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美製Blackwell晶圓出爐!黃仁勳赴台積電AZ廠見證「歷史」,CoWoS關鍵工序仍須運回台?
重點一:輝達(NVIDIA)與台積電宣布,首片在美國生產的 Blackwell 晶圓達成量產里程碑,強化美國 AI 供應鏈。
重點二:據指出,Blackwell晶圓最終產品仍須回運台灣進行 CoWoS-L封裝並導入HBM3E。
重點三:美國本土先進封裝進度加速,包括台積電、艾克爾(Amkor)、美光(Micron)、SK 海力士(SK hynix)等設施預計於本年代末陸續到位。
輝達與台積電日前宣布,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Phoenix)附近的 Fab 21 成功完成首片 NVIDIA Blackwell(B300)生產用晶圓,採用 TSMC 4N(為 NVIDIA 客製的 4nm 級製程)。此舉象徵美國在高階晶片製造的重新布局: 全球最受需求的 AI GPU 之一,其核心晶圓能在美國本土完成流片並啟動量產,驗證 Fab 21 可處理超大型、高複雜度設計,且達到可觀良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親赴台積電鳳凰城晶圓廠參與慶祝,並與台積電副總裁王英郎(首圖左三)於台上簽署晶圓,以儀式凸顯此里程碑的戰略意義
黃仁勳:美國本土製造「最重要晶片」的歷史時刻
黃仁勳指出,這是近代美國在「最重要晶片」本土製造上的歷史時刻,呼應美國政府自 CHIPS Act 以來的產業政策與川普政府的重工業回流願景。對輝達與台積電而言,分散生產版圖、降低地緣風險與潛在關稅暴露,具有明確的戰略與政治意義。
台積電 Arizona 將提供 2 奈米、3 奈米與 4 奈米等進階製程,以及 A16 製程技術,覆蓋 AI、電信與高效能運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等應用場景。晶圓自基材出發,需經過複雜的沉積疊層、光學圖案化、蝕刻與切割等程序,最終成形為具備超高效能的加速運算晶片。
台積電 Arizona 執行長莊瑞萍表示,從落地 Arizona 到交付首顆美國製 NVIDIA Blackwell 晶片僅用數年,展現台積電的執行力與三十年來與 NVIDIA 的技術夥伴關係。此量產節點的開展,意在回應全球 AI 推論與訓練持續攀升的算力需求,其中 NVIDIA Blackwell GPU 在 AI 推論的效能、投資報酬與能源效率方面,已成為企業導入 AI 的核心基礎設施。
先進封裝缺口:仍須回台導入 CoWoS-L 與 HBM3E
然而,依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Blackwell 晶圓僅是完成「前段製程」。要成為真正的 NVIDIA B300 產品,仍必須運回台灣,在台積電的先進封裝產線進行 CoWoS-L(先進封裝技術)整合,並導入 HBM3E(高頻寬記憶體)。
據《Tom’s Hardware》報導,這意味著最終製品的成本結構與交期仍受制於台灣的封裝產能,也使得分散風險與降低關稅的戰略效益未能完全落地。目前,此一回運流程在成本與物流上皆增加負擔,讓美國製造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供應鏈獨立。
綜觀歷史,輝達晶片長年由台灣生產,僅有 NV40 曾短暫於 IBM 美國廠量產;此次美國量產 Blackwell 晶圓,雖是「前段突破」,但「後段封裝」仍是關鍵瓶頸。
AI GPU 產能在地化:美國先進封裝與記憶體供應線加速中
依據規劃,台積電將在 Fab 21 推進至 N3、N2、A16、A14 等更先進節點;同時,台積電與艾克爾正於美國建置先進封裝設施,目標在本年代末至十年末逐步上線(約2028–2030年),縮短產品需回運台灣的依賴。
記憶體端,美光與SK 海力士也在美國擴充 DRAM 與 HBM 包裝能力,一旦串接就緒,AI GPU 的美國在地供應鏈將從「晶圓前段」延伸至「先進封裝與記憶體」,使戰略獨立性與成本效率同步提升。屆時,美國對高風險地緣節點的依賴將顯著降低,產業政策的實質成果也將更為明確。
延伸閱讀:盧特尼克的嘴,騙人的鬼?從台積電產能看真相:台美「晶片五五分」為何根本不可能
台積電Q3財報開獎!淨賺4,523億元創歷史新高,魏哲家看好「AI晶片需求持續強勁」
資料來源:Tom’s Hardware、輝達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更多報導
達明機器人測試產線曝光!人形機器人為何「不做腿」?營運長親揭背後考量
家用錢大調查|台灣家庭1年支出多少?北市「平均114萬元」霸榜:錢花哪去了?哪類消費漲最多?
其他人也在看

超級財報週開打:特斯拉、英特爾、Netflix誰能撐起AI榮光?
美股即將迎來關鍵一週——2025年10月20日至24日,被市場稱為「財報超級週(Earnings Week)」。從Netflix、Tesla、Intel到可口可樂、P&G,多家重量級企業將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這不僅是AI與科技股的「期中考」,也將左右全球資金流向與市場情緒。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還能去美國留學嗎?川普提「高等教育卓越協定」限縮留學生
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對高校出手,透過各種手段,試圖主導校園內意識型態,美國引以為豪的大學學術自由備受威脅。10月初川普政府向9所美國頂尖大學提出的《高等教育卓越協定》(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提案,便以提供聯邦資金為誘因,來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光通訊族群噴漲!波若威、光聖、聯亞漲停 聯鈞大漲近8%
輝達在官網宣布,旗下首款以共同封裝光學(CPO)技術打造的矽光子網路交換器Spectrum-X獲甲骨文、Meta等兩大巨頭採用,宣告「AI世界光通訊時代全面來臨」。法人看好,輝達助攻下,將帶動光通訊模組需求爆發,台廠中,聯鈞(3450)已打入甲骨文光通訊供應鏈,隨大客戶導入輝達Spectrum-X新品,聯鈞股價反轉向上;波若威(3163)則是輝達欽點的CPO合作夥伴,並與華星光(4979)分食Meta光通訊訂單,今日漲停,矽光子大哥-光聖(6442)今日也一甩9月陰霾,在10月近尾聲時拉尾盤,今日又暴漲至漲停,此前提到的10月底上1000元不是不可能。
理財周刊 ・ 1 天前台大設人工智慧和先進生醫中心 打造國際學研樞紐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台大今年成立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及先進生醫研究中心,將建構人工智慧研究生態系、推動精準醫學與生醫技術的跨域創新,期望能成為國際一流學術與研發樞紐。
中央社 ・ 1 天前手機殼搭APP一鍵拍攝 測膚質 微血管、棕斑、細紋全現形
醫美等級皮膚檢測也能自己來!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率研究團隊將尖端液晶極化技術整合成手機殼與App,成功開發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只需一鍵拍攝,0.1秒即可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與細紋等專業級膚質指標,創新技術獲國科會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
自由時報 ・ 1 天前販售「小雲機上盒」侵權逾11億 業者等12人遭訴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20日電)張姓男子自中國進口電視機上盒,可搭配專屬APP收看第四台、戲劇等未經授權來源節目,以「小雲機上盒」為名販售牟利,刑事局循線逮捕張男等12人,依違法著作權法送辦,檢方日前已依法起訴。
中央社 ・ 1 天前
中山大學研發行動光學神器 0.1秒拍出「醫美級」膚質檢測報告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率團隊以「液晶極化技術」開發出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日常保養科技,居家就能進行醫美等級皮膚檢測,榮獲國科會「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肯定。民眾只需將手機裝入專屬外殼,開啟App一鍵拍攝,即能在0.1秒內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與細紋等膚質指標,讓「醫美級檢測」走出診所。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OpenAI永動機小心!Gemini Enterprise上市
近期AI戰局,因OpenAI聯合多位伙伴打造「永動機」成最熱門話題,奧特曼也趁勢升級Chatgpt瞄準企業應用。本身生態系完整的Google,如何回擊?本月(10)Google Cloud正式推出整合型AI平台「Gemini Enterprise」,試圖搶占至關重要的企業AI入口。面對微軟、AWS與
遠見雜誌 ・ 1 天前蘋果iPhone 17美中開賣首十天銷量勝iPhone 16同期14%,標準版熱銷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蘋果公司(Apple Inc)新一代iPhone銷售的起步速度快於以往,其中最基礎款的機型人氣大增。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iPhone 17系列在美國和中國上市前十天的銷量分別比iPhone 16系列同期高出14%。這份數據首次量化了消費者在蘋果兩大主要市場的反應,顯示標準版iPhone 17的需求遠高於去年售價799美元的同等機型。Counterpoint的分析師將銷量成長歸因於顯示螢幕更好、儲存空間更大以及升級的A19晶片。分析師Ivan Lam表示,消費者對iPhone 17基礎款的規格提升和功能升級反應積極。在中國上市初期的銷量幾乎是iPhone 16基礎款的兩倍,而且這種態勢到10月份仍在持續。此外,iPhone 17 Pro Max的需求也十分強勁,尤其是在美國。Counterpoint表示,這款機型吸引許多在疫情期間買上支手機的用戶終於升級換代。蘋果的這款頂配新機擁有其目前最好的攝錄鏡頭,散熱系統也得到改善,且外觀也有了近年來最大變革。iPhone的銷售收入仍約占蘋果公司半壁江山。儘管在AI功能開發和增強方面出現
財訊快報 ・ 1 天前本土業者IDC布局 以租代建成趨勢
AI催化下,不僅大型CSP業者積極投資興建IDC資料中心,就連國際IDC業者也擴大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市場興建大型IDC動作,但反觀台灣原本就建有IDC中心的中華電信、台灣大甚至是方電訊,都有計畫「以租代建」,向算力中心或大型IDC資料中心業者承租,納入布局新方向。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自綠生活節》F.F.O熱力開唱、大霈化身自綠生活大使!今周刊號召從生活到海洋,共倡永續行動
面對氣候變遷與節節升高的氣溫,永續行動不能只是口號,而是應該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今周刊響應聯合國「ACT NOW」12項個人氣候行動,舉辦「自綠生活節」,10月18日至19日於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邀請大家從日常生活做出改變,為地球的未來共同行動。
今周刊 ・ 1 天前
自綠生活節》從洗衣到消費,我們都在影響海洋!海保署長陸曉筠:多一點「自綠」行動,就能帶來改變
即使生活在都市、看不見海,日常中看似微小的行為,都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長期且難以復原的影響。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洋永續必須從生活開始,每個人都能成為改變的一部分。 為讓永續行動走入生活,《今周刊》響應聯合國「ACT NOW」12大個人氣候變遷行動,舉辦 「自綠生活節」,於10月18日至19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號召民眾從食衣住行等面向,做出友善環境的「自綠」行動。
今周刊 ・ 1 天前《興櫃股》嘉實預計11月下旬上櫃 投入AI明年挑戰連22年營收成長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嘉實(3158)將於10月21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預計11月下旬上櫃,承銷價暫訂80元。董事長徐文伯指出,今年主力是投入AI產發開發,協助投資人投資組合管理、策略選股,持續為營收帶來成長;在行動App上推出更多創新的服務,近期將發表台灣第一款手機下單看盤涵蓋AI解決方案的APP,明年挑戰連續第22年成長。 嘉實為在台灣深耕超過25年的金融資訊服務商,長期專注於金融資訊整合、系統平台開發與專業金融數據服務,核心產品「XQ全球贏家」自推出以來,已成為國內專業投資人熟悉的重要平台,提供超過1,500項功能,涵蓋行情數據、新聞內容與量化交易模組。 目前金融資訊流系統整合服務方面市佔率高達9成,PC版下單軟體市佔率超過8成,基金資訊市佔率更超過9成,合作AP及Web券商達28家,涵蓋國內券商的90%以上,成為市場主流解決方案。 嘉實以程式量化交易及股市看盤軟體「XQ全球贏家」為核心,為國內第一個橫跨中、港、台、美、日、韓等六國之金融市場資訊平台。因應人工智慧AI與量化交易關鍵技術發展,十多年前嘉實即成功開發XS策略語法,並進一步於2024年推出量化積木「No Code」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焦點股》台積電:盤中衝1495元平史高
美中貿易對峙再趨和緩,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不畏法說會後ADR漲多拉回,今股價開高走高,以1460元開出,早盤觸及1495元,平股價新高價,上漲達45元,企圖挑戰1500元大關,市值上升至38.76兆元。台積電上週法說會亮出驚艷的獲利成績與營運展望,外資紛調高目標價,已看到2千元驚人數字;
自由時報 ・ 1 天前《產業》半導體生態系移美 國發會葉俊顯:這是Copy非產業外移
【時報-台北電】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指出,我國承諾赴美進行投資,除了台積電外,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從供應鏈、設計商到晶片製造,也與英特爾等美國公司合作;國發會主委葉俊顯20日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立委問及這個議題時指出,這是「Copy」台灣半導體過去的製造經驗,不算是產業外移,台灣扮演建構美國及其他國家半導體人才的重要角色,我產業仍具競爭力。 葉俊顯進一步解釋,1980年以來全球化的趨勢下,美國產業外移,很大一部分切割到東南亞國家,對美國製造業造成傷害;這次投資美方半導體生態系的建立,葉俊顯認為,這是將過去半導體製造、產業鏈的經驗「Copy」到美國,與產業外移性質不太一樣;外移是產業移往他國、本國投資與製造停滯;葉俊顯認為,台灣產業主體仍留在台灣、持續成長,不認為這是產業外移。 國民立委謝衣鳳擔心,半導體赴美投資,相當仰賴台灣本土人才,在科技業發展之際,恐有人才外流疑慮;葉俊顯透露,他有幾位朋友在台積電上班,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物價等因素,多不想外派到美國,據他所知,美國、日本半導體人才會來台中受訓,受訓完才回到自己國家,這就是扮演建構美、日半導體人才的機制;但國發基金身為台積電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統一證券加入uniopen 券商導入OPENPOINT點數 可用點數折抵台股手續費
台股持續創下新高,市場投資熱度居高不下,投資人對於「如何讓投資更有效率、更有附加價值」的需求愈加迫切。統一證券於9月份升級推出「統e好康+」平台,正式加入統一集團生活圈,成為全台首家導入OPENPOINT點數機制的券商,讓投資人能以點數折抵台股手續費,打造結合金融交易與日常消費的新型態投資體驗。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我們只是在召喚數位幽靈!」AI大神Karpathy揭7大洞見:Vibe Coding為何被業界過度高估?
前特斯拉AI總監Andrej Karpathy近期揭示AI產業的過度樂觀現象,指出許多預測過於高估AI代理人能力,而實際應用仍面臨多重挑戰。
數位時代 ・ 1 天前

不會教但會講!美國研究團隊示警 Snapchat聊天機器人防護形同虛設
根據《Cybernews》報導,這項研究由《Cybernews》研究團隊執行,測試對象是Snapchat於2023年推出、目前全球逾9億人使用的「My AI」。該功能原設計為互動式對話助理,可回答事實問題、生成創作內容,並在群組聊天中參與對話。Snapchat Plus訂閱者還能與此AI交換照片,或請它依...
CTWANT ・ 1 天前台積電領頭創高 電子股人氣沸騰 成交值比重衝上8成
台積電(2330)不甩上周五ADR再跌1.59%,即使ADR溢價縮至21%~22%,台積電今(20)日股價仍強勢大漲創高,帶動AI族群全面大漲,電子類股指數展開強勁反彈超過2%,電子成交值比重也攀升至8成以上。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