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堰塞湖水位續上升 下游秀林鄉部落一早急撤離
地方中心/趙永博 花蓮報導
花蓮太魯閣峽谷燕子口立霧溪,出現堰塞湖,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如今距離壩頂不到五公尺,林保署認為短時間恐怕溢流,首當其衝的下游,秀林鄉民樂及民有部落等,一早也開始進行撤離作業,陸續被安置在附近收容中心,而立霧溪堰塞湖,最新空拍畫面曝光,湖面呈現絕美的牛奶藍。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因為山壁崩落、大量土石堵住溪道形成堰塞湖,湖面呈現絕美的牛奶藍,全因岩層是由大理岩構成,溪流微酸溶解碳酸鈣,加上光散射而呈現藍綠色調,只是水位持續上升,湖面幾乎快吞噬一旁明隧道,來到靳珩隧道西口,則快要滅頂,對比過去靳珩隧道畫面,如今將近四公尺的隧道,都被湖水淹沒,大自然的力量,十分驚人,而遊客現階段,禁止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觀光客只能打道回府。遊客表示「是有點可惜,只是說人家規定這樣,我們就要照規定,只是說突然行程被打斷了有點失望。」遊客表示「不能進去就是花蓮看哪個地點有景點,我們就換到那個景點。」
立霧溪堰塞湖成牛奶藍 絕美顏色背後潛藏溢流危險(圖/民視新聞)
林保署觀測立霧溪壩體部分,發現下方溢流水量有增加,18日也宣布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不到五公尺,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短時間可能溢流,要求建請下游部落撤離。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先挖一邊讓水溢流出去,穩定以後怪手再轉過來,再挖這邊再過去越挖越低越挖越低。」花蓮縣秀林鄉長王玫瑰vs.部落民眾「要安全啊。」秀林鄉長一早也前往民有、民樂部落,進行撤離,挨家挨乎拜訪居民,希望能盡速前往附近安置地點。花蓮縣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大概是會到23日以前,這個雨可能會慢慢才能減緩,所以原則上,我們就是先預估(撤離)五天的時間。」
靳珩隧道西口今昔對比 高四米隧道幾乎快滅頂(圖/民視新聞)
部分社區居民,選擇當地籃球場搭帳篷避難,隨時觀察雨量進行應變措施,立霧溪堰塞湖,隨時有溢流危險,有了馬太鞍溪前車之鑑,秀林鄉針對部分下游區域,先行撤離,進行戒備。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威脅!收容所維持5天 秀林鄉長喊「這句」
立霧溪堰塞湖溢流! 靳珩隧道東口.魯丹橋成"瀑布奇景"
燕子口堰塞湖開挖 政院顧問李孟諺曝「難度極高」
其他人也在看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壩頂5公尺 中央:未有立即危險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的雙重影響,花蓮已有雨勢,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溢流約5公尺。但中央表示,現階段並無立即危險,縱使將來溢流,形成泥流的機率也不大,但謹慎起見,已先撤離下游的部落居民大約900多人。今日上午也讓民眾短暫回家收拾,但有部分民眾不願住在收容所,一度在富世村的籃球場,自行搭帳棚避難,經協調勸離後,也都被撤往收容所安置。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李鴻源警告「恐有新堰塞湖」 季連成:看法一致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釀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警告,目前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季連成說,與李鴻源看法一致。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光復佛祖街受災慘 泥沙土石堆成綿延小丘 (圖)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佛祖街一帶災情更是嚴重,房屋遭泥沙掩埋,重機具挖掘多日才陸續重見天日,現場堆置的土石泥沙更是綿延成一座座小山丘。
中央社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距壩頂4.8米 施工人員估明可抵壩體正上方
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距離壩頂溢流約4.8公尺,居民憂心安全問題,目前工程單位持續向壩頂靠近,公視記者則詢問到第一線的施工人員,得知最快明(21)日就能抵達壩體正上方,但沿路落石不斷,也加大挺進難度與風險,中央則是預估最快3到4天,降壩引流會有初步成效。其實在這次以前,太魯閣已被記錄過3度形成堰塞湖,這次災害目前除了封園與中橫部分路段管制,公路局也不排除必要時封閉台9線的太魯閣大橋。
公視新聞網 ・ 20 小時前
花蓮光復水溝清淤完畢 不少水溝蓋遺失 (圖)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重創花蓮光復,近日於側溝和下水道清理完後發現疑似有不少水溝蓋遺失。警方20日表示,初步研判可能因清理廢棄物、搬運土石或施工後未及時復原所致,尚無明確不法跡象。圖為民眾清淤作業情形。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鏟子超人」體現台灣溫情 殘留泥沙看見熱血 (圖)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喚起全台「鏟子超人」熱潮,19日可見當地留有大量鐵鍬工具可供循環使用,殘留的泥沙也象徵著連日來每名志工奮力救災的熱血溫情。
中央社 ・ 1 天前
花蓮洪災重創光復 鄉內多處仍遭灰泥掩蓋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重創光復鄉,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都相當慘重,至19日當地仍有多處遭泥沙覆蓋,從佛祖街一帶往馬太鞍溪上游望去呈現一片灰色。
中央社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湍急「距壩頂4.8公尺」 下游居民撤離
堰塞湖危機持續發展,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的堰塞湖,經過這兩天的大雨後,水流速度加快且流量明顯增加,目前燕子口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還有4.8公尺的安全距離;目前相關工程單位已經開挖便道,距離壩頂...
華視 ・ 21 小時前
本週運勢出爐!3生肖財運上升 屬猴「大凶」少出門
民俗粉專《興趣使然的解籤師》分享十二生肖本週的籤詩運勢,其中生肖猴是「大凶」,慎防小人挑撥,簽約需律師見證,待在家中少出門;屬龍、屬馬、屬雞則是財運佳。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恐溢流畫面曝光 施工人員、住戶急撤離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表示,今晨8時30分搭乘直升機空中勘查,於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現夢幻「蒂芬妮藍」!美麗畫面卻藏危機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整片湖面顏色呈現夢幻湛藍、讓網友歪樓驚呼絕美,專家指出之所以呈現這種「蒂芬妮藍」,是因為太魯閣峽谷岩層主要由大理岩構成,溪水中的微酸會溶解岩石內的碳酸鈣微粒,產生光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現場畫面曝!行駛途中突失控 巴西巴士逆向翻覆釀至少17死
巴西東北部培南布可州(Pernambuco)政府當地時間18日稱,該州17日晚間發生嚴重車禍。失事的旅遊巴士當時載有約30人,司機在途中對車輛失去控制,先是駛入對向車道撞上路邊岩石,隨後又撞上路堤翻覆,造成至少17人死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花蓮縣秀林鄉4地區10/20停班停課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今日晚間公告,考量堰塞湖影響,為顧及鄉親安全,秀林鄉大天祥地區(太魯閣口、布洛灣、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富世村可樂1鄰部分家戶 (指經鄉公所通知的撤離戶)、崇德村13鄰部分地區(指經鄉公所通知的撤離戶),明(...
CTWANT ・ 1 天前
立霧溪錦文橋持續封閉(1) (圖)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花蓮縣秀林鄉公所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太魯閣口、布洛灣、關原、洛韶、西寶、天祥)等,20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圖為20日錦文橋持續封閉。
中央社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仍有風險!氣象署示警:花蓮雨量上看340毫米
[Newtalk新聞]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崩塌,在立霧溪形成堰塞湖,雖然湖水有隧道當出口並回流立霧溪,壩體下方也開始滲流,讓湖面沒有繼續上升,不過氣象署提醒,明(20)天北花蓮山區預估會逼近250毫米,21日預估到250到340毫米逼近大豪雨,若雨量增加流量也會增加,因此提醒大家不要靠近立霧溪下游河道。 氣象署今日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工作會報後的記者會中提到,受到東北季風和風神颱風外圍水氣產生的共伴效應影響,今天北花蓮山區約150毫米,明天山區逼近250毫米可以說達到大雨,後天21日山區預估約250到340毫米,也就是逼近了大豪雨程度,北花蓮預估雨量比南花蓮多,若雨量增加流量也會增加,因此提醒大家不要靠近立霧溪下游河道。 另外,林保署花蓮分署報告指出,由於壩體由大理石、花崗岩構成,有比較大的孔隙,所以隨著水位上升,通水從壩體下方滲出的水量大幅增加,加上從台八線靳珩隧道溢流,從昨天入夜以後,水位就一直維持平衡,就沒有再上漲,那當然也沒有下降。 目前已經請專家規劃使用機具前進到壩體上方,未來會採取降挖的方式,調派機具走台八線明隧道通往舊台八線,但由於受到颱風影響,山區會有局部大雨
新頭殼 ・ 1 天前
花蓮光復佛祖街受災慘 仍有大量泥濘待清淤 (圖)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佛祖街一帶更是重災區,19日救災工作持續進行中,現場仍有大片範圍深陷泥濘,泥水土砂中夾雜倒木殘枝等雜物。
中央社 ・ 1 天前法文化部長:羅浮宮發生搶案 全天閉館遭竊物品不明
(中央社巴黎2025年10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文化部長達提(Rachida Dati)今天表示,巴黎知名的羅浮宮博物館遭人闖入,發生搶案,該館亦宣布將全天閉館。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展品遺失。法新社報導:達提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今天早上羅浮宮博物館開門時發生一起搶案。」她補充表示:「無人受傷。我與館方人員及警方都在現場。」達提的幕僚向法新社證實,至少一人進入博物館,但未透露是否有物品遭竊。羅浮宮方面表示,因「特殊原因」,今日閉館一天。館方暫未回應媒體詢問。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展品自館內遺失,也不清楚有哪些人涉入這起事件,搶案發生的過程也仍未明朗。(編譯:陳政一)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獨家》太魯閣堰塞湖持續滲流!短期恐溢流潰決
花蓮太魯閣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花蓮分署也監測到最新的數據,湖霸高約40公尺,今(20)上午測得蓄水量為175萬噸,雖然距離壩頂也就是滿庫有55萬噸蓄水空間,但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因此工程單位趕緊出動怪手引流! #花蓮#太魯閣堰塞湖#滲流#蓄水量175萬噸
東森新聞影音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