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中國的日本企業都跌坐在地上!謝金河點名「7檔日企」受衝擊最大
[Newtalk新聞] 中日雙方的紛爭愈演愈烈,中國從限制觀光,軍演,到不買日本漁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這些年在兩岸紛爭上出現在台灣的戲碼都會複製在日本身上,靠中國的日本企業都跌坐在地上。
謝金河表示,17日日經指數下跌1620.93,日本科技股如東京威力科創,富士通,Megachip,軍工的三菱重工,IHI,川崎重工,光纖網路的古河電工,住友電工,藤倉,橫河電機等大漲。但依靠中國觀光客消費的企業,股價都慘跌。
他細數,受到衝擊最大的伊勢丹百貨下跌11.3%,無印良品跌9.39%,資生堂跌9.98%,其他顯著下跌的還有高絲,Uniqlo,高島屋,還有經營廸士尼的東方集團。
謝金河回溯,過去中國觀光客喜歡日本產品,最著名的是高絲的雪肌精,因為中國人狂買,業績大好,2016年高絲獲利創新高,高絲請來凱特摩斯打廣告,高絲的股價在2018年創下26340日圓歴史新高,這正是中國在「厲害我的國」前後。這些年中國消費力減弱,高絲股價已經下跌很多年,最近跌到4962日圓。
謝金河點出,另一個受到影響的是資生堂,中國消費力減弱,資生堂的旅遊零售從2022年的163.7億日圓,23年的132億,到去年107.8億,今年恐跌破百億日圓,顯然也受到影響。再加上資生堂在美國主打醉象(Drunk Elephant)出師不利,今年發佈獲利預警,估計會虧損529億日圓,資生堂股價從9250跌到2196日圓,市值剩下花王的三分之一。
謝金河認為,這些年中國人的消費對日本帶來很大影響,像是日本的威士忌一度大漲,日本有些品牌的清酒突然大受歡迎,很多都和中國人的喜好有關。1990年代以來,日本工具機,汽車都在中國得到很大的滋養,現在可能要面對辛苦的調整。
謝金河又提到,另有一個對照組的是過去很少人注意到的在山東生產毛巾,床具用品的孚日股份股價連漲8支停板,不是基本面發生巨大變化,只是因為公司名字「孚日」被解讀為「俘虜日本」,股價噴出大漲,這也是另一個傳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飛日本機票傳已退近50萬張!旅日達人推「1絕美景點」笑:大家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中國多家旅行社暫停銷售日本旅遊行程!日本民眾嗨翻:解決過度旅遊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又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賴瑞隆:高雄人用行動加深台日友好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於國會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存亡事態」,引發中國不滿,近日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19日中方又宣布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高雄市長參選人、立委賴瑞隆表示,過去中國禁止台灣輸入農漁產品,日本曾以採購力挺台灣,現在是高雄人用行動支持的時候,邀請大家共同加入消費日本水產,持續加深台日友好。 賴瑞隆指出,2022年6月中國曾片面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入,當時台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將石斑魚加工做成魚排、魚片、菲力以符合國際消費習慣。日本也在2024年繼龍膽石斑、青斑外,正式准許養殖龍虎斑輸入日本。這不僅是農漁產品的交流,更是台日友好的一大進展。面對突然禁止日本水產進口中國,此時,我也認同台日之間,應當是亞太區域的堅定夥伴。 他說,高雄,就是石斑魚的重要產地,過去日本也力挺台灣,採購超過1.8萬公噸、超過7億台幣的鳳梨,至今已經是台灣最大的鳳梨輸出國。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台灣人點滴在心。 賴瑞隆表示,面對突然禁止日本水產進口中國,此時,他也認同台日之間,應當是亞太區域的堅定夥伴,現在高雄人會用行動支持,邀請大家共同加入消費日本水產
新頭殼 ・ 1 天前北京一紙禁令封殺日本水產!外媒曝:「亞洲大國」背後搶訂單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彈。北京迅速採取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抵制赴日旅遊,以及再次暫停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等。外媒分析指出,中國這項海鮮禁令,使得市場預期需求將會轉向印度等替代供應國,對於印度水產業者而言,來自中國的潛在需求激增,無疑是帶來了一線生機。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
高市為何惹怒中國? 專家曝關鍵:核心利益丟不起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說法,引發中日緊張局勢升溫,不僅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曾放話,聲稱「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就該毫不猶豫斬掉」,中國官方也透過外交、觀光等多種途徑施壓,就連日本國內也有不同聲音,部分觀點認為不該挑動中國的敏感神經,但根據政治工作者周軒的說法,中國的反應之所以如此劇烈,其實害怕的不是日本而是「不願激起強硬態度」,擔心因此帶動台灣抗中情緒高漲。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談台海局勢與滲透威脅 顧立雄:麻煩製造者是中國
即時中心/林韋慈報導今(19)日,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近期台海局勢與中日關係緊張發表看法,強調中國不應以武力解決爭端。他表示,中國若持續軍事擴張,理念相近的國家都會感受到威脅,並可能採取行動阻止戰事發生,以維護區域和平與各國認定的核心利益。他直言,「真正的麻煩製造者來源是中國」。
民視 ・ 1 天前
幕僚爆高市早苗認「說過頭了」 自責:未確認就讓她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於國會答詢時對「台灣有事」表態,讓中日外交關係陷入緊張。日媒引述其幕僚的說法,高市早苗為了這次答詢獨自熬夜準備,希望用自己的話來說,官邸團隊在未充分確認答辯稿的情況下,就讓她回答了;而高市早苗在答詢結束後有私下表示「有點說過頭了」讓貼身幕僚感到後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黃海軍演延長至8天強壓日本 退將曝恐有更慘結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拋出的「存亡危機事態」說法,點燃北京敏感神經,中日關係迅速升溫至全面緊張。中國大陸再宣布在黃海南部展開為期8天的實彈射擊。對此,退役中將帥化民19日分析,中國大陸短期內不至於立即開戰,但若中、俄、朝鮮與南韓四方在外交上形成聯動,後續可能對日本形成「多點壓力」,引發討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中日關係緊張,日本年底前旅遊收入損失恐達12億美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由於外交爭端惡化,來自中國的潛在遊客取消行程,到今年年底前,日本可能會損失高達12億美元的遊客消費。根據China Trading Desk的數據顯示,自從中國提醒公民避免前往日本以來,12月底前原先安排從中國前往日本的144萬個行程中,約已取消了30%。這家專門研究旅遊數據的市場研究機構表示,其中約70%是由於近期出發的航班被取消或延誤,卻沒有出現新的預訂。China Trading Desk首席執行長Subramania Bhatt指出,這將使在日本的消費至少減少5億美元,但這一金額可能升至12億美元。他的計算是根據中國遊客每月估計消費超過9億美元,以及銀聯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有關中國人海外消費的數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前發言將台海衝突與日本可能調配武力聯繫起來,正值敏感時刻的日本經濟因而面臨重大打擊。北京的報復措施包括暫停從日本進口海產品,現在可能擴散到攸關日本經濟的旅遊業,中國是日本最大的遊客來源國。Bhatt表示,看到來自中國的需求對日本造成了非常劇烈的衝擊。他指出,這場爭端的後果可能與以往外交緊張時期有所不同。目前明確不鼓勵前往日本的通知,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賴PO文挺日水產品 媒體人嗆:怎不多花心力解決台灣食安問題?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有關「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日關係惡化,大陸更在昨(19)日宣布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而在今天,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等社群平台貼出日本料理午餐照、力挺日本水產品,資深媒體人樊啟明對此嗆問,有空幫日本處理被退貨的海產,怎不多花點心力解決台灣食安問題?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國際政治》日水產禁輸陸 賴清德午餐吃壽司援日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表示,賴清德總統20日的壽司午餐,是從日本進口的海鮮所做的,藉此要來表達對日本的支持。北京政府已明確指出,將禁止進口所有來自日本的海產,因為日相高市早苗涉及台灣的一番話,至今拒絕向大陸道歉也不收回。 11月初,高市早苗曾在日本國會中指出,如果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威脅到日本的生死存亡,日本可能會以軍事來回應。沒想到此話一出,北京政府暴跳如雷,中日兩國緊張情勢急遽升溫。 從賴清德在社群媒體上PO出的午餐照片中可看出,當時正在食用來自日本鹿兒島(Kagoshima)的鰤魚壽司,以及來自北海道的扇貝壽司。賴清德在臉書以及IG上說,今天的午餐是壽司和味噌湯。同時,也用日文在X上發布同樣訊息。 路透社指出,近年來也遭到包括鳳梨和部分魚類輸陸禁令的台灣表示,這是中國施壓計畫的一部分。也是在20日,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對記者說,中國利用經濟脅迫以及軍事威懾的方式,霸凌其它國家的例子實在太多,已無法一一列舉。 林佳龍指出,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也必須支持日本有效地穩住整個局勢,制止中國共的霸凌行為。路透社表示,日本和台灣之間有著密切但非官方的關係,彼此在文化以及商業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陸方突喊「武在日本」 前大使曝用意:最不願意對台動武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論」,觸動中日敏感神經。大陸《解放軍報》甚至示警日方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國恐淪為戰場,直言「武在日本,統在台灣!」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直言,中國大陸不上日本催化兩岸衝突的當,非要動武力也是用來修理日本。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韭菜翻車!芝蔴街美語母公司爆違約交割 復牌才剛滿月
櫃買中心19日公告,新華泰富因出現違約交割,由宏遠證券通墾金額達3482萬餘元,為今年上櫃市場單筆最大違約事件,也使今年累計違約案例增至10起。新華今年8月因延遲申報財報遭暫停交易,補提財報後於9月中復牌,但仍被列為變更交易方式,直到10月16日才恢復一般交割。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南僑自1-10月稅後純益2.2億元年減73.5% EPS爲0.89元
南僑公布最新自結獲利資訊,2025 年自結 10 月稅後純益 1177 萬元較上月 1075 萬元,月增 9.49%,年減 80.22%,單月每股純益 0.05 元。2025 年 1-10 月稅後賺 2.2 億元,EPS0.89 元。
鉅亨網 ・ 20 小時前
日本20項在華活動延期或取消 日媒擔憂:沒有能和中國說上話的人
日本在中國的活動被延期或取消的情況正在擴大,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截至 11 月 19 日匯總的情況顯示,延期或取消的活動已經達到約 20 項。
鉅亨網 ・ 1 天前

被虐殺800點!輝達「應收帳款飆破1兆4千億」Blackwell供應鏈急凍 台積電下挫55元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一早即遭國際利空重擊,開盤重挫超過800點,指數最低一度摜至26,570點,幾乎瞬間吃掉昨日因輝達財報利多而大...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輝達財報拯救全球股市!專家卻揭「還有一隻老虎」準備殺盤 美股落底時間曝光
全球AI龍頭輝達公布第3季財報,優異表現皆超出市場預期,同時也激勵到全球股市大漲。不過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Youtube頻道中示警,雖然輝達財報堪稱完美,但「去了一隻狼來了一隻虎」,市場一因素將導致盤面強力反彈後再度回到整理,並預測美股落底的時間將落在這幾天。蔡明彰表示,輝達第3季營收達570億美元、年增62%,比前一季年增56%再變強,顯示AI晶片......
風傳媒 ・ 15 小時前
達人台股攻略1/AI是熄火不是崩 張真卿點兵3大權值股跌到這價位閉眼買
台股投資名家張真卿股市資歷40年,他看這波AI發展趨勢,直言至少走10年大運;但股價漲多勢必拉回,產業面表現與資本市場未必同調,如何在中間取得平衡是2026投資重要課題。他點名3大權值股,當股價修正到一定程度,閉著眼睛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