,傳統肺臟腫瘤切除是以開胸手術為主,需要大範圍切開胸壁,不僅傷口大、疼痛明顯,恢復期也長。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微創胸腔鏡手術逐漸成為主流,大幅減少了手術創傷。 近年隨著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發展,透過高解析立體影像與靈活機械手臂,醫師能更精準地進行肺臟腫瘤切除,同時保留更多健康肺組織,提高手術安全性與完整性。 一般傳統達文西手術需開4至5個小傷口,但林宜右醫師及團隊運用單孔達文西機器人技術,僅需約4公分的單一小切口即可完成整個手術,大幅減輕病患術後疼痛與不適。 單孔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恢復時間短 醫師籲定期接受肺部篩檢 吳先生手術過程順利,僅在右側胸壁開設一個小傷口,透過主刀醫師執行單孔達文西手術,精細操作,成功完整切除腫瘤,術後的疼痛
健康醫療網 ・ 18 小時前《科技》微軟數位防禦報告:逾半數網路攻擊與敲詐及勒索軟體威脅有關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微軟最新《Microsoft 數位防禦報告》指出,已知動機的網路攻擊中,有超過一半出於牟利,並透過敲詐或勒索軟體等方式進行;單純以間諜活動為目的的攻擊僅占4%。儘管國家/地區級威脅仍是長期且嚴峻的挑戰,但當前組織最常面對的即時風險,多半來自尋求快速獲利的機會型網路犯罪分子。 微軟每天處理超過100兆筆安全事件訊號、攔截約450萬次新型惡意軟體攻擊、分析3,800萬筆身分風險偵測,並掃描50億封電子郵件以防範惡意軟體與網路釣魚活動。自動化技術的進步與現成工具的普及,使技術能力有限的網路罪犯,也能大幅擴展其攻擊規模。而人工智慧的應用更進一步助長這股情勢,駭客得以加速惡意軟體的開發、生成更逼真的虛構內容,進一步提升網路釣魚與勒索軟體等攻擊的效率。如今,這些投機型的惡意威脅行為者幾乎將所有人視為目標,無論企業規模大小,網路犯罪已成為滲透日常生活、無所不在的威脅。 微軟最新2025年《Microsoft數位防禦報告》指出,傳統的安全措施已無法應對現今威脅,唯有採取現代化防禦手段並推動跨產業與政府間的強力合作,才能跟上攻擊的步伐。對個人而言,採用強化的安全工具,特別是具備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秋颱共伴效應發威! 礁溪間歇雨勢 遊客撐傘泡腳
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不容忽視。宜蘭礁溪知名景點湯圍溝,現場有一群遊客泡腳泡得很開心,詳細情況連線記者 李雅靜。 #風神颱風#共伴效應#礁溪#撐傘泡腳
東森新聞影音 ・ 21 小時前
中國口音男嗆"想在捷運放炸彈"! 捷警維安升級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台北市捷運警察隊,接獲一名男子的電話,帶著中國口音聲稱,想在捷運上放炸彈,還不斷問可不可以?隨後又馬上掛斷電話,進一步追查,電話號碼疑似來自境外,捷警不敢大意,加派人力在月台、大廳、車廂等地,搜尋有無可疑物品,並通報台北新北的警方,一同加強巡邏。人來人往的捷運站裡,出現全副武裝的員警,來回巡視,從月台、大廳到車廂,就連消防栓箱,也打開來查看,因為捷警接到恐嚇電話,說要在捷運上放炸彈!北捷近日傳出有一名疑似來自中國的男子從境外打電話恐嚇要放炸彈,員警加強巡邏。(圖/民視新聞)18號晚上9點46分,台北市捷運警察隊勤務指揮中心,接到一名男子電話,劈頭就說,可不可以在捷運上放炸彈?還多次強調特別想放,警員問他身分與所在地後,他就馬上掛斷,而這名男子還帶著中國口音,警方進一步追查,發現電話號碼,疑似來自境外。捷運警察隊刑事組長許永益。(圖/民視新聞)捷運警察隊刑事組長許永益:「本月18日21時許,本隊警視中心,接獲境外來電稱欲,於捷運上放置炸彈,本隊立即通報線上勤務同仁,會同站入保全聯巡,針對與捷運站月臺,大廳廁所車廂等,加強搜尋有無可疑物品或人士,皆無發現上述恐嚇情事。」北市捷運警察隊表示,目前沒有發現炸彈,研判是惡作劇,但為了乘客安全,已經聯繫刑警大隊,並通報新北市警察局,一起強化巡邏。原文出處:中國口音男子來電挑釁喊「想在北捷放炸彈」!捷警維安升級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失業潮下的新出路 「YESMA月嫂轉職班」帶你走向穩定高薪未來【懶人包】網紅、YTR范婉晴到底是誰? 「無照車禍、虐兔、家暴父母」爭議一次看陸軍砲測中心「24歲中尉墜樓亡」 陸軍教準部遺憾:成立專案小組配合檢調偵辦
民視影音 ・ 21 小時前
486先生「1習慣」害頸椎險斷掉!醫驚喊:現代人的通病
「486先生」陳延昶表示,他之前因長期低頭工作,導致頸椎第3、4節嚴重變形,醫師告訴他,一旦跌倒,恐致頸椎斷掉,讓他驚覺長期低頭看電腦螢幕、滑手機的危險。神經外科醫師徐至貝表示,現代人常每天低頭滑手機好幾個小時,長期會造成頸椎過度負擔,「當頭前傾斜45度時,頸椎承受的重量達頭重量的5倍,導致頸椎非常容易受損及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嘉義市金婚禮讚 黃敏惠:「攜手相伴 長長久久」
(19)(記者廖建智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日上午於耐斯王子飯店舉辦「攜手相伴 長長久久」金婚禮讚活動,今年報名參加金婚長者婚齡超過60年有21對(其中婚齡70年有2對)、婚齡50至59年的有51對,...
自立晚報 ・ 16 小時前
共伴效應持續降雨 北市府:17時起淡水河、基隆河沿線水門「只出不進」、21時拖車
因風神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仍帶給北台灣持續性降雨,降雨量加劇將致河川水位快速上漲,可能漫淹至高灘地。所以台北市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稍早宣布,台北市今(20)日17時起執行轄內淡水河、基隆河沿線疏散門及越堤坡道「只出不進」管制;21時開始拖吊堤外滯留車輛,籲請民眾儘早移置停在河堤外停車場的車輛,以免受罰。北市府水利工程處表示,台北市將於今(20)日17時執行淡水河(新3-2號華翠至淡6號敦煌)、基隆河沿線疏散門及越堤坡道「只出不進」管制。請在河濱公園活動人員、車輛儘早遠離河川區域,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並於管制執行4小時後(10月20日21時)開始拖離堤外停車場滯留車輛,後續將視水情狀況另行公告疏散門關閉時機。另因內1號、2號及基11號疏散門外無堤外停車場,故往返內湖汐止之堤外便道仍維持通行。北市水利工程處指出,配合台北市政策疏散門「只出不進」管制後4小時,開始拖吊堤外滯留車輛,針對未移置車輛將依車型大小處1,800至4,800元罰鍰,經拖吊之車輛另需繳納移置費及保管費,請停放車輛於河濱公園的駕駛人要多加注意。另外,水利處提醒停放於河川區內車輛的車主,可至台北市停車工程管理處網站(http
台灣好新聞 ・ 21 小時前
痰液堆積不是小問題!醫:新一代祛痰藥物成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 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 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 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 興大成績亮眼
2025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主辦的「發明競賽區」今年吸引近千件參賽作品參加,並有來自韓國、印尼、泰國等國的代表團前來參賽,展現發明界對鉑金獎的高度重視與競爭熱度。國立中興大學榮獲1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戒掉止痛藥 冥想助職業賽車手重獲無痛人生
因為比賽受傷疼痛難忍,美國職業賽車手一度嚴重依賴藥物,差點丟了性命。在專家的指導之下,嘗試靠冥想戒除止痛藥。由於疼痛不只是身體反應,而是由大腦主導的訊號。研究學者也正試圖找到大腦裡痛覺的開關,幫助患者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止痛藥吃不靈?醫師提醒:這些狀況別拖,快就醫!
疼痛不一定都得吃藥,有些疼痛就算吃了止痛藥也不見得有效,對於持續未改善的疼痛,一定要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一旦有下列情況發生,光吃止痛藥也沒用,請就醫治療。 發生這些情況,請盡速就醫◆一般止痛藥對輕度疼痛較有效,中至重度疼痛的話,就必須就醫確認病因,以針對病因給予治療給藥。◆任何突發性嚴重的頭痛。◆骨盆或腹部疼痛(非女性生理期疼痛)。◆疼痛伴隨嚴重噁心或嘔吐。◆疼痛伴隨關節紅、腫、熱。◆疑似骨折的情形。◆懷孕或疑似懷孕。◆小於2歲幼兒。◆肝病病人或嗜酒者(每天喝超過3杯酒)。 依照醫師處方或指示服用止痛藥止痛藥依藥品本身的特性、含量及藥品劑型設計,給藥間隔有所差別。一定要依照醫師處方或指示服用,不能擅自改變藥量或是服藥的時間,例如麻醉性鎮痛劑突然停藥,可能引發戒斷症狀;長效劑型或腸溶錠如無法整粒吞服,必須先確認該藥品是否可以剝半顆或是磨粉服用。 基本上,止痛藥可與食物併用或於飯後使用,以減少胃部的不適感。服藥期間最好避免喝酒精性飲料,因為酒精會增強麻醉性止痛劑的鎮靜作用,以及其他止痛藥的肝毒性或胃腸的副作用。服用高劑量或是長期使用的時候,需要監測肝、腎功能,特別是有肝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苗栗台3線驚悚火燒車! 夫妻「火海逃命」險腿軟
苗栗三灣台3線路段,發生驚險的火燒車意外,一對夫妻把車停在路邊時,車輛突然起火燃燒,火勢延燒迅速,整輛車瞬間陷入火海,夫妻倆耐不住高溫緊急逃出車外。附近民眾擔心會發生爆炸,趕緊衝過去提醒夫妻倆趕快遠離...
華視 ・ 1 天前三大法人買超台股172.27億元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20日電)台股今天漲386.26點,收在27688.63點,成交值新台幣4858.59億元。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買超、投信賣超、自營商買超,合計買超172.27億元。自營商買超58.74億元,投信賣超28.69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142.22億元。
中央社財經 ・ 20 小時前
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現代人為何睡不好?從「芝麻素+3個日常習慣」找回好眠
夜深人靜的夜晚,明明很累卻怎麼樣都睡不著?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每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位長期受睡眠障礙困擾。白天工作壓力大、晚上加班滑手機、半夜又醒來,讓睡眠變成現代人最奢侈的健康夢。到底,我們為什麼越來越難睡?
姊妹淘 ・ 1 天前
喜歡到捨不得丟只是錯覺!過來人教你3步驟留下「真心喜愛的東西」
家裡總有一些捨不得丟的物品,該如何整理呢?購物狂女子兼漫畫家樋口聰子於《懂買,才能過上真正喜歡的生活》一書中,分享自身經驗,提出「10大選物哲學 × 4階段整理練習」,幫助讀者學會判斷真正需要的物品,釐清個人喜好,擺脫過度消費的惡性循環,進而打造更貼近內心渴望的生活方式。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目前無科學證據顯示接種流感疫苗會導致第一型糖尿病
網傳「幼兒接種流感疫苗後變成第一型糖尿病,須終生施打胰島素」? 目前無任何科學證據顯示接種流感疫苗會導致第一型糖尿病 發佈:2025-10-20 更新:2025-10-20 報告編號:3866 查核記者:曾慧雯 責任編輯:陳培煌 發佈:2025-10-20 報告編號:3866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培煌 10月1日起開放第一階段公費施打流感疫苗,近日網路流傳訊息稱「接種流感疫苗會導致第一型糖尿病」;經查證,專家表示目前無科學證據顯示流感疫苗會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 天前
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 桃園市多處積淹水 (圖)
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共伴影響,桃園市從19日晚間開始下雨,桃園市政府水務局20日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大小積淹水點合計34處,多在沿海4區內,目前積淹水情形已排除。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指控美國發動「時間戰」 擾亂北京時間恐影響戰爭系統
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暗潮洶湧,除了檯面上的軍事、經濟與科技等較量,檯面下就連「時間」都成為戰場。中國國安部19日PO文指控,有不可抵賴的證據證明,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授時中心發動網路攻擊,官媒央視更稱這是對中「時間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全運會柔道/柔道女王退休後首戰 連珍羚覺得累仍完成9連霸
在去年巴黎奧運後宣布退役的「柔道女王」連珍羚,今天在全運會女子柔道第四量級決賽中擊敗台中市選手李宛庭,完成全運會9連霸,賽後直言退休後的首戰確實比到有點累,也把每一場比賽都當最後一場比賽在打。 ...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8 小時前
世界骨鬆日 埔榮、草療「一起動起來讓骨不再鬆」
為響應世界骨鬆日,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舉辦健康促進活動,以「一起動起來,讓骨不再鬆!」為主題,邀請骨質疏鬆病友與社區民眾共同參與,活動內容結合醫師衛教、營養講座與運動體驗,讓大家在輕鬆互動中學會「吃得對、動得好、骨更強」。骨質疏鬆症被譽為「沉默的骨頭小偷」,初期無明顯症狀,常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為了讓民眾提早預防、強化自我照護,埔里榮院骨鬆照護團隊以跨專業合作方式,安排三堂實用又有趣的課程,免疫風濕科許伯爵醫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骨鬆藥物知多少」,破解民眾對藥物治療的迷思。營養師以「骨氣滿滿&營養滿分」為主題,帶來「十大骨鬆飲食迷思Q&A」,並親手示範製作高鈣點心,讓民眾學會補鈣不NG,職能治療師帶領「安全護骨動起來」健康操,教導正確的肌力與平衡訓練,陪伴大家一起動出 ...
台灣新生報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