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缺陷李登輝也救不了?規劃者蕭慶倫揭3大制度錯誤:醫病都付出代價
親自參與健保設計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近日返台,直指健保制度3大缺陷,讓醫護長年陷入「高工時、低報酬」的惡性循環。當健保已不合時宜,台灣該如何走出新路?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上任還未滿3個月,施政踢到第1塊大鐵板。他在媒體專訪中透露,正在規劃要讓獎金、股利、利息、租金收入較高的人多繳一點補充保費,引起股民大反彈,行政院連忙宣布暫緩研議。
政策胎死腹中2週後,卻在一群頂尖醫療經濟學者的見證下,獲得國際級大師認可。
年屆90歲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蕭慶倫上週回台。35年前,他受到前總統李登輝倚重,擔任全民健保第1期規劃總顧問。返台後,他參加健康經濟與健保政策學術研討會及全球福祉論壇,並直言:「靠薪資所得作為社會保險費的基礎,是錯誤的。」

健保3大設計缺陷,讓病人與醫護付出代價
蕭慶倫不諱言,當初他所參與設計的全民健保有些基本缺陷,至今未被修正,只是拼湊著處理。
第1個缺陷:論量計酬。
「設計健保時,我們就知道論量計酬是錯誤的,」蕭慶倫指出,這種制度已被證明會導致不重視預防,創造出扭曲醫療行為的誘因:病人愈多,醫師收入愈高。當時李登輝總統交代他,去與14位醫界大老協商,改掉這種支付制度。
「但我失敗了。後來李總統說他自己試試,他也失敗了,」蕭慶倫停頓了一下說,「而今天,30年後,你們仍在努力。」當時社會仍不允許組織公民團體,個別資深醫師的反對就足以讓改革停滯,這個政治現實,是造就今日台灣醫療過度服務的根源。
第2個缺陷:沒有長期精算制度。
蕭慶倫說,社會保險是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長期契約,需要訂定數十年的長期精算原則,以便及早因應財務危機,但當時行政部門不想這麼做。因為那時台灣正邁向民主化,彈性的健保財務空間對政治人物實在太誘人,「政治上有時想給點小恩惠,」他說。
只有短期規劃的台灣健保,屢屢陷入財務吃緊危機。「財務危機讓誰付出代價?」蕭慶倫問,「是醫師和護理師,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工作更長時間,獲得更低報酬。」他認為這某部分解釋了今日的醫療人力短缺,使得年輕醫師紛紛遠離急重症科別與醫院,轉向高獲利科別與診所。
第3個缺陷:未能隔離政治干預。
蕭慶倫回憶,李登輝曾吩咐他,必須設計一套盡可能免受政治干擾的制度,因為健保就像一塊美味的大蛋糕,每個有經濟利益的政治團體都會想搶更大一塊。遺憾的是,政治干預如預期發生,影響顯著而且持續至今。

政策多屬短期方案,未觸及2大核心問題
「健康體系必須規劃、思考和改變,在公平的基礎上,為所有人永續經營下去,」蕭慶倫預估,至少得花上10年,才能改變現況。他肯定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提出的諸多改革措施,但也提醒,這些多屬於短期方案,還沒有觸及2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支付制度,以及醫療人力的供應。
35年過去了,蕭慶倫說,台灣社會已經與健保規劃時大不相同。
快速高齡化、所得差距擴大、產業轉向高科技、人口更集中於都市、住房成本大增、民眾對醫療期望更高。蕭慶倫在40個國家都觀察到一樣的問題:人民都想要最好的醫療保健服務,但是他們不想付錢。
誰該多付健保費?世代公平是調整關鍵
哪些所得該多繳一點健保費,牽涉世代公平。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分析,很多人年輕時按薪資繳費,等到退休時,政府又說制度已經不合時宜,要根據股利、利息、租金等計算,難免心生怨懟:我已經繳了這麼多,為何現在又要對我下重手?
面對這些聲音,蕭慶倫認為,要回到財政學基本問題:社會公平性要做到什麼程度?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森(Paul Samuelson)1971年寫道,「社會保險是國家社會讓貧困人可以生活得比較好的一種手段。」
當國家自身經濟結構,已不能仰賴勞工薪資辦理社會保險,勢必要啟動轉型。以西班牙為例,社會保險的費基已不是根據薪資,而是依所有收入並採累進稅率,收入愈高,負擔愈重(註)。
蕭慶倫強調,國際上借鏡很多,各國體質和系統各有特點,台灣要以自身條件為基礎,才能走出新路。
面對這些挑戰,作為經濟學家,蕭慶倫想得到一些解決方案,但無法確定哪些解方最適合台灣,台灣必須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系統特點去創新。
可以確定的是,人工智慧掀起新的工業革命,遠距醫療和新藥、新技術蓬勃發展,10~15年內,人類或許真的能像普丁對習近平誇口的,活到150歲。屆時健保的負擔將更沉重。
註:根據經濟部國貿署,自2025年1月1日起,西班牙施行自營業者社會保險費新制,此係西國養老金改革措施之一。西國自營業者將以實際淨收入作為支付每月社保費之計算基礎,社保新制將自營業者實際淨收入劃分為15個級距,收入較高之9個級距每年負擔的社保費將高於現行支付額度;可能增加近1,000歐元。
延伸閱讀:
300萬腎臟病患自救指南!10大照護黃金SOP,如何讓洗腎風險降至1成?
其他人也在看

冬季進補別踩雷!營養師揭「香油混大豆油」恐致身體發炎
香油與純麻油雖然名稱相似,但兩者成分與功效大不相同。市面上許多標榜為香油的產品實際上添加了大量大豆油,若攝取過量可能導致身體發炎問題,建議消費者購買前應仔細查看營養標示,避開混合油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人行道畫停車格自豪比讚⋯Cheap開噴:活在同一宇宙?藍議員回應了
國民台南市議員蔡育輝24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爭取多年新營圓環停車位改善工程即將完工;這篇貼文讓百萬網紅Cheap看傻眼,人行道竟然不是用來給人走,懷疑自己與蔡育輝活在不同宇宙。對於Cheap指教,蔡育輝表示,經過交通局多次會勘,爭取多年才完工,更怒嗆「網紅不一定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熱愛麵食與重口味!50歲男「3個調整」成功停用30年降壓藥 營養師揭關鍵
50多歲的A先生,身為高科技廠長,卻從高中起就因家族性高血壓而日日服藥,整整30年。他熱愛麵食與重口味,早餐習慣更是肉排蛋吐司配濃茶,日積月累下體重攀升,甚至伴隨中度脂肪肝與心悸。原本,他以為這就是與藥物為伍的一生。然而,在專業營養師與醫師團隊的密切合作下,經三個月的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A先生成功「停藥」! 30年降壓藥物 停藥的轉捩點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這背後的關鍵,正是「營養力」策略與得舒飲食(DASH Diet)的力量。A先生過去因忙於廠務與接送孩子,鮮少運動。長期外食、對麵食情有獨鍾(例如牛肉麵),已是生活常態。半年前,他甚至出現心悸與輕度打呼的問題。直到某天,護理師語重心長地提醒他體重過高,才讓他真正警覺。於是,他決定勇敢踏出這一步,接受營養師的三個月飲食計畫:大幅減少麵食與油炸物,積極增加蔬菜攝取,並完整導入得舒飲食的核心原則。不可思議地,短短一個月,A先生體重顯著下降,血壓也穩定降至120以下,加上每週三次的慢跑習慣,醫師親口宣布:「您可以停藥了!」根據國際權威期刊《Int J Hypertens》的系統性回顧,得舒飲食(DASH Diet)能有效降低血壓、改
常春月刊 ・ 1 天前一張破了10年的醫美巨網,還補得起來嗎? 資深名醫告白:診所賺快錢,醫師淪為高級操作員
近期醫美(美容醫學)手術併發症與醫療爭議案件頻傳,終於迫使衛福部再度出手整頓,預告將再次修正《特管法》,全面加強醫美管理。一公布便在醫界引發軒然大波,支持與反對聲音激烈拉鋸。 對此,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皮膚科專科醫師邱品齊直言,今天會走到這一步,早在 2015年12月底衛福部首次修正《特管法》時,就已埋下伏筆。2018年6月衛福部再次修正,許多專家已看到問題未來會更嚴重。 如今《特管法》再次修正,更像是在一張早已布滿破洞的巨網上「再補一道補丁」。若不從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著手,這張破網難以補起,也難以真正改善醫美市場傾倒的現況。 以下為邱品齊的第一線觀察: 目前醫美市場之所以亂象叢生,並非某一事件所造成,而是多重制度缺陷長期疊加的結果。 這次引發大反彈,其實與 2018 年的《特管法》修正有關。雖然看似目的是強化高風險醫美手術管理、提升病患安全,但當時的設計留下了幾個關鍵「破口」: ‧ 破口1:針劑注射與光電治療未限定執行醫師資格,也缺乏教育訓練規範。 ‧ 破口2:納入許多在養成教育中未充分訓練相關手術的專科,變相擴大了可執行醫美手術的醫師範圍。 ‧ 破口3:特定美容醫學手術的範圍過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財政部公告對陸製啤酒與熱軋鋼品課徵反傾銷稅 最高稅率51.94%
財政部關務署今天(27日)表示,對中國產製進口啤酒與特定熱軋扁軋鋼品反傾銷稅調查案,經財政部及經濟部最後認定涉案廠商確有傾銷情事,且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於今日公告課徵反傾銷稅,並溯自今年7月3日實施,為期5年。其中,啤酒課徵稅率為19.13%到51.94%,熱軋鋼品課徵稅率16.10%至20.15%。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腦傷後連搬肉都做不到!醫打造客製化復健 助他成功重返職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二月,下班途中的一場嚴重車禍,導致46歲的李先生硬腦膜下出血、右手橈骨骨折,右半身無力、頭暈不止、注意力短暫,生活被強制按下「停止鍵」。經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一個月的住院治療與後續門診復健,原預計五月重返工作崗位,卻在第一天就因為搬不動冷凍肉品、操作緩慢,而遭判定無法勝任。所幸,經復健科林允中醫師以及職能治療師黃如燕設計的職能訓練方案,李先生已能站在機台前,熟練地操作冷凍肉攪拌設備。 外力重擊大腦常影響動作與認知 身體復健外還需職能訓練 復健科林允中醫師表示,大腦受外力重擊的病人,常出現動作障礙、認知與情緒問題,影響職場表現。因此安排李先生進入職能治療,他強調,復健的終點不只是回家,尤其是勞工,要幫助病人回到原來的生活與職場。 黃如燕職能治療師則為李先生進行工作分析,評估搬運、操作與體力需求後指出,李先生的日常生活功能已恢復,但真正難的是,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負重搬運、操作機台,這些都需要手腕穩定性與核心肌耐力。 客製化職能訓練方案 視個人需求進行復健 針對這些挑戰,黃如燕職能治療師設計客製化的職能訓練方案,聚焦三大面向: 1.手腕訓練:使用啞鈴與握力器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玩命關頭》迷瘋了!保羅沃克最愛的Ford GT、喊價破1700萬
你願意花多少錢收藏一輛由保羅沃克親自開過的傳奇跑車?美國拍賣網站近日正拍賣一輛2005年Ford GT,出價還剩一週就衝破55萬美元(約台幣1700萬),還持續往上加碼。拍賣資訊指出,這輛GT曾是沃克生前珍藏之一,但詳細入手來源並未公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皮膚科年會聚焦自體修復新趨勢 PLTEX晶泌科技成醫學年會關注焦點
針對PLTEX的應用層面,蔡詩辰醫師表示,由於PLTEX的臨床優勢在於「穩定、高濃度、可重複使用」,使其比傳統PRP更適合作為術後修復與再生管理的搭配技術,主要扮演的角色是縮短醫美的術後修復的紅腫期,降低發炎風險,並加速皮膚屏障的重建,對於敏弱肌膚或反覆接受醫美療程的患者可減少累積性損傷、提升肌膚的耐受度。
NOW健康 ・ 1 天前
秋冬換季,小心過敏性鼻炎與血管運動性鼻炎發作!耳鼻喉保健與預防6大原則
【華人健康網文/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每到秋冬交替,氣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水、耳悶、喉嚨乾癢甚至反覆咳嗽的困擾。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統計,每年10月至隔年2月,過敏性鼻炎與鼻腔相關問題就診率會增加超過1.5倍,許多患者因此夜眠不安、工作效率下降。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短期累積抗膽鹼藥物提高心臟驟停 嘉基研究登期刊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7日電)嘉義基督教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嘉基與成功大學最新研究,民眾短期內累積使用多種具抗膽鹼作用藥物,會顯著提高院外心臟驟停風險,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心血管權威期刊。
中央社 ・ 1 天前
失眠別再逼自己秒睡!醫授「5招」助你與睡眠和解
生活中心/林依蓉報導許多民眾飽受「入睡困難」、「睡了易醒」或「整夜淺眠」的失眠困擾,這不單是生活壓力所致,更多是源於錯誤的小習慣正在悄悄偷走好眠。對此,醫師楊聰財近日在臉書公開分享「5大睡好覺」祕笈,幫助民眾能在短時間內進入準備休息的狀態,並強調「睡眠不是按下開關,而是一段降速旅程」。
民視 ・ 1 天前
車禍翻滾後睜眼「金幣數不清」 手術解救眼球偏斜複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5歲的陳先生,去年中發生交通事故,全臉骨折合併複雜性左眼眶底骨折,左眼球下方肌肉被骨折碎片卡住,無法自由轉動,緊急手術處理,手術重建半年後,儘管臉部外觀與咬合功能已明顯改善,卻出現雙眼複視的問題,看東西一個變兩個,不僅下樓梯易踩空,連玩手遊金幣也數不清,必須遮住一眼,所幸,醫療團隊進一步進行眼外肌移位手術,才改善複...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80歲夫妻想租屋竟叫里長、社會局來!公證卻嗆沒繳房租你能怎樣…老人租不到房子?網曝現實跟口袋有關
台灣65歲以上人口超過430萬人,高齡者在租屋市場處處碰壁,成為居住正義的重大挑戰。內政部調查目前約有100萬獨居長者,近20萬人需要在外租屋,但現實中房東普遍對長者存在「年齡歧視」,僅不到5%房東願意租給高齡者。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1 小時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許瑋甯、邱澤大婚今晚登場!賓客齊聚半個演藝圈 「最強媒人團」曝光
登記結婚近4年的明星夫妻檔許瑋甯和邱澤,在今年7月喜迎1子「lan」後,終於在今(28)日晚間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盛大婚宴。
鏡報 ・ 16 小時前
最新民調驚人反轉!這2慘崩跌 她曝主因
[NOWnews今日新聞]根據震傳媒今(27)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民進支持度連續兩個月上漲到達37.1%,藍、白連續兩個月崩跌,分別為22.3%與13.4%,這表示即便藍白合,加起來的支持度(35....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又有冷空氣來了!這天有望迎首波大陸冷氣團 入冬以來最有感降溫
今(27)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水氣增加,各地雲量偏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地區、中部山區及新竹、苗栗也有零星短暫雨,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整天都有機會下雨。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開始冷空氣強度將更強,有機會達首波大陸冷氣團強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阿布達比轉機失聯3日陳男找到了 妻證實人在「杜拜警局」
雲林一對夫妻原定赴中東旅遊,未料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轉機時,丈夫陳男於登機空橋上突遭五名武裝人員帶走,長達三日音訊全無,家屬焦急在網路上發文求助。全案經媒體報導後,今(27日)上午傳來好消息,陳男妻子楊女證實,丈夫已被尋獲,目前人在杜拜警察局,駐外辦事處已派員前往關心。
鏡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