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 康軒董事長李萬吉帶領600鐵人齊挑戰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運動i臺灣2025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10月18、19日連續兩天在臺東森林公園活水湖登場,有來自國內外近2,000名鐵人三項好手共襄盛舉;18日是226公里超級鐵人賽及113公里半程超級鐵人賽;19日是參與人數最多的標準鐵人賽。
今年適逢康軒文教集團鐵人隊成立20週年,在熱愛鐵人三項運動的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帶領下,一支由600人組成的龐大「康軒鐵人隊」參與了這次的比賽,成為這兩天賽事中全場矚目的焦點。
「康軒鐵人隊」成立於2005年7月,首場賽事就是20年前的台東之美。2008年,隊伍迎來了第100位鐵人,而2019年,李萬吉更完成了第一百場鐵人賽。截至目前,李萬吉已累積完成126場鐵人三項賽事。
這次的賽事中,李萬吉在10月18日挑戰高難度的226公里的超級鐵人賽,也是他的第127場鐵人賽。他最終以15小時23分03秒的時間完賽。
康軒文教集團表示,長年積極參與各項賽事,以「健康企業」著稱。李萬吉不僅在集團內部成立鐵人隊,也在康橋高中成立學生鐵人社團。目前,康軒集團的標準鐵人已超過600人,堪稱國內鐵人密度最高的企業。
被問及對鐵人三項運動的熱愛,李萬吉說,「在康軒長期努力的推動下,運動已內化為企業的文化,員工已將運動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康軒鼓勵、補助員工從事的運動項目相當多元,並未獨鍾鐵人賽,只是鐵人賽難度高,較引人注目而已;而個人在企業內部努力推廣鐵人運動,目的是希望能讓不畏艱難、堅持到底的鐵人精神,融為康軒的企業文化。」
李萬吉認為,鐵人運動不僅鍛鍊體能,更磨練意志力,有助於自我控制、量力而為、自我約制和謙沖自持。他強調:「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精力應付更多工作上的挑戰。為人處世如此,企業經營如此,教育學習也是如此。」
對於如何以企業之力推廣運動,李萬吉表示:「身體是拼搏一生的本錢,對於員工,個人希望能以企業的力量,透過制度化的運動、鍛鍊,帶給所有『康軒人』健康的身體。康軒推展運動不是只憑一時的熱血,更聘請專業教練有目標、有計畫的進行,並設立各種鼓勵機制,讓員工願意動起來,然後慢慢擴及他的家人、朋友,逐漸成為康軒人的生活常態。」他期許每位康軒人都能在「個人健康、家庭幸福、企業成長」中創造共贏。
李萬吉也呼籲更多企業響應、參與推廣運動,共同打造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社會。他並為這次號召600人參與鐵人賽事下了結論:「只要努力堅持、勤於鍛鍊,您一定也可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加油可等等!中油:20日起汽、柴油各調降0.5元及0.8元
線上旅展戰開打!日韓萬元有找、晶華集團住宿券3千開搶
85萬訂閱YouTuber突刪光影片!曝「告別原因」:大家可以退訂我了
貧窮租不起?髮廊掛布條抗議漲租 房東氣炸反擊:遲不談約還求償126萬
其他人也在看

孕婦「帶娃搭台鐵」被逼讓座!竟遭老婦嗆:不要再生了,生了也不會教小孩
台鐵區間車上也爆博愛座爭議!一名孕婦帶著小孩乘車時雙雙乘坐博愛座(現已改名為優先席),但被一名婦人要求讓座給老翁,一開始孕婦表示因為膝蓋有傷而婉拒,沒想到竟遭婦人反嗆:「你有良心就知道該怎麼做」、「這種哦不要再生了」,也讓影片曝光後頓時引發網友怒轟:「叫人別生是什麼心態!」
鏡報 ・ 8 小時前
大媽逼孕婦讓座!怒嗆「別再生了」:反正也不會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因「優先席」引發的衝突事件層出不窮,繼日前1名台大高材生出腳踹飛婦人後,近日又有位孕婦在搭乘台鐵時,被1名老婦人要求讓座給另1位老伯,孕婦則以有孕在身拒絕讓座,沒想到老婦人被拒絕後竟脫口嗆「有沒有良心」,甚至要她不要把小孩生下來,開酸「生了也不會教」,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
民視 ・ 2 小時前
老人逼孕婦讓座遭拒 她當眾嗆:別生了,生了也不會教啦
又有讓座風波!繼老人逼長髮男讓捷運優先席被踹飛後,近日台鐵也有一名老婦要求孕婦讓座給另名老人,被孕婦婉拒,阿婆為此氣到嗆聲「沒有良心」,還罵女子「別生了,生了也不會教,」讓一票網友相當傻眼。
太報 ・ 10 小時前馬治薇求解除限制出境陪父赴中國探親 法院不准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9日電)前桃園市立委參選人馬治薇涉收中國大陸資助參選案件,遭限制出境。馬治薇與律師請求解除限制,讓馬女可陪伴75歲的父親前往大陸地區探親。二審日前不准並裁定延長限制8個月。
中央社 ・ 7 小時前
花蓮又下大雨!垂直避難缺失多 重災區採疏散撤離
中央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天(19日)上午舉行工作會報記者會,對於昨天的演練,總協調官季連成說,目前颱風共伴效應正在發生,現在整個警戒區內是呈現大雨狀態,堰塞湖目前還是維持穩定,昨天的撤離演驗是緊急應變的作為,這個無關於原來的撤離計畫,相關的缺失今早進行檢討,對於廣播、通知系統仍需要加強,未來重災區一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50州逾2600場示威 美國再現「無王日」反川普遊行
美國民間團體再度串連,發起抗議總統川普執政的「無王日」遊行,全美50州出現超過2600場示威,估計參與人數至少有數百萬人,紐約、芝加哥、華府等大城人潮滿滿;抗議民眾透過和平示威,表達對川普上任來在司法
台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來勢洶洶 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將機動封閉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天上午10時30分宣布,因「風神」颱風及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恐為花蓮地區帶來強降雨,公路為確保用路安全,針對台9線231k+952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將啟動預警性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視情況實施封閉管制措施。 預警封閉條件如下:1、依中央緊急應變協調中心指示辦理。2、依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花蓮降雨傳民宅淹水? 季連成:沙包量夠、居民應加強自救
花蓮地區今開始降雨,傳出仁愛路有民宅淹水。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要先了解是否有堆置沙包,並安排即刻前往;強調沙包數量足夠,希望大家盡量利用;家園維護要靠我們,也要靠自己,雙方都要互相來做的。中央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日上午進行工作會報記者會,會中提及自救會line群組傳出看到仁愛路有民宅淹水,季連成指出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台中女深夜高速追撞停等紅燈3轎車 一度意識不清
中部中心/王俞斐、陳建華、李柏瑾 台中報導台中市19日凌晨發生一起4車追撞車禍,46歲劉姓女駕駛,不明原因追撞三部停等紅燈的轎車,其中一台車的車頭車尾幾乎被撞到全毀,肇事駕駛一度意識不清,緊急被送往醫院救治,由於肇事駕駛無法實施酒測,警方已經報請檢察官實施抽血檢驗,進一步釐清事故發生原因。
民視 ・ 6 小時前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持續溢流!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
花蓮太魯閣地區的燕子口堰塞湖水勢持續上升當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發布紅色警戒,警示壩體可能滲流或溢流。經連夜監測後,水流雖然從壩頂緩慢流出,但下游水勢暫時無明顯變化。今天(19日)上午8時30分
中廣新聞網 ・ 7 小時前花蓮撤離演練 季連成:85分 5點缺失需改善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李卉婷花蓮縣19日電)花蓮縣光復鄉昨舉行因應颱風風神撤離演練,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表示,整體打85分,仍有5點缺失需改善。另外,堰塞湖維持穩定,設法調派機具到達壩體進行減災。
中央社 ・ 6 小時前
警強調這件事!韓男下榻西門町商旅 凌晨遭澳男闖入強吻
韓國籍男遊客來台旅遊,並下榻西門町的旅社,18日凌晨時分,1名澳洲籍男遊客闖入房間,並強吻睡夢中的韓男;對此,警方則表示,澳男行為已違反《性騷擾防治法》,但該法律明確規定,無論是向性平會申訴,或向警方報案並提告,均須被害人自己出面才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憲法法庭癱瘓逾半年 綠委提案修法 欲解套大法官人數限制
藍白團去年以人數優勢三讀修正《憲法訴訟法》,明定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做出同意違憲宣告的人數不得低於9人;但由於現行大法官僅8人,使憲法法庭癱瘓逾半年。民進立委賴惠員日前提案,刪除評議、違憲宣告、迴避等大法官人數規定,將交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MLB/投手大谷翔平單場雙響砲!連寫兩項史上唯一紀錄
道奇隊日本球星大谷翔平今天先發登板兼打擊,第1局就展現投打二刀流,投出3K後開轟,寫下史上第一人紀錄,4局下又再次開轟,單場雙響砲再寫下另一項新紀錄,幫助道奇在國聯冠軍賽4局打完以4:0領先釀酒...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李洋現身全運會團本部 隊職員成球迷拍合照
114全國運動會昨(18)日開幕,運動部長李洋與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上午前往團本部慰問各縣市代表隊隊職員,許多球迷見到偶像十分開心,趁著空檔與李洋拍照。全運會昨天開幕典禮吸引上萬人次參加,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立法院長韓國瑜及運動部長李洋等人都出席,賴清德稱讚雲林縣長張麗善率領縣府團隊規劃完善,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桃園蘆竹誠聖段社宅2027年動工 「1房型」占半數
桃園市人口持續增長,社會住宅供不應求,桃市府住宅發展處表示,除了力推可負擔住宅,社宅推案也加緊腳步,蘆竹區誠聖段社宅管理專案計規劃案近期已決標,將可提供790戶社宅,1房型占半數,減輕青年族群租屋負擔,預計2027年動工、2030年完工,屆時蘆竹區社宅總量將達1987戶。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華郵:普丁要求割讓頓涅茨克「整碗捧去」 雙普會添陰霾
美媒《華盛頓郵報》披露,俄羅斯總統普丁16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電話會談時,提出以割讓頓涅茨克州全境作為停火條件,引發關注。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台灣大賽》猿迷在黃海中像邪教的應援讓象迷嚇到 古久保健二:有哦,我們有聽到
樂天桃猿在台灣大賽前2戰是客場,滿場4萬人中,猿迷集中在左外野第1、2層看台,人數明顯比百萬象迷少非常多,但首戰展現出整齊劃一的應援,讓象迷嚇到,賽後整個社群媒體都是猿迷加油的影片跟討論,總教練古久保健二說:「有哦,我們有聽到,真的非常大聲。」
TSNA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