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未解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2/太魯閣預防性封園遭作家砲轟 村民嘆:住不慣想回家
燕子口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因此預防性封閉。但有作家指出,這作法太奇怪了。為了三百公尺的堰塞湖,封閉毫無關聯的三千公尺高山,難道只為了展示中央的救災決心嗎?但今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這是經過評估後才採取的措施,就怕這幾天大雨形成二次災害。不過也有不少村民直呼,在收容所待了兩天真的住不慣,實在好想回家。
大通鋪舖上簡單的毯子枕頭,這裡就是村民暫時的家。燕子口堰塞湖警戒沒取消前,村民有家也歸不得。村民:「我們就不喜歡在這裡,沒有辦法啊。到家裡拿東西,警察一下就喊趕快走。儘管住不慣,還是得忍耐,畢竟堰塞湖潰堤威力難以掌握。」但好消息是,紅色警戒範圍再縮小。民有部落一到三鄰,一百八十多人解除強制撤離,但富世村民樂社區、可樂部落和北側農場、發電廠,還是高風險地帶。
富世村長張文盛:「富世村民樂這邊,它也是列紅色警戒。至於什麼時候撤,我們就是按照應變中心給的指示辦理。」就連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宣布封山,禁止遊客進入,但卻引發登山客不滿。知名山林攝影作家雪羊視界,一連兩篇文砲轟。海拔三百公尺的堰塞湖危機,竟然封閉毫無關聯的三千公尺高山,難道只為了展現救災決心?園區一小角出大事,整個封閉。這作法就像腳趾被蛇咬,卻急著截肢雙腿,荒謬到難以言喻。更嗆聲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但害自己被炎上。
國家公園署組長張順發:「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接下來這幾天都要大雨豪雨的情形。所以我們考量到可能會發生園區的二次複合性災害。」經濟部地礦中心副主任陳勉銘:「這塊,還有這塊,還有這塊。這次七月到九月的事件,還沒有崩塌下來,但是它的邊坡持續有在潛移中。」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火速解釋,考量地質不穩,加上大雨又要來,才會全面封山。雪羊視界也致歉,坦言情緒上用了錯誤的愚蠢類比。近期花蓮地震不斷,就怕再有強震豪雨,道路落石坍塌,將影響救援與撤離安全。預防性封山是必要措施。
其他人也在看

怪手逼近壩頂僅10公尺 花蓮堰塞湖最快4天引流降災
昨北台灣局部豪大雨,外界憂心花蓮堰塞湖是否受影響。氣象署指出,20日晚間起,雨區往東移動,北花蓮降雨將逐漸增加,至22日清晨仍需留意局部豪雨,預估未來3日累積雨量,花蓮山區有機會達到500毫米。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燕子口堰塞湖蓄水量現為175萬噸,滿庫約230萬噸,水...
CTWANT ・ 22 小時前
慎防花蓮豪雨!燕子口堰塞湖潰決時間延緩 危機仍未解
不過,中央氣象署預估20日至21日花蓮山區日雨量恐達250至340毫米,堰塞湖仍有潰決風險,林保署雖評估不會產生土石流,但呼籲民眾不要到下游河床活動。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燕子口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迴水長度2300公尺,最大蓄水量約230萬噸,昨午監測湖水位距壩頂約5公尺,...
CTWANT ・ 1 天前
宜花地區大雷雨警報!氣象署警示:恐出現淹水、冰雹
中央氣象署今(20)日晚間針對宜蘭縣及花蓮縣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報持續至20時45分。氣象署指出,該區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恐伴隨雷擊、閃電、劇烈降雨及強陣風,部分地區甚至可能出現冰雹。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找違法個人幣商交易? 恐為避查稅、藏贓款
持續追蹤!過去就曾發生不少,找私人幣商交易虛擬貨幣,結果發生搶劫等糾紛案,其實法律有規定,若跟個人幣商買賣,即使都是正規金流,但因為沒有合法登記,就可能會面臨2年以下刑期,但仍有人鋌而走險,不排除是為了更高的費率,或是避免遭查稅,甚至是怕犯罪所得曝光!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收視翻倍《百次的回憶》收官登頂 辛叡恩哭不出來靠金多美喊聲
以1980年代為背景的青春愛情韓劇《百次的回憶》,由《梨泰院Class》金多美與《正年》辛叡恩主演,搭檔《Sweet Home》許楠儁,19日晚迎來收官之夜,以全國平均收視8.1%、最高瞬間9.1%寫下自身新高!該劇自開播首集3.3%起步,最終翻漲超過兩倍,成功逆襲為今年最亮眼的韓劇黑馬。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堰塞湖封山掀討論 高山醫學專家力挺「決策合理」:資源就只有一套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內政部17日宣布全區封園,知名登山作家雪羊批評完全不符比例原則,他認為,海拔300公尺的崩塌,卻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就像小腳指被蛇咬到,便急著截肢雙腿,「荒謬到難以言喻」。對此,高山醫學專家王士豪今天(10/20)表示,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暫時封山是為「開放山林」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太報 ・ 1 天前
共伴效應北台紫爆 燕子口地標消失2/18秒震動釀燕子口堰塞湖 專家:若豪雨地震恐有新形成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都還沒徹底解除,這兩天太魯閣國家公園這邊,燕子口一帶也形成新的堰塞湖,根據監控顯示,17日清晨出現短短18秒的震動,導致整片岩石崩落,形成壩體,如今下游部落、村里持續警戒,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更提醒,花蓮山區土石明顯鬆軟,一旦再有豪雨或地震,可能都會形成新一座堰塞湖。
鏡新聞 ・ 1 天前
恢單拚經濟/不當貴婦靠自己 麻衣離婚重返幕前拚圓夢
Melody卸下貴婦光環,離婚後衝刺事業,短短兩年間就自立自強,多元化發展更旺,於是給了現代女性啟示,或是錦衣玉食的生活並不是唯一選項,也可以靠自己博得精彩人生。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9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攀升 太魯閣大橋「不排除封閉」台鐵:審慎評估封橋
風神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發威,台灣東北部及桃園以北都降下豪大雨,更讓花蓮再度面臨危機。台8線燕子口立霧溪堰塞湖10月17日形成後,近日水位不斷上升,甚至還造成水位高過路面溢流等情況,今天(10/20)再度降下大雨,公路局表示,目前湖水仍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雖然目前不影響下游橋梁,但也不排除封閉太魯閣大橋,台鐵表示目前水位還未達警戒值,考量避免交通中斷,會再審慎評估封橋。
太報 ・ 1 天前
達文西發明展「益生菌奪5金牌」 瞄準高齡精準健康
「2025美國AII達文西國際發明展」由美國創新發明學會與美國南猶他大學在9月時共同主辦,吸引來自美國、台灣、中國、泰國、加拿大、韓國、澳洲等十多國參展,生合生物科技旗下益生菌產品在此展一口氣連拿五項金牌大獎,楊連傳董事長指出,獲獎的益生菌皆為進入科學實證的調節免疫、關節受損、改善慢性腎病的品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太魯閣堰塞湖封山惹議 醫: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封園,連帶南湖大山及合歡山區封山引起爭議。高山醫學專家今天表示,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暫時封山是為「開放山林」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中央社 ・ 1 天前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容量60萬噸」恐溢流 用路人快改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發生將近1個月,沒想到又出現新的堰塞湖威脅。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21)日表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新形成的堰塞湖,滿水位容量約6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將出現溢流情形,已啟動防災戒備階段。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共伴發威! 宜蘭校園變水樂園 國5車輛打滑釀撞
地方中心/黃富溢、陳崇翰 宜蘭-新北報導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周一全台持續下大雨,而各地都有災情出現,宜蘭羅東高中校園一早直接變水樂園,學生玩水十分開心,不過大雨不斷,也有車輛因此在國道五號上失控打滑,釀成車禍。而新北山區的平溪線則因雨是造成落石不斷,全面停駛。
民視 ・ 1 天前
影/虛擬幣面交搶走192萬現金 北市警10分鐘攔截圍捕
台北市日前發生一起搶奪案,一名從事科技業女子欲投資購買「泰達幣」,與幣商約在南港區面交,未料遭對方當街搶走192萬元現金,警方獲報後於10分鐘內攔截圍捕逮捕嫌犯到案。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落石多怪手挖降進度慢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花蓮燕子口立霧溪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為了讓水從壩頂溢流,林保署請來怪手降挖,由於現場不斷出現落石,導致進度緩慢,預估要3、4天到1週,才能處理完,太魯閣國家公園也發文,17號清晨,紀錄到18秒的震動,導致岩石瞬間堵住立霧溪,才形成堰塞湖,而且這已經是第三次形成堰塞湖。
民視 ・ 22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太魯閣全面「封園」惹議! 他力挺政府曝決策關鍵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立霧溪河道,因邊坡大量土石崩塌,17日上午形成堰塞湖後,太魯閣國家公園更是緊急宣布全區封閉,知名登山部落客「雪羊」第一時間先在社群發文痛批,後續則是坦認自己在氣頭上,對使用過重字眼道歉。對於雪羊的觀點,高海拔醫學權威、登山好手王士豪醫師則解釋,政府所做的決定,其實是在做避險的動作,目的就是優先將的救災救難資源,重兵佈署在可能潛在的巨大災害上。
鏡報 ・ 1 天前
「風神」肆虐最新災情!北市文山區「漢堡店招牌砸落毀3車」
受到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台北市昨(20日)晚間在平地竄起8級強陣風,文山區出現漢堡店招牌被吹落,壓壞數輛機車的災情。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機場手機充電半小時遭盜領10萬元?專家揭4疑點:「這功能」不要打開
近日網路瘋傳有民眾在機場使用公共充電線幫手機充電,半小時內就被駭客入侵,導致銀行帳戶遭盜領10萬元。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影片大多為AI生成內容,且警方也「尚未接獲報案」,呼籲民眾勿輕信網路謠言。
鏡報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