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會今(20)日通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包括統籌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三項合計不低於今年,挹注地方財源的規模將達1兆2002億元。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表示,院版《財劃法》做了均衡台灣的設計,但沒有影響六都的城市競爭力,他要懇切地希望全國六都、16縣市都能夠支持。張惇涵更特別喊話金門立委陳玉珍、連江立委陳雪生能支持,因為院版《財劃法》將離島的面積兩倍計算、菸酒稅納入財源計算,

[NOWnews今日新聞]義大利一家披薩店日前因老闆拍攝影片嘲諷台灣旅客「16人只吃5個披薩」而掀起眾怒,事後他被罵翻而火速道歉,甚至驚動當地市長發生緩頰,更恐面臨新台幣2000萬元的巨額罰款。不過網...

生活中心/陳堯棋 嚴凱 台北報導 台灣醫學重大突破!今年9月,北醫利用尖端生殖基因技術,成功幫助有”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基因突變家庭,歷時一年多,透過單基因遺傳疾病診斷,並做了4次取卵手術,終於產下健康女兒,終結罕病的基因遺傳。

[NOWnews今日新聞]近年將心力投入到AI領域的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Musk),19日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沙投資論壇」(U.S.-SaudiInvestmentForum)時,暢談對於A...


立法院經濟委員今(20)日會邀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長報告「AI時代人才戰」並備質詢。民進立委邱志偉追問國發會主委、台積電董事葉俊顯,台積電退休大將羅唯仁疑似帶二奈米機密赴競爭對手英特爾任職一案,如何避免事件再度發生?有沒有去了解?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南報導 為加速推動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提升交通效率並完成都市縫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20)日由立委林俊憲偕市議員蔡筱薇、林依婷、朱正軒、周嘉韋、沈震東、李啟維團隊等人,與鄰近工區的新樓醫院院長劉啓擧共同出席踏勘行程。 交通部由部長陳世凱率鐵道局長楊正君、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路政及道安司司長吳東凌到場。台南市政府則由副...
洛杉磯KTLA 5電視台報導,受川普政府加強移民取締,許多移民家庭或遭遣返,或自行搬遷,加上跨越美國邊境人數減少,從邁阿...

日前全球知名的網路基礎架構商 Cloudflare,才傳出大規模故障,造成許多網站、平台、服務和遊戲轉時間內癱瘓。而近日,Cloudflare 又遭到日本 4 間大型出版社聯合控訴,被東京地方法院判因為助長了盜版漫畫的傳播,要賠償約 5 億日圓。
在南加州買房的負擔,遠不只房貸本身。據房地產平台Zillow最新發布的「Hidden Costs of Homeowne...

彰化縣鹿港廟口商圈創會長陳慧玲經營的民俗小吃店,曾遇到7人共享一份蚵仔煎的情況,讓她不堪虧損,決定從12月起實施每人至少點一份餐點的規定。

[NOWnews今日新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為推動阿里山鄉臺灣黑熊分布熱點監測,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合作,今(114)年11月初,以紅外線自動相機在阿里山鄉里佳部落周邊國...

國民主席鄭麗文昨天與民眾舉行上任後首次藍白高峰會,要為藍白合作奠定基礎,鄭麗文也強調破壞合作機制的人,將各自以紀處分。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0)日受訪表示,「藍白合作必須建立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機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為解決都更期間居民暫住問題,新北市政府推動「都更中繼住宅短期安置計畫」,首批位於新莊的兩處中繼宅共27戶已開放招租。昨日符合資格的8戶住戶完成點交,今(20)日起可陸續搬入,暫時解決海砂屋及危險建物住戶的居住困境。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表示,中繼宅主要提供都更案內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下肢障礙者、身心障礙...

一名魔術師19號下午受邀赴台中某學校演講,並邀請知名網紅「賓賓哥」一同上台,可賓賓哥沒有得到校方同意,就全程開直播放送。有家長發現孩子入鏡立刻向校方投訴,校長得知後氣炸,趕緊走上台要求團隊關閉並下架影

彰化員林18日發生一起毒駕車禍,一名64歲高姓婦人騎機車停等紅燈時,遭一輛白色轎車從後方追撞,但肇事駕駛卻沒停車,反而加速輾過高婦後肇逃,最終婦人傷重不治。警方表示,可惡的駕駛肇逃後,找2毒友用「毒車趴」忘卻撞死婦人的記憶,還好警方一路追蹤,馬上就逮到3人。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執勤返台後僅16天病逝,民航局初步調查報告出爐,揭露「急病通報失靈」、「落地協助不足」、「病假制度壓迫」等多項制度缺口,引發外界譁然。以下為本案五大重點逐點剖析。

每次去大溪老街必買的不是老阿伯現滷豆干,而是這家蒜香豆干豆皮滷味!之前經過總是排到停車場裡面,就對這家很感興趣,後來有次趁人少買了一回,放在車上滿滿蒜香味超誇張,小孩一吃就愛上,每次來大溪老街都喊著要再買的好吃滷豆干豆皮。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執委會近日拋出最新的「Digital Omnibus」簡化方案,引發科技產業與監管界高度關注。根據《路透》報導,該提案旨在全面檢視並調整多項科技法規,包含:AI Act、GDPR、e-Privacy與Data Act等核心法案,目標在降低行政負擔、增強歐盟市場競爭力,同時回應大型科技企業(Big Tech)長期對監管成本與合規壓力的批評。據悉,歐盟監管方向過去數年愈加嚴格,引發企業界反彈,此次調整被外界視為歐盟在環保法規遭遇反彈後的另一重大讓步,但執委會強調「簡化並非放鬆管制」,仍將維持既定監管精神與保護目標。在核心法規調整中,被全球產業最關注的是AI Act中高風險AI項目的延後實施。原定2026年8月生效的關鍵規範,將延後至2027年12月。延後範圍涉及:生物特徵辨識(含公共空間人臉辨識)道路交通系統相關AI公共事業(utilities)供應就業、招聘與考試評量醫療服務中的AI輔助工具信用評分與信用風險評估警政、治安與執法AI這類AI被歐盟認定為「高風險」,因其可能直接影響人身安全、基本權利與社會公平;若延後上路,讓企業有更長時間調校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