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五個理由
住在美國的洛莉(Laurie)童年時常做被鯊魚吃掉的惡夢。數十年後的今天,他卻將兩隻斑點長尾鬚鮫(Hemiscyllium ocellatum)飼養在1135公升的水族箱裡,每天伴「鯊」入眠。
斑點長尾鬚鮫屬於底棲性鯊魚,具有斑點,體長可達0.6公尺,會利用魚鰭在海底爬行,又稱為「會走路的鯊魚」。
洛莉因前飼主不願再養,才接手這兩隻鯊魚。她表示:「這裡的水域與牠們的棲息地不同,不能將牠們放生,但我可以給牠們一個合適的家。」她補充說,這些鯊魚讓她的內心感到平靜。
過往,科技新貴和名人需要花費上百萬美元,來打造3萬8000公升的大型水族箱飼養掠食性鯊魚。但如今,中產階級的水族愛好者也開始在家中飼養體型較小的底棲性鯊魚。
有別於需要不停游動才能呼吸的遠洋性鯊魚,例如污斑白眼鮫(花鯊,Carcharhinus longimanus)和鼬鯊(Galeocerdo cuvier)。底棲性鯊魚棲息在海底,多半能靠抽吸的方式讓海水流過鰓,靜止不動也能持續呼吸。
隨著市場需求增加,水族寵物業者開始提供更多種類的鯊魚,包括長尾鬚鯊科的魚種(Hemiscylliidae)、斑點長尾鬚鮫鯊、大尾虎鯊(Stegostoma tigrinum)以及貓鯊科(Scyliorhinidae)。長尾鬚鯊科的魚種在網路上的售價最低只要90美元,斑點長尾鬚鮫約900美元,而最昂貴的大尾虎鯊則可高達6000美元。
鯊魚飼養變得越來越普遍,逐漸成為潮流。抖音上能看到餵食寵物鯊魚的短片,有些YouTube頻道會炫耀自家飼養的鯊魚。擁有一隻寵物鯊看似很酷。但,這是對的嗎?
水族箱過小造成傷害
芝加哥薛德水族館(Shedd Aquarium)動物經營與棲地副主任華生(Lise Watson)表示:「多數家用水族箱對小型鯊魚來說都太小了,牠們長大後就會出現生長遲緩和畸形等長期健康問題。即使是體型較小的物種,也需要特殊飲食、生命維持系統和獸醫照護,通常只有專業水族館才能提供這些資源。」
退休的飼養員兼策展人赫姆達爾(Jay Hemdal),曾在美國中西部的公共水族館飼養鯊魚數十年,他認為只有斑貓鯊(Atelomycterus marmoratus)才適合飼養在一般家用水族箱,而且最好還得由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來飼養。
赫姆達爾深知飼養可能會對鯊魚造成危險。在1960年代,年僅13歲的他用送報賺來的錢從寵物店買了一隻護士鯊(鉸口鯊,Ginglymostoma cirratum),養在109公升的水族箱裡,但不久後那隻護士鯊便死亡了。如今,赫姆達爾時常在水族寵物論壇Reef 2 Reef勸告大家不要買鯊魚。
比昂多(Monica Virginia Biondo)2024年在《動物》(Animals)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海洋觀賞魚貿易已持續近一個世紀,卻從未被有效監測,有關鯊魚的數據更幾乎無法取得。不過,研究團隊利用2014至2021年歐盟魚類進口數據發現,家用、商業水族館進口的鯊魚數量都在持續上升。研究團隊表示:「活體鯊魚貿易正在成長,這相當令人擔憂,因為近2/3與珊瑚礁相關的鯊魚和魟魚都面臨滅絕風險。」
在比昂多的研究中,貿易量最大的軟骨魚類(含鯊魚與魟魚)與硬骨魚類多屬瀕危或易危,例如斑點長尾鬚鮫。非營利組織保育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在2020年曾撰文指出:「斑點長尾鬚鮫已成為大型公共水族館和私人收藏家爭相捕捉與展示的物種,我們擔心這類不受管制的貿易傷及永續性。」
鯊魚也有不同個性
麥克里夫(Tyler McCleave)是貨運經紀公司的銷售主管,過去曾在哥倫布動物園與水族館(Columbus Zoo and Aquarium)工作。他和洛莉一樣,盡量以符合倫理的方式取得鯊魚。麥克里夫位於俄亥俄州的住家中,有個1.8公尺×1公尺的水族箱,裡頭飼養了四隻鯊魚,分別是兩隻斑點長尾鬚鮫、一隻灰斑狗鯊(Chiloscyllium griseum)和一隻鬚鯊(Orectolobidae)。
他多數的鯊魚都是人工繁殖,或者來自照顧不周的飼主。麥克里夫表示:「那隻灰斑狗鯊原本被養在189公升的水族箱裡,大半輩子都住在那裡。」灰斑狗鯊目前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屬於易危物種。另一隻鬚鯊則來自田納西州的鯊魚繁殖業者,並不屬於受脅物種。
麥克里夫每週三天餵鯊魚吃超市買來的新鮮蛤蜊、螃蟹和蝦。鯊魚知道哪天會放飯,會從藏身的塑膠管中游出來等候,進食還有先後順序,雄性的斑點長尾鬚鮫總是第一個吃。
麥克里夫的鯊魚都有不同的個性:斑點長尾鬚鮫的雌魚喜歡被撫摸,雄魚則喜歡把海星翻過來,順便搶他們的食物。他提醒,鯊魚和馴化的寵物不同,並不會和主人建立感情連結,「我幾乎每天都要整理水族箱,但就算哪天我過世了,這些鯊魚可能也認不出我。」
麥克里夫雖然很愛鯊魚,但仍認為大部分人都不該飼養鯊魚,也表示現在鯊魚太容易取得,賣家通常不會確認買家是否有夠大的魚缸,或是否懂得餵養和維護水質。
除了購買鯊魚的便利性外,他也擔憂鯊魚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傷害。他就曾網購人工繁殖鯊魚,但有兩隻到貨時已經死亡。
薛德水族館的華生則指出,雖然竹鯊和斑點長尾鬚鮫體型適中,屬於底棲性鯊魚,特別適合人工飼養,但仍只有專業水族館有足夠的知識與資源能照護牠們。
寵物網紅推波助瀾
美國YouTuber網紅保羅(Paul Cuffaro)憑藉燦爛的笑容,以及赤裸上身在「鯊魚池」裡穿梭的影片,吸引了320萬訂閱者。他在佛州朱庇特(Jupiter)擁有一個2萬1000公升的鹹水池,裡頭養了兩隻年幼的黑邊鰭真鯊(Carcharhinus limbatus)、一隻大尾虎鯊,以及一隻佛氏異齒鯊(Heterodontus francisci)。
赫姆達爾指出,保羅的兩隻小鯊魚很快就會長到超出池子的容納範圍。黑邊鰭真鯊最終可長到1.5公尺,需要4萬5400公升的水族箱;大尾虎鯊則會從黑白相間的可愛幼鯊,長成2.4公尺長、布滿斑點的巨鯊。
赫姆達爾表示,很多人買了小鯊魚,卻以為牠們不會長大,不然就是以為自己會換更大的魚缸,但其實根本不會換。他過去在水族館工作時,幾乎每週都會有人打來詢問水族館能否收養鯊魚,而他幾乎總是拒絕,也不知道那些鯊魚最後下場如何。
薛德水族館也經常接到希望重新安置鯊魚的電話。華生表示:「通常是因為鯊魚長得太大,或是飼主無法再照顧了。不幸的是,多數通過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認證的動物園和水族館,都沒辦法收養這些動物,薛德水族館也是。」她解釋,AZA制定了符合動物倫理的收養標準包括合適的檢疫空間與生物安全措施,以保護整個動物群體的健康。而許多私人飼養的鯊魚都因照顧不當、環境不足,或醫療史不明,有嚴重的健康問題。
不是人人都能養
大尾虎鯊屬於瀕危物種,在美國飼養該種鯊魚合法,但也備受爭議。大尾虎鯊的幼鯊和卵,有時是從野外收集而來,流入水族寵物市場。大尾虎鯊魚卵售價約為300美元,活體大尾虎鯊則能賣到6000至1萬美元。而網紅保羅等人所飼養的大尾虎鯊,並無助於物種存續,而是會適得其反。赫姆達爾認為,那些鯊魚最後只會遭受提早死亡的命運。
即便飼主在大尾虎鯊長得太大後想要重新安置,也無法參與「鯊魚野放計畫」(StAR)。該計畫與全球的公共水族館合作,繁殖大尾虎鯊,再將魚卵運送到印尼進行野放,薛德水族館也是合作單位之一。華生解釋:「因為公共水族館會透過謹慎的繁殖過程,確保鯊魚族群健全且具遺傳多樣性,進而幫助野外生態系恢復。」赫姆達爾指出,私人飼養的大尾虎鯊與魚卵之所以無法納入StAR計畫,是因為商業來源的魚卵缺乏資料,無法讓他們了解魚卵來自哪個亞族群。
達金(Christine Dudgeon)研究大尾虎鯊已有十年,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IUCN Red List)大尾虎鯊族群健康評估的負責人。她表示,即使真的能提供堪比公共水族館的大型水族箱來飼養大尾虎鯊,飼主也必須認知到,飼養鯊魚是長遠的承諾。目前圈養紀錄中最長壽的大尾虎鯊約為40歲。
她表示:「很多飼養大尾虎鯊的人都對牠們充滿熱情,但如果能多了解一點牠們的習性,那會很有幫助。」她提醒,有意購買者應該知道,牠們不只是底棲性魚類,還能經常游動1000公里遠。
麥克里夫強調:「社群媒體把鯊魚塑造成很有趣的樣子,但其實不是人人適合養鯊魚。」
其他人也在看

建築用砂石也能低碳! 全新模式"再生材取代天然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建築過去大量使用砂石,對環境負擔很重,就有營造業者用再生材料取代天然砂石,研發出「低碳材料銀行」的新模式,把廢棄物變成能再利用的建材,不只減廢、也減碳。綠營建公司董事長呂憲坤:「不要小看這些原料哦,我們一天如果進一萬噸(回收)的話,一個月30萬噸,可以彌補我們河川開採,減少二次污染。」老闆口中的原料,是回收的土石,建築廢料,還有爐渣等廢棄物,這些看似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垃圾,在他們手裡,轉身變成再生粒料,有著砂石大王之稱的老闆呂憲坤,帶著兒子一起為環境努力,這裡是他們的低碳材料銀行。砂石大王以再生材料取代天然砂石(圖/民視新聞)綠營建公司總經理呂東璇:「我們做這些回收才發覺,這23年來我們在做一件事,我們在低碳化,就是循環經濟佔整個淨零裡面的40%的貢獻的話我們只不過一個微小的砂石業。」他嘴上說低調,其實早在父親帶領下,就把砂石場轉型成廢棄物再利用工廠。更和地方社區合作,導入再生粒料,打造水磨混凝土餐桌,呼應環境部的資源循環推動法,讓廢棄物能真正變成資源。環境部推8+N資源循環聯盟(圖/民視新聞)綠營建公司總經理呂東璇:「如何影響大家都進來,就是讓大家都看到,這樣的力量,像我們砂石業這麼小,我們就可以減碳十公斤了,這股力量如果大家都匯集起來的時候,我們踩一下,地版就會震動了。」環境部推8+N資源循環聯盟、扶植產業、打造台灣綠色品牌,希望讓企業更容易把廢棄物變成新的原料,從政策和法規上支持循環利用,幫助台灣一起減廢、減碳,朝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前進。原文出處:建築用砂石也能低碳 全新模式「再生材取代天然砂」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張啓楷質詢救災狂跳針「讓專業來」 彭啓明罕見動怒拍桌苗栗驚傳「山坡偷堆廢棄物」弊案! 地主、清運業者12人全法辦風災毀12.1萬片光電板!彭啟明霸氣喊「廠商負責清」 政府免出錢
民視影音 ・ 1 天前
火燒葡萄藤成"生物炭" 增強肥力促進花卉生長
中部中心/黃毓倫、黃信儒、李文華 彰化報導廢棄葡萄藤搖身一變,從垃圾變黑金!彰化縣溪湖鎮與大村鄉,是台灣主要的葡萄產區,每年產出約六千公噸的廢棄葡萄藤,農業部農村水保署,輔導磚窯廠,讓葡萄藤經過火燒,成為生物炭,有花卉業者試驗後發現,可以讓花期延長,而且花卉的顏色也更鮮豔!資源回收車載來滿滿一卡車葡萄藤,這些枝條原本是無用的廢棄物,運來磚窯廠改造,卻讓它們身價暴增,枝條經過大火高溫燒過,變成生物炭,不只可以拿去燒烤雞的燃料,還可以運用在植物種植。花卉業者阮裕程:「生物炭的功能,它可以吸附一些有害物質,目前初步種植起來,就是花可以延長花期,然後花的色澤也會比較鮮豔一點。」葡萄藤枝條進窯場經高溫燒製,轉換成有利用價值的生物炭。(圖/民視新聞)彰化縣溪湖鎮與大村鄉,是台灣主要的葡萄產區,每年產出6,000公噸的廢棄葡萄藤,田尾鄉與永靖鄉的苗圃種植區,每年產出大約2萬公噸木質廢棄物,農村水保署與磚窯廠合作,把樹枝變黃金!順達窯業副總張澄淵:「一年總處理量146噸,成炭是58噸到60噸,經濟產值大約有600萬。」生物炭可運用於植栽、燒烤業、紡織業(圖/民視新聞)經過碳化的枝條,重量僅剩原本的百分之三十,龐大垃圾問題解決了,還附加經濟價值,好處多多!原文出處:廢棄樹枝藤蔓大變身!火燒葡萄藤成「生物炭」 增強肥力促進植物生長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灣創博會揭幕 大阪世博"科技瀑布縮小版"首在台亮相回收版"移動城堡"!? 台中驚見休旅車綁滿回收物上路2025自綠生活節 傳遞「綠色選擇、永續生活」理念
民視影音 ・ 13 小時前
轉型是挑戰也是機會 蔡英文呼籲「2態度」聚焦能源轉型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今(19)日晚間前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發文回顧,台灣綠能發電的發展過程及數據,並表示,發展再生能源目前已是跨派的共識,她呼籲大家,應用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此事,避免以政治影響再生能源的發展,「轉型是挑戰,也是機會。」
民視 ・ 5 小時前
侏儸紀公園? 「恐龍級」綠鬣蜥現蹤台南 網驚:是AI?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外來種的綠鬣蜥,沒有天敵加上繁殖力強,在中南部氾濫成災,就有民眾在台南南區一處大排發現一隻綠鬣蜥,身形相當巨大,當下拍下影片PO網,不少網友驚呼,這隻綠鬣蜥根本已經是恐龍級、還有人不敢置信,以為是AI效果,而台南市府農業局得知隨即派員到場捕捉,抓到了一隻長約有50公分的綠鬣蜥,但不確定是否為同一隻,不過,也強調會後續會加強捕捉的力度。大排上一隻綠鬣蜥,頭抬得高高的享受日光浴,看到這隻綠鬣蜥相當巨大,整個高度已經達到,一旁水泥護岸的3分之2高,對於民眾靠近拍攝,完全無動於衷,不怕也不逃,繼續曬太陽,目擊民眾拍下影片PO網,大批網友驚呆,直呼這根本是恐龍等級,還有人不敢置信,認為是AI效果,不過目擊者稱,這隻綠鬣蜥係金ㄟ,真的不是AI,是16日在台南南區,灣裡一處大排看到的,記者實際來到現場,不見巨大綠鬣蜥蹤影,不過這麼大隻跑出來,附近居民說,真的會嚇到。附近居民說:「就覺得這個是狗還是什麼史前大恐龍這樣子,好巨大,怎麼會不怕。」居民也說,近期大排沿岸,時不時都會出現綠鬣蜥,而農業局得知,第一時間就派員捕捉。台南市農業局森保科長朱健明說:「請廠商前往處理,也很快的捕獲一隻吻肛長大概50公分的巨大綠鬣蜥。」雖然不確定抓到的,是否為同一隻綠鬣蜥,不過農業局表示,114年從年初到5月底,就捕捉了8000多隻綠鬣蜥,主要集中在南區仁德,以及鹽水等3區,數量占98%之多,後續也會加強捕捉的力度,也請民眾協助,如果發現綠鬣蜥就要立即通報。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回收版"移動城堡"!? 台中驚見休旅車綁滿回收物上路
中部中心/張喬羿、黃信儒台中市有民眾拍下超驚險畫面!一輛休旅車,車身、車頂,通通綁滿回收物,有瓶瓶罐罐,也有紙箱,整台車就這樣行駛在路上,看起來實在危險,也已經觸法。白色休旅車,緩緩行駛於路中,只見他的車身周邊,1、2、3、4、5、6、7、8個大垃圾袋、還綁了好幾個大紙箱,請問這是什麼移動垃圾城堡嗎?休旅車綁滿回收物! 裝載貨物超過規定尺寸最高罰1.8萬(圖/翻攝畫面)垃圾版移動城堡就出現在,台中市西屯區大河街上,有民眾拍下這個畫面,整個車頂空間,全都是袋裝回收物,裡頭裝滿瓶瓶罐罐,就連兩邊車門也捆好捆滿,完全沒放過任何一點可利用的空間,民眾:「那邊走到底就一個,這邊走過去也一個資源回收場,所以平常上班來這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會送資源回收過去,沒辦法說什麼他只要沒掉下來,不影響到其他人是還好。」附近居民表示,周邊就有2家資源回收場,時常都會看到有人載送回收物,但整台車載滿垃圾,搖搖晃晃的開在路上,實在是讓人看了捏把冷汗。民眾:「會發生車禍,我沒像年輕人那麼勇敢啦。」移動回收城堡? 台中休旅車"綁滿回收物"上路已觸法(圖/民視新聞) 警方表示,附掛物品,若影響辨識車輛最高可處1800元,而裝載的貨物超過規定尺寸,最高可處1萬8千元罰鍰。原文出處:回收版"移動城堡"!? 台中驚見休旅車綁滿回收物上路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準颱風"風神"不排除侵台 季連成拍板:週六撤離8000人飯店前員工爆料這些東西超髒!毛巾擦馬桶再洗杯子花蓮垃圾山再度起火! 濃煙直竄天際、塑膠燃燒臭味擴散擾居民
民視影音 ・ 1 天前

MLB季後賽》大谷翔平先發6局飆10K、打擊三響砲史上第一人 領道奇進軍世界大賽拚連霸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國聯冠軍賽,洛杉磯道奇對決密爾瓦基釀酒人賽事,今天(18日)第4戰於道奇主場Dodger Stadium進行,G4推派「二刀流」大谷翔平掛帥先發,這也是大谷在季後賽中第2場先發。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
中職台灣大賽》中信兄弟錯失滿壘得分機會 總教練平野惠一:「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中華職棒36年台灣大賽,中信兄弟今天(19日)以1比2落敗,系列賽陷入0比2劣勢。對於此役失利,總教練平野惠一除了向球迷致歉外,談到第8局滿壘的大好得分機會未能轉化成分數時,他表示:「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Yahoo奇摩運動 ・ 4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藍營「挫咧等」?王家俊直言:盧秀燕2028掰了、戰鬥藍倒閉...祝福國民
王家俊表示,還需要代理人選總統嗎?鄭麗文就是最好的代理人。他說,若鄭出不來,就韓國瑜出來;盧秀燕勢必為這次棄選,在選舉過程中保持模糊、等距,付出慘痛的政治代價。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輝達不等了?北士科總部選址出現新轉折 轉攻T12地號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原先被視為首選的新壽T17、T18基地,因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協商進度卡關,先前輝達看中北士科的T17、T18土地作為總部預定地,但因地主新光人壽與台北市政府雙方在土地鑑價機制與解約條件上意見分歧,協商陷入僵局,外界甚至揣測該案可能觸礁。隨著其他縣...
CTWANT ・ 1 天前
陳喬恩結婚3年突被爆「老公有私生子」!親自回應真相曝光
女星陳喬恩以《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等多部偶像劇走紅、被封為「偶像劇女王」,2022年與馬來西亞富二代艾倫(曾偉昌)登記結婚,婚後生活依然備受關注。近日她與老公一同參加陸綜《天聲一對》,在鏡頭前談及「老公被傳有私生子」的謠言,陳喬恩的直白與幽默態度,立刻引發熱議。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為何立霧溪堰塞湖湖水是「夢幻藍」?原因曝光 網感嘆:越美越危險
花蓮立霧溪河道17日因大規模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水位上升甚至淹至道路邊,雖然湖水呈現夢幻的「蒂芬妮藍」,但卻隱藏潰堤風險。對此,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宣布全區封園,呼籲遊客切勿靠近。至於為何湖水會呈現這樣的色澤,就有專家指出,太魯閣地區的岩層多為大理岩,當溪水流經其中的碳酸鈣成分時,會因微酸反應而產生藍綠色調,讓網友直呼「終於知道最迷人的,往往也是最危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太魯閣為堰塞湖封園 他轟政府:愚蠢蠻橫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導致下游光復鄉災情慘重,滿目瘡痍。不過立霧溪近日在燕子口附近也出現堰塞湖,溪水漲至與路面齊高,畫面曝光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為安全起見,...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MLB》大谷翔平單場雙響 創季後賽投手第1人紀錄
在自己先發主投的比賽,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走出季後賽低潮,在對密爾瓦基釀酒人的國聯冠軍賽第4戰前3打席2度開轟,成為大聯盟季後賽史上第1位單場雙響砲的投手。
TSNA ・ 1 天前
輝達新總部大逆轉!傳點頭改駐北士科T12 新壽T17、T18結局曝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原本由新光人壽主導、引爆台北市政風暴的北士科T17與T18開發案,風向急轉。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輝達(NVIDIA)已經鬆...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不滿鄭麗文當選?趙少康發表千字文:得票數最低、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對於鄭當選似乎仍不接受,他今(19)天表示,這屆的國民主席的主要任務是只要穩住當前局勢就好,平穩過渡到2026、2028。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陳偉霆跳過認愛直接宣布當爸!與超模突曬嫩嬰照曝喜訊
39歲香港男星陳偉霆與36歲中國大陸超模何穗的緋聞傳出多年,兩人始終保持低調,從未對外正式承認戀情。然而兩人今(18日)直接跳過認愛階段,在社群媒體上同步曬出超音波照、孕肚照和孩子照片,震撼宣布已升格為父母的喜訊!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正面回擊「婚變傳言」 連戰二媳婦全說了!親揭家世背景
國民榮譽主席連戰與愛妻連方瑀去年鑽石婚宴上,不見媳婦路永佳身影。路永佳近日主動談及此事,有關婚變傳言全親自回應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郝龍斌崩盤真相曝光!一個月掉15%支持 媒體人羅友志揭「四關鍵敗因」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意外掀起內震盪。這場 […]
引新聞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