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式反腐「打虎拍蠅」12年後,高官為何「越反越腐」?
「我們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2014年7月,筆名二月河的歷史小說家,在接受紀委網站視頻採訪時說。
這位河南作家基於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清朝皇帝寫作了長篇小說三部曲,其中大量筆墨用於貪腐亂象和反腐努力。他在中紀委網站開設後不久成為受訪對象,這句歷史級斷言此後廣為流傳,成為習近平上台後規模浩大的反腐浪潮的一個注腳。
二月河一定程度上沒有錯,他下此論斷的那一年,僅中管官員(大部分為部級高官)已有39位落馬。更震撼的是,政治局常委、「正國級」周永康的倒台和清算,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民間認知。
習近平「打虎拍蠅獵狐」,被認為深切迎合了中國民眾深入骨髓的清官崇拜,以及漫長的文官傳統中,累積的對貪腐的深惡痛絕。借助這種民意基礎開啟的反腐運動,為習近平建立了第一波政治聲望,也成為他區別於胡溫乃至江澤民的獨特執政風格。
但是,已於2018年逝世的二月河未能看到,「史上最強」反腐之後還有更強一波——2023年,落馬中管官員45人;2024年60人;2025年有望再創新高,僅上半年就有32位高官落馬。二十屆四中全會前夕,官方一次性宣佈9名解放軍上將落馬,其中8名為中央委員。
數據揭示一個事實——在習近平開啓「反腐風暴」12年後,中國當下正處在一個聲勢更大的反腐浪潮之中。
以至於在二十屆四中全會上,需要確認的落馬中央委員總數可能創紀錄。
一個問題浮現:十餘年後反腐高潮再起,這次有何不同?
更關鍵的問題是:多年來高壓反腐後,為何腐敗更盛?
數據顯示的兩波反腐高潮
為呈現習近平執政時期的兩波反腐浪潮,BBC中文統計分析了中紀委網站2013年以來公佈的「中管幹部」落馬數據。
所謂中管幹部,即「中央管理的幹部」——他們往往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或國家部門正副首長,級別多為省部級、副部級,及少量要害崗位廳級官員(如總經濟師、總審計師)。許多千萬人口大城市的一把手都不在此列。
名單不含央企官員及數十萬更低級別被查官員。我們增補了更高級別落馬高官(如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何衛東)及軍委委員(如魏鳳和、李尚福、苗華),剔除了僅受內處分未移交司法者(如魏宏、彭宇行)。時間跨度從2013年上半年至2025年10月20日,橫跨12年,共406位落馬高官。
按照他們被宣佈調查的時間排布,發現這些高級幹部落馬有兩個明顯的波峰——
第一波峰:2013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持續三年,105人落馬。
第二波峰:2023年上半年至今,截至10月20日已達154人。
第一波反腐高峰期間,高級官員的平均涉案金額為4674萬元人民幣,第二波中這一數字已達到1.65 億元。如果算總數,過去12年間,這406名高級官員有據可查的涉案金額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下半年以來的案件幾乎都在審理中,並未公佈涉案金額,因此第二波浪潮的總體涉案金額規模,還有部分尚未呈現。
對比顯示:第二波落馬人數是第一波的1.5倍,平均涉案金額是3.5倍。官方總體數據印證此趨勢:2014、2015年分別處分23萬和33萬人;2023、2024年則為61萬和89萬人。
從級別看,第一波包括:1位正國級常委周永康,2位政治局委員徐才厚和郭伯雄,2位非政治局委員的「副國級」蘇榮和令計劃。第二波則無常委落馬,政治局委員僅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另有「準副國級」軍委委員魏鳳和、李尚福和苗華。若排除這四位軍人,文官系統無副國級以上官員落馬。
一浪更比一浪高
更多人數、更高金額、更低職級——一個問題浮出水面:第一波更偏向「政治清洗」,第二波更著重腐敗本身?
BBC中文採訪的專家未給出簡單答案,但提供了觀察視角。
最顯著的不同,第一波反腐的重要變量——周永康。
「第一波調查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圍繞著周永康的小圈子,因為中央明確譴責『政治腐敗』,即對中央的不忠。」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朱江南表示,從的角度來看,政治上不忠誠也是一種腐敗,實際上是一種挑戰中央權威的非常嚴重的腐敗,不能容忍。
德國墨卡托(MERICS)中國政治與社會研究項目負責人卡特婭·德林豪森(Katja Drinhausen)認為,習近平上任數月即處理周永康案,傳達一個信號——「最高權力層級也在習近平掌控之內」。這使反腐成為內部清理和權力鞏固的有效工具,當時不同派系對中國發展方向持有不同願景。
「儘管如今涉案金額更高給人財務腐敗是核心的印象,但用紀律調查監督和執行內對中央目標的政治與意識形態服從,仍是關鍵目標。」德林豪森說。
第二波反腐浪潮中,已經沒有「周永康式」的人物。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認為,當前反腐主要目的可能確實是反腐本身。現在大多數官員,尤其省委書記,都是習近平親自任命,並進行任前談話,「至少五年甚至更久,這些人都經他親自審查,可能發現其中一些仍極度腐敗,於是下令徹底調查,清除害群之馬,導致了當前這一大波調查」。
史宗瀚還提出一個比較少見的猜想——第二波始於疫情之後。疫情期間大量中央資源下撥地方,用於防護裝備、醫療用品、方艙建設等,可能導致大量腐敗。這次運動可能針對利用災難謀私利者。他將其類比1960年代大躍進後的「四清運動」,整頓大躍進期間農村腐敗問題,巧合的是,那場運動也持續3年。
「但我仍認為它某種意義上是政治性的,」史宗瀚說,因為與習關係密切的人仍受保護,沒看到與他關係密切或曾在其手下工作的人陷入嚴重麻煩,「儘管我傾向認為這些人也某種程度腐敗,也許因關係密切而更加小心,誰知道呢?」
至於貪腐金額上的大幅增加,朱江南補充,最近涉案金額更大,主要因目標部門轉移。近年許多調查聚焦金融部門,包括銀行和大型國企,這些部門腐敗金額通常更高。加密貨幣興起也使資金流動增加。
過去幾年,公立醫院、金融監管、煙草等板塊大量官員落馬,帶來更高貪腐金額,與第一波明顯不同。
數據也有一定佐證,第一波涉案最高者是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2.47億元;第二波最高者是煙草專賣局副局長何澤華,9.43億元,也是12年來涉案最高的高官。不過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等人涉案金額均未公佈。
軍隊反腐:權力再平衡
兩次反腐高潮諸多不同,但不變的是,軍隊都成為「重災區」。
德林豪森認為,軍隊持續反腐既反映軍事現代化和危機應對能力的重要性,也反映軍事國防領域的不透明性質及大量腐敗機會。一連串高層調查和免職清楚表明,習近平對進展及關鍵官員的政治可靠性並不滿意,即使這些官員是他任內安置的。
「軍隊一直是反腐熱點,因為相對獨立於文職官僚機構,擁有自己的監督系統和法院,監督更加困難。」朱江南解釋,軍隊很大程度上自我約束,紀律好壞取決於高層對中央和最高領導人的忠誠度。當高層涉腐且未立即控制,腐敗可能大範圍擴散。意識到軍隊腐敗嚴重影響應對外部威脅的能力,因此自2013年以來,大量反腐注意力放在軍隊。
但深入剖析這些將領身份,依然能發現不同。
第一輪反腐中,軍隊聚焦徐才厚和郭伯雄案件,大量清除相關軍官,餘波持續數年。
史宗瀚解釋他的發現——郭徐案後,一波軍官得到提拔,包括一些曾在徐郭手下工作的人,讓他們支持2016年軍改,「但有趣的是,許多當時被提拔的人不久後就被逮捕,許多人到2020年陷入大麻煩,導致一波小規模逮捕和免職潮。」
前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張陽上將即是一例。徐才厚落馬後,張陽於2015年11月軍改中升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首任主任,此後多次公開痛批徐才厚,聲稱「情感上憎恨、政治上決裂」,但2017年9月仍因郭徐案牽扯「接受組織談話」,期間居家,兩個多月後自縊身亡。
第二波反腐高潮中,更多是習近平時代提拔的將領。比如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習近平在福建任職時已相識,二十大後破格提拔,在二十屆四中全會前夕被宣佈調查;再如負責軍隊政治工作的苗華上將,去年因嚴重違紀接受調查;還有兼任國務委員的國防部長李尚福也被調查。中央軍委七個席位空缺達3人。
這些習近平時代提拔的將領成批倒下,史宗瀚形容「非常令人困惑」,但給出兩個解釋:火箭軍窩案,因近年對戰略核武器大量投資涉及龐大資金,使一批軍官在更少監督下腐化;但還有些人不僅因腐敗,而是變得太有野心。
「他們試圖建立威脅軍內權力平衡的權力基礎,所以陷入麻煩。」史宗瀚解釋,這個權力基礎不是針對習近平,而是為自己構建。「和林彪問題非常相似。他對毛主席非常忠誠,但試圖建立龐大權力基礎,為毛主席將權力移交給他那天做準備。毛主席不喜歡這樣。所以如果習近平察覺到這種異心,我也不認為他會喜歡。」
越反越腐的制度困境
12年間,兩次各持續三年左右的反腐高潮,似乎暗示一種工作方式上的路徑依賴。
這背後可能有不得已的因素。史宗瀚舉例,疫情後若真發現大量官員貪腐,要擴大調查規模,就不得不從非紀檢部門調動大量資源,甚至從十個不同部委(審計、財政、公安、海關)調集幾百上千名幹部,需要額外調集這些人力,基本上就要啟動一場運動才能推動。
一邊掀起反腐浪潮,一邊在官方文件中強調常態化反腐的重要性,即「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
朱江南認為中國正經歷從傳統運動式反腐向制度建設的轉型。十八大以來,高層有強烈政治意願支持反腐,對腐敗程度深的地方而言,非常必要。強烈的政治意願賦予反腐機構權力和動力。已實施多項改革使監督常態化,比如中央巡視。事實上,許多腐敗通過中央巡視揭露,所以常態化執法是有效的。
卡特婭·德林豪森(Katja Drinhausen)則持有不同的意見。她表示,儘管制度化和法律形式化有所推進,但運動式執法是這一體制的特徵,而非缺陷。不依賴獨立司法系統、調查性媒體和公民社會作為監督者,而是指揮紀律和執法機構的發力方向。2020年至2022年針對科技行業的大型監管運動提醒我們,運動式執法在的治理方式中仍扮演關鍵角色。
但兩波反腐浪潮的數據對比提出一個關鍵問題:為何經歷如此大力度、如此長時間的反腐後,還能發現更多、更貪的官員?
「持續不斷的案件顯示,在制衡有限的自上而下政治體制中,腐敗多麼根深蒂固。」德林豪森表示,習近平上任之初,貪腐就是中國人批評和抗議的關鍵,也被認為對執政地位構成潛在威脅,因此從剛上任前幾個月的「八項規定」,到最近對吃喝之風的再次打擊,再到持續公佈反腐數據,都在努力向民眾傳達一個信息——領導層確實在監督官員。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認為,中國反腐機構沒有獨立性,所以解決不了問題。新加坡、香港等能解決腐敗問題的地方,基本都有獨立機構,而中國反腐過程中還有很多操控,要抓誰、不抓誰都由上頭說了算,由最高層決定。腐敗問題真實存在,習近平也想反腐,但反誰不反誰,可能有人為的、主動的考量或鬥爭情況在內。
「中國反腐是自上而下驅動的,是習近平自己的想法在主導。所以很難預測他什麼時候想做什麼,什麼時候反腐,外界不知道。這些腐敗案件基本處理不完,只是什麼時候處理的問題。」吳木鑾補充,沒有獨立司法體系,沒有公民社會監督,怎麼反腐何時反腐都靠內處理,所以很容易被誤解為政治鬥爭,即使不是,也很容易被誤解為政治清洗。
那這種狀況會改變嗎?
腐敗層出不窮,史宗瀚認為,深層次原因是高級官員尤其在地方層面擁有巨大權力,治理社會方方面面,這是制度設計使然,而私人和企業得以賄賂官員獲得額外利益。
「但我認為,在權衡後認為這是值得的。」史宗瀚解釋,通過賦予高級官員幾乎絕對的權力,他們能維持一個轄區內的政治壟斷,如果真把監督地方官員的權力交出去,給人民監督的權力,共就不會那麼強大了,政治壟斷以外的任何替代方案都會增加某種顏色革命的風險,可能威脅政權穩定。
「從的角度看,這些是非常危險的實驗,是蘇聯後期政權進行的那種實驗。我認為胡錦濤確實嘗試過其中一些,而習近平不喜歡這些實驗,事實上禁止了它們。」
那麼在反腐這件事上,會一直反下去,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鬥嗎?
「不,」史宗瀚搖搖頭,這不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鬥,這只是一場持續的戰鬥。「這沒什麼,你知道,擅長處理那些不會消失的問題。」
其他人也在看

血麻袋裹嬰屍!解剖初判死產 移工棄屍動機待查
嘉義縣六腳鄉18日驚見嬰屍,一名剛出生的女嬰被裝在飼料麻布袋棄置,已無生命跡象,後續追出是一名女移工所生。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今(10/21)進行解剖,初判女嬰為死產,最終死因待鑑定報告而定。
太報 ・ 1 小時前高市早苗當選日相 韓外交部:將與日本新內閣密切合作
(中央社首爾21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政府今天承諾將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密切合作」。高市早苗為對中鷹派且保守派色彩鮮明,稍早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中央社 ・ 1 小時前法國前總統沙柯吉入獄 成歐盟國家前元首坐牢首例
(中央社巴黎21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今天被押進巴黎一座監獄服刑,成為首位坐牢的歐盟國家前元首,但他仍堅稱自己「無辜」。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李明璇胞妹最高票當選代表 網讚「政壇最美姊妹花」
國民主席選舉18日揭曉,由前藍委鄭麗文當選新任魁。同日也進行全台代表投票,結果本次藍營女力爆發,繼發言人李明璇四年前獲得第一高票後,李明璇的親妹妹李玟蓁也勇奪第一高票。本次未參選代表的李明璇,宣告她將投入2026年市議員選舉,號召大家團結挺國民。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北京看衰高市早苗 稱「能執政兩年就是奇蹟」
日本今(21)日選出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為日本第104任首相。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希望日本新內閣,能夠信守日本對中國,在歷史與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 郭嘉昆說,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
中廣新聞網 ・ 2 小時前
與時間賽跑!太魯閣堰塞湖同一處有2次前例
[NOWnews今日新聞]近日因大量土石崩塌,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立霧溪遭阻斷,在本(10)月17日清晨近5時,形成「天然壩」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表示「這不是第一次」,同樣的位置曾經在1951年...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入獄服刑 成為現代第一個坐牢的法國總統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週二在巴黎入獄服刑,成為法國現代史上第一位實際坐牢的總統級人物。沙柯吉因共謀籌集使用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的政治獻金,遭判5年徒刑。
太報 ・ 2 小時前
談新北 鄭麗文:願與黃國昌整合推最強人選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20)日接受廣播《千秋萬事》專訪,談到未來與民眾的合作關係,民眾主席黃國昌有意參選新北市長,明年初就會成立競選總部,鄭麗文說,國民長期在新北執...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想見習近平 卓榮泰「予以期待」提2條件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被外界指「紅統派」,昨天(20日)受訪更公開表達願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午赴立法院備詢,被問及是否會擔心接下來台灣政局以及立院生態,卓表示,鄭若能夠站在中華民國主權不被侵犯剝奪,且不改變台灣人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與習近平見面,他會予以期待。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越南副防長訪韓期間性騷韓方女官 南韓國防部提抗議
根據《韓聯社》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9月11日晚間,當時韓越兩國軍方高層齊聚出席官方晚宴。消息指出,黃春戰在餐會結束後的寒暄過程中,主動靠近韓方女性公務員,並有明顯的身體接觸行為。國防部人士表示,席間雖有飲酒,但越南副部長與該名女性並非同桌,而他「似乎有意圖地...
CTWANT ・ 8 小時前
安世出口禁令爽到台廠!「這檔」領頭羊開盤漲停…成交量仍飆6萬張 嘉晶、漢磊也噴了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中國祭出對安世半導體(Nexperia)出口禁令,導致國際車廠與CSP業者對功率元件需求面臨供給問題,促使有著與安世產品線高度...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懲罰無後惡法3/南韓民眾早受不了鬧上法院 2024判違憲立即失效
南韓憲法法院也在2024年正式宣告兄弟姊妹的特留分保障違憲,而且是立即失效,許多正在進行中的相關訴訟,也因此判決駁回。法務部長鄭銘謙今年10月8日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他認同遺囑自由,該規定是可討論議題,並說法務部在2016年便已將此列為重要議題及擬相關草案,當時即因...
CTWANT ・ 13 小時前
許願當媽媽/懷孕期間照樣爬山 洪小鈴47歲高齡產女樂當媽
47歲楊謹華上週才剛以《影后》抱走金鐘女主角獎,台上對著老公甜蜜道謝,私下她仍對求子抱有希望。其實演藝圈順其自然的高齡產婦大有人在,例如和楊謹華同期出道的洪小鈴,就在今年4月以47歲之齡產下一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新壽破局將啟動備案 北市府:將提供4、5塊地讓輝達選、圓山排除這波名單
[Newtalk新聞] 輝達北士科土地持續卡關,北市府先前已表示,若新壽沒有在本周五(24日)回應,北市府就會跟輝達啟動備案。台北市產發局長陳俊安今(21)日在議會備詢時表示,市府會在 24日之前向輝達提出台北市其他 4、5塊土地以供選擇。至於外傳圓山園區部分,他表示,由於其底下可能有貝塚遺址,因此這次應該不會提這塊地給輝達。 台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今日進行產發局工作報告,民進台北市議員洪婉臻、陳賢蔚關心輝達總部進度。陳俊安表示,關於 T12、花博、松南營區等備案,其實在前一次輝達首度提需求時,就已經去看過,當時輝達選的是 T17、18。 外傳圓山園區原先是輝達最屬意的,陳俊安表示,當時輝達考量航高跟文資兩因素;在航高部分,由於輝達總部建物不會太高,所以影響不大,但輝達在意的是圓山底下的文資問題,若試掘的確有文資,將對輝達很困擾,無法承受挖下去之後停工的風險。 除了圓山園區外,最近也傳出位在中山北路上的大同公司也成為選項之一。對此,陳俊安表示,他是在新聞上看到的,不過由於大同公司是私部門,民間企業若有意願,輝達也會委請土地媒合公司協助,這部分如果彼此商業有一些往來,他們自己會去做聯繫。
新頭殼 ・ 5 小時前
酸林志玲美貌靠整型!王晶揭昔邀「赴港拍片」內幕:高姿態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擁有完美比例的高䠷身材,曾演過《赤壁》、《天機:富春山居圖》等人氣電影,近年與日本藝人AKIRA結婚生子後淡出螢光幕,但憑藉天生優雅氣質仍是眾人心中的完美女神。不過,香港名導王晶近日提及她時,竟脫口稱「包裝出來的美麗、演技一般」,還大爆當年邀她赴港發展的內幕,稱如今模樣已與初次見到時「有些不一樣」,似乎暗指整型;相關片段引發網友熱議。
民視 ・ 1 天前
韓國OL來台灣!激動抱怨「台灣男生超臭」:根本逛不下去 眾人全點頭
台灣人出國旅遊通常首選亞洲國家,日本、韓國、泰國等,除了台灣人出國之外,近年來韓國人也越來越喜歡來台灣玩,近日就有韓國人來台灣出差,一名韓國女子就透露,來台灣最受不了的是公共場所全部都是男生的汗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傅孟柏怒吼:憑什麼這樣懲罰我? 舒淇點出關鍵
《回魂計》21日釋出的幕後花絮,探討正義與復仇之間的道德拉扯。陳正道與許肇任兩位導演形容,《回魂計》不僅是一部懸疑復仇劇,更是對人性複雜面的深層探討:「這個故事裡有愛、有恨、有犯罪、有復仇,但最終它談的還是人性的共同點。人與人的關係會不斷變化,有時候,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給你的傷害比真正的壞人更深。」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46 分鐘前
命中註定!大叔撿錢包送警局「失主坐隔壁」 外籍男驚喜:台灣人真善良
命運的安排有時比電影劇本還要巧妙。一名外籍旅客日前在台中旅遊時,不慎遺失錢包,焦急前往台中市第五分局水湳派出所報案,正當警方全力協尋時,拾獲錢包的好心人正好也走進派出所報案,被員警引導坐在「失主」隔壁,當警方翻開錢包確認時,發現證件照上的主人就在眼前,嚇一大跳,好心人立刻面對面「親手」歸還錢包,一連串的巧合也讓員警驚呼不可思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福建幫重創!日媒曝2對台大將失勢後果
[NOWnews今日新聞]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的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即將在本月20日召開,中國國防部17日宣布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人涉嫌違法違紀,開除籍、軍籍。日媒分析,9人中包括熟悉對台...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歐盟機構考慮列乙醇為致癌危險物 若定案恐禁酒精乾洗手
英國《金融時報》週二報導,歐盟正考慮將乙醇歸類為會增加癌症風險的危險物質,可能導致多種乾洗手產品及醫院常用的多種洗手液與清潔劑被迫下架。
太報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