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持續溢流!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
花蓮太魯閣地區的燕子口堰塞湖水勢持續上升當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發布紅色警戒,警示壩體可能滲流或溢流。經連夜監測後,水流雖然從壩頂緩慢流出,但下游水勢暫時無明顯變化。今天(19日)上午8時30分,公所開放村民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出衣物與重要物品;然而不久後,太魯閣地區又降下大雨,風勢明顯增強,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林保署指出,堰塞湖從17日晚起已有部分湖水漫流至台8線靳珩隧道,經魯丹橋形成大瀑布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截至昨天觀測到壩底滲流增加、水位持續升高,顯示壩體結構不穩。原本規畫以機具降挖方式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工程進度受阻。目前仍持續每小時監測水勢變化。
目前秀林鄉民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與臨時收容所內,約有300至400人受影響。鄉長王玫瑰表示,部分居民撤離匆忙未攜帶衣物,經討論後開放30分鐘返家取物,安置期暫訂5天,將依天氣與安全情況機動調整。富世村與民有部落居民則反映收容環境不便、休息不適,期盼如果水勢穩定可提早返家。民有社區理事長胡百川則直言,儘管官方研判3至5天為關鍵期,但居民還是會害怕可能會造成光復鄉事件重演。
其他人也在看

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恐封太魯閣大橋 (圖)
立霧溪邊坡坍塌造成燕子口堰塞湖,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下游的太魯閣大橋恐受影響,公路局20日考量人車安全,不排除在大橋南北端(省道台9線168k+391、169k+209)採取封閉措施。
中央社 ・ 6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穩定溢流 林保署:不會像馬太鞍溪夾帶大量土石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目前入、出水平衡,溢流穩定。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今天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多是大理石、花崗岩等,較不會出現類似馬太鞍溪堰塞湖夾帶大量土石泥流的情形;中央氣象署提醒,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預估花蓮地區可能出現強降雨,燕子口一帶須特別注意,呼籲民眾勿靠近立霧溪下游河道。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營業額衰退5成!「政大書城」花蓮店11/25將熄燈 書迷哀號
經營15年的「政大書城」花蓮分店15日貼出歇業公告,將於11月25日結束營業。政大書城經理李信賢透露原因,書店難敵時代趨勢、市場經營環境的演變,消費者流失,營業額衰退5成。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急升!花蓮縣府發布緊急警戒通報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壩底滲流量增加、壩體不穩,水位距壩頂不到5公尺,恐於短時間內出現壩體破壞或溢流情形。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續升 靳珩隧道西出口幾乎滅頂
花蓮太魯閣昨(17)日因為土石崩落,出現一處新的堰塞湖,今(18)日上午堰塞湖的溢流水流向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再從隧道口回流到立霧溪,但水位持續上漲,靳珩隧道西出口已經幾乎滅頂。稍早最新消息,由於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林保署建請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民有部落等持續撤離,下游沿線兩側住戶也不要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太魯閣因堰塞湖封園 內政部:地震頻繁交通動線不穩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19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因燕子口出現堰塞湖而緊急封園,山林作家雪羊質疑,竟為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封閉毫無關聯的3000公尺高山區域。內政部今天表示,主要是考量崩塌預估土石量龐大、地震頻繁,以及交通動線不穩定等因素。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安置居民速返家取物 (圖)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目前經每小時監測,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下游無明顯變化。被安置收容在秀林國中的的部落等居民,在警方戒護下可短暫返家取物。
中央社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水位續上升 下游秀林鄉部落一早急撤離
地方中心/趙永博 花蓮報導花蓮太魯閣峽谷燕子口立霧溪,出現堰塞湖,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如今距離壩頂不到五公尺,林保署認為短時間恐怕溢流,首當其衝的下游,秀林鄉民樂及民有部落等,一早也開始進行撤離作業,陸續被安置在附近收容中心,而立霧溪堰塞湖,最新空拍畫面曝光,湖面呈現絕美的牛奶藍。
民視 ・ 1 天前
秀林近千村民撤離延至5天 短暫開放回家拿物品
受到風神颱風、跟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從雷達迴波圖清楚看到,有明顯的對流雲系移入台灣東側,紅色區域,就是雲層裡,水滴豐富的地區,一旦靠近陸地,多半就是降雨最多的地方,因此,氣象署上午升級發布豪雨...
大愛電視 ・ 1 天前《社會》燕子口堰塞湖危機未解!怪手降挖艱難 排水最快3天見效
【時報-台北電】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175萬噸,因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水位距壩頂還有4.8公尺未溢流。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預計採降挖方式讓水從壩頂溢流,現在機具剩下10公尺就可到達,不過因邊坡持續落石,「怪手每走一公尺就有石頭掉落」,為顧及人員安全,還需要一些時間,最快3到4天、最慢1周才能看到成效。 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昨天經成大團隊利用最新的地形模型資料計算,發現整體壩高約270公尺,總蓄水量約230萬噸,目前則是175萬噸,因湖水從靳珩隧道持續溢流,同時也有部分從壩底滲流,水量有持續變少,水位也沒有上升,仍距壩頂約4.8公尺。 他說,目前希望透過機具到壩頂,採降挖方式處理,雖然怪手目前離壩頂剩下10公尺,但左側邊坡環境糟糕,持續有落石產生,「怪手還沒有前進1公尺就開始掉石頭」,因此現在必須要先做刷坡工作才能到達壩頂,仍需要一些時間。 黃群策表示,目標是希望能降挖4.8公尺,讓湖水能溢流出來,且經昨天計算發現蓄水量變低,可能影響的範圍也預估剩下下游富世村民樂部落、部分可樂部落、台電東部立霧機組、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
快訊/花蓮燕子口警戒升溫!水位緩漲仍難解危機 防災單位全時監控中
(記者蔡函錚/花蓮報導)花蓮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晚再度示警,壩 […]
引新聞 ・ 1 天前馬治薇求解除限制出境陪父赴中國探親 法院不准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9日電)前桃園市立委參選人馬治薇涉收中國大陸資助參選案件,遭限制出境。馬治薇與律師請求解除限制,讓馬女可陪伴75歲的父親前往大陸地區探親。二審日前不准並裁定延長限制8個月。
中央社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 台9線太魯閣大橋不排除封閉
因應台8線燕子口附近立霧溪因邊坡坍塌造成堰塞湖,致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恐發生溢流至下游影響沿線橋梁安全,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考量台9線用路人車安全,已派員於高處觀察河川水位變化,並備妥封橋設備,必要時不排除於太魯閣大橋南北端(台9線168k+391、169k+209)實施封閉車道。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花蓮又下大雨!垂直避難缺失多 重災區採疏散撤離
中央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天(19日)上午舉行工作會報記者會,對於昨天的演練,總協調官季連成說,目前颱風共伴效應正在發生,現在整個警戒區內是呈現大雨狀態,堰塞湖目前還是維持穩定,昨天的撤離演驗是緊急應變的作為,這個無關於原來的撤離計畫,相關的缺失今早進行檢討,對於廣播、通知系統仍需要加強,未來重災區一
自由時報 ・ 1 天前別讓小型無人機成為維安破口 國安局換裝新式干擾槍強化反制力
小型、微型無人機不只融入民眾生活,更成為全球各國軍事發展重點,但未來也將成為特定人士、基礎設施面臨安全威脅。為落實國家維安防護無漏洞,國安局近日透過書面報告表示,為建構機動式無人機防禦系統,國安局今年10月添購、換裝新式無人機干擾槍,強化無人機反制干擾能力。
自由時報 ・ 1 天前美西岸響應「無王日2」示威 聚焦移民、國民兵議題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18日專電)美國西岸今天響應反對川普政府的「無王日」示威,在舊金山灣區,一群日裔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驅逐居民,重演二戰時代錯誤;在洛杉磯,紀錄片導演佛麥特身穿代表國家形象的山姆大叔服裝,批評政府扭曲美國象徵;在西雅圖,示威者以紅心皇后、黑武士等反派角色裝扮諷刺川普。
中央社 ・ 1 天前
警戒公告!燕子口堰塞湖滲流增加 「高風險區域」嚴禁民眾靠近
花蓮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滲流量持續增加,水位距離壩頂僅約5公尺,結構呈不穩定狀態,短期內可能發生滲流破壞或溢流潰決。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湖面積10.5公頃,最大蓄水量約230萬噸。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幕後》北京高層9月下旬拍板挺鄭麗文 設定「拉下賴清德」2目標
鄭麗文贏得中國國民主席選舉,這是中國介選國內政首例,也是第一個成功的案例。據掌握,在9月下旬曾召開極高層會議,拍板支持鄭麗文,鄭獲得青睞的兩大理由,首先是對於「拉下賴清德」、讓執政「寸步難行」的態度與北京「合拍同軌」,其次,相較反共親美的郝龍斌,支持台灣與中國統一、高喊「我是中國人」的鄭麗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