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史上最嚴稀土管制!3大QA一次看:會影響台灣半導體業嗎?稀土用途是什麼?
重點一: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至材料、技術與智慧財產,並要求含量逾 0.1% 的產品須申請出口許可;軍用相關一律不准。官方稱影響有限。
重點二:川普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同步對「任何關鍵軟體」施行出口管制;美國四大指數 10 日全面下挫。
重點三:經過金融市場震盪後,川普於台灣時間 13 日改口,稱「美國想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讓金融市場再度回溫。
中國商務部在 10/9 發布「2025 年第 61 號」公告,擴大稀土與相關科技的出口管制:新增五種稀土元素(銪、鈥、鉺、銩、鐿)及多項提煉設備;管制延伸至「境外製造」,並設定極低門檻,只要商品中含有「中國原產稀土」的價值占比達到 0.1% 以上,即需申請中國出口許可。
公告並將國防及「可能用於軍事」的半導體與 AI 研發列入原則不許可或逐案審查範疇。多數新規 11/8 生效,部分「境外適用」條款 12/1 上路。
而這一波最新管制,對全球有何具體衝擊?
美方擬以高關稅回擊:川普發言「先硬後軟」
10/11,川普以貼文對北京新規強硬回擊, 宣布自 11/1 起(或更早視情況)對中輸美商品加徵額外 100% 關稅,並祭出「關鍵軟體」出口管制 。此舉等同重啟高壓貿易戰工具,也把 11 月上旬設定為雙方政策生效的「對撞窗口」。
川普在 Truth Social 稱中國不應以稀土政策「挾持全球」,金融市場隨即大幅下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 Jamison Greer 表示,美方並未事前接獲中國稀土新規通知,發現消息後即刻要求通話但被中方延後,並形容此為「權力擴張」。
10/12 中國商務部公開為新管制辯護,強調稀土管制「並非全面禁令,符合規定者可獲批」,且已「充分評估供應鏈影響,研判非常有限」。同時安撫市場稱「民用合規出口將給予一般性許可或豁免」,但未同步宣布對美反制關稅,留有談判空間。
此舉發生在美中可能於 APEC 前舉行會晤的敏感時點,凸顯稀土作為談判籌碼的戰略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目前供應全球約 70% 的稀土,長期在貿易磋商中扮演關鍵槓桿。
隨中方姿態放軟後,10/12 川普也在 Truth Social 放軟口徑,稱「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釋出協商訊號。其表示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被解讀為為談判預留空間,金融市場亦隨之反彈。
Q1:中國稀土管制對台灣半導體業的衝突是什麼?
一句話來說: 直接衝擊有限,但合規審查與間接供應鏈風險顯著升高。
針對中國的稀土管制,經濟部研判,此次新增管制的重稀土元素與台灣半導體製程所需品項不同,現階段對晶圓製造無顯著直接影響;台灣稀土相關產品多來自歐美與日本。
然而,經濟部解讀新規將對「使用中國稀土材料或技術」的境外製造也納入許可門檻,並對高階半導體用途採個案審查、對軍事用戶原則不許可,等於風險外溢到台灣半導體的國際供應鏈與客戶合規上。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接受《中央社》採訪解釋,中國稀土出口與技術管制仿照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只要產品含有中國特定稀土原料達價值 0.1% 以上,或使用到中國的採礦、提煉、製磁等技術,即納入管制;影響將擴及美國以外的日本與東南亞等地。
他研判時程上,中國管制預定 12/1 生效,而美國 100% 關稅 11/1 上路,兩者錯開; 雙方可能在 APEC 前後透過諮商調整,措施未必原樣落地,但現階段是互相「加碼」以增談判籌碼。
在產業面,徐遵慈強調台灣多「自日本進口加工後半成品」,若日本供應鏈使用到中國稀土或技術,台廠將被波及;一旦正式實施,市場恐出現更劇烈的漲價與搶貨潮,除非中國最後放寬。整體評估為「力度更大、範圍更大、影響更深遠」。
背景數據方面,徐遵慈引用中國在全球稀土的主導地位:2024 年產量約 27 萬噸、全球占比近 7 成,儲量約占全球 48.4%,使管制的外溢效應更強。
因此總的來說,半導體業的實質衝突點如下:
• 合規風險 :據《路透社》報導,涉及 14 奈米及以下邏輯、256 層以上記憶體與相關設備用途的出口申請將被逐案審查,增加跨國專案時程與不確定性;軍事終端相關用戶更難獲批。
• 間接供應鏈 :據美國智庫 CSIS 指出,稀土本身非晶圓關鍵材料,但在製造設備、感測與磁材領域的重要性高;若境外供應商產品含中國來源稀土或技術,可能需中國許可,導致交期與成本壓力。
Q2:為什麼稀土集中在中國開採?
稀土二字雖有一個「稀」字,但其實稀土本身並不稀有,稀有的是具有經濟品位(economically viable)的礦床。真正的難題在於,是否能在單一地點找到足夠高的濃度,使採礦具有成本效益。
同時,稀土的提取過程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要將稀土元素從所含岩石中分離,需要大量的水與能源。此外,還存在污染地表土壤與地下水的風險,因為稀土常與鈾、釷等放射性元素共生。由於早年環保監管程度寬鬆,中國於 1990 年代後成為全球主供應地,但也長期容忍高污染與受損水土。
簡言之,稀土開採與分離本身高污染、高資本支出、合規成本高。因此中國在較長時間內以較低的環境成本換取產能市占率,近十多年再以整治與集中化提升合規與供應穩定。如今,美歐正扶持本土與盟國項目(如回收、替代材料、分離與金屬化擴產),但在完整上游至下游的重稀土鏈條上,短期仍難與中國的規模、集成度與配套競爭。
Q3:稀土用途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稀土的用途可分為幾個關鍵門類:顯示與光學方面,鏑與釔用於螢光材料,提供手機與電視的鮮豔色彩;催化與化工方面,鈰因能促進化學反應,被廣泛用在汽車廢氣的觸媒轉化器,協助減排。
最具戰略性的,是以釹與鐠製成的永久磁體,用來驅動電動車馬達、機器人伺服與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機;同時,稀土也應用於消費電子、硬碟與高效電機;而在醫療與科學上,部分稀土(如用於 MRI 對比劑或癌症治療材料)支撐精準醫療與成像。
它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不可替代性」與「性能優勢」。例如,永磁馬達效率高、體積小,是電動車與風電降本的關鍵。其次是「供應高度集中」:中國在礦產與精煉環節占主導,任何管制都會迅速傳導到全球製造業,引發停產與成本上升。
第三是「國安與產業鏈韌性」:從高階武器到半導體設備,都需要稀土磁體或功能材料;一旦受制於出口許可或技術管制,整體工業能力與能源轉型節奏都會被牽動。《彭博社》指出,美國 F-35 戰機需超過 900 磅稀土;福特也曾因磁體短缺停工,足見其戰略敏感性與供應風險。
其五大用途如下:
• 電機與磁材 :釹鐵硼與鑭系合金用於高效馬達與發電機,支撐電動車、風電、工業自動化的高功率密度與小型化。
• 光學與顯示 :鉺、鉿、鐿等用於光纖放大器、雷射;歐、銪、鋱等用於螢光粉與顯示色彩校正;拋光粉(氧化鈰)用於晶圓與玻璃的高精度拋光。
• 催化與化學 :鑭、鈰為汽車三元觸媒與石化裂化助劑的核心,提高轉化效率、降低排放。
• 合金與國防 :釹、鑭、鈰改善鋼與鎂、鋁合金的強度與耐蝕;釔、鋱、鑭系在精密導引、雷達與高溫材料中具戰略地位。
• 半導體與新能源 :高介電與磁性薄膜、磁冷材料、固態電池與氫儲存研究中常見稀土摻雜或化合物。
概括來說,在電動車、風電與高階通訊的硬體規格表裡,稀土元素不顯眼,卻是性能上限的決定因素;高效磁體、光電與觸媒等關鍵部件高度依賴稀土,使其被視為能源轉型與高端製造的「小零件,大戰略」。
延伸閱讀:什麼是稀土?中國憑什麼「擁稀土為貴」?一文解析稀土為何堪稱科技業「隱形命脈」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更多報導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要來了!全機eSIM、售價上看8萬元,規格、發售日期一次看
台灣AI採用率26.4%排全球第22名!每4名勞工就有1人用AI,為何仍輸新加坡、阿聯酋?
其他人也在看

稀土武器化加劇美中角力!前官員憂「台灣恐遭封鎖」 示警災難性結局
隨著中國利用稀土作為對付美國的重要籌碼,美中貿易戰的激化幾乎是可預期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前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憂心表示,若雙方遲遲未達成共識,美國又選擇收緊AI晶片出口管制用來反制中國,可能會加速「中國封鎖台灣」的危機,屆時對美國、全球將造成的影響,都會是災難性的。羅斯向美國商業雜誌《財星(Fortune)》表示,隨......
風傳媒 ・ 1 天前
魚油不是唯一選擇!BMJ最新研究揭示健康族群該怎麼選?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最新《BMJ》研究揭示魚油對健康族群並非零風險,長期補充可能增加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相比之下,南極磷蝦油以更高吸收率與天然抗氧化力脫穎而出,成為護心、降三酸甘油酯與全方位抗發炎的理想Omega-3補充選擇。近年來,魚油被許多民眾奉為日常保健的必備營養補充品,特別是對於想護心、降三酸甘油酯的人,更是「幾乎人人都在吃」。然而,2024 年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 BMJ》的一項大型研究卻提醒我們,魚油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族群,並非百分之百的「零風險」選擇。研究團隊追蹤長期補充魚油的健康族群,驚訝地發現:心房顫動風險增加 13%,中風風險上升 5%。推測原因可能與魚油改變心律、降低凝血功能有關。這對於原本沒有心臟疾病的人來說,未必是值得承擔的副作用。專業醫師怎麼看?魚油不是人人都需要心臟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若是已確診心臟病患者,規律服用魚油仍有臨床價值,能降低病程惡化風險:讓心房顫動進展成心臟病的機率下降約 15%。降低心衰竭惡化導致死亡的風險約 9%。不過,即便是有心臟病或三酸甘油酯偏高,也建議在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補充,而不是一股腦跟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別再剝太乾淨!橘子白筋、柳丁內膜竟藏抗發炎護血管力
吃橘子別再剝得太乾淨!很多人習慣把橘子或柳丁那層白色筋膜清得一乾二淨,覺得口感苦、不好吃,但那正是水果中最被低估的「營養寶藏」。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這層白白的內膜其實富含果膠、膳食纖維與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它們能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抗發炎、抗氧化,還能保護血管。
鏡報 ・ 1 天前
空汙不只傷肺!恐害大腦縮水「失智提前報到」 醫教4招簡單護腦
別以為空氣汙染只和肺癌有關!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 PM2.5(懸浮微粒)還會損傷大腦、加速大腦退化,還可能讓失智症提早報到。對此,醫師也提供4招,邀請民眾從日常一起護肺也「護腦」。
鏡報 ・ 1 天前美國擬延長關稅休戰 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
初次上稿00:01 更新時間06:21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5日說,美方正考慮延長對中國商品開徵高關稅的暫停期限,以交換北京方面撤回其近期宣布的加強限制關鍵稀土元素出口的計劃。貝森特在華盛頓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是否有可能以更長期的關稅延期作為交換?或許有」,「但這一切都將在未來數週內進行談判」。今年初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其他電》鴻海雙策略助攻營運成長 外資按讚看上400元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美系外資最新出具報告,肯定鴻海(2317)的競爭力與全球布局策略,使其得以長期穩健接單,看好AI伺服器將帶動營運重心自智慧手機轉向數據中心,推動營益率及獲利成長,將明後2年獲利預期調升20%與26%,目標價自263元一舉調升至400元,維持「買進」評等。 美系外資指出,在持續變動且快速演進的科技產業中,基礎設施、資本支出與產品周期皆具波動性,鴻海再度證明「全球化生產與垂直整合」策略的有效性,成功將第二條事業主軸「AI伺服器」擴大至年營收逾1500億美元規模。 美系外資認為,鴻海的全球化生產模式,可降低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系統與零組件的垂直整合,可提升效率並提供整合性解決方案,且全球各地均設有大規模生產據點、而非僅是維修與服務據點,能提供客戶多元化選擇,營運策略展現長期穩定接單所需的基本要素。 對於鴻海快速成長的AI伺服器營收與摺疊手機新趨勢,美系外資轉趨更正向看法,看好AI伺服器出貨量與平均售價(ASP)同步提升,可抵銷毛利率較低壓力,推動鴻海營益率及獲利持續提升,並使AI伺服器成為下一階段成長主動能,逐步取代智慧手機成為營收主力。 而蘋果預計2026年推出摺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世紀、信立 收購星雲電腦
上曜集團成員即將再增一家上市櫃公司,旗下世紀*(5314)、信立(4303)二公司將公開收購星雲電腦(8047)6成股權,未來計畫透過星雲積極投資其他科技廠商,跨足當紅的印刷電路板(PCB)領域。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法人回頭熱錢湧 神山攻頂台股續刷新高/證交所喊市值升級 老公司歎「住冷凍庫難回溫」/鴻海目標價上看400元強漲 鴻家軍紅通通開趴|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三表現分歧,四大指數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小跌17點,標普500指數上漲0.40%,那斯達克指數漲0.66%,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2.99%。市場氣氛受企業財報與半導體題材激勵,美銀與摩根士丹利公布季報皆優於預期,股價分別上漲4.4%、4.7%。晶片族群則為盤面焦點,AMD因與OpenAI結盟、營收潛力大幅上修,股價大漲9.4%創新歷史新高。台積電ADR也大漲2.96%,同刷新高;ASML第三季財報優於預期勁揚2.71%,其他半導體設備股如科磊、科林研發、應用材料漲幅皆超過4%。而輝達雖獲匯豐調升評等與目標價至320美元,但股價開高走低下跌0.1%。 亞股今日同樣多數走揚,日股大漲605點,韓股同樣走升,上證指數亦收漲,僅港股小幅收跌。 台股今日延續多頭氣勢,在權值股領軍下強勢攻高。加權指數終場大漲372.16點、漲幅1.36%,收在27,647.87點,再創歷史新高,成交量5,473.5億元。今日焦點股台積電(2330)盤中一度衝上1,495元,終場收漲20元至1,485元,貢獻大盤達152點;鴻海(2317)受外資大幅調升目標價至400元激勵大漲7.99%。盤面資金湧向記憶體族群,DRAM雙雄攻上漲停,力積電(6770)放量走強;鴻家軍族群全面走揚,廣宇(2328)、鴻準(2354)等紛紛收紅。整體來看,資金輪動結構健康,電子、半導體與電力概念股表現亮眼,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升溫。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9 小時前
中國稀土管制 童子賢:別小看美國生產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祭出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含稀土成分產品出口須事前獲准,也引發美中貿易衝突升級。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15)日表示,稀土管制不會對和碩造成影響,但也強調「不要小看美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熱門族群》神山法說前 積友友3紅燈2天價暖身開趴
【時報-台北電】美中貿易摩擦升溫,鮑爾暗示可能降息,隔夜美股漲跌不一,台積電不甩ADR跌2.28%,今日仍開高向上,加以AI大將鴻海(2317)、廣達(2382)同步走揚,推升台股反彈近300點,重返27K及5日線。 台積電(2330)明日召開法說,市場多樂觀看待,供應鏈提前暖身開攻,旺矽(6223)、穎崴(6515)雙雙漲停創天價,聖暉*(5536)跟進亮紅燈,漢唐(2404)、致茂(2360)、台特化(4772)、精測(6510)等強彈逾半根停板,亞翔(6139)、志聖(2467)、弘塑(3131)、創意(3663)、世禾(3551)、新應材(4749)、帆宣(6196)等同步走多,概念股一片紅通通。 台積電明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3季財報及第4季展望,市場預期在AI基礎建設需求強勁推動下,單季獲利將改寫歷史新高,但仍需關注美國關稅政策的後續變化,可能對未來展望注入不確定性,隔夜ADR雖跌2.28%,今日仍開高向上維穩5日線之上,反倒是相關設備及供應鏈獲買盤搶先卡位,千金股旺矽(6223)、穎崴(6515)雙亮燈並改寫歷史高。 半導體測試介面及設備廠旺矽(6223)日前通過海外併購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美中貿易戰也不怕 一文看懂台積電Q3法說會
晶圓龍頭台積電(2330)今(13)日舉行Q3財報,被問及是否擔心美中貿易戰下,兩國分別對對分祭出管制手段會影響台積電營運,董事長魏哲家回應不擔心。今天台積電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營運全面優於預期,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持續強勁,加上匯率走勢有利,帶動毛利率與營益率雙雙創高。公司同時上修全年資本支出至400至420億美元,顯示對先進製程需求延續的信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台積電法說會明登場 三大股市名師「七大重點」一文看懂
台積電(2330)法說會登場,正值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之際,市場聚焦「最嚴稀土禁令」是否波及護國神山。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啟發投顧副總李永年、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等股市名師今(15)日受訪時一致指出,本次法說會有「七大焦點」值得密切關注,並看好將對股價帶來激勵效應,其中蔡明彥更直言,台積電長期目標價上看1680元。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神山天價領軍權值股 台股強勢站回27000點/台積法說前夕熱度爆表 市場押寶魏哲家「金口」再創驚喜/ABF族群大爆發 南電景碩攻頂|Yahoo財經掃描
美股昨晚漲跌互見,受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縮表進入尾聲」的偏鴿言論激勵,盤中一度全面走強,但美國總統川普尾盤再度抨擊中國未履行採購大豆承諾,衝擊市場情緒,使部分指數漲幅收斂甚至翻黑。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02.88點,標普500指數下跌0.16%,那斯達克指數走弱0.76%,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更達2.28%。個股表現分歧,AI晶片龍頭輝達因約10-15%營收來自中國,市場擔憂貿易衝突升溫導致需求受限,股價大跌4.4%;反觀沃爾瑪宣布與OpenAI合作,導入ChatGPT購物功能,激勵股價飆漲4.98%。台積電ADR表現穩健,市場預期本周法說會將傳出利多。亞股今全面走強,日股大漲825點,韓股上揚95點,港股與陸股也同步上漲,市場情緒明顯回溫。台股今(15)日延續反彈氣勢,加權指數終場大漲482.56點、漲幅1.8%,收在27,275.71點,重返27000點大關與五日線,成交值達5011.04億元。權值股全面回神,台積電(2330)法說會前衝上新天價1465元,市值逼近38兆元,日月光(3711)飆漲5.01%,台達電(2308)重返千金,聯發科(2454)、廣達(2382)、鴻海(2317)同樣收紅。 半導體設備股受資本支出題材激勵,亞翔(6139)、聖暉*(5536)攻上漲停,漢唐(2404)、帆宣(6196)等漲幅逾4%;ABF載板三雄全面啟動,南電(8046)、景碩(3189)亮燈漲停,欣興(3037)飆漲逾8%。記憶體族群表現分歧,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收黑,宇瞻(8271)強攻漲停,廣穎(4973)大漲近7%。航運則出現一日行情,陽明(2609)重挫逾6%,萬海(2615)、長榮(2603)亦下跌逾2%。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非美中船舶變搶手!貨櫃三雄 將迎轉單紅利
中美貿易戰火延燒至海運領域,美對中國營運船舶或中國製造船舶開徵「港口服務費」,14日生效,中國也不甘示弱,同日起對美國擁有、運營、建造或懸掛美旗的船舶課徵「特別港務費」,推升美國線運價暴漲逾5成,「非美中」航商迎轉單紅利。
工商時報 ・ 1 天前
AI兆元等級投資案! 輝達與貝萊德宣布史上最大運算中心收購案
由人工智慧晶片巨頭輝達(Nvidia)以及投資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合組的財團,週三(15日)宣布以400億美元(約1.225兆台幣)的價碼,從麥格理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運算中心營運商Aligned Data Centers,成為近期又一筆天文數字的AI投資案。
太報 ・ 1 天前
鴻海劉揚偉對AI商機有信心 直言現在「才剛開始」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今(15)日上午現身「台灣週」開幕活動,並發表演說,暢談鴻海上市以來的改變,無論是市值、員工數到廠區數量都迅速成長。會後他接受媒體聯訪,他不僅持續看好AI未來,更表示「AI應用才剛開始」回應外界擔憂AI泡沫化的說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受關稅間接影響、客戶訂單保守 全球導線架龍頭籲一事
上市公司順德工業計畫斥資14億元在彰化打造新廠房,面對來自美國關稅的衝擊,總經理陳維德指出,順德受客戶端需求降低的間接影響,客戶訂單變得保守、減少拉貨,現在多為急單,希望關稅問題能盡快解決,另大陸管制稀土也將間接影響產品供貨,他雖認為這僅是大陸與美談判的手段,但仍希望雙方談判能盡快順利落幕。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台積電衝1485元新高、鴻海大漲近8% 台股後續向上向下看台積電法說會
今日台股紅通通,權值股王台積電收盤衝上1485元新高價,帶動加權指數來到27647點新高,鴻海大漲7.99%,台股資金壓寶下午舉行的台積電法說會,後續直衝兩萬八還是漲多休息就看法說會是否釋出好消息。
鏡報 ・ 13 小時前
台積電拉尾盤創高,外資卻賣超台股百億元!台指期夜盤再漲200點,法人這樣解析
擺脫昨日開高走低的陰霾,台股今(15)日在台積電領軍創高之下,指數終場大漲482.56點或1.8%,收在27275.71點,雖然三大法人賣超百億元,但台指期夜盤持續噴漲,一度拉升200點再創歷史新高。 法人指出,受到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凌晨鴿派言論影響,市場解讀Fed仍將維持寬鬆傾向,美股期指表現走強,鄰近尾盤又因美國總統川普貼文批評中國貿易政策,投資......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