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全區封山?2起堰塞湖看官僚的無能、推諉、卸責
近來東部出現兩個堰塞湖,政府的處理方向或有不同,但同樣都顯示了官僚單位的特性:無能、無所作為、出事推諉卸責。
今年7月時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雖然有專家呼籲正視其潛在災害,但官僚單位認為「暫無危機」,結果9月下旬多次溢流造成重重災害,結果讓花蓮光復受災嚴重,除了造成19人死之外,光復幾乎毀滅。可嘆可悲的是悲劇發生至今,中央地方、藍綠之間還是吵不完,彼此互推責任。
這就是出事前無所作為、出事後推諉卸責典型的官僚作風。
太魯閣堰塞湖則是另一種樣貌。上週燕子口附近的立霧溪形成一個堰塞湖,湖水幾乎快淹到中橫道路上了。這次政府的反應極為快速,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馬發公告:『配合農業部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進行撤離工作及公路局預警封路;依據災害防救法第29條第3項規定:「各級政府及公共事業發現、獲知災害或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主動蒐集、傳達相關災情並迅速採取必要之處置。」即刻公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全區禁止人員進入,並請山區民眾盡速全數撤離。』
太魯閣立霧溪鬼斧神工的大理石峽谷,堪稱台灣最著名的自然景點,歷百年而不墜,每年吸引國內外數百萬遊客前來,燕子口的中橫路段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大部份台灣民眾應該都有來到燕子口,行走其間欣賞立霧溪的大理石峽谷、仰看對岸山壁上驚險斷崖上錐麓古道的經驗,政府記取馬太鞍溪堰塞湖反應過慢導致的災難經驗,這次快速反應是應該得到肯定。
但深入一點看、或是說專業的評析,政府這次反應的方式、內容,同樣是無能、推諉責任的作法,只是以「另外一種樣貌表現」:看似積極有作為、實則是外行、錯誤的卸責行為。
堰塞湖會造成的災害,就是溢流甚至土石崩潰造成的瞬間洪峰,水流加上土石為下游地區帶來重大災害。而燕子口堰塞湖位於中橫東段,距離中橫東端人口處大概就是10公里左右,以海拔高度看只有300公尺左右,政府為此要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全區禁止人員進入」,明顯就是反應過度。
萬一不幸這個堰塞湖發生溢流,從燕子口東邊的立霧溪下游誠然會出現災害,但上游呢?武嶺、合歡山、奇萊等地區,會因燕子口堰塞湖造成災害嗎?官僚單位有全區封山的需要嗎?完全沒必要,說難聽點,簡直是外行的胡鬧。
更細部來看,這個堰塞湖誠然會對從中橫東部入口(花蓮端)進入者帶來風險,但卻完全不會影響到從宜蘭過去走中橫宜蘭支線、或是從埔里走中橫霧社支線上到梨山、合歡山地區的遊客,這些路線與地區完全不會受堰塞湖影響,難道政府評估認為燕子口堰塞湖的水會「倒流、上天」,因此更高處、海拔3000公尺的合歡山等地區、路線也是危險,必須封閉?
這就難怪政府積極又快速的「全區封山」政策,被登山界炮轟、取笑,冠以「昏庸蠻橫」之名。
更糟糕的事還在後面;全區封山被抨擊取笑後,政府不思檢討政策對錯合宜與否,內政部出來辯護說,這是因為「近日地震不斷,擔心颱風帶來豪雨,才會決定封園」。
這是一番荒謬的辯護之詞。試問,花蓮(或甚至整個台灣地區),有那個時段不是「地震不斷」?颱風帶來豪雨更是三不五時的出現,甚至沒有颱風之時也有豪雨不斷,除非已有具體的危險與災害,否則過去何時曾因此「全區封山」?如果這是全區封山的正當理由,乾脆就長期封山、裁撤國家公園好了。
政府大概也未注意到,當內政部說出這個理由時,其實也變相的承認與證明燕子口堰塞湖不該、也不是全區封山的正當理由,所以只好再「生出」一個為地震、颱風豪雨而要全區封山的理由。
台灣高山型的國家公園有雪霸、玉山、太魯閣,陽明山海拔較低但也是屬於山地型的國家公園,這些山區因為有管理處的規劃、維護、管理,在落實生態保育的同時,也創造出更佳的遊憩品質。但管理處也一直難逃官僚單位保守、卸責、保護自我的習性,去年就有不少山友抱怨多處高山步道都是「封山狀態」,只要步道稍有狀況,管理處往往是二話不說就先封山。
但事實上,大部份狀況步道仍可使用、通行,管理處動輒封山之舉是否反應過度是值得再斟酌,更且主管單位修復步道的效率低落、步道淪為經年累月的封閉,山岳界的怨聲載道、其來有自。這次的燕子口堰塞湖的「全區封山」,只是再次讓外界看到官僚單位的習性,政府是該檢討修正封山政策。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縣政府「救災叛亂」 中央政府實在太軟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至今近滿月,縣府災防中心仍陷於「無能、無心、無恥、甩鍋、推卸、扯後腿」的「三無甩推扯」狀態。這不僅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怠惰」,更像是一場「消極叛亂」。對災民是無良無心,對中央是離心抗命,對國家治理則是制度性崩壞。這種現象若不及早處理,在藍綠對決的政治生態下,恐將相互效尤,終至無法無天。面對災防體系的瓦解,我們要問:是《災防法》與《地方制度法》不夠用該修?還是賴總統與內閣太軟弱,不敢依法用法?
鏡報 ・ 18 小時前

又來?馬太鞍溪新生小堰塞湖 季連成曝已掌握:有點像蓄洪池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今年(2025)9月23日溢流,使得溪水直撲下游光復鄉,導致當地嚴重受創;如今,立霧溪燕子口日前出現堰塞湖外,而林保署今(21)日更警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又新增小堰塞湖,滿水位約60萬噸,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今(21)日證實,有掌握新形成的堰塞湖,但以堰塞湖來看有點像蓄洪池,甚至比前兩個堰塞湖還要小。
民視 ・ 13 小時前
雪羊氣話「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延燒 她曝真實骯髒手段
不滿太魯閣國家公園封園決定,山林作家雪羊黃鈺翔批評內政部高層昏庸蠻橫,他在回覆網友留言稱「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內政部遙遙領先」,結果遭炎上,雪羊事後道歉但仍止不住批評聲,財經網美胡采蘋就說,要說連都幹不出來的骯髒事,覺得這對有相當大的誤解,疫情期間不就是因為清零封控,甚至還把新疆人鎖在家裡,導致活人逃不出,生生被烏魯木齊大火燒死了嗎?這不知道符不符合骯髒的定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吉利潭強制撤離 馬太鞍溪又有堰塞湖成形
馬太鞍溪再現堰塞湖危機!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21)日上午出動直升機勘查,發現在原堰塞湖下方約800公尺處,新增一處小型堰塞湖。雖然壩體不大、蓄水量約10萬噸,但因地質鬆軟,隨時可能再度崩落。為防萬...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
危機未解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2/太魯閣預防性封園遭作家砲轟 村民嘆:住不慣想回家
燕子口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因此預防性封閉。但有作家指出,這作法太奇怪了。為了三百公尺的堰塞湖,封閉毫無關聯的三千公尺高山,難道只為了展示中央的救災決心嗎?但今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這是經過評估後才採取的措施,就怕這幾天大雨形成二次災害。不過也有不少村民直呼,在收容所待了兩天真的住不慣,實在好想回家。
鏡新聞 ・ 1 天前
北台灣慎防雷雨!今7縣市豪、大雨特報 光復節前北東易雨
氣象署表示,今天(20日)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北台灣、東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7縣市豪、大雨特報,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21日) 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有機會出現共伴效應,北台灣、東部地區持續有陣雨或雷雨,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天氣稍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光復節前北東易雨,北宜花應嚴防大雨、豪雨。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環管署查獲全國首例排放超限甲苯有毒廢氣案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運用空品感測物聯網大數據,及分析環保系統事業申報資料,發現彰化縣濱海產業園區某PU合成皮製造業者,有不當排放揮發性有機廢氣並逃漏繳空氣污染防制費情事,經報請彰化地檢署指揮偵辦,查獲該事業除蓄意逃漏繳空氣污染防制費外,排放管道廢氣經檢測有害空氣污染物甲苯超過法規排放標準廿四倍,除將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裁罰及追繳逃漏繳之空氣污染防制費外,另不實申請、申報不實及排放甲苯濃度超過排放限值廢氣涉犯空氣污染防制法刑責部分,刻由彰化地檢署偵辦中。本案經彰化地檢署國土組周佩瑩主任檢察官及鄭羽棻檢察官,指揮法務部調查局航業調查處、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三大隊中區中隊偵辦,及由環境管理署中區環管中心及彰化縣環保局辦理相關行政稽查,並於一一四年六月間展開檢環調警聯合查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
台灣民意基金會》堰塞湖釀災誰的鍋?逾半不滿花蓮縣府 破7成對無人扛責很失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來自全國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前往災區,協助災民重整家園,不過對於中央、地方政府的責任歸咎,民眾的感受到底如何?台灣民意基金會進行民調,結果顯示,僅2成5滿意花蓮縣政府這次防災(含撤離)與救災工作的整體表現,逾5成不滿意;4成6滿意中央政府這次防災與救災工作的整體表現,4成2不滿意。高達7成4認為光復嚴重水患成災發......
風傳媒 ・ 1 天前
為何沒放假?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 災防辦澄清:未達標準
首次上稿:10/21 09:03更新時間:10/21 15:00(更新台北市災防辦澄清聲明)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北台灣持續降下大雨,但雙北市政府堅持正常上班、上課,引發民怨沸騰,網友灌爆蔣萬安、侯友宜臉書;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證實,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已超過350毫米的法定放假標準。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稍早發布兩點聲明澄清,強調雨量預測皆未達停班課的標準,「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指的是10月19日18時至21日7時,共計37小時累積雨量。
民視 ・ 12 小時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雨彈狂襲北台灣「紫爆」 專家警告:驚人雨勢才剛開始
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今(20日)一早就狂降雨,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發文示警,驚人的雨勢才剛開始而已,到25日以前水氣都會偏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6縣市雨量達停班課標準!北北基桃入列 氣象署:雨會下到明天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在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夾擊下,北部與東半部地區今(20)日雨勢不斷,中央氣象署最新預測顯示,從今天下午2時到明...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大規模崩塌「再現堰塞湖」酋長岩遭淹沒 專家緊急監測中
太管處指出,17日凌晨4時58分,監測儀器記錄到約18秒的震動訊號,研判是大理岩峽谷岩壁突然崩落,導致溪谷受阻並形成天然壩。該區地質活動頻繁,歷史上在1951年花蓮大地震及1998年芭比絲颱風時,均曾出現類似堰塞湖現象,顯示此地岩體結構相當脆弱。事故發生後,監測人員於當...
CTWANT ・ 1 天前
雨勢還沒完東北季風增強!粉專示警未來3天:北部雨量預報跟瘀青沒兩樣
今(21)日仍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東側平地、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山區應防範長時間強降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氣象粉專也驚呼,「沒想到今年的秋天是這麼開始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驚人雨勢才剛開始而已!北台灣「紫爆炸裂」 粉專示警:這時間點下更大
東北季風增強,加上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影響,昨起全台天氣轉濕涼,氣象署提醒,20日與21日將是這波雨勢最明顯的兩天,天氣粉專今(20)日凌晨就發文提醒,這才剛開始而已,提醒民眾接下來恐迎驚人雨勢,會有致災風險,氣象署的最新定量降水預報,可以發現未來48小時桃竹以北及宜蘭,累積雨量都呈紫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共伴效應再升級!48小時降雨時程曝 北部人崩潰:狂風暴雨
今(20)日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今日凌晨大臺北及桃園地區已出現顯著降雨,尤其新北出現最大3小時182毫米之短延時豪雨,今日東北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之雨勢發生的機率。氣象粉專也曝光共伴效應發生的位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雷雨狂轟發布淹水一級警戒!9縣市豪雨特報 專家:北北基桃上班早點出門
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9縣市發布豪雨特報,今(20)日基隆北海岸、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宜蘭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花蓮地區、南投山區及蘭嶼、綠島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短延時強降雨及強陣風,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淹水,山區請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豪雨不斷!5縣市山區10/22上午達「停班停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1日)上午發布最新雨量預測顯示,今天下午2時至明天下午2時期間,共有5縣市山區雨量將達停班停課標準,包括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及宜蘭縣山區。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吹啊! 擎天崗狂飆超大豪雨 韓國旅客:想下山
受共伴效應影響,陽明山擎天崗兩天雨量突破700毫米,成為全台雨量之冠。持續大雨強風導致現場霧濛濛一片,路邊號誌被吹倒,道路邊緣甚至形成小瀑布景觀。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