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堰塞湖裝新水位計 蓄水量剩155萬噸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壩體潰堤後,原本安裝在湖內的水位計也因此滅失。農業部在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下,於10月9日重新安裝水位計。
花蓮分署也在11日完成測量解算,發現堰塞湖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僅剩約155萬噸, 約為溢流前堰塞湖水量的1.7%, 與日前在災後僅能依據航攝與無人機空拍比對湖面水線所推估的蓄水量,已明顯降低。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立院13日堰塞湖監測專案報告 農業部:多元管道監控
光復林道探勘隊返回 評估通往馬太鞍溪堰塞湖路線
「科技監測」堰塞湖現況 下切逾100公尺.水勢湍急
其他人也在看



惡劣!假冒光復洪災詐取錢財 刑事局獲報11件曝手法
據了解,先前曾有林口高中學生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假借欲前往光復救災,卻無力負擔來回車票,希望尋求民眾贊助,事後也Po出車票票根,試圖證明已前往光復,竟被發現所謂票根根本就是網路取圖,讓民眾氣得報警,總計騙得7000餘元車資。對此,校方也立即要求學生主動致歉,...
CTWANT ・ 3 小時前
新型詐騙!78歲婦「照鏡子」被騙走2000萬
詐騙橫行,手法也不斷升級,在中國一名78歲老婦因為「照鏡子」被騙2000多萬元,甚至是直到警方直接找過來時,老婦才驚覺受騙,也因為警察即時勸阻以及配合反詐中心,才讓老婦的錢不至於全部被詐騙集團騙走。
太報 ・ 1 天前

農業部堰塞湖監測專案報告 集水區震度5弱以上地震比照海嘯廣播警戒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明天安排內政部和農業部、原民會等部會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及災後復原重建。農業部指出,在目前紅色警戒下,馬太鞍溪橋水位站水位抬升1公尺,及堰塞湖集水區發生震度5弱以上地震時,就會運用防空警報系統,比照海嘯警報發布程序,發布「廣播聲響」警戒訊息。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花蓮洪災淹沒800公頃農田 農業部估清土砂需3年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2日電)花蓮洪災泥流淹沒光復、鳳林約800公頃農田,農業部評估,清除600萬噸土砂至少耗時3年;今天提出再生復育計畫,最有效率為土地重劃方式,但待相關專家與地方農民共商研議。
中央社 ・ 1 天前立院13日堰塞湖監測專案報告 農業部:多元管道監控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2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明天安排內政部等部會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及災後復原重建。農業部指出,會持續以多元管道,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中央社 ・ 22 小時前遇暴雨、地震邊坡仍會崩滑 立法院13日排堰塞湖監測專案報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3日安排相關部會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及災後復原重建」。農業部監測,堰塞湖在氣候...
聯合新聞網 ・ 16 小時前
花蓮百歲阿公罹難!女兒心碎自責「拉身障兒逃屋頂」回頭救爸已來不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嚴重災情,今天(10/12)災情已進入第19天。一名百歲人瑞也因洪災死亡,花蓮縣議員楊華美弔唁百歲罹難者盧阿公,看到6個女兒在靈堂前泣不成聲,大女兒更自責地說,洪水來臨時,她拉著身障的孩子逃上屋頂,回頭想再去救爸爸時,已經來不及。楊華美也感嘆,「光復受災居民的身心重建工作,刻不容緩。」
太報 ・ 1 天前農業部: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溢流 壩體仍不穩定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3日電)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潰流釀災,災後復原持續進行,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說,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溢流,壩體仍不穩定,將持續監測並由跨部會專案小組做後續處理。
中央社 ・ 3 小時前
馬太鞍溪農損近800公頃!農業部揭災後重建三方案:已鑿2口井緊急供灌
[Newtalk新聞] 農業部表示,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決口,導致光復及鳳林地區大面積農田受損、灌溉中斷。部長陳駿季今(12)日與農田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出席行政院前進協調所記者會,針對農田復原方向及土壤檢測結果進行說明,強調將以「對農民最有利、對農業最永續」為原則,與專家及農民共同擬定重建方案。 林國華說明,針對專家建議,農業部初步擬定了三個復育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將全部土沙清運,他坦言這方案執行上最為困難,可能需要花上3年的時間才能夠恢復。第二個部分是部分移除土沙,做原地籍重建的方式,但考量到有些農田有獨立屋,若部分移除土沙,可能會形成窪地,這部分需要另外再處理。林國華主張,第三個部分可能是最有效益的方式,就是用農地重劃的方式,讓重劃區的每一塊田都有農路、水路,使耕作更便利。林國華強調,以上三個方向後續如何決策,仍需與專家學者和地方農民做充分溝通,才能找出最適合的做法。 陳駿季補充說明,關於農田這次淹沒,農業部其實在發現災害的第二天(9/24)就啟動相關的航照和地籍圖套疊,精準定位因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所造成的土壤淹沒範圍。陳駿季部長指出,根據定位,後續分兩層次處理。第
新頭殼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降至1.7%仍紅警 中央籲花蓮儘速推演撤離實兵演練
[Newtalk新聞] 花蓮災後重建持續進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2)日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為155萬噸,僅為原來量體的1.7%,雖水量穩定,仍維持紅色警戒,並要求花蓮縣政府加速辦理疏散撤離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以防災區再度出現突發狀況。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傍晚召開第36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由副指揮官、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主持。農林漁牧組報告指出,無人機觀測結果顯示堰塞湖壩體與溢流水均無異狀,但下游河道土砂淤積嚴重,仍需積極清疏導流與防堵,因此紅色警戒暫不解除。 截至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為155萬噸,近12日變化幅度極小。搜救統計顯示,災情累計853件,包含住宅泥沙淤積、廢棄物清運、環境消毒等,死亡19人、失蹤5人、受傷157人。 安置部分,目前光復鄉設有2處收容所(大進國小、大全活動中心),共收容60人。台9線232K涵管便道已於今日中午放寬車種管制,採單向通行、速限30公里,禁行全聯結車。台鐵今日增開12列次、對號列車45列次加停光復站,出站5771人、進站1766人。 水電維生組指出,光復堤防與二號堤防丁壩工程已完工,水位警戒站也完成移設,持續進行疏濬與出料作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1013一人一善!募心募愛廣結好緣
好,一人一善,吉蘭丹慈濟志工,在環保教育站募心募愛,也把握定期健檢因緣,邀約醫師響應。 1013諧音「一人一善」運動,自2001年美國911事件後,啟動至今24年,吉蘭丹慈濟志工在環保教育站持續運...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屏縣2025年度地籍圖重測成果公告中 5處提供閱覽服務
屏東縣2025年(114年度)地籍圖重測成果本(10)月在土地所轄地政事務所公告,土地所有權人可於公告期間,攜帶重測結果通知書、國民身分證、私章等證明文件到場閱覽,現場有服務人員詳細解說,也可上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重測便民服務查詢系統」直接閱覽,縣府請土地所有權人多加利用。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和平方案首階段 哈瑪斯釋放人質倒數
美國總統川普與埃及總統將在周一主持加薩和平峰會,同一天,哈瑪斯也將釋放以色列人質。以色列民眾周六照慣例在台拉維夫的人質廣場舉行集會,他們都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然而48名人質中,只有20人依然在世,以...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政治》南港轉運站能否新新併 北市府:須視趕工計畫
【時報-台北電】新光人壽併入台新人壽後,台北市政府認為依契約規定,新公司若要承接地上權必須經過北市府同意,除了北士科案,市府對於新壽在北市其他設定地上權案是否同意轉移,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2日表示,其中一案「南港轉運站BOT案」工程延宕,新壽必須提出趕工計畫,核定完後再決定是否同意移轉。 北市府與新壽合作案,除了北士科T17、T18案,還有「南港經貿地上權案」、「南港轉運站BOT案」也需要換約。 李四川昨指出,早在今年3月,也就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還沒宣布海外總部將進駐北士科前,新壽就發公文給北市府,提出合併的主體移轉問題,其中南港經貿因已完工,市府同意「新新併」後轉移。 南港經貿段設定地上權案是由新壽於2013年以20.23億元得標的開發案,市府2014年2月14日與新壽簽約,2015年動工,並在2018年完工取得使用執照,2016年進入營運階段,現為辦公室及旅館使用,地上權存續期60年。 不過,南港轉運站於2020年12月14日簽約,地上權至2070年12月13日,目前工程進度約84%,正在施作電梯、外牆帷幕及裝修室內,無法按照原先預定在今年底完工。北市公運處表示,新新併會影響履約,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
中國大陸稀土管制衝擊台灣?經濟部曝半導體供應鏈影響
中國大陸9日宣布將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全球供應鏈高度關注。經濟部今(12)日表示,台灣半導體製程所需的稀土元素,以歐美及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將密切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點名對電動車、無人機等製造的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未來將持續與業者保持聯繫,共同應對市場情勢的變化。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澎湖知名「巷仔內」羊肉店凌晨突傳火警 警消疏散住客啟動 「共生面罩」
馬公市光復路5巷某知名羊肉店,因口感獨特,深受澎湖人喜愛,成為「巷仔內」美食名店,今(13日)凌晨突傳火警,起火點在廚房鍋爐,雖然已經過了營業時間,店內已沒有客人,但2、3樓為出租套房,警消趕到後,第一時間展開疏散,並對女性租客動用「共生面罩」協助,計疏散3男1女。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美五角大廈緊張了 宣布10億美元戰略儲備計畫
據礦業新聞和資訊網站「MINING.COM」的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2日引述美國國防後勤局(Defense Logistics Agency,DLA)的文件指出,上述政策是川普政府加速脫鉤中國戰略的一部分。行動的導火線源自中國近期宣布的新出口限制。北京對稀土及相關高科技材...
CTWANT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