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人符合對台主旋律! 北京挺鄭麗文盼「拉下賴」|#鏡新聞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當選主席 王家俊:盧秀燕 2028 掰了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選舉於昨日( 18 日)落幕,前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主席,預計 11 月 1 日交接。長期深耕國民、熟悉藍營生態的資深媒體人王家俊銳利坦言,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盧秀燕 2028 掰了。 1. 盧秀燕再見;王家俊表示,他聽到最八卦的,是鄭麗文 2028 自己出來選總統。因為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口中的「境外勢力」測試成功、附身成功。一不做、二不休。還需要代理人選總統嗎?鄭麗文就是最好的代理人。鄭出不來,就立法院長韓國瑜出來。盧秀燕勢必為這次棄選,在選舉過程中保持模糊、等距,付出慘痛的政治代價。 2. 戰鬥藍再見;趙少康捨不得中廣被清算、放不下媒體利益。老趙支持郝龍斌都選不贏主席,主席鄭麗文還是「戰鬥藍」成員。因應朱立倫成立的「戰鬥藍」,在鄭主席上台後,誰是「戰鬥藍」,誰不是?這還哪門子「戰鬥藍」?「戰鬥藍」代表誰的利益、路線?「戰鬥藍」當然立刻關門、解散了。 3. 國民再見;這一點不會那麼快。百年老妖,很難一次死透。王家俊表示,挺鄭上馬的中天、中時與前立委蔡正元、邱毅、郭正亮當然是大功臣。鄭麗文當選,就像注入了一劑強心(毒)針。2026 每一個縣市
新頭殼 ・ 12 小時前
帶領KMT靠攏中? 鄭麗文政策取向受矚2/我是中國人符合對台主旋律! 北京挺鄭麗文盼「拉下賴」
55歲的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政治光譜相對偏向中國,因此被視為兩岸路線靠攏紅統。根據平面媒體報導,北京消息透露,在國民主席選舉完成登記之後,對岸拍板決定支持鄭麗文,因為高層分析情勢,鄭麗文願意在各種場合高調大聲說自己是「中國人」,符合北京對台「主旋律」,是促成「2028拉下賴清德」的一大助力。
鏡新聞 ・ 15 小時前「真材食學」食育活動 嘉義家扶65名親子體驗
為守護家扶兒少的健康權益,嘉義家扶中心今天與保誠人壽攜手舉辦「真材食學」食育計畫活動,共有18戶65名親子家庭參與,其中單親家庭長大的「小涵」,由媽媽獨自照顧3名女兒,一家4口聽完營養師講解後,實地採買健康食材,再動手製作健康蔬果優格,享用健康飲食。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將複製「2019韓國瑜路線」?溫朗東預言:2028重演韓流結局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對此,政治評論員溫朗東直言,鄭麗文將會把國民帶回2019年的韓國瑜路線,雖然藍營會很狂熱、2026地方選舉能有斬獲,但2028總統大選的戰場,將重演2019韓流的結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書暢桃園帶領閱讀風土與書市 蘇俊賓:實體書帶來演算法無法取代的深度與感動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8日出席「閱讀風土與書市——在飲食與故事之間,寫下屬於地方的解憂處方箋」開幕儀式,展現對在地獨立書店的支持。蘇俊賓表示,隨著科技發展,閱讀紙本書籍的風氣逐漸式微,人們愈來愈習慣透過電子3C產品獲取資訊。儘管閱讀的形式與載體不斷改變,閱讀本身也並未消失,但在演算法主導的時代,資訊接收變得被動,人們也逐漸失去主動探索與深度思考的能力。這也更顯出實體書籍的價值與珍貴,大家也許因為一本偶然翻閱的書,而開啟全新的興趣與視野,並且深入探索這未知的領域,這正是人工智慧與演算法無法取代的閱讀魅力。蘇俊賓副市長在文化局副局長唐連成、八德區長蔡豊展、桃園市立圖書館秘書謝雪君陪同中與會,活動策展人四非書房店長范雅萍以及來自全台45家獨立書店負責人與文化界代表均到場參加。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於「閱讀風土與書市」開幕活動中致詞。 蘇俊賓強調,推動閱讀文化始終是市府教育與文化政策的核心工作之一,他感謝長期在獨立書店與出版產業耕耘的每一位夥伴,閱讀推廣不僅是文化局的任務,更需要教育局、客家局、原民局、婦幼局,乃至性平辦公室等跨局處合作,共同打造多元交流的平台,讓閱讀融入城市生活的每個角落。本次活動
台灣好新聞 ・ 14 小時前前中國外長秦剛2年多未露面 傳出席北京音樂節
(中央社台北19日電)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前中國外長秦剛近日與多人合照的照片,秦剛疑似參加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他身穿深色西裝、繫紅色領帶,秦剛與之前相比略顯發福。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人本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 (圖)
人本教育基金會19日舉行年度募款餐會聚賢會台北場,今年主題是「教育轉型正義 全民抗網保孩」,前總統蔡英文(左4)、前副總統陳建仁(左3)等人出席。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2026綠台北市長人選難產 高嘉瑜表態:最適合人選就是王世堅
民進內近日傳出前秘書長林右昌可能轉戰2026台北市長,日前在臉書發文宣布訪美更被視為參選起手式,不過除了林右昌有動作,近日網路上爆紅的立委王世堅也被許多網友點名參戰台北市長。前立委高嘉瑜認為,林右昌與台北市長蔣萬安性質接近,但王世堅差異性大,可說是通殺,她認為2026最適合選台北市長的人就是王世堅。
鏡報 ・ 12 小時前
張景森談鄭麗文「我是中國人」言論:文化認同是選擇 效忠是敵對行為
[Newtalk新聞]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後,其過去公開宣稱「我是中國人」的發言再度引發關注。對此,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指出,民進不能再陷入「台灣人/中國人」的二分思維與膝反射對抗。他強調,鄭麗文認同中華文化與歷史連結並非問題,但若認同的是「以武力併吞台灣為目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政權」,那就不再是個人自由選擇,而是「敵對行為」。 張景森在臉書表示,鄭麗文競選期間曾強調:「未來所有台灣人都要能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她主張台灣人應重新接納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與歷史連結,這不僅是個人政治宣示,也反映國民內部對兩岸關係重新定位的企圖。張景森指出,民進若以「紅統化」或「國民完了」等簡化反應看待此事,反而陷入自我設限。 他分析,鄭麗文過去曾是台獨論者,如今自稱「中國人」,這屬於個人意識選擇;在文化、歷史或情感層面對「中國」懷有歸屬感,在台灣社會並非不能理解,也應被包容。他並引述民進綱,指出民進承認台灣與中國在歷史、文化與經濟上的連結,但核心價值仍是「主權獨立」與「對等自主」。 張景森批評,綠營內部部分激進台派對「中國」二字懷有敵意,甚至連文化與血緣層面的認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中國製造內捲化 華爾街日報:可能導致普遍停滯
[Newtalk新聞] 儘管中國在未來的產業諸如人工智慧、再生能源、機器人等領域追求全球主導地位,其經濟衰退卻是一個無法掩蓋的事實。《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稍早報導,「內捲化」(involution)正在侵蝕中國經濟:它陷入了激烈的競爭循環,這種競爭正在摧毀利潤,引發工人之間殘酷的競爭,並加劇了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 報導指出,內捲化意味著,即使經濟的大部分領域仍在進行一場逐底競爭,這有可能導致普遍的停滯。 價格戰和供應過剩也日益成為地緣政治的負擔。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下跌已進入第四年,而消費者價格幾乎沒有變化,顯示需求不足。由於國內市場供應緊張,中國製造商的出口量不斷增加,而世界各國政府則抱怨廉價中國商品的湧入損害了當地產業。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川普政府認為,中國經濟的這些弱點將使北京在談判中處於弱勢,而美國可以透過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額外關稅來給中國帶來更大的痛苦。 未來一周,中國領導人將召開重要的政策制定會議,討論國家下一個五年規劃時,內捲化將成為首要議題。他們面臨著一場高風險的平衡之戰。預計技術創新仍將是北京路線圖的決定性特徵,然而
新頭殼 ・ 14 小時前資金被砍 新州公共電視台明年停播
在聯邦經費被大幅削減下,媒體集團WNET未能與新澤西州公共廣播管理局(Public Broadcasting Autho...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

(有影片)/「2025年第五屆全國武術藝陣觀摩大會」 10月26日北港朝天宮廟前廣場盛大登場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洪佳伶、蘇榮泉/雲林報導】為弘揚武術精神、推廣傳統藝陣文化,「2025年第五屆全國武 […]
觀傳媒 ・ 14 小時前
觀察/藍軍女總統候選人不再僅限盧秀燕?「藍媒新寵」鄭麗文也是選項
[FTNN新聞網]文/孫偉倫國民新任主席確定由曾參與野百合學運、民進國代出身,還有政論主持人、藍委經歷的鄭麗文當選接班。主要對手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雖被...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2026戰鼓響!黃國昌三重服務處揭牌 盼深耕基層贏得民心
有意投入明年地方縣市長選舉的黃國昌,近期積極在新北市布局。他先前強調,希望成為「最好的選擇」,並透過深耕地方、擴大基層經營以爭取民眾支持。不過,新北市長期為國民票倉,外界關注藍白兩是否能延續國會在野合作,在地方形成強大的力量,仍是這場選戰的最大變數。...
CTWANT ・ 1 天前魁之戰郝龍斌敗選 蔡正元爆禍首:配角搶戲 害死主角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打敗郝龍斌、羅智強、張亞中、卓伯源、蔡志弘等5人。針對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競選國民主席,卻於日前質疑中國大陸介選,引發爭議。前立委蔡正元表示,趙少康又不承認錯誤,把郝龍斌給害死;有時候配角搶戲,會害死主角。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不挺「郝龍斌、張亞中」選鄭麗文?暗黑算盤曝光
政治中心/李汶臻報導國民「6搶1」魁爭霸戰結果昨(18)日晚間揭曉,出身學運世代、曾加入民進後又退並轉戰國民的鄭麗文,以50.15%的得票率當選國民主席,是史上第二位女魁,更是首位民進出身的國民主席。早前中媒就被發現連發多篇有關力推鄭麗文「上位」的文章,如今最終結果出爐更是讓外界議論紛紛。對此,知名作家汪浩就發文揪出統戰的「四大布局」,並示警:「台灣人民應該醒醒了!」。
民視 ・ 17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