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年會聚焦自體修復新趨勢 PLTEX晶泌科技成醫學年會關注焦點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2025年秋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以「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為核心主題,今年醫美領域中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就是全新一代自體修復科技——「晶泌科技(PLTEX)」。此次展會中,辰美學院長蔡詩辰醫師與辰美學皮膚專科院長丁彙矩醫師分享臨床觀察,指出PLTEX的誕生,象徵自體修復技術的全面升級,將肌膚修復機制從傳統的「膠原誘生」走向「訊號強化」,與深層修復的整體修護,是自體修復技術的重要進化。
PLTEX突破傳統PRP!導入「血小板自泌體」 修復訊號更精準
丁彙矩醫師指出,傳統PRP的核心是利用血小板生長因子,促進傷口癒合與膠原蛋白生成,而新一代PLTEX則將修復層級推得更深,不只是讓皮膚變緊,它能真正喚醒訊號傳導,讓修復指令更準確深入,其最大的突破就在於加入「血小板自泌體」,直接將修復訊號輸入細胞內,使反應速度更快、範圍更廣。
丁彙矩醫師進一步解釋,PLTEX的特色在於,進行一次250ml全血採集後,由無菌實驗室製作而成,可分裝成20瓶濃縮粉末,並具備10億顆完整血小板、1500億顆血小板自泌體。與傳統PRP最大差異在於PLTEX能夠去除99%白血球,能降低不適、發炎、腫脹,且不添加活化劑、全程放射線滅菌,使用更安全。
此外,因製成粉末型態可常溫保存3年,多次治療更方便,一次抽血即可多次使用,不必每次治療都重新抽血。丁彙矩醫師表示PLTEX的意義在於將修復層級從表層修復推向深層再生,讓再生信號更集中、更有效率。
▲丁彙矩醫師指出,PLTEX的意義在於將修復層級從表層修復推向深層再生,讓再生信號更集中、更有效率。(攝影/林志遠)
PLTEX「穩定、高濃度、可重複使用」 醫師:適合搭配能量雷射或術後修復
針對PLTEX的應用層面,蔡詩辰醫師表示,由於PLTEX的臨床優勢在於「穩定、高濃度、可重複使用」,使其比傳統PRP更適合作為術後修復與再生管理的搭配技術,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縮短醫美的術後修復的紅腫期,降低發炎風險,並加速皮膚屏障的重建,對於敏弱肌膚或反覆接受醫美療程的患者可減少累積性損傷、提升肌膚的耐受度。
蔡詩辰醫師認為,這種精準傳遞修復的訊號,應用範疇正從傳統術後修復延伸到改善慢性發炎的肌膚管理,再結合奈米載體或能量導入技術,如電穿孔、超音波導入、微針導入等,作用可以更廣、更深層。
▲蔡詩辰醫師表示,PLTEX的臨床優勢在於「穩定、高濃度、可重複使用」,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縮短醫美的術後修復的紅腫期,降低發炎風險,並加速皮膚屏障的重建。(攝影/林志遠)
術前術後應充分溝通膚況 選擇專業診所最安心
關於治療前後的注意事項,蔡詩辰醫師建議,術前要確保治療區域無感染、無開放性傷口,若搭配能量型治療,需確認皮膚狀況適合導入;術後1週內要避免酸類與刺激性保養,同時加強保濕、防曬,避免高溫與曝曬,如有輕微紅腫,通常1、2天內可緩解,可搭配修復面膜與冷敷來幫助修復。
蔡詩辰醫師叮嚀,最重要的是應選擇專業可靠的診所與合規的產品來源,與醫師溝通膚況與治療史,如有過敏體質、孕期、哺乳期等情況,則須先讓主治醫師充分評估是否適合該療程。
# 首圖攝影/林志遠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天冷穿衣術大解密!單穿厚外套易失溫 「三層穿搭法」靠空氣層最保暖
▸超高齡社會全人照護! 專家提出安寧緩和醫療3大要點
其他人也在看
【公告】世基生醫董事長變動事宜
日 期:2025年11月27日公司名稱:世基生醫(7595)主 旨:世基生醫董事長變動事宜發言人:陳冠志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或發生變動日期:114/11/272.人員別(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董事長3.舊任者姓名:台灣沁月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詹富蕙4.舊任者簡歷:世基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5.新任者姓名:台灣沁月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蔡詩辰6.新任者簡歷:世基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職務調整」、「資遣」、「退休」、「逝世」或「新任」):新任8.異動原因:新任9.新任生效日期:114/12/0110.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6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1)114年11月19日收到詹富蕙董事長因身體健康因素,預計於114年11月30日辭任本公司董事長職務,未來仍繼續擔任本公司董事,持續協助公司。(2)本公司114年11月27日董事會重新推選蔡詩辰先生為本公司新任董事長,新任董事長將於114年12月01日起就任。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世基生醫新任董座 蔡詩辰接任
世基生醫(7595)董事長暨總經理詹富蕙因身體健康因素,預計於11月30日辭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未來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為此,世基27日召開董事會重新推選董事長與委任總經理案;會中,推選蔡詩辰先生為新任董事長,將於12月01日起就任;另通過總經理職缺由徐英洲董事代理職務及業務執行,新任者待董事會通過聘任後另行公告。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不只是含糖飲料有害!研究揭代糖飲料讓肝病風險飆升60%
撰文=編輯部 隨著「無糖飲食」風潮興起,許多人以為改喝代糖汽水就能遠離肥胖與糖尿病等健康風險。然而,最新大型研究於歐洲腸胃醫學年會(UEG Week 2025)發表,
食力 ・ 1 天前
車禍後看東西「一個變兩個」 眼外肌移位手術助擺脫困擾
一名25歲陳姓男子去年因交通事故導致全臉骨折合併左眼眶底複雜性骨折,雖經口腔顎面外科手術重建,但仍受複視問題困擾,看東西一個變兩個,下樓梯易踩空,經眼外肌移位手術後,成功改善複視症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男童莫名出血點難止家人誤為血癌? 檢查確定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彰化8歲陳姓男童全身皮膚無故出現密密麻麻的小血斑點,隨後剔牙弄傷牙齦竟血流不止,嚇得嚎啕大哭,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抽血發現其血小板數低至每微升僅有3千(正常15萬至40萬),馬上住院治療,父母驚嚇「難道是血癌?」最後確定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醫師呼籲民眾若發現莫名皮下出血不要輕忽,還是要盡快就醫。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此病雖非血癌,但也不能大大意,最忌受傷,尤其是頭部千萬不能撞傷,以免出血不止。此病好發在兒童,成年人也可能發生,多數會在6個月內自行緩解,但在這期間需要定期追蹤。陳童媽媽指出,孩子一開始是四肢出現密密麻麻小血點,以為只是單純的過敏,後來連胸膛、脖子也都冒出來,曾到皮膚科看診沒有療效,後來又出現流鼻血、舌頭出血難止住的情況,最嚇人的是,孩子剔牙時,不小心弄到牙齦後竟血流不止,滿嘴是血,哭著找媽媽,他們趕緊轉到彰化醫院小兒科就診。醫師看到抽血報告的血小板如此低下,擔心嚴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議立即住院治療。馬瑞杉說,血小板的最重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小於2萬就可能自發性出血,陳姓男童低至3千,於是在皮膚淺表出現小出血點,而且一旦出血將難以正常止血,所以才會牙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秋冬換季,小心過敏性鼻炎與血管運動性鼻炎發作!耳鼻喉保健與預防6大原則
【華人健康網文/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每到秋冬交替,氣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水、耳悶、喉嚨乾癢甚至反覆咳嗽的困擾。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統計,每年10月至隔年2月,過敏性鼻炎與鼻腔相關問題就診率會增加超過1.5倍,許多患者因此夜眠不安、工作效率下降。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5旬婦月經量大到1小時換1片衛生棉 中醫藥改善「崩漏症」
50歲左右、近停經期的賴女士與許女士都有月經量很大的問題到醫院就診,兩人幾乎1小時就要換1片衛生棉,有時從坐姿站起時會感到一股熱流,月經量大到血會沾到褲裙上;出血時間一長,又出現頭暈、心悸甚至活動就會喘的情形,對生活與工作造成很大困擾。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師謝淑鳳指賴女有子宮腺肌症;許女有子宮肌瘤,兩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車禍翻滾後睜眼「金幣數不清」 手術解救眼球偏斜複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5歲的陳先生,去年中發生交通事故,全臉骨折合併複雜性左眼眶底骨折,左眼球下方肌肉被骨折碎片卡住,無法自由轉動,緊急手術處理,手術重建半年後,儘管臉部外觀與咬合功能已明顯改善,卻出現雙眼複視的問題,看東西一個變兩個,不僅下樓梯易踩空,連玩手遊金幣也數不清,必須遮住一眼,所幸,醫療團隊進一步進行眼外肌移位手術,才改善複...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腸病毒入冬反常燒!9人重症死亡,專家:恐延燒到明年,大人別輕忽
近期全台腸病毒疫情再起。相較於過往流行期多落在夏天至秋初,現在即將入冬,腸病毒疫情卻反常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為何入冬腸病毒疫情仍持續燒?大人也需要注意嗎?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發燒」。根據疾管署統計,11月16日~11月22日腸病毒門診、急診統計就診為1萬1,893人次,與前一週1萬1,444人次相比,增加3.9%。現階段社區流行腸病毒型別以克沙奇A16型為主,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 在今年的腸病毒感染者中,共計19例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全部重症中有9例死亡。其中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轉重症人數最多,有17人,新生兒即佔約15例,而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則各有1人。 腸病毒入冬逆勢增加,竟是3元兇導致! 一聽到腸病毒,多數人都會直覺認為這是發生在夏天的疾病,因此今年入冬腸病毒疫情持續燒,也讓不少人感到疑惑。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腸病毒的活躍與否與氣溫有很大關聯性,氣溫高,病毒就愈活躍。這也是為何每年到了4~5月天氣轉暖,第一波腸病毒就蠢蠢欲動的原因。 不過,由於受全球暖化影響,入秋至今氣溫仍偏高,甚至有連續幾天高達27°C的「好天氣」,也讓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視線模糊、頭暈小心「低血糖」發作 醫曝15/15法則救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者最怕低血糖!75歲的許阿公就是第二型糖尿病病患,近半年常出現心悸、手抖、冒冷汗等症狀,有時候視線模糊、頭暈,甚至差點暈倒,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低血糖作祟。醫師強調,面對這種狀況,除建議飲食運動、藥物調整並密切監測血糖外,也提醒一旦發生低血糖症狀,可採用「15/15」法則應急。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突冒紅、腫=中鏢蘇丹紅!醫揭「5症狀」是警訊 頭皮吸收率更高
近日台灣化妝品驗出禁用色素「蘇丹紅」,包含知名廠商「歐萊德」的養髮液。皮膚科醫師吳明穎提到,長期使用含蘇丹紅的養髮液或保養品,容易造成「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以頭皮為例,若頭皮突然出現紅、癢、刺、變燙,或頭皮屑莫名變多,就要特別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音你而在,愛不缺席」 2025年林口長庚頭頸癌家庭為中心音樂響宴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持續關注癌友及家屬的身心靈照護,因此從2014年起辦理癌友關懷系列活動,包含癌友歌唱、才藝、短片及攝影比賽等各種形式。2025年承辦全方位癌症防治策進計畫,以頭頸癌癌友家庭為中心,提供全人的照護模式,家庭的支持影響頭頸癌治療的關鍵因素,故2025年配合預防頭頸癌為主題,邀請頭頸癌病友與其摯愛家人,共同走進音符編織的療癒時光。透過音樂、故事與陪伴,展現家庭照護的力量與希望。林口長庚林永昌副院長26日表示,頭頸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咽喉、鼻咽等部位的惡性腫瘤,其中以口腔癌最為常見。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頭頸癌團隊康仲然主任表示,預防頭頸癌,第一步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吸菸、嚼檳榔及過量飲酒。此外,定期接受口腔黏膜篩檢也是重要的措施。接種人類乳突病毒 (HPV) 疫苗能有效預防部分由 HPV 感染引起的口咽癌與子宮頸癌,建議依照政府疫苗政策並經醫師評估後接種。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民眾,則可考慮接受 EB 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血液檢查,這項檢測主要用於鼻咽癌高風險族群。頭頸癌可防可治,從篩檢、疫苗到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健保缺陷李登輝也救不了?規劃者蕭慶倫揭3大制度錯誤:醫病都付出代價
親自參與健保設計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近日返台,直指健保制度3大缺陷,讓醫護長年陷入「高工時、低報酬」的惡性循環。當健保已不合時宜,台灣該如何走出新路?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上任還未滿3個月,施政踢到第1塊大鐵板。他在媒體專訪中透露,正在規劃要讓獎金、股利、利息、租金收入較高的人多繳一點補充保費,引起股民大反彈,行政院連忙宣布暫緩研議。 政策胎死腹中2週後,卻在一群頂尖醫療經濟學者的見證下,獲得國際級大師認可。 年屆90歲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上週回台。35年前,他受到前總統李登輝倚重,擔任全民健保第1期規劃總顧問。返台後,他參加健康經濟與健保政策學術研討會及全球福祉論壇,並直言:「靠薪資所得作為社會保險費的基礎,是錯誤的。」 全民健保第一期規劃總顧問、年屆90歲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左)上週回台參加健康經濟與健保政策學術研討會,與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右)對談。圖片來源 / 邱宜君攝 健保3大設計缺陷,讓病人與醫護付出代價 蕭慶倫不諱言,當初他所參與設計的全民健保有些基本缺陷,至今未被修正,只是拼湊著處理。 第1個缺陷:論量計酬。 「設計健保時,我們就知道論量計酬是錯誤的,」蕭慶
康健雜誌 ・ 1 天前
亂吃成藥害慘!72歲翁流感拖成重症,緊急插管救回一命
很多人一旦出現感冒症狀,習慣自己買成藥吃,以為可以輕鬆應付,但對高齡或慢性病患者而言,這樣的做法可能帶來嚴重風險。亞東醫院近期就收治一位72歲葉姓病患,就是因為自行服用成藥延誤就醫,導致流感惡化成重症,不得不緊急插管治療。
鏡報 ・ 1 天前
11死2傷!昆明車站試驗列車撞工人 傳「提前上道換軌」釀禍
大陸雲南省昆明市一火車站今(27)日凌晨發生重大事故。一列用於檢測地震設備的試驗列車在通過洛羊鎮站內彎道時,撞上進入鐵軌的施工人員,造成11人死亡、2人受傷的悲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許瑋甯邱澤「等4年婚宴」!半個演藝圈到齊 賓客名單曝光全網跪了
藝人許瑋甯與邱澤結婚即將滿 4 年,今年 7 月迎來寶貝兒子,今(28)晚終於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補辦婚宴,首波嘉賓名單一曝光,星光程度堪稱半個演藝圈都到齊。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許瑋甯、邱澤大婚今晚登場!賓客齊聚半個演藝圈 「最強媒人團」曝光
登記結婚近4年的明星夫妻檔許瑋甯和邱澤,在今年7月喜迎1子「lan」後,終於在今(28)日晚間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盛大婚宴。
鏡報 ・ 9 小時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5 小時前
80歲夫妻想租屋竟叫里長、社會局來!公證卻嗆沒繳房租你能怎樣…老人租不到房子?網曝現實跟口袋有關
台灣65歲以上人口超過430萬人,高齡者在租屋市場處處碰壁,成為居住正義的重大挑戰。內政部調查目前約有100萬獨居長者,近20萬人需要在外租屋,但現實中房東普遍對長者存在「年齡歧視」,僅不到5%房東願意租給高齡者。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