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署花蓮分署挨轟"不顧救災" 生態營"吃香喝辣"照惹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鄉災情慘重,有吹哨者就向周刊爆料,災難前一天,農保署花蓮分署不顧颱風來襲,執意要舉辦三天兩夜的"生態營",直到爆發災情才匆匆喊卡,還要大家不要多。
923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花蓮多處遭洪水淹沒,就當大家忙著搶救家園的同時,農保署花蓮分署卻被指控在外縣市舉辦生態營活動。
投訴人A小姐向周刊爆料,出發前曾向分署建議,有颱風來襲,活動是否延期再舉行,也有人說參加的學員說,馬太鞍溪堰塞湖水,隨時會潰堤,私下討論這個時間點出遊恐怕不恰當,得到的回覆卻是如期舉行。
農保署花蓮分署挨轟「不顧救災」。(圖/民視新聞)
而出發的時間地點,選9/22號到24號,在桃園、新竹、宜蘭舉行,共27位志工參加。
農保署花蓮分署長 林宏鳴:「參與的都是志工,我們其實分署的同仁,參加的就只有兩位,一個就是這一次,這個叫做水土保持宣導的主辦同仁,另外一個就是帶隊的主管。」
農保署花蓮分署挨轟「不顧救災」。(圖/民視新聞)
但眼看23號花蓮光復災情一發不可收拾,這才驚覺大事不妙,一行人當晚趕緊收拾行李,隔天一早趕緊退房,提前結束行程,但就怕引來負面觀感,分署人員也不忘交代大家,千萬不能PO文打卡。
農保署花蓮分署長 林宏鳴:「花蓮分署也在9月21日上午八點半,就成立了緊急應變小組,這一次所以只有兩個人去參加,是不影響我們這一次的防災應變。」
對此,分署長解釋,此次活動是,水土保持移地訓練,也在出發前做好人力佈署,強調不影響救災。但未來若遇到不可抗天災時,活動將取消或是延期,避免外界多做聯想。
原文出處:農保署花蓮分署挨轟「不顧救災」 生態營「吃香喝辣」照曝光惹議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國慶連假收假了! 國道、省道30大地雷路段曝光
聽了超煩躁!職場最討厭別人講「這話」 全場共鳴:柿子挑軟的吃
打擊謠言!烏山頭光電「湖水清洗」 經濟部掛保證:水質無污染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中央災變中心何時降級?劉世芳籲徐榛蔚速清查保全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至今維持一級開設。關於堰塞湖未來疏散計畫,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13日)表示,中央災變中心降級的前提是壩體穩定、邊坡持續監測,也要執行山下地區不特定人群疏散撤離計畫。她也強調,季連成和花蓮縣政府現在有疏散撤離計畫,只要縣長徐榛蔚同意,就會按照計畫開始進行。
鏡報 ・ 8 小時前

災後學習上軌道 花蓮光復各校復課良好
花蓮縣光復鄉洪災後第三週,國立光復高商今(13)日恢復實體上課,光復鄉7所國中小學同樣上課情況良好,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表示,從出席情形來看,師生們都已經順利返校上課,逐漸步上軌道。 從上個星期約三十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6 小時前
奔赴花蓮救災 台鐵光復站累積50萬人次進出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滿懷愛心的「鏟子超人」伸援,運輸主力的台鐵自救災9月24日開始到10月12日,光復站已近50萬人次進出,每天上午、傍晚時段都擠滿人潮。
中央社 ・ 1 天前
買好物傳愛心台灣農產好物館集結力量挺花蓮
[NOWnews今日新聞]2025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熱烈開展中,位於光華十路的「台灣優質農產好物館」,集結全台在地風味與創新農產魅力,12日落幕,歡迎民眾把握時機選購好物,「買一份好物,傳遞一份愛心」...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從697人到8000人:花蓮堰塞湖撤離決策全紀錄,「垂直避難」爭議從何而來
記者/許雲凱、陳偉婷;責任編輯/陳偉婷 9月23日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壩,重創下游光復鄉等區域。截至10月8日統計,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00多人受傷。 這起災難震驚台灣社會,災後隨即發現,絕大多數死者位於事先劃定的「撤離區」內,國家災防科技中心統計,光復鄉撤離區就有16人罹難,且多數是在1樓的長者。 有16位罹難者位於黃色撤離區內/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情資網」 外界湧現疑問,為何有民眾應撤離而未撤離,造成傷亡?面對「撤離不力」的質疑,花蓮縣府與在地立委陸續提出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 天前
花蓮百歲阿公罹難!女兒心碎自責「拉身障兒逃屋頂」回頭救爸已來不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嚴重災情,今天(10/12)災情已進入第19天。一名百歲人瑞也因洪災死亡,花蓮縣議員楊華美弔唁百歲罹難者盧阿公,看到6個女兒在靈堂前泣不成聲,大女兒更自責地說,洪水來臨時,她拉著身障的孩子逃上屋頂,回頭想再去救爸爸時,已經來不及。楊華美也感嘆,「光復受災居民的身心重建工作,刻不容緩。」
太報 ・ 1 天前
農業部:馬太鞍溪壩體不穩定 持續運用無人機觀測
記者古可絜/綜合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潰流釀災,災後復原持續進行,農業部長陳駿季今(13)日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溢流,壩體仍不穩定,將
青年日報 ・ 19 小時前
花蓮光復阿嬤堅強撐家計 新北特搜隊員跨縣再送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在災區風雨交加的第一時間,新北市特搜大隊大埔分隊分隊長陳豐仁與特搜分隊分隊長林茂全等,就帶領著警義消人員,深入災區展開居民撤離行動。救災過程中,發現花蓮光復鄉1名阿嬤協助媳婦,撫養2名幼孫,苦撐家計。特搜隊員救災結束返回新北市,開始協調各方資源,日前再度南下花蓮,親自為光復阿嬤打氣,送上物資與關...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李多慧當「鏟子超人」累翻!首露面曝在花蓮很想哭:下次要再去
韓籍啦啦隊員李多慧因參與花蓮災後重建工作,被粉絲親切地稱為「鏟子超人」,近日首度公開露面分享她在花蓮的經歷與感受。她在桃園擔任披薩店一日店長時,吸引近百人圍觀支持。李多慧坦言,看到花蓮光復鄉的災後情況令她想哭,當地的空氣品質不佳且積土甚多,但當地居民仍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讓她深受感動。她也透露自己體力不如想像,但仍願意下次再前往花蓮協助。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亂傳光復災區「百人被埋」假消息遭警約談 他道歉了:不是有意造成麻煩
有位鍾姓男子日前在Threads發文表示,佛祖街挖到大體,現場土壤液化嚴重,甚至「腳步一不小心就會被吃掉」,部落朋友更告訴他說,上百名老人、小孩都還埋在地下。貼文曝光後,引發民眾熱議和恐慌,但有位參與搜救的特搜隊員澄清,當天太多亂報的案件,還有人報錯地址,只要有...
CTWANT ・ 1 天前網傳光復災區百人死亡 花蓮縣警局速破假訊息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2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各地民眾化身「鏟子超人」到災區協助,但另一方面也出現散播災區百人死亡等謠言,花蓮縣警察局第一時間已請當事人說明,並呼籲民眾避免觸法。
中央社 ・ 1 天前
針對71戶重災戶 以離災不離村為原則40戶願住中繼屋
生活中心/陳堯棋 、董子誠 台北報導花蓮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市區,其中大平村、大同村佛祖街一帶,因地勢低窪受創嚴重,加上河床地勢抬高,經評估可能無法居住。中央前進協調所針對71戶重災戶,以「離災不離村」為原則,提供租屋、貨櫃屋及中繼屋等安置方案,其中40戶願意住中繼屋。民視記者 陳堯棋:「位在佛祖街的低窪地區,一共71戶受災戶,經盤點訪查一共有40戶,同意興蓋中繼屋,目前已在糖廠周邊尋覓三塊公有地,將評估分階段興建。」佛祖街重災戶,房屋整修之路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而在等待的這段期間,居民們只希望有個短暫的安身之處。佛祖街等地災情嚴重,淤泥堆積超過一層樓被視為「重災戶」,最新清查數量為71戶。(圖/民視新聞)佛祖街受災戶 林先生:「回來我沒地方住啊,我現在都是住我花蓮大哥的家,來回來回通車也不方便嘛。」佛祖街受災戶 高先生:「不能總是一直住在民宿,或者是安置所的部分,所以短期應該是中繼宅,是越快處理好越好。」由於佛祖街靠近馬太鞍溪堤防,淤泥相當深,經過連日來軍民合力,目前剩35戶還未「出土」。中央前進協調所,針對71戶重災戶,以「離災不離村」為原則,提供租屋、貨櫃屋及中繼屋等安置方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 季連成:「那這個安置短期的收容,我們也會做這個房屋補貼的方式,來補貼他們,租金的補貼方式來補貼他們,讓他們能夠,一直住到中繼屋蓋完為止。」佛祖街等地災情嚴重,淤泥堆積超過一層樓被視為「重災戶」,最新清查數量為71戶。(圖/民視新聞)協調官承諾會,補貼會提供到中繼屋蓋完。不過有屋主坦言,因為佛祖街鄰近堤防,如果沒解決,還是不敢回家住。佛祖街受災戶 林先生:「除非他們可以把周圍的這些土,淤泥都清掉包含旁邊的農田,因為我們房子已經比旁邊的農田,都還要低了嘛,那有可能下雨,它土或水流又會積進來,所以就可能就不安全了,那如果是這種情況下的話,我覺得我們可能就是要考慮說,後面是看是不是要異地重建之類的。」佛祖街受災戶 高先生:「這邊住了80年啊,根本都沒事好不好,這次就是堰塞湖的問題,整個這個堤防就被潰堤了,那個要治本的問題就是堰塞湖,然後堤防要加高加固。」災後重建的漫漫長路,該怎麼走,對政府與災民來說,都是一大考驗。原文出處:花蓮光復洪災重災40戶願住中繼屋 季連成:有3塊台糖土地可選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5億高中生遺產恐全給這些人?親媽1原因「只能拿200萬」土城分局驚傳通緝犯「天花板割喉」! 血濺拘留室送醫救治黃國昌「養狗仔」爭議延燒 周軒:立院應成立專案委員會調查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獲金鐘播客生活風格節目獎 (圖)
第60屆廣播金鐘獎11日在台北盛大頒獎,由精神科醫師徐志雲(右)搭檔「女同志週記」主持人Amy Lin(左)主持的節目「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榮獲播客(Podcast)生活風格節目獎肯定。
中央社 ・ 1 天前
檢舉逃漏稅最高獎480萬!5情形領不到 稅務局曝「必備鐵證」
檢舉逃漏稅也能賺獎金?宜蘭縣政府財政稅務局提醒,只要檢舉內容具體明確、查證屬實並經裁罰入庫,稅捐機關會依規定提撥罰鍰金額的20%作為檢舉獎金,每案最高可拿到480萬元。不過想領到這筆錢,可不是隨便提供線索就行,必須附上能供查辦的具體事證,否則可能「免議存查」,拿不到半毛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板橋府中遊龍陸橋拆除完工 新北設QR Code留存城市記憶
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府中遊龍陸橋,因使用率低於9月19日深夜展開拆除作業,歷時1個月,今(12日)全面完工,縣民大道街景隨之開闊明亮,展現嶄新市容。養護工程處長鄭立輝表示,為保留城市記憶,市府特於原陸橋位置設置QR Code地磚,民眾可掃描連結至記錄陸橋歷史的「橋誌」網頁,瀏覽陸橋原貌與沿革。
自由時報 ・ 1 天前
7人叩客部隊猛勸 與詐團拔河
刑事局推動「潛在被害人攔阻計畫」,主動挖掘潛在被害人,但仍有22%的人堅信自己沒被騙,拒絕警方協助,刑事局今年1月再成立「詐欺防制諮詢小組」,依潛在被害人的特性及心理狀態,採取應對策略,苦口婆心喚醒被害人,小組成員強調,警方會與被害人站在同一陣線,因為「若開始責怪被害人,詐騙集團就贏了!」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台灣原動力還在
10月連假出奇的多,國慶連假剛過,花蓮光復車站每天還是湧入上萬人潮,幫忙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區清理家園。是誰這麼天才發明「鏟子超人」這個光榮的名詞?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計代價、不管自己有沒有力氣,說走就走勇敢前往救災?這是天災顯現的台灣「韌性」與「超實力」,讓台灣再次偉大。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逼真!彰化田中清潔隊用廢棄物打造「垃圾車模型」
「這真的是用回收物做的嗎?」彰化縣田中鎮清潔隊發揮驚人創意,利用沙拉油筒、電風扇、鍋子等廢棄物,打造出戰鬥直升機阿帕契、重型機車及等比例垃圾車等造型熄菸筒,逼真程度宛如模型,吸引路過民眾爭相拍照,甚至有人想出價收藏,成為「菸蒂不落地」政策的最佳代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亂傳謠花蓮災區「百人被埋」 鍾姓志工被約談竟怒稱「想要我閉嘴」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災,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慘劇,但經常有人在網路發文現場發現屍體,更有新北市40歲鍾姓男子誇張貼文稱佛祖街「上百名老人甚至小孩都在下面」,現場氣味濃烈讓他吃不下,遭花蓮警方依法約談移請開罰。鍾男昨仍上網辯稱:「我對自己的言論負責絕沒有造謠,當下發現資訊不夠確實,馬上刪文更正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