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翻滾後睜眼「金幣數不清」 手術解救眼球偏斜複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5歲的陳先生,去年中發生交通事故,全臉骨折合併複雜性左眼眶底骨折,左眼球下方肌肉被骨折碎片卡住,無法自由轉動,緊急手術處理,手術重建半年後,儘管臉部外觀與咬合功能已明顯改善,卻出現雙眼複視的問題,看東西一個變兩個,不僅下樓梯易踩空,連玩手遊金幣也數不清,必須遮住一眼,所幸,醫療團隊進一步進行眼外肌移位手術,才改善複視症狀。
協助陳先生顏面重建的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連凱華指出,陳先生車禍到院時,傷勢嚴重,全臉部骨折,其中左眼球下方肌肉被骨折碎片卡住無法自由轉動,醫療團隊在4小時內利用三維電腦模擬將碎裂的骨頭重新「拼好」,並製作手術導引板,協助病人臉部、上顎與下巴等多處骨折復位固定,讓咬合恢復密合。
至於最棘手的眼部,醫療團隊以未骨折的右側眼眶鏡像重建左側,根據三維列印模型預先塑形鈦金屬網板,這才解除左眼球肌肉卡陷狀況,重建眼眶底正常結構。
台中榮總眼科醫師阮國華說,陳先生經顏面重建後複視已有改善,但因車禍衝擊力大,眼外肌在撞擊後嚴重受損,殘存的複視問題仍造成生活困擾,進一步檢查追蹤,研判為嚴重創傷造成組織沾黏及神經麻痺所致。
阮國華解釋,眼球周圍由眼眶骨保護,而眼球下方的眼眶底骨薄如紙,是眼眶結構中相對脆弱的部分。一旦遭受外力衝擊時,如車禍、球擊或拳頭攻擊造成眼眶底骨折,眼球下沉導致控制眼球的肌肉卡住,是外傷最常造成複視的原因。陳先生追蹤6個月後,確認其眼睛偏斜角度固定,經手術調整眼外肌後已改善。
阮國華說,根據台中榮總近1年統計,造成複視前四名原因分別為:腦血管疾病、眼部退化性病變、甲狀腺眼疾以及外傷。複視初期患者仍可利用眼睛匯聚功能暫時將影像融合,因此症狀可能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影像難以融合,複視症狀會越發嚴重,影響生活與安全,若出現複視或視線偏斜,應立即就診,透過眼科檢查及影像評估找出原因。
照片來源:台中榮總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新受證志工 發心立願上慈航
今天早上的志工早會,有新受證的志工來向上人分享,其中一對母子非常特別,他們是一起受訓、同時受證,而因為兒子有身心障礙,媽媽長年陪伴和照顧,也讓他們有因緣走入慈濟。而除了新受證志工,今天也來了一群非...
大愛電視 ・ 4 小時前
皮膚科年會聚焦自體修復新趨勢 PLTEX晶泌科技成醫學年會關注焦點
針對PLTEX的應用層面,蔡詩辰醫師表示,由於PLTEX的臨床優勢在於「穩定、高濃度、可重複使用」,使其比傳統PRP更適合作為術後修復與再生管理的搭配技術,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縮短醫美的術後修復的紅腫期,降低發炎風險,並加速皮膚屏障的重建,對於敏弱肌膚或反覆接受醫美療程的患者可減少累積性損傷、提升肌膚的耐受度。
NOW健康 ・ 5 小時前


車禍後看東西「一個變兩個」 眼外肌移位手術助擺脫困擾
一名25歲陳姓男子去年因交通事故導致全臉骨折合併左眼眶底複雜性骨折,雖經口腔顎面外科手術重建,但仍受複視問題困擾,看東西一個變兩個,下樓梯易踩空,經眼外肌移位手術後,成功改善複視症狀。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秋冬換季,小心過敏性鼻炎與血管運動性鼻炎發作!耳鼻喉保健與預防6大原則
【華人健康網文/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每到秋冬交替,氣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水、耳悶、喉嚨乾癢甚至反覆咳嗽的困擾。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統計,每年10月至隔年2月,過敏性鼻炎與鼻腔相關問題就診率會增加超過1.5倍,許多患者因此夜眠不安、工作效率下降。
華人健康網 ・ 6 小時前短期累積抗膽鹼藥物提高心臟驟停 嘉基研究登期刊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7日電)嘉義基督教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嘉基與成功大學最新研究,民眾短期內累積使用多種具抗膽鹼作用藥物,會顯著提高院外心臟驟停風險,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心血管權威期刊。
中央社 ・ 2 小時前
8旬翁大腿斷三截 三次術後喊「要再參加媽祖遶境」
大甲媽祖頭旗隊的82歲王姓老翁,多年前在分送防疫物資時車禍被撞,導致大腿骨折,原本使用鋼板固定,卻因金屬疲勞與體重無法支撐等多種因素導致鋼板斷裂而無法行走,因此,再度到醫院求診,骨科醫師把舊有的鋼板、鋼釘全部拆除,換上髓內鋼釘,讓骨頭重新癒合,手術一個月後,老翁已經能行走站立,他說,他要努力復健,明年再度參加大甲媽祖繞境。駐診在大甲李綜合醫院的臺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廖唯任表示,該患者當初大腿骨折斷成三截,手術治療後,卻因體重、血液循環不好,再加上「大腿骨是全身上下最難愈合的部位」,導致內固定失敗,植入物斷裂骨不癒合,讓患者不良於行無法正常走路。廖唯任說,患者裝在大腿內的鋼板後來因金屬疲勞等多種因素斷裂,只能靠著輪椅代步,因此,決定再手術。手術時,把壞死的骨頭移除,把大腿內舊有斷掉的鋼板、鋼釘全部拆除,讓骨頭「再次活化」,改用髓內鋼釘固定,使得骨頭有機會再次癒合,術後能立刻下床負重,恢復日常行走功能。廖唯任指出,年紀大的患者骨折,恢復能力確實沒有年輕人好,主要是因為身體修復能力下降,而且經常伴隨著骨質疏鬆,如果體重過重,建議控制體重減輕骨骼負擔,術後一定要配合復健,均衡營養,建議多攝取鈣質
台灣好新聞 ・ 3 小時前花蓮縣善款運用公開透明 花縣府重申善款用途皆有上網公告
花蓮縣議會定期會總質詢議員關心「花蓮縣政府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專戶(以下簡稱善款專戶)」運用透明度一事,花蓮縣政府再次重申,一0七年0二0六震災等重大災害賑災捐款用途皆有公開徵信、公告上網,秉持公開透明原則,向社會大眾報告善款用途,絕無外界所稱「不透明」情事。花蓮縣政府表示,無論是一0七年0二0六地震、一一三年0四0三地震或今(一一四)年0九二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災害或其他捐款用途、管理委員會會議紀錄、以及捐款和支出明細,均多次聲明已公告於花蓮縣政府網站,供社會大眾及各界隨時查詢、檢視。有關支出公告,請詳見網站「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花蓮縣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專戶」(https://sa.hl.gov.tw/)或各大災害網頁專區。縣府補充說明,另有關花蓮縣文化局復興街55號基 ...
台灣新生報 ・ 2 小時前
115年元旦升旗典禮暨公益園遊會及踩街活動
為迎接中華民國一一五年元旦,彰化縣政府將於一一五年一月一日(星期四)上午八時至十一時,在鹿港鎮立體育場舉辦「迎光啟程.彰化飛揚」元旦系列活動。彰化縣長惠美誠摯邀請縣民朋友在新年的第一天清晨,與家人、朋友一同參加元旦系列活動,到場歡慶元旦新年喜悅!(見圖)本次元旦活動精彩多樣,內容包括元旦升旗典禮、公益園遊會、政令闖關宣導、踩街活動、親子手作體驗及摸彩等。活動特別推出「闖關卡集點活動」,民眾只要於現場參與公益攤位互動或購買商品,集滿十點即可兌換「元旦紀念手提袋」一只。親子手作區則提供粉彩書籤、絹印紅包袋、造型氣球、手繪燈籠等多項體驗活動,讓大小朋友都能在元旦早晨共享歡樂時光。升旗典禮結束後,全程參加鹿港老街道踩街巡遊,憑集點蓋章的踩街券,可兌換限量「國旗方巾」一個及「摸彩券 ...
台灣新生報 ・ 2 小時前
高齡糖尿病患突發低血糖險暈倒 醫師提15/15法則救急
75歲許姓老翁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多年,近半年常出現心悸、手抖、冒冷汗等症狀,有時候視線模糊、頭暈,甚至差點暈倒,經陪同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低血糖作祟,除建議飲食運動及藥物調整及使用密切監測血糖外,也提醒一旦發生低血糖症狀,可採用「15/15」法則應急。
NOW健康 ・ 3 小時前
香港宏福苑大火「築棚」是元兇?!清明上河圖、香港電影常見這文化遺產
香港「宏福苑」大火畫面令人觸目驚心,外界質疑被當地視為文化遺產的「竹編鷹架」是元兇。「竹編鷹架」正式用語是「築棚」(英語:Bamboo scaffolding),粵語稱為「搭棚」,被視為是文化遺產,主要有悠久的歷史,集傳統建築技術,工程學、力學、美學於一身。宋朝的清明上河圖、跟多部香港電影成龍、周潤發、王祖賢、張曼玉、劉嘉玲主演《A計畫2》、《賭神》與《尖峰時刻2》都可以看到「築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建築工5米墜落臉變形!「隱形重建」恢復顏面原貌 外表完全無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因為在高處施工不慎失足墜落、臉部直接強烈撞擊著地,46 歲王姓建築工一度因為多處顏面骨折、外觀變形,以為自己將永久毀容。所幸,經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率領團隊進行「隱形切口」顏面重建後,不僅功能恢復,連臉上都看不到外露疤痕。 墜落後多重創傷 排除生命危險隨即顏面重建 鄭旭棠醫師指出,王男跌落約五公尺高的平台後,臉部瞬間承受巨大衝擊,造成多處顏面骨折,嘴唇深度撕裂、腫脹到無法清楚說話,還同時合併右股骨遠端及左股骨轉子間骨折。王男送醫時,雖然意識清楚,但 顏面創傷除了外觀問題,更可能影響牙齒咬合、吃東西、說話,甚至視力或神經麻木等症狀。因此,送醫後先排除腦部、眼睛與頸椎傷害後,待生命徵象穩定,即安排重建手術。 高難度「隱形切口」精準重建確保無疤復原 亞大附醫骨科團隊在為王男完成下肢骨折固定後,整形外科隨即接手處理王男的臉部重建。鄭旭棠醫師提到,經評估患者傷勢,後來決定採用最高難度的「隱形切口」手術方式。 鄭旭棠醫師解釋,這項手術關鍵在於執刀重建過程,必須透過口腔內黏膜及眼下結膜處進入,不在臉部留下任何外露疤痕。醫師必須要極度了解、熟悉人體臉部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健保缺陷李登輝也救不了?規劃者蕭慶倫揭3大制度錯誤:醫病都付出代價
親自參與健保設計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近日返台,直指健保制度3大缺陷,讓醫護長年陷入「高工時、低報酬」的惡性循環。當健保已不合時宜,台灣該如何走出新路?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上任還未滿3個月,施政踢到第1塊大鐵板。他在媒體專訪中透露,正在規劃要讓獎金、股利、利息、租金收入較高的人多繳一點補充保費,引起股民大反彈,行政院連忙宣布暫緩研議。 政策胎死腹中2週後,卻在一群頂尖醫療經濟學者的見證下,獲得國際級大師認可。 年屆90歲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上週回台。35年前,他受到前總統李登輝倚重,擔任全民健保第1期規劃總顧問。返台後,他參加健康經濟與健保政策學術研討會及全球福祉論壇,並直言:「靠薪資所得作為社會保險費的基礎,是錯誤的。」 全民健保第一期規劃總顧問、年屆90歲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左)上週回台參加健康經濟與健保政策學術研討會,與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右)對談。圖片來源 / 邱宜君攝 健保3大設計缺陷,讓病人與醫護付出代價 蕭慶倫不諱言,當初他所參與設計的全民健保有些基本缺陷,至今未被修正,只是拼湊著處理。 第1個缺陷:論量計酬。 「設計健保時,我們就知道論量計酬是錯誤的,」蕭慶
康健雜誌 ・ 4 小時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20 小時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