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樣?
李婉萍解釋,農藥的使用是為了防止害蟲、病菌侵害作物,保護農民的收成;雖然農藥在種植後會隨時間逐漸分解,但有些殘留仍會附著在蔬菜表面,特別是葉菜類更容易沾染,懂得正確的清洗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
大多數農藥在蔬菜採收後的7~15天內會自然降解至安全範圍。但若未妥善清洗,殘留農藥可能會引發頭暈、噁心、甚至影響神經系統,雖然短期少量接觸不會造成嚴重問題,但長期累積就要小心!
看更多:越南榴槤重金屬超標!中國八角又驗出蘇丹紅 邊境全攔截
9種蔬菜最容易有農藥殘留
哪些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要特別注意呢?李婉萍說,青江菜、小白菜、蔥、芹菜、空心菜、豌豆莢、蘿蔔、辣椒、菠菜等9種蔬菜,是檢測中最常發現農藥殘留的品項,但只要清洗得當,一樣可以安心食用!
有些人會把蔬菜加鹽巴、小蘇打清洗,希望能洗去髒污跟農藥,但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李婉萍說,大家以為用鹽巴或小蘇打水浸泡蔬菜,可以去除農藥,但事實上,這些方法效果並不好,最有效的方式是「流動清水沖洗+浸泡+再沖洗」,簡單又安全。
看更多:別再吃農藥、害蟲了!專家授正確洗菜方法 泡水、加鹽超NG
5招正確清洗蔬菜、防農藥殘留
蔬菜修剪並去除外層爛葉:這是最簡單卻最容易忽略的步驟!李婉萍說,蔬菜的外層葉片往往沾染最多農藥,尤其根部或葉柄處也要特別注意,建議先將爛葉剔除,根部切掉約1公分,葉片分開後再來清洗。
流動清水沖洗:用流動的水沖洗蔬菜的根部、葉片或果蒂處,能大幅沖掉附在蔬菜上的農藥。水不用開太大,只要像礦泉水瓶蓋戳一個小洞那種緩慢水流,就非常有效,也不怕浪費水。
浸泡+二次沖洗:沖洗後,將蔬菜放入清水中浸泡10~20分鐘,然後再以流動的水沖洗2~3次。這樣一來,不僅農藥殘留能有效去除,蔬菜的口感也會更清脆好吃。
烹煮時不蓋鍋蓋:烹調時打開鍋蓋,讓農藥殘留隨著蒸氣揮發,是額外的一層保障,特別是炒青菜、燙蔬菜時,這個小技巧很重要。
外食族少喝湯:外食族最擔心餐廳蔬菜是否有確實清洗。其實很多農藥殘留在煮湯時容易溶解,因此外食時若擔心農藥問題,可以選擇少喝湯,降低攝入殘留農藥的風險。
龍鬚菜、地瓜葉農藥殘留最少
李婉萍說,自己常去農村走訪農民,曾有農民分享,如果擔心農藥殘留問題,以下兩種蔬菜是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選擇:
龍鬚菜:龍鬚菜在農村幾乎是「隨便丟隨便長」等級,幾乎不需要農藥就能長得旺盛,是非常安心的選擇。
地瓜葉:地瓜葉的生命力超強,蟲害少、病害少,因此農藥使用量極低,想吃得安心又不想花大錢買有機蔬菜,選它準沒錯!
看更多:市售蔬果農藥殘留抽驗25.5%不合格!韭菜、九層塔最多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李婉萍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想控糖別只會看「GI值」!營養師揭飲食控糖新指南 配低GL食物效果加倍
普洱茶能減重、降血糖?三個月改善代謝症候群 醫警告「這特徵」千萬別喝
癌症不容易失智!乳癌大腸癌等6癌 癌風險越高、失智風險越低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台中垃圾清運大車隊APP全新改版 提升用戶體驗
「台中垃圾清運大車隊」APP自民國103年上線以來,已成為市民日常掌握清運資訊的重要工具,台中市政府24日完成APP改版,並新增車輛「動態清運查詢」及「清運定點查詢」等多項便利功能,讓清運資訊更即時、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洗菜加鹽、小蘇打都錯!專家教4步驟去除農藥:減少近8成農藥殘留
想要避免農藥殘留問題,將蔬果徹底清洗乾淨是最有效率、也最簡單可行的方法!研究指出,僅靠浸泡無法徹底去除農藥,正確做法應該是「先浸泡、再以流動清水沖洗」,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程涵宇提醒,這樣的清洗方式可減少約77%的農藥殘留,民眾平時可透過正確洗法,讓蔬果吃得更安心又健康。
優活健康網 ・ 23 小時前
寶萊塢鐵漢 印度男星達曼德拉辭世享壽89歲
(中央社孟買24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度寶萊塢巨星達曼德拉(Dharmendra)今天辭世,享壽89歲。達曼德拉生前深受印度觀眾喜愛,無論在浪漫喜劇或動作大片中都如魚得水。
中央社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1 天前
1常見零食竟能降壞膽固醇、改善便祕、顧心血管!醫揭選購關鍵
當你嘴饞想吃點零食時,會選擇什麼?餅乾、洋芋片,還是堅果?醫師推薦一款零食,富含膳食纖維與抗發炎成分,日常適量攝取,有助降膽固醇及保養心血管,還能改善便祕、降低腸道發炎風險,替腸道打造一道天然防線。
健康2.0 ・ 1 天前
久坐族恐變H型臀!營養師揭「吃4食物」 提臀、防脂肪堆積
現代人生活忙碌,長時間久坐、少運動,恐加速臀部老化。營養師高敏敏列出4種臀部老化常見類型,例如V型臀,常出現於年紀較長者,臀部鬆弛沒肉、骨盆高寬比例大,還有H型臀,久坐族、缺乏運動者最容易中,建議多攝取蛋白質、優質碳水化合物、蔬果、健康脂肪,並搭配提臀運動,有助於維持臀肌緊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東南亞尋歡「打炮團」爆HIV感染 篩檢後又1人中鏢
台灣愛滋病毒(HIV)感染人數持續攀升,醫界對年輕族群感染率上升感到憂心。日前一群由香港、台灣人組成的「打炮團」因成員確診HIV而集體求診,最終另有一人確認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代謝症候群有救了?專家揭「乳鐵蛋白」可降血糖體脂
近期研究顯示,乳鐵蛋白不僅具有抗菌功能,更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關聯。專家指出,代謝症候群患者體內乳鐵蛋白濃度普遍偏低,而補充乳鐵蛋白可能有助於改善多項代謝問題,包括降低體脂、改善血糖、減少發炎反應等。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獨/32歲男「牙齒全壞光」醫揭原因!口腔問題恐爆4大癌症
一名32歲年輕男性牙痛就醫發現,幾乎全口牙齒都在搖動,經醫師詢問後才知,他一天最多可抽到四包菸,對此,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林宏達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以上,不僅影響口腔健康,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蘿蔔硫素是抗癌、減重新寵?營養師教吃這款「平民蔬菜」能替代
曾有文章指出,蘿蔔硫素抗氧化力強,是維生素C的24倍,還能有效幫助減重,這是真的嗎?補充蘿蔔硫素該注意哪些事? 年節大吃大喝,有媒體寫到可以服用富含蘿蔔硫素的「三日苗」,不僅抗氧化力高且能幫助燃燒脂肪。不過營養師認為,蘿蔔硫素沒那麼神奇,也不是減重萬靈丹。 蘿蔔硫素擁3大保健功效,但減重效果有限 蘿蔔硫素是一種抗氧化物和植化素,普遍存在於十字花科蔬菜當中,例如青花菜、白花椰菜、甘藍菜(高麗菜、包心白菜)、芥藍菜、洋蔥、白蘿蔔都有。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表示,吃油炸物、壓力大、晚睡等等都會產生自由基,與慢性發炎、心血管疾病、三高肥胖等慢性病有關,蘿蔔硫素能結合自由基後排出體外,因此能幫助對抗身體的自由基和抗發炎,降低身體傷害。 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雅恩指出,蘿蔔硫素屬性及作用類似其他植化素,主要有以下3大功效: ‧ 抗氧化、抗發炎 ‧ 心血管保養:慢性發炎是造成心血管阻塞、硬化的原因之一,因此抗發炎就能促進心血管健康。 ‧ 抗癌:癌症是慢性發炎導致基因突變,所以抗氧化、抗發炎也等於有抗癌的效果。 至於是否能幫助減重?兩位營養師持保留態度。趙函穎認為,雖然有些研究
康健雜誌 ・ 13 小時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只暖身!薑茶這樣煮抗發炎、護血管效果更好
天氣一冷,手腳冰冷、四肢無力的感覺總讓人不舒服。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建議,泡一杯熱騰騰的薑茶,不只是溫暖身體,更對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好處。2024、2025 年的研究指出,薑除了暖身,還能抗發炎、抗氧化,對血管與代謝都有幫助。
鏡報 ・ 1 天前
21歲女反覆發燒、關節腫痛 一查竟確診紅斑性狼瘡
一名21歲女性反覆發燒、全身疲倦,出現落髮、面部紅斑及關節腫痛等症狀,檢查後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此疾病在台灣最常好發於20至49歲女性,患者需定期追蹤、避免紫外線曝曬,並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腎臟病患福音?研究揭「乳鐵蛋白」可延緩病況
慢性腎臟病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患者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等併發症。一項研究指出,乳鐵蛋白因其抗氧化及抗發炎特性,可能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帶來保護作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