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治療不再單線作戰!新藥併遊戲化認知訓練 助延緩惡化進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台灣已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全國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約六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劉議謙主任表示,雖然醫界早已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轉,但過去始終缺乏能改變疾病進程的治療方式。清除「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於2023年首先在美國上市,隔年於日本核准,今年3月台灣獲衛福部通過,顯示全球治療趨勢已同步邁入病理機轉導向的新階段。
臨床試驗與真實世界資料顯示,藥物治療在延緩疾病惡化方面呈現正向的觀察結果,有助病人維持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病人與家屬也普遍給予正面回饋。劉議謙主任指出,耕莘醫院自2021年起即與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合作語言標記研究,累積影像與生物標記判讀經驗,包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PET)與磁振造影(MRI)等,讓醫療團隊能在新藥問世後更迅速展開治療評估與追蹤,縮短從診斷到啟動治療的落差,讓病人得以較早受惠。
治療時間不留白 新藥併行遊戲化認知訓練
耕莘醫院建立自社區發現、診斷到治療追蹤的一條龍照護流程,並結合個案管理與長照資源,協助家庭面對照護歷程。劉議謙主任提到:「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不僅限於藥物,更需要同步從認知訓練與日常參與著手,建立全方位照護。」耕莘團隊讓病人「治療時間不留白」,每月回院接受藥物治療時同步進行「每日腦點心」認知訓練,協助維持專注力與記憶功能表現。
同時,團隊也串聯新北市衛生局的「社會處方箋」計畫,依患者興趣搭配社區活動資源,讓治療具備延續性與互動性,整體流程從社區端察覺、由個管師初判,再進入神經內科評估、影像與生物標誌檢測,最後連結長照與認知訓練,得以一線完成。
APP化認知訓練 成「大腦血壓計」觀測治療變化
耕莘醫院與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共同開發「每日腦點心」APP,讓患者在治療期間同步進行遊戲化認知訓練。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李佳頴研究員表示,APP以阿茲海默常退化的腦區設計14款遊戲,涵蓋注意力、執行功能、記憶、計算、視覺空間與語言等,每次訓練約2分鐘即可完成,同時導入腦齡與常模比較,讓家屬可將抽象的認知狀態以數據方式追蹤。
李佳頴研究員形容:「大腦神經連結就像山路,常走就不會長草。」APP可即時記錄訓練資料,讓醫療團隊與家屬能掌握治療前後的變化,如同「大腦的血壓計」。未來也可與MRI影像、血液生物標記與AI語言分析比對,用於優化追蹤與治療評估。
溫暖互動提前部署 讓家庭抓住治療黃金期
84歲周老先生四至五年前被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MCI),因家人曾照護重度失智者,對病程變化特別敏感,與耕莘醫院神經內科團隊建立長期信任與追蹤機制。劉議謙主任指出,兩至三年前國外已有相關藥物問世時,團隊即提前與家屬討論,並進行類澱粉蛋白檢測與追蹤,讓病情變化時能無縫接軌使用新藥。
病患女兒周小姐表示,現場每次治療皆由團隊協助父親進行APP訓練,透過數據可觀察細部變化,讓父親不排斥回診且讓全家更安心;固定兩周一次的治療節奏,也讓陪伴追蹤更具依據。周小姐也提醒,輕度認知障礙的穩定狀態非常脆弱,若等到惡化成失智症,許多治療將不再適用。
產官學合作推進照護 打造失智友善社區示範
新北市衛生局高淑真副局長表示,耕莘醫院與中研院的跨域合作,是地方臨床與國家級研究的典範。面對超高齡社會,失智已是公共衛生焦點,此次整合治療模式與長照推動對社區有重要示範意義。
耕莘醫院鄒繼群院長指出,院方自2018年成立失智共照中心,整合神經內科、精神科、護理、社工、復健與長照團隊,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延緩失能照護模式。此次與中研院合作使科研成果與臨床照護緊密接軌,展現產官學共同推動高齡照護創新的決心;結合生物標記早期診斷、新藥介入與認知訓練的整合模式,將成為台灣面對超高齡社會時的失智照護主軸。
【延伸閱讀】
失智不只老人!醫:中壯年表達困難、行為改變當心是年輕型失智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失智在院治療玩遊戲健腦 APP化身 「量腦計」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2日電)全台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耕莘醫院打造藥物、遊戲化認知訓練整合治療模式,幫助患者維持專注力與記憶力,透過開發14款APP簡易遊戲,如同大腦血壓計,觀察用藥前後變化。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台灣豬瘟防疫史一次看!發生率曾高達8%「靠疫苗、邊境管制嚴守」
台灣疑似出現首例本土非洲豬瘟案例,震驚全台!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說,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須病毒株分離才能確認。為防止疫情擴散,自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五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耕莘醫院攜手中研院 助失智症患者維持專注力
記者古可絜/臺北報導 臺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全國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6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然而阿茲海默症長期缺乏能改變疾病進程的治療方式,直到近年能
青年日報 ・ 1 天前
老花近視雷射成長近四成!大學眼科「i精準老花近視矯正方案」 李佩甄、徐佳馨 重啟年輕行動力!
【互傳媒/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40–60歲族群在面對生活與工作雙重壓力下,視覺升級已成剛性需求!大學眼科
互傳媒 ・ 13 小時前
中研院TPMI雙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讓世界了解漢人基因
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了關鍵基礎,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這不只是科研突破,更是公共健康的里程碑。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泰總理將訪新加坡 星外長:國際動盪但夥伴關係穩固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22日專電)泰國總理阿努廷9月當選總理,新加坡媒體報導,他將於下個月到訪星國。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指出,面對當前動盪的國際局勢,星泰兩國相互信任、互補,以及同樣聚焦務實成果的夥伴關係基礎依然穩固。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承億酒店瘋萬聖節 打造南台灣唯一能「下水」高空池畔派對
萬聖節即將到來,高雄亞洲新灣區的五星級「承億酒店」今年化身最好玩的城市萬聖節派對現場,全館全面啟動萬聖慶典!10月31日萬聖夜,承億酒店打造南台灣唯一能「下水」的「Moonlight Sirens 月魅海妖 萬聖派對」,邀請旅人化身魅惑海妖,一起在24F全台唯一高空懸挑無邊際透明泳池隨節奏起舞、盡情狂歡。萬聖週還有全館搞怪萬聖節遊行,以及萬聖節限定餐飲與住房優惠同步開跑,從白天玩到深夜,承億酒店整棟大樓變身萬聖狂歡遊樂園,帶來南台灣最具氛圍的節慶體驗。同時也別錯過承億酒店「三週年摸彩活動」,即將進入尾聲,活動至10月31日截止,最後的幸運兒將於11月1日誕生,旅人只要於館內客房、餐廳或設施單筆消費滿1,000元,即可獲得摸彩券1張,有機會抽中壓軸大獎,像是iPhone 17 256G、日本or韓國單人機票、承億酒店私家遊艇包船遊港之旅、承億酒店26F貳陸日全食平日自助晚餐雙人券等,把萬聖節的狂歡氣氛一路延續到最後一刻。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
鄭仲茵單身20年!許效舜算命「別談感情了」 她1句話超豁達
節目《神之路》即將於10月25日起,每週六晚間8點在東森超視33頻道首播!節目由金鐘獎主持人許效舜,攜手義妹戲劇女神鄭仲茵,組成親和力十足的「善男信女進香團」,帶領觀眾走訪台灣各地宮廟,品味廟口美食、挖掘神蹟傳說。今(22日)舉辦探班暨開播記者會,許效舜更現場為鄭仲茵算命,要她別再談感情,鄭仲茵也無奈表示自己已經單身20幾年,「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也沒什麼好難過的啦!」
鏡報 ・ 13 小時前陸重申「九二共識」 陸委會:消滅中華民國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2日電)中國大陸國台辦今天指稱,不承認「九二共識」是為兩岸對話協商製造障礙;陸委會回應,將九二共識定義為「兩岸同屬一中」,目標在消滅中華民國、併吞台灣,台灣民意反對。
中央社 ・ 10 小時前高球》國際皇冠盃明登場 徐薇淩和世界隊名將力抗日本
LPGA 2025國際皇冠盃(Hanwha LIFEPLUS International Crown)10月23至26日在南韓新韓國鄉村俱樂部球場(New Korea Country Club)登場,台灣女將徐薇淩為這次世界隊的亞洲代表,第二度參賽的她,期待為團隊爭取佳績。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陳昇2026跨年確定續辦! 今年南、北半球旅行讓他創作靈感湧現
陳昇今年幾乎把足跡踏遍半個地球,從火地島到北海道,旅行、音樂、繪畫與記憶交織成一段豐收的旅程。2月,他在阿根廷火地島遠眺極地,極南的靜謐讓心情沉澱,也激發創作靈感;接著飛往巴西里約熱內盧,投入一年一度的世界級嘉年華會,從冰封世界跳進熱力沸騰的城市節奏,體驗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衝擊。整座城市沉浸在音樂與舞步中,他和當地人一同起舞、哼唱,享受最純粹的自由與快樂。
Yahoo娛樂訊息 ・ 10 小時前
加熱菸標示違規下架 民團憂尼古丁含量超標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2日電)合法加熱菸標示違規,上市首日全面下架,台灣拒菸聯盟憂菸商冒著不遵守台灣「菸害防制法」挨罰風險,不標示尼古丁含量,是否與產品含量逾1毫克上限等「不能說的秘密」有關。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還是「老藍男」?鄭麗文首波務人事 李乾龍回鍋祕書長、黃復興季麟連接副主席
中國國民18日進行主席改選,前立委鄭麗文以過半的得票數,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候選人順利當選,中生代接棒的象徵意味濃厚。鄭麗文今(22日)公布首波務人事,被視為「老藍男」的76歲李乾龍、77歲季麟連都將回歸擔任要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女廚師被騙近400萬 現身說法提醒假NCC委員詐騙手法
基隆市警察局今(22日)召開「165打詐儀錶板」記者會。被騙的女廚師現身說法指出,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員,與假警察聯手詐騙走她台幣396萬元積蓄,希望市民不要輕易受騙。待業中的女廚師說,她5個月前接獲1名自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員來電,謊稱她的門號遭冒用,接著轉接給另名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你的基因藏著糖尿病、B肝風險?中研院打造華人最大資料庫揭真相
中央研究院「台灣精準醫療計劃(TPMI)」打造華人最大基因資料庫,揭露國內常見疾病與基因變異有關,更建立百種以上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B型肝炎常見於國內社區,台灣糖尿病患相較歐美患者也來得體型偏瘦,為何有這樣的差異?人種和遺傳基因或許能給出解釋。 由中研究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劃」,與全台16個醫療體系、共33家醫院合作,招募逾50萬名研究參與者,打造全球針對漢人族群首個最大規模的基因與臨床資料庫,並成功開發3大類常見疾病的風險預測指標。 該計劃補足全球基因研究中,非歐洲族群代表性不足的缺口,更提高疾病風險預測的準確性。團隊一共發表2篇論文,同步獲刊於國際指標性期刊《Nature(自然)》,十分難得。 打造漢族最大基因資料庫,建立105種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全球華人約15億,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但目前的全球基因體資料庫,卻以歐洲族群資料為主,導致應用於其他非歐美族群如東亞人時,預測準確度往往顯著下降。 中研院院士、台灣精準醫療計劃主持人郭沛恩表示,高齡化時代,精準醫療格外重要,針對國人常見疾病建立風險預測模型,能幫助疾病預防、診斷及治療,降低醫療負擔和社會成本。台灣精準醫療計劃自2017年
康健雜誌 ・ 10 小時前
金牌特派/緬北四大家族覆滅!百億詐騙帝國崩毀真相曝
惡名昭彰的緬北詐騙集團四大家族──明家、白家、魏家、劉家──終於在果敢全面瓦解。這些掌控政、軍、商勢力的黑色帝國,長年盤據邊境,以虛假的「高薪廣告」與「淘金夢」誘拐大批受害者,巔峰時期多達二十萬人受困園區,成為所謂的「豬仔」。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 12大QA國人不可不知
我國嚴密防守的非洲豬瘟在台中養豬場爆發,政府多年力保不失出現破口,引發熱議,農業部今已立刻實施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肉品市場與運輸車清消、啟動全國養豬場防疫調查等多項措施。本報整理民眾必須了解的非洲豬瘟相關問題,防疫全民一起來。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