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官員:台灣為第8大投資國 未來合作空間寬廣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0日專電)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菲律賓經濟特區正成為台灣製造業與科技業的新興投資熱點,反映出雙方日益深化的經貿關係。官員表示,雙方未來合作的空間寬廣。
菲律賓經濟特區管理署(PEZA)署長潘加(Tereso Panga)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台灣現已是PEZA經濟特區的第8大海外投資來源,對菲律賓出口與就業有重要貢獻。
PEZA現管理菲律賓431個經濟園區,涵蓋製造業、資訊科技、農業加工與觀光等領域,入駐廠商超過4300家,其中84家來自台灣,投資總額逾5億9304萬美元(約新台幣181億元),創造出口收入約8億7200萬美元,並為菲律賓增加2萬8000個就業機會。
「台灣是PEZA第8大投資來源,且仍有龐大的成長潛力。」潘加說。
PEZA資料顯示,目前在PEZA經濟特區營運的知名台資企業,包括日月光(ASE)、建準電機(Sunon)、康舒科技(AcBel)、中磊電子(Sercom)、Adapter Tech等,還有其他生產金屬製品、橡膠、塑膠與紙品的廠商。
潘加說:「台灣企業為菲律賓產業注入動能,我們期待與更多台企合作,特別是在菲律賓『工業4.0』及鄉間經濟園區開發等新計畫上。」
菲律賓下一階段的產業發展將聚焦在經濟園區導入永續概念與創新技術,盼與全球綠色與數位製造潮流接軌,在促進經濟成長的同時,保護環境。
潘加指出,這與台灣產業升級的方向相契合,台灣電子、半導體與再生能源公司正在尋找具成本效益與戰略地位的新基地,菲律賓是理想選項。
他說,菲律賓正積極向台灣半導體與電子、電動車、精密製造與金屬加工、資通訊科技以及再生能源等產業招手。此外,醫療設備與綠能科技的全球需求持續上升,帶動新的周邊市場,也為PEZA吸引台廠投入零件製造與最終組裝,帶來新的契機。
PEZA一組訪問團最近赴台招商,就看見這樣的趨勢。多家廠商承諾來菲投資或擴廠,有一家將在八打雁省(Batangas)投資500萬至600萬美元,另一家則將到菲律賓設立首座高階影音產品製造廠,目標在3年內創造9000萬美元的出口額。
自從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於2022年上任後,菲台交流漸趨頻繁,菲律賓總統府今年4月發布第82號備忘錄通告(Memorandum Circular),放寬政府官員以經濟、貿易和招商目的訪台的限制。
潘加強調,菲律賓擁有英語能力強、勞動成本具競爭力,以及地理位置接近台灣及東北亞的優勢,與台灣產業能量完美互補,PEZA將透過舉辦投資論壇、與台灣商會及產業協會合作等方式,繼續推銷菲律賓。
他說:「展望未來,PEZA期盼進一步深化與台灣在電子、半導體與綠色科技等重點產業的關係,開發可與台灣供應鏈接軌的經濟聚落,讓菲律賓成為台灣企業多元化布局的重要基地。」(編輯:韋樞)1141020
其他人也在看

緊抓供應鏈轉移潮流 菲盼成台灣先進產業延伸基地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0日專電)美中貿易戰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菲律賓經濟特區管理署(PEZA)署長潘加(Tereso Panga)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菲律賓與台灣地理相近,可以成為台灣的延伸,不僅是在旅遊業方面,在投資設廠方面也是,特別是資訊科技外包和製造業。」
中央社 ・ 1 天前桃園萬聖城24日開城、群魔亂舞鬧商圈 免費接駁及管制一次看
「2025桃園萬聖城」將於10月24日至11月2日在桃園藝文廣場和藝文綠園道登場,市府觀光旅遊局與商圈業者合作推出快閃活動,18日夜光踩街定目劇「魔蛛古堡守衛隊」現身快閃青埔「置地廣場 桃園」,19日中壢高商韓研社與勁舞社「群魔亂舞鬧商圈」化身各式變裝鬼怪現身街頭,快閃現身統領廣場、新光三越及遠東百
自由時報 ・ 1 天前《國際產業》不是黃仁勳...AI股上天堂下地獄都看「他」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花旗分析師出具報告指出,未來5年,OpenAI得投入超過1兆美元資金,才可能實現其充滿野心的算力目標,但該公司最終可能沒有足夠資金走完全程。另有分析師警告,OpenAI可能讓全世界美夢成真,也可能讓全球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 該ChatGPT開發商陸續宣布與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和超微(AMD)結盟,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部署龐大的運算能力。根據最新達成的協議,OpenAI將採用這三家公司的晶片來實現26 GW的運算能力,這幾乎是夏季高峰期整個紐約州的用電量。 花旗估計每實現1 GW算力需要在運算硬體、能源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建置上投入500億美元。基於這個假設,到2030年,OpenAI的資本支出將達到1.3兆美元。 據悉,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公司內部甚至提出了更加大膽的計畫。《The Information》在9月底報導,奧特曼提出到2033年部署250 GW算力的目標。這表示相關成本將達到驚人的12.5兆美元。 OpenAI是否有如此雄厚的資本來實現目標,沒人能保證。到2030年,OpenA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檳城屠妖節發放 茹素護生一人一善
慈濟馬來西亞分會為印裔照顧戶舉辦發放活動,提前感受屠妖節的氣氛,場外設立攻站宣導環保茹素,志工也向照顧戶宣導一人一善,鼓勵人人匯聚點滴愛心。 迎接屠妖節的到來,慈濟馬來西亞分會為印裔照顧戶舉辦發放...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警戒持續」 4千多秀林居民住收容所
花蓮太魯閣堰塞湖危機,讓住在下游潛勢區域的4千多位居民預防性撤離,要待在收容所5天。即便物資充足,但部分居民認為不方便,選擇就近找籃球場搭帳篷。但秀林雨勢恐怕越來越大,就擔心發生狀況,在鄉長不斷勸說之下,居民才願意撤到收容所。 #太魯閣堰塞湖#秀林居民#收容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降息循環到 投資級債有潛利
美國聯準會正式進入降息循環,就歷史經驗顯示,降息環境中美元投資等級債的表現往往優於公債,成為投資人追求收益與因應波動的核心資產配置。看準趨勢施羅德投信推出全新產品「施羅德智選優質美元債券基金」,施羅德投信表示,這檔基金不僅聚焦美元投資級企業債,特別的是,該檔基金結合AI科技與專業團隊雙重把關,並提供多幣別、多級別的投資彈性,以滿足不同投資人需求。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盼以理性、務實態度面對能源轉型 蔡英文:避免政治影響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前總統蔡英文的《想想論壇》日前發表兩篇有關能源議題的文章,並在昨(19)日於臉書分享其中一篇。蔡英文表示,未來不管台灣要不要接受新一代的核能科技,或再生能源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涉貪個案,都不能否定這些關於能源的事實、理性的數據;她強調面對能源轉型的挑戰,應該聚焦在已有共識的事情上,並且用理性、務實的態度,避...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台積電平歷史最高價1495元 推升台股創新高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股價開高走高,一度攀高至1495元,平歷史最高價,市值達新台幣38.76兆元,貢獻大盤約361點,推升台股創歷史新高達27768點。
中央社 ・ 1 天前
天氣轉涼不吹冷氣「別急著關機」!台電籲先做1事:延長機身壽命
秋天來了!天氣漸漸轉涼,尤其入夜後更加明顯,不少民眾家中已經將冷氣關閉,台電提醒,冷氣使用完畢別急著關閉電源,可趁著這段時間好好清潔一番,結束後也要記得開啟「送風模式」,以免濕氣殘留機身,影響冷氣壽命。
鏡報 ・ 1 天前

郝龍斌有藍縣市長力挺為何輸給鄭麗文?沈富雄揭關鍵原因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外界原先預期國民縣市長紛紛表態力挺下,郝龍斌在國民主席改選有明顯優勢,但最終卻讓鄭麗文異軍突起、成功翻盤。對此,前立委沈富雄也分析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議員吐露基層焦慮 曝一票人「氣到想退」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爆冷擊敗被視為組織動員代表的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就有議員爆料已有不少人對此結果「氣到想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包括國民人自己在內,許多人都將新任的國民主席定位為「過渡主席」,任務是帶領國民撐過這兩年,於2027年中提名下任國民總統候選人(極可能是盧秀燕);如果一切順利,過渡主席甚至可能提早辭卸主席職務「大政奉還」,讓總統被提名人完成「政合一」帶領國民完成政輪替。只是,這說法忽略最大在野主席本身所具備的高度政治性,這項職務不僅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可以形塑自己的政治風格,也可以制定提名規則左右總統提名人選──此刻鄭麗文的出線就徹底打破這種所謂「過渡主席」的認知。
鏡報 ・ 1 天前
批趙少康「配角搶戲會害死主角」 蔡正元提1事:郝龍斌敗選是無妄之災
國民主席選舉在日前進行投開票,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以6萬5122票、得票率50.15%,贏過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4萬6,551票、得票率35.85%,當選國民主席。對此,前立委蔡正元於《中天新聞》表示,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的助選害慘了郝龍斌。蔡正元指出,趙少康於競選期間做出境外勢力介選指控,甚至延伸至紅統、反共。郝龍斌可能基於和趙少康之交情,並未做很明確的切......
風傳媒 ・ 1 天前
不滿鄭麗文當選?趙少康發表千字文:得票數最低、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對於鄭當選似乎仍不接受,他今(19)天表示,這屆的國民主席的主要任務是只要穩住當前局勢就好,平穩過渡到2026、2028。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民進為何無法破4成?張景森嘆「富二代每天搶家產」:這是台灣的風險
台灣藍綠白政格局大致都落在穩定區間,其中執政民進長期占約4成左右,對此,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於臉書發文指出「民進的極限是台灣的風險」,分析民進缺乏開拓新支持者的能量,僅為了這3、4成家產,在內部殺得見刀見骨,在外部不斷製造敵人,「這種極限不僅是涉及民進選舉上的政治天花板,實則涉及的更是台灣存亡的風險。」張景森表示,台灣政局呈現一種危險的「恆溫」狀態......
風傳媒 ・ 1 天前
沈榮欽評鄭麗文當選:紅統派崛起是結構必然 洪秀柱當年改費制度埋下禍根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選舉由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勝出,引發外界對中國介選疑雲的熱議。不過,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指出,外界多半只關注中國介入選舉,卻忽略了讓中國介選能成功的「結構性關鍵」。他認為,紅統派能在今日奪下中國國民主席寶座,早在洪秀柱於 2016 年接任主席時就已註定。 沈榮欽在臉書撰文指出,2016 年朱立倫總統選舉失利辭去主席,由洪秀柱補選當選,成為中國國民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也同時是首位紅統派領袖。洪秀柱當年注意到低收入戶可免繳費的制度,遂於上任兩個月後,即在 5 月 25 日推動修法,將「齡滿 40 年且年滿 70 歲」的免繳規定,放寬至「齡滿 40 年且年滿 65 歲」,以比照公務員退休年齡為由放寬條件。 沈榮欽指出,這項修正案從根本改變了中國國民的員結構,使內人口組成與台灣社會嚴重脫節,卻為紅統派創造了長期優勢。2017 年起免繳費員與繳費員比例從 1 比 1 快速擴大至 7 比 3,內高齡選民成為主導主席選舉的關鍵族群。沈榮欽說,吳敦義在隔年參選時曾抗議此制度,但因內既得利益盤根錯節,最終無功而返。 沈榮欽強調,許
新頭殼 ・ 1 天前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矢板明夫揭介選 國共第三次合作恐成真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後表態願赴陸談判。矢板明夫警告,這可能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衝擊力將遠超九二共識,對台灣國際地位與內部政局造成巨大紛化。並解析為何放棄「沒落貴族」郝龍斌,以及歷史上前兩次國共合作的教訓。
風向台灣 ・ 19 小時前
鄭麗文當主席 她:縣市首長幾乎沒人支持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將由前立委鄭麗文接任。對此,台北市議員王欣儀今(19)日直呼「呈現一個弔詭的現象」,因為內經過民意大選洗禮勝選的現任縣市首長、挺過大罷免的立法委員,幾乎沒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