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秋季登山為何變得如此危險
晴朗的天空,平靜的微風,以及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峰的全景——這就是珠穆朗瑪峰徒步旅行者所鍾愛的秋季。
但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氣象學家表示,季風現在延伸到山區旅遊的傳統季節,使得天氣更難預測。
在過去的十年裡,幾乎每年在這個較長的季風尾聲,他們都會記錄到至少一次極端降雨——這意味著在山區,情況變得相當危險。
上週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導致數百名遊客在珠穆朗瑪峰東坡附近被困數日,這裡海拔超過4900公尺(16000英尺),氣溫極低。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截至週二,近600名徒步旅行者已被引導至安全地帶。其中一人死於體溫過低和高山症,但據報其他人情況良好。
此事發生在西藏一側,但尼泊爾一側也發生了類似事件,一名韓國登山者在梅拉峰喪生。
國際社會後來才得知這一消息,因為暴雨和大雪影響了通訊。官員估計,過去一周,該國發生的山崩和山洪已造成約60人死亡。
山地嚮導裡滕·江布·夏爾巴(Riten Jangbu Sherpa)表示,對於「我們預計天空將保持晴朗」的十月來說,這極不尋常。他還補充說,近年來,徒步旅行者越來越多地遭遇意想不到的極端天氣。
他補充說,鑑於現在是最佳季節,像這樣頻繁的暴風雨「阻礙了我們的徒步旅行和登山事業」。
印度北部和尼泊爾的季風季節通常從六月持續到九月中旬,但現在已不再如此。
尼泊爾水文氣象部門副局長阿恰納·什雷斯塔(Archana Shrestha)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大多數年份的季風都持續到十月的第二週,這無疑是一個變化。」
更令人擔憂的是季風季末帶來的強降雨和降雪,就像這次在10月4日至5日的情況一樣——什雷斯塔女士將這種模式描述為「短時間內的破壞性降水」。
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海拔地區,這種極端天氣意味著暴風雪,這對健行、登山和旅遊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
上週末天氣驟變,情況就改變了——狂風呼嘯,氣溫驟降,能見度急劇下降。
原本應該讓健行者們舒適地抵達絕佳休息站的道路,如今卻被大雪覆蓋,根本無法通行。
卓奧友峰是在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另一座山,由於積雪未減,一支攀登8201公尺山峰的登山隊暫時撤退。
「大雪過後,他們終於回來了。」探險隊負責人明瑪·夏爾巴(Mingma Sherpa)說道,他的隊伍共有六名成員。
但對於被困在珠穆朗瑪峰東坡附近的健行者來說,回程的路途卻更加艱難。有些人告訴BBC,儘管他們穿著很保暖,但在深雪中艱難跋涉時仍然要與低體溫作鬥爭。另一些人則表示,他們不敢睡覺,因為害怕被埋在雪裡,因為積雪很深,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清理積雪。
如果不是救援人員協調良好,派出牦牛和馬匹清理積雪,這場災難可能以悲劇收場。
然而,一位曾十多次攀登這些山峰的徒步旅行者告訴BBC,他「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天氣」。
科學家表示,全球暖化導致空氣濕度升高是造成這次災難的重要因素。
這導致短時間內出現暴雨,通常是在長期乾旱之後——不像過去那樣,季風性降雨會均勻地分佈在四個月內。
「近年來,每年這個時候的天氣都在變化,我們無法向客戶保證任何事情。」西藏首府拉薩的旅行社代理人帕桑(Passang)說。
「過去,九、十月是旅遊旺季,天氣宜人,但現在我們突然遭遇極端天氣,氣溫下降得如此之快。」
強有力的季風
氣象專家表示,南亞季風有時似乎變得更強,因為它們越來越多地與另一個天氣系統接觸,也就是西風擾動。
這是一個低壓系統,起源於地中海地區,向東移動——它攜帶冷空氣,為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帶來降雨,偶爾會出現降雪。
但當它遇到更溫暖、更潮濕的空氣時——這就是季風期間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更極端的天氣。
英國雷丁大學氣象學家阿克沙伊·德奧拉斯(Akshay Deoras)表示,簡而言之,西風擾動可以「有效地增強季風」。
這種情況更頻繁發生的原因是,這些天氣系統傳統上是冬季現象,在12月至3月之間出現在印度北部和喜馬拉雅山脈。
但氣象學家表示,現在它們經常提前到來,在季風季節和秋季時到來。
尼泊爾氣象部門官員表示,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尼泊爾東部地區10月初的暴雨和降雪也是西風擾動造成的。
他們補充說,西風擾動加劇了來自孟加拉灣的低壓系統(季風尾聲的一部分),將雲層推向東方,而實際上它們應該向西移動。
科學家還發現,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西風擾動與季風之間日益增強的相互作用正在產生另一種不尋常的結果。
暖空氣將雲層推得更高,這意味著這些天氣系統現在能夠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到達西藏和其他以前降雨較少的地區。
《自然》雜誌6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氣候變暖以及西風與印度季風的相互作用,正在使青藏高原轉變為溫暖濕潤的氣候」。
青藏高原一直以來氣候乾燥。科學家表示,溫暖濕潤的西藏可能意味著天氣不穩定,暴風雪和暴風雪頻繁。
「改變的是模式的可靠性;我們不能假設每個季節的天氣狀況都會相同,」登山嚮導公司Alpenglow Expeditions的首席嚮導洛根·塔爾博特(Logan Talbott)說道,該公司每年帶領登山者前往珠穆朗瑪峰西藏一側。
「這意味著靈活的時間表、實時決策和經驗豐富的領導力(在喜馬拉雅山)變得更加重要。」
其他人也在看




瘦身教練實證!甩肉12kg體脂狂降零復胖,低脂蛋白質這樣吃最燃脂
一提到「減重餐」如何瘦得長久,很多人腦中浮現清淡、無味、永遠餓肚子的畫面,但事實正好相反!曾協助超過3,500人成功甩肉的日本瘦身講師、護理師松田理惠強調,只要...
早安健康 ・ 17 小時前台股9月有交易戶數411萬戶連4升 創4月股災後新高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3日電)台股經歷4月股災後,持續反彈創高,市場人氣同步升溫。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9月集中市場有交易戶數411萬3963戶,較8月392萬7948戶增加18.6萬戶,創下近5個月新高。
中央社 ・ 7 小時前
黃金登山季不再!喜馬拉雅秋季暴雪頻傳 專家:季風延後正改寫傳統氣候
根據《BBC》報導,上週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讓數百名登山客受困在聖母峰東側超過4,900公尺的高海拔地區。中國國營媒體消息指出,截至7日傍晚,約600名遊客被成功撤離,但仍有1人因低體溫與高山症喪生。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尼泊爾(Nepal)一側,一名南韓(South Korea)登...
CTWANT ・ 1 天前
果嶺公園人氣太夯!停車亂象曝 民代憂生態恐被破壞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國慶連假啟用吸引人潮,市議員許采蓁今(10/13)質詢批評交通不便、停車亂象嚴重,她指出接駁車班次少、車輛停上草皮恐損生態。對此,高市府交通局表示,考量聯外道路有限,將檢討接駁路線與密度,並改善臨時停車空間。
太報 ・ 10 小時前
推動淨零綠運 林智鴻促加速汰換老舊公車
[NOWnews今日新聞]為實現〈高雄市淨零條例〉願景,公車電動化、氫能化是邁向綠色交通的關鍵工程。高雄市議員林智鴻今(13)日在議會交通部門質詢時表示,交通局應加速汰換老舊燃油公車、落實淨零化進度,...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解放軍電子誘敵戰曝光!南海打造「幻影目標」 1架外國偵察機受騙上當
南華早報11日報導,中國軍事雜誌《兵工科技》9月披露,電子戰部隊成功利用機密車載干擾系統捏造「幻影目標」,在南海製造...
聯合新聞網 ・ 21 小時前
2025宜蘭美術獎《第七族》奪首獎 得獎作品羅東文化工場展出
2025宜蘭美術獎今天(13日)頒獎,張凱亘創作的多媒體影像藝術《第七族》奪下首獎宜蘭獎,作品描述屏東縣外婆家土地搭設大批太陽能板,過往記憶被抹去,藉此表達無聲、無力且荒謬的矛盾感。近百件得獎作品在羅東文化工場展至11月9日。本屆宜蘭美術獎有523件作品參賽,宜蘭縣籍知名藝術家吳炫三擔任評審團主席,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基隆城市半馬19日開跑!近4000跑者齊聚 相關交管一次看
2025基隆城市半程馬拉松將於19日起跑,設有半程馬拉松組21公里、勇腳挑戰組9.5公里及健康休閒組3公里等組別,活動人數達近4000人。基市府表示,為利活動順利進行,將實施交通管制措施,自中正路、港西街、中華路、中山二路直到外木山湖海路一段將按不同時段實施分段封閉,提醒用路人提前改道行駛。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花蓮善款破11.5億!撥款第2階段將「提高弱勢補助」重建方案曝
捐款超人已破11.5億元。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迄今已20日,賑災基金會今(13)日表示,迄今募得款項超過11.5億元,家園慰助金已陸續發放,開始進入第二階段,預計將對弱勢家庭提高補助,會與衛福部相關單位討論後儘速提出。(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用臉部熱成像技術解讀你面臨的壓力
薩塞克斯大學的心理學家們正在為一個使用熱像儀研究壓力的研究計畫拍攝這段略帶恐懼的體驗。壓力會改變臉部血流,科學家發現,人類鼻溫的下降可以用來衡量壓力水平,並監測恢復情況。心理學家稱,熱成像技術可能會成為壓力研究領域的「顛覆者」。
BBC NEWS 中文 ・ 14 小時前
老闆暈倒!2026「9大連假」他哭沒補班 挨轟「乾脆收一收」
才剛經過3個連假,有名老闆就崩潰說,2026年有高達9個連續假期,像春節9天加上228連假3天,只要請4天就可以連休16天,還沒有補班日,讓他直呼「要暈倒!」揪其他老闆取暖一下,不過網友見狀十分不滿,批評老闆思維看了真的要吐血。
太報 ・ 11 小時前
砲轟日本片商!知名AV女神遭「AI技術二創」變新片!痛批:真的超難過
成人界知名AV女優「北歐女神」之稱的美樂蒂·馬克斯(Melody Marks)外型美豔人氣相當高,也曾來台灣參加TAE成人展,近日在社群媒體發文痛批日本片商「桃太郎映像出版」,指控對方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她在日本發行的作品進行「AI換臉」 二次創作 ,不僅未取得本人授權,也未支付任何演出費用,引發業界對「AI技術濫用」的強烈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Q3大戶、中實戶及散戶全回來了!人數季增各2~5成
第三季大戶、中實戶及散戶全回來了!臺灣證券交易所今(13)日公布第三季成交值5億元以上大戶交易人數有3,967人,成交值1億~5億元的中實戶交易人數有35,485人,成交值1億元以下的散戶達538萬6,911人。各創下近五個、五個及四個季度新高。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以色列首批7位人質獲釋!親友狂歡慶祝 第2批13人將陸續被釋放
《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報導,以國軍方表示,這批人質將由紅十字會帶往加薩境內轉交給以軍部隊,隨後將被護送離開加薩地帶,前往雷伊姆(Re’im)附近的軍事設施,接受初步的身體與心理檢查,隨後與親屬團聚。軍方同時指出,另有13名仍人質預計在當日稍晚於加薩不...
CTWANT ・ 12 小時前
金鐘60》林依晨師妹搶金鐘新人!水下20米失聯數小時漏接喜訊
袁漠遙以首部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裡的音樂才女小寧,入圍第60屆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演而優則創作的袁漠遙,13日受訪時演唱《花香2》片頭自創曲〈找到你了〉,展現現場自彈自唱實力。對於首次參演就入圍金鐘,袁漠遙表示,入圍真的就是肯定,能因為戲劇被看見,覺得很幸運。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生育率再降、移民續增 日本外籍新生兒破2.2萬創歷史新高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2024年人口數據,去年約有2萬多名新生兒是外國公民,佔比逾3%。雖然可彌補日本勞動不足問題,但也讓日本政壇掀起更多對移民的討論與爭議。
太報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