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需要補充「維生素D」?專家解析「維他命D」5功效以及特別提醒「這季節」更需要補充 | Women's Health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Tanja Ivanova
即將進入 十一月,這代表冬天正式來臨,這也意味著每個人(是的,包括孕婦與哺乳中的媽媽)都應該開始考慮每天補充維生素 D。
為什麼呢?
我們體內大多數的維生素 D 來自陽光,但在秋冬季節,陽光不足,身體根本無法製造足夠的維生素 D。
因此,英國政府與國民健康署(NHS) 都建議英國民眾在這段時間每天補充維生素 D。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
我們真的需要這些膠囊嗎?
它們真的有效嗎?
根據建議,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400 IU(即 10 微克/µg)。
認識專家:Dr. Federica Amati — 個人化營養公司 ZOE 的首席營養師,同時也是《更年期好食光(Recipes for a Better Menopause)》一書的作者。Tina Lond-Caulk — 營養師,Revive Active 品牌大使,以及《吃得好、感覺更棒(Eat Well and Feel Great)》一書作者。Kim Pearson —駐倫敦 哈雷街(Harley Street) 的臨床營養師。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需要維生素 D?
「維生素 D 是『陽光維生素』,」營養師、Revive Active 品牌大使、著有《吃得好、感覺更棒(Eat Well and Feel Great)》的 Tina Lond-Caulk(又被稱為「營養大師」)說道。
「我們的身體需要維生素 D 的理由非常多,尤其是在英國的冬季,這一點更為關鍵。」
ZOE 營養首席顧問、著有《更年期好食光(Recipes for a Better Menopause)》的 Federica Amati 博士 補充說:
「維生素 D 幾乎影響著全身每一種組織,對免疫系統運作與骨骼健康都至關重要。」
雖然人體可以藉由日曬合成維生素 D,或從飲食中攝取(例如:油脂豐富的魚類、菇類、以及強化穀片),但在這個季節,由於日照不足,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足夠的維生素 D,而實際上,多數人從飲食中攝取的量也遠低於健康所需。
駐倫敦哈雷街(Harley Street)的營養師 Kim Pearson 也指出:
「不幸的是,自然界中高品質的維生素 D 食物來源非常有限。再加上我們越來越久坐、室內化的生活方式,以及英國多變的天氣,導致許多人都有缺乏風險。」
Amati 博士強調,維生素 D 的作用遠超過維持骨骼健康:
「維生素 D 與維生素 A 會共同調節免疫反應。」她解釋說,
「免疫細胞上具備維生素 D 受體,能直接與維生素 D 作用,甚至能自行生成活性型維生素 D,以此調整自身的活動。」
Lond-Caulk 進一步說明,維生素 D 是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它的功能幾乎像是一種荷爾蒙,能調節多種生理機能與基因表現。
她說:「維生素 D 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
首先,它能調節免疫系統,幫助身體抵禦感染與疾病;
其次,它對情緒與心理健康影響深遠,能預防如季節性情緒失調(SAD)等問題;
最後,它能幫助身體吸收鈣質,維持骨骼強健與健康。」
缺乏維生素 D 會出現哪些症狀?
營養師 Kim Pearson 說:「缺乏維生素 D 會引起許多常見的健康問題」。
「這些症狀包括:頻繁感冒與咳嗽、疲倦無力、情緒低落與憂鬱、下背痛、以及肌肉無力。
不過,也有許多人維生素 D 水準偏低,卻沒有明顯症狀。
要確定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 D,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檢測。」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 D?最準確的方式是進行 「25-羥基維生素 D(25-hydroxy D)」血液檢測,這是目前用來評估體內維生素 D 狀況的最佳方法。不過這項檢測其實是一種間接指標(proxy measure),也就是說,它能讓你了解身體如何分解與代謝維生素 D,但並不能完全反映你的身體實際如何利用維生素 D,或它目前在體內發揮了哪些效果。
為什麼我們應該考慮補充維生素 D?
「在英國,建議從 9 月到隔年 4 月底——凡是月份名稱中含有『R』的月份——都應該補充維生素 D,」營養師 Tina Lond-Caulk 說。
「因為在這段期間,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足以讓身體有效生成維生素 D。」
不過,維生素 D 的生成不僅受到季節影響,還會受到多種因素干擾,ZOE 營養首席顧問 Federica Amati 博士 補充說明:
「防曬乳雖能保護肌膚免於紫外線傷害,但同時也大幅降低皮膚合成維生素 D 的能力,因為這個過程需要 UVB 紫外線的參與。
此外,膚色中的黑色素 也會影響生成效率。黑色素就像天然防曬,黑色素越多,合成維生素 D 的速度就越低。」
她進一步指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從陽光中合成維生素 D 的能力也會下降。
「另外,由於維生素 D 是脂溶性維生素,體脂肪比例較高的人 會將維生素 D ‘困’在脂肪組織中,使其在血液中的循環量減少。」
最後,遺傳因素 也會影響個體的維生素 D 水準。
「某些基因變異(例如與維生素 D 相關的單核苷酸多型性 SNPs)可能改變體內維生素 D 的濃度,並進一步影響相關疾病的風險。」
補充維生素 D 會有壞處嗎?
有多項試驗給予受試者每日超過 400 IU、甚至高達 5,000 IU 的劑量,結果顯示,透過注射或大量口服維生素 D,反而導致骨折與跌倒風險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 D 不像某些維生素 B 會隨尿液排出。
一旦過量攝取,體內就會累積,可能引發神經問題與肌肉異常。
每天別超過 100 微克(4,000 IU)維生素 D,否則恐有害健康。
市面上的維生素 D 補充品有哪些種類?
「維生素 D 補充品主要有兩種型態,」營養師 Kim Pearson 說,
「分別是 維生素 D2(麥角鈣化醇, ergocalciferol) 與 維生素 D3(膽鈣化醇, cholecalciferol)。」
她補充說:
「大多數專家都認為 D3 是更理想的選擇 ,因為人體在接受陽光照射時合成的正是維生素 D3,因此這是最自然的補充形式。研究顯示,D3 的生物可利用率更高,並且比 D2 更有效提升血液中的維生素 D 水準。」
需要注意的是,劑量不能過量,建議遵循 400 IU(即 10 微克) 的標準攝取量。
最佳的維生素 D 補充組合
那麼該如何挑選補充品?
營養師 Tina Lond-Caulk 建議選擇 「維生素 D3 搭配 K2」 的補充劑:
「這是最有效提升維生素 D 水準的組合,可說是黃金雙拍檔。」
為什麼要加上 K2?
她說:
「因為維生素 K2 會將鈣質從血液中導向骨骼與牙齒,並確保它不會堆積在動脈內,避免心血管問題。」
更多營養相關內容
Is Tiktok's tadpole water trend good for your gut?
Why are young people getting colon cancer – and are emulsifiers to blame?
Porridge has been classified as 'junk food' under new advertising rules - is it *actually* bad for you?
What actually is the cabbage soup diet and is it healthy?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COPYRIGHT: Hearst Owned
PHOTO CREDIT: 美麗圈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維他命C」都白吃了?2種NG搭配會拖累「維他命C」吸收
>> 10款「維他命D」推薦!幫助鈣吸收還能抑制慢性發炎、維持肌肉力量
>>補充維他命只吃水果小心肌膚老10歲!女生別忽略「脂溶性維生素D、A、E、K」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討厭的另一半,其實是自己?」心理學揭:多數關係的崩壞,都始於自我投射
「他怎麼那麼愛控制?」、「她總是情緒化又愛抱怨。」我們在戀愛中最看不順眼的那些特質,往往正是自己不願意承認的一面。心理學中有個現象叫「投射效應」(Projection Effect)——當我們無法正視內在的不安、缺陷或慾望時,會下意識地把這些特質投射到別人身上,尤其是最親近的伴侶。於是,愛情裡最頻繁的衝突,往往不是他太糟,而是我們太像。
bella儂儂 ・ 13 小時前
台灣品牌發光發熱!BLACKPINK Jennie穿瘦瘦靴登演唱會、價格超親切…Lisa這件百褶裙,全網瘋找同款
韓星同款單品:BLACKPINK Lisa穿台灣品牌PCES百褶裙韓國女子天團BLACKPINK日前在高雄進行「DEADLINE 世界巡迴演唱會」,其中備受矚目的Lisa在舞台上演出期間,身穿一款來自台灣服裝品牌PCES新系列的繫帶百褶裙,瞬間在粉絲與媒體間掀起熱烈討論。「繫帶百褶裙」以現代手法演...
styletc ・ 13 小時前

首爾市中心大樓傳火警 逾百人緊急疏散、10餘人受困頂樓
韓國首爾市中心一棟建築21日上午發生火災,造成3人送醫,超過百人緊急疏散。消防部門在火災發生約44分鐘後成功控制火勢,目前正進行殘火清理作業。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這裡痠那裡痛?這些方法超簡單 在家自己做就有效
慢性痠痛、疼痛,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經常必須給人推拿按摩,又或者發生急性疼痛,必須吞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求得一時紓解;其實有些在家就可以做的自然療法,沒副作用,而且有效。 造成身體疼痛、痠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關節炎、滑囊炎、肌腱炎、纖維肌痛症、肌肉過度使用、感冒或新冠病毒引起等等。下列這些自己在家裡可以進行的自然療法,都曾有研究顯示可以幫助減緩不適,有時混合運用,將有更好效果。 吃薑黃 薑黃是印度料理常用的特殊口味辛香料,內含的薑黃素(Curcumin)在多個研究中發現,可以減輕多種狀況所造成的疼痛,包括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坐骨神經痛所起的疼痛。 吃薑黃的方法很多,市面上有做成營養補充品或是薑黃茶,也可以買薑黃粉或薑黃調味料來加入煮食之中。專家說,若與黑胡椒混合,止痛的效果最佳。 熱敷 熱敷減輕肌肉痠痛,對緩解急性下背痛或短期下背痛也有明顯效果。經痛、經前症候群時,熱敷腹部也有幫助。熱敷能有療效,主要是因為溫熱能打開收縮的血管,促進血液流動。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情況造成的關節僵直,熱敷後可以改善。 有些時候,你可能會發現,熱敷與冰敷交替,或許對你而言效果更好。 冰敷 運動傷害引起的
康健雜誌 ・ 4 小時前
多做一件事 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疼痛和換關節風險
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肥胖者罹患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不過有研究發現,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是因為關節過度耗損而引起的,還有其他因素。 退化性關節炎會使得關節僵硬、生活行動受限,且關節腫痛,讓病人更不敢動。不過研究發現,透過運動和飲食控制,可以降低關節疼痛和日後置換關節的機會,且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可能另有原因! 減去少少的體重 就能降低疼痛和換關節的機會 退化性關節炎是不少中、老年人會碰到的問題,不過隨著飲食和靜態生活習慣,肥胖人口增加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一份刊登在《國際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的研究,追蹤了4,081個肥胖、有退化性膝關節的病人和4,046個有退化性髖關節的病人8年的時間發現,只要每減去1%的體重,就能降低2%換關節的風險,且對同時有髖關節疼痛的人而言,可以降低3%髖關節疼痛的機率。 台灣復健醫學會健康促進暨運動醫學委員會委員、復健醫師林杏青指出,改善幅度不大的原因在於,退化性關節炎是多病因,加上這8年間生活習慣、意外或慢性病等等可能因素,讓受試者還是走到了換關節的路,但整體而言,有減重就有幫助。 退化性關
康健雜誌 ・ 4 小時前
冷凍蔬菜就不優?正妹營養師曝「1神奇關鍵」:被低估的營養超人!
不少民眾因為沒有時間到傳統市場買菜,會到超市選購冷凍蔬菜,不過卻擔心不夠新鮮,會讓家人吃不安心。營養師陳珮淳表示,冷凍蔬菜才是「被低估的營養超人」!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1750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減重縮胃釀「腦病變」 家屬控名醫宋天洲疏失 醫師反駁
一位L小姐,4月找上高雄減重名醫宋天洲進行縮胃手術,沒想到術後卻出現食不下嚥、生活無法自理的情況,現在就連站立走路都無法,診斷出「維尼克氏腦病變」,全案衛生局也調查,祭出醫師裁處停業4個月,不過宋天洲醫師反駁,病患堅持動手術,往後沒有遵照醫囑,面對處分,他將提出申覆。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李嘉欣都讓位!和Rosé、孫芸芸是閨蜜,盤點香港最強名媛圈
在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時尚之都」的城市裡,名媛不勝枚舉,從出生即含著金湯匙,到憑藉美貌與智慧嫁入豪門,「名媛」成了香港上流社交圈的多年縮影。不同於觀眾熟知的嫁入豪門女星如李嘉欣、徐子淇、黎姿等憑氣場與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新北貢寮秘境咖啡廳!開在海邊漁村,超貼心提供沖洗室,玩水後直接來杯清涼氣泡飲配手作甜點
就是一家開在海邊的咖啡廳,位於貢寮的澳底尖山腳街,算是東北角秘境咖啡廳吧!?因為這裡真的蠻低調隱密的,是個位於海邊的小村落。但不知道為何,這裡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可能是低矮的平房跟老榕樹還有時不時傳來的海浪聲,帶點海味的潮濕空氣以及一種靜懿的悠閒感,在這裡喝上一杯咖啡,吃點甜點,簡單的幸福感由來而生。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22 小時前
250萬台人腎壞了!什麼食物可護腎?專業醫「5字」回答
腎臟是重要的排毒器官,如何護腎一直是重要議題。醫師陳俊吉表示,事實上,護腎食物「根本不存在」,任何東西吃多,都有害腎臟。均衡和適量的「健康飲食」有益健康,當然也有益腎臟,「但並不需要特別強調某單一食物,很多宣稱的『護腎超級食物』,吃太多也有健康疑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營養專家點名「3種常見食品」恐害糖尿病、焦慮上身! 很多人早餐就吃
你知道自己經常吃的食物是「超加工食品」嗎?根據CNBC報導,超加工食品是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通常價格低廉、方便食用,而且非常美味,因此成為許多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但這樣的食物營養價值低,且含有多種食品添加物,長期攝取可對健康造成影響。哈佛醫學院營養精神醫學專家Uma Naidoo醫師和夏威夷大學營養學Jinan Banna教授就為大家列出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的超加工食品。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與多種疾病有關 還會影響精神健康 Naidoo醫師指出,超加工食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如玉米、大豆和糖等天然食材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都會大量流失。這些食品透過添加防腐劑、化學物質、人工調味料、甜味劑和著色劑等食品添加物來大大延長保質期,同時含有過量的Omega-6脂肪酸和較低的Omega-3脂肪酸。早餐穀物、薯片、沙拉醬、含糖飲料、冷凍食品,以及熱狗等加工肉類,甚至一些植物奶都屬於超加工食品。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以及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等健康問題。此外,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也與憂鬱症、焦慮症等有關,Naidoo醫師就分享,當她的患者用未經加工、營養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台股一路飆上34600點?杜金龍揭明年高點在「這月份」:之後將回檔震盪
受惠於AI熱潮,全球股市掀起多頭,台股也在「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之下站上27000點關卡,對此,分析師「股市老先覺」杜金龍也在節目《數字台灣》中指出,根據他從股市波形來推估,這波升段「最高將漲到34600點」,但明年進入一個時間點後,將是約半年的回檔整理期,隨後再度進入末升段。主持人謝金河先提到,台灣人口雖少,只有2300萬,但現在的市值超過3兆,已經成為......
風傳媒 ・ 1 天前
加糖咖啡=不健康?專家揭真相:一天喝超過「X杯」才真的有影響
現今喝咖啡與健康問題一直是大家討論的話題之一,咖啡可以透過增加身體的心率和能量消耗來促進新陳代謝,卻也是致癌原因?中國南方醫科大學的一項大型研究報告發表,證實咖啡加糖一樣能降低死亡率。 咖啡致癌?研
女人我最大 ・ 14 小時前
新北汐止伯爵山莊陽台「磁磚雨」 住戶:清晨被巨聲嚇醒
近日北台灣風雨不斷,多處建築物發生磁磚剝落事件,引發民眾恐慌!新北汐止一處屋齡36年的社區,住戶清晨被巨響驚醒,赫然發現陽台磁磚崩落滿地;淡江大學也傳出3樓教室外牆磁磚掉落。專家表示,屋齡超過30年的建築物須特別留意,建議先行敲除鬆動磁磚避免憾事發生,並在雨天採取臨時防護措施以策安全。磁磚剝落問題頻傳,民眾人心惶惶!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 醫揭最新研究:助燃脂、血糖不亂飆
薑是中式料理和食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無聲骨鬆恐悄悄偷走行動力 營養師教你顧骨本3大要訣
花蓮災後的「鏟子超人」行動感動全台。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為了協助災區重建,從家鄉騎著鐵馬啟程,輾轉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另一位90歲老翁帶著鏟子,在火車站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災區支援的畫面,也在社群瘋傳。
NOW健康 ・ 11 小時前
臨終前的深情!妻領不到遺屬年金崩潰 亡夫偷「做1事」撐起她餘生
在日本,年金制度對於許多高齡者而言,是維繫晚年生活的關鍵保障。然而,對於早年因創業或經濟困難而錯失繳納機會的人來說,老年生活往往更加艱辛。現年70歲的A女士(化名),早年與丈夫一同創業,當時因經濟拮据無力負擔國民年金,因此未能繳納。後來創業失敗,她也只能靠打零工維生。某天,年長她18歲的丈夫因病過世,原以為自己可以領取遺屬年金,卻被告知不符合資格。所幸丈夫生前為了不讓妻子日後受苦,曾默默繳納國民年金,讓生活貧困的A女士得以每年領取61萬日圓(約每月5.1萬日圓)的退休金,雖無法過上寬裕生活,卻仍可勉強維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