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No China」聲浪漲 中韓關係陷轉折點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韓國對中國的負面態度比例持續攀升,使韓國社會從過去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逐步走向尋求擺脫過度依賴的轉折點。從街頭頻傳的反中示威,到「No China」成為口號,韓國對中國的不信任與戒備,不僅反映了政治與文化的對立,更交織著經濟依賴的焦慮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壓力。
反中示威頻傳 觀光區成火線
在首爾明洞、弘大等觀光鬧區,時常可見舉著標語的抗議群眾,針對親中旅客高聲抗議甚至爆發衝突。一連串反中示威成為國際媒體焦點,也突顯韓國社會正處於與中國關係的轉折期。
去年12月,尹錫悅政府執政期間,多地保守派團體舉行集會,高喊「CCP OUT」(中國共滾出)。即使今年6月李在明上任總統後,相關抗議仍未平息。
儘管韓國於今年10月起試辦中國團體遊客免簽入境,國內的反中情緒卻不減反增。在社群媒體上甚至出現威脅「砍中國客」的恐嚇貼文。這使得李在明總統不得不出面譴責反中團體的行為「低劣,有損國格」。
從「薩德事件」埋下種子
輿論認為,韓國反中情緒的產生,主要歸因於中國的擴張主義政策,其中 2016 年的「薩德事件」扮演了關鍵的催化劑。
當時韓國部署美國THAAD反導系統,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北京隨即展開「非正式制裁」,限制韓流輸出、禁止旅遊團赴韓,導致演藝、化妝品、觀光等產業重挫。這起事件讓韓國人首次清楚意識到,中國不僅是重要經貿夥伴,也可能成為制裁者。
「薩德事件」成為催化民意轉變的關鍵引爆點,韓國對中國的負面情緒已達到歷史高點,並反映在多項民調中。捷克帕拉茨基大學「Sinophone Borderlands」調查顯示,2022年有81%的韓國人對中國持負面觀感;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調查更指出,高達97%的韓國人對中國印象不佳,為全球最高之一。
這種負面態度不僅存在於老一輩,在年輕人中也普遍盛行。許多韓國年輕人透過網絡對中國的政治干預、經濟壓力及文化爭議表達不滿,加深了社會輿論對中韓經濟紛爭的關注。
經濟依賴成為焦慮根源
中國長年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韓國約74%的稀土金屬仰賴中國進口,部分品項依賴度甚至超過九成。然而,中國自2025年起對稀土及相關技術實施更嚴格出口管制,牽動韓國半導體、電池與AI產業的敏感神經。
儘管北京並未明言針對韓國祭出禁令,但若出口限制被用作外交籌碼,韓國高科技產業恐再度陷入「被掐脖子」的風險。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韓國企業正積極重組供應鏈,轉向澳洲、越南、印尼、非洲等地尋找替代合作。
從夥伴到競爭者 韓中關係轉型中
回顧過去,韓國在美中之間維持微妙平衡:軍事上倚美,經濟上靠中。然而,隨著中國產業升級、企業崛起,在半導體、電池、顯示器等領域與韓企正面競爭,雙方關係從互補轉為對立。韓國對中貿易也從順差轉為逆差,經濟成長陷入瓶頸。
如今,韓國社會正重新思考「對中依賴」的意義。中國依然是關鍵市場,但供應鏈安全、技術主權與地緣風險,讓政府與企業推動「去中國化」成為新戰略。這不僅是外交路線的調整,更是長期產業轉型的必要過程。
建立新互信架構仍是關鍵
然而,若政治對立與民意敵意持續升溫,勢必加深雙方的不信任。《金融時報》評論指出,未來中韓關係的關鍵不在於貿易數據的主導權,而在於能否建立新的互信機制,讓經濟合作超越政治猜疑。
儘管如此,兩國仍在嘗試積極擴大交流。中國自去年11月起恢復對韓旅客30天免簽,韓國也於今年9月擴大中國團客免簽計畫。只是,隨著美中角力與區域競爭加劇,韓國反中情緒的發展仍充滿變數。未來中韓能否走出對立陰影,仍有待觀察。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媒長文酸「十一去韓國後悔了」網友嗆噁心:沒去過的男小編
不是美妝、藥品?韓國開放中國團客免簽 衝首爾爆買這些好物
島被拿走了?濟州島飄揚五星旗 韓網炸鍋:什麼時候變中國的
其他人也在看

「韓國生活就像地獄,不想回去」 南韓21歲天才鋼琴家受訪引熱議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4)報導,南韓21歲的天才鋼琴家任奫燦,目前在美國深造,他日前接受義大利媒體採訪,被問到是否想念南韓,他果斷回答:「韓國生活就像地獄,不想回去。」近日南韓網友轉傳這段訪談,紛紛表示認同,直呼南韓社會的競爭真的太嚴重。
太報 ・ 7 小時前
美國婦欲毒害丈夫 曾用ChatGPT研究配方
[NOWnews今日新聞]AI使用倫理爭議再添一樁!美國北卡羅來納州1名在學校任職的中年婦女,因涉嫌在丈夫的能量飲料中下藥,本月10日遭警察逮捕,面臨謀殺未遂指控。據悉她在下手前,曾透過ChatGPT...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南韓仇中情緒高漲 台客戴「1徽章」防遭誤認中國人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南韓國內反中情緒日益高漲,有台灣遊客去韓國遊玩時,會配戴表明自己是台灣人的徽章,以免被誤認是中國人,而遭受不當的待遇。
民視 ・ 3 小時前
長榮集團再惹議!婦機上狂要7便當…吃一口吐一口 律師嚇壞不敢坐
查克律師指出,上周因為報到較晚,地勤人員告知他,隔壁的乘客可能會有點狀況,問他是否同意上機,礙於班次不多,當下只能硬著頭皮上機。上機後才發現,空服人員對著他隔壁婦人的座位附近都發了口罩,連他自己也被發了兩層,但仍掩蓋不了婦人身上散發出的濃重異味。隨後婦人...
CTWANT ・ 1 天前
拔飯店插頭遭罰6800元!網一面倒砲轟太過分
[NOWnews今日新聞]住飯店注意!一名巴哈馬媽媽帶兒子到拉斯維加斯旅遊時,因為將房內迷你酒吧的插頭拔掉,幫手機充電,退房時遭加收224美元(約新台幣6884元),讓她氣到把過程分享到網路上,引發網...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更新】中國即起徵收美船隻「特別港務費」 調查航運造船受301調查影響
中國交通運輸部上週宣布,將就美國對中國相關船舶徵收港務費進行反制後,中國官媒今日(10/14)報導,即起正式開始向美國擁有、營運、建造或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但表示中國建造的船舶將免於繳納此項費用。
太報 ・ 10 小時前
南非長途客運墜谷釀42死、49傷 罹難者最小僅10個月大
南非近日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載有多國乘客的長途客運在北部山區翻覆,造成至少42人死亡、49人受傷,死者中包含僅10個月大的幼童,多數乘客為外籍勞工。這輛客運於12日從南非開往辛巴威,行經距離邊境
台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反制301調查 中國制裁韓造船廠5家美國子公司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4日電)中國商務部今天決定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中國境內組織、個人與其交易、合作。商務部表示,這些子公司協助美國對中造船業的301調查活動,危害中國發展利益。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加薩停火後下一個是俄烏 川普:我可能會提供戰斧飛彈
美國總統川普成功調停加薩戰事停火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持續3年半的俄烏戰爭。川普週日(10/12)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丁不同意停火,他很可能就會提供戰斧飛彈給烏克蘭。
太報 ・ 1 天前
促改善新北交通設計 黃淑君:停車格不足、YouBike2.0E限速過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近日發文指出,新北市在整體交通規劃與設施設計上存在多項缺陷,包括停車格設置不足、大型重機停放受限,以及電動腳踏車限速過嚴等問題,都對廣大市民的日常使用造成困擾。她呼籲新北交通局應當全面檢討,並放寬相關使用條件,讓更多用路人能享受到實質的交通便利。 黃淑君表示,現行新北道路工程設計存在瑕疵,加上路外停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馬來西亞流感肆虐 6000學童染疫部分學校停課
(中央社吉隆坡14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教育部官員表示,國內約有6000名學生感染流感,部分學校已停課,以確保學童和教職員工的安全。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韓院長上工」1分鐘看懂立院日常 韓國瑜:嗓子都啞了
立法院長韓國瑜10日在國慶大會致詞時點出光電板破壞環境、美濃大峽谷、大罷免等台灣困境,引發綠營不少人跳腳開砲批評,輿論熱議不斷。適逢立院新會期開議不久,大罷免大失敗後的台灣政壇新局引發關注。韓國瑜今PO出他的上班日常短片,不少粉絲大讚韓院長認真工作辛苦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諾貝爾異議領袖促委國政權轉型 籲美施壓馬杜洛下台
(中央社卡拉卡斯13日綜合外電報導)委內瑞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異議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今天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馬杜洛政權的時間已到了,但他仍有機會和平下台。
中央社 ・ 10 小時前荷蘭政府出手干預安世半導體 中國半導體協會氣跳腳
中國官方支持的主要半導體協會今天(14日)表示,「堅決反對」荷蘭當局對中國晶片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的歐洲子公司進行干預。 荷蘭政府12日發表聲明指出,基於安全關切援引「貨物供應法」(Goods Availability Act),在9月底對位於荷蘭奈美恩巿(Nijmegen)的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進行干預。這意味著雖然這家公司的日常生產作業持續運作,但荷蘭政府可以撤銷或阻止其決策。 聲明中說,此舉是因為中國持有的安世半導體內部,近期嚴重的管理缺失與行動跡象。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今天發表聲明支持協會成員聞泰科技捍衛自身權益,並嚴厲譴責荷蘭當局的最新行動,表示反對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對中國企業的海外分支進行選擇性和歧視性限制的做法。 安世半導體曾是荷蘭電子巨擘飛利浦(Philips)及其半導體子公司恩智浦(NXP)的一部份,但後來在2018年被中國聞泰科技收購。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發言人13日表示,荷蘭政府對安世半導體的干預是為了「確保戰略敏感產業的供應安全」。「荷蘭政府正在處理對荷蘭、以致於整個歐洲經濟安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查多:無論談判與否 馬杜洛都將放下權力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13日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Maria Corina Machado)的時代已經結束,但他仍可以和平地放下權力。 58歲的馬查多向這位長期執政的總統遞出橄欖枝,她說馬杜洛如果放棄權力,他將獲得個人保證。 在一支美國的砲艇艦隊聚集在委內瑞拉的外海之際,馬查多告訴法新社:「馬杜洛現在有機會走向和平過渡。」馬查多指出:「我們準備好提供保證,保證直到坐上談判桌,我們不會公諸於世。」馬查多警告:「如果他繼續抵抗,後果將全部由他承擔」,但「無論有沒有談判,他都將放下權力。」 馬查多坦承,她仍對上週贏得諾貝爾和平獎感到震驚。馬查多說:「這是我人生中的最大驚喜,我甚至到今天都必須承認,3天後,我仍在消化它。」 但馬查多希望利用她的獲獎,再加上美國不斷加強的施壓,來推翻馬杜洛與前總統查維斯(Hugo Chavez)已執政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政府。 馬查多表示,他們也將向那些協助促成政權過渡的各方提供保障,包括對政權存亡至關重要的軍方。馬查多說:「這個訊息已傳達給所有武裝部隊、警察和公務員。」她補充說:
中央廣播電台 ・ 11 小時前
加薩停火後換俄烏?歐洲盼川普再接再厲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促成加薩的人質釋放與停火,讓歐洲寄望他也能將這套外交模式搬到俄烏,施壓俄羅斯上談判桌。但專家擔心最終反出現川普與俄國達成共識逼基輔接受的窘況。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國民魁之爭:誰能助攻藍營重返執政?
國民10月18日將改選主席,選前關鍵時刻傳出「中國勢力介入選舉」的消息,引發熱議。這個百年政的兩岸路線可能迎來新局嗎?若要重返執政,可能面臨哪些挑戰?DW採訪不同學者做出分析。
德國之聲 ・ 10 小時前泰參議員讚台灣民主發展亞洲最強 盼深化交流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14日專電)泰國參議員彭猜接受專訪,盛讚台灣是亞洲最堅實的民主國家之一,台灣民主化進程與社運經驗可供泰國借鏡,並認為台泰在經貿、科技、政治發展與青年運動等領域具有高度合作潛力,期盼雙方能更深化交流。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差50歲爺孫戀!印尼74歲翁娶24歲妻 「聘金豪擲560萬」掀詐欺疑雲
然而,婚禮爆紅之後,卻也伴隨而來各種傳言與疑雲,包括男方「落跑」、聘金支票真偽、甚至過往曾涉詐騙前科等爭議,讓整起事件越演越烈。而外媒《Netralnews》也統整出六大關鍵原因。首先,根據印尼當地媒體報導,這場婚禮發生在東爪哇省巴芝丹縣一個小村莊。新郎Tarman來自...
CTWANT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