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露西亞義診 李嘉鐸感受台灣醫療珍貴
台灣醫療水準名列前茅、設備齊全,難以想像在地球另一端的聖露西亞,診療過程中停電、沒水都是家常便飯,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也需要見招拆招,在有限資源中盡可能完成治療。國泰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李嘉鐸在為期2周的義診行動中,深刻感受到台灣醫療資源的珍貴和便利。
今年4月,國泰醫院在外交部邀請下,派出口腔顎面外科、心臟內科醫師前往聖露西亞義診。李嘉鐸在當地執行了大量牙科手術,包括外傷、咬合問題、困難拔牙等,多為拖延已久的殘根,也常見感染發炎問題。
李嘉鐸也和美軍麻醉科醫師合作多項全身麻醉手術,讓身心障礙兒童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多項牙科治療。「從沒想過自己會在國際醫療團隊中擔任主刀醫師」。這是難得的機會,能夠讓台灣醫療站上世界的舞台,連美軍軍醫們都對台灣的醫療水準讚美有加。
李嘉鐸說,儘管在當地最大醫院駐診,但牙科設備仍較簡陋,只有一台診療椅,困難案例多集中安排在義診期間處理。但有時斷電、有時停水,電腦還常常當機,有次手術因為診療椅電力中斷,拔到一半實在拔不完,只好縫起來,請患者明天再來,這在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而當地患者卻會笑笑接受,隔天一樣開心赴院完成治療。
一般拔牙手術在台灣大約10至15分鐘即可完成,而當地醫師可能需耗時1到2小時。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超大顎骨囊腫患者,曾到鄰國治療但沒有解決病灶。患者因為擔心害怕,義診最後一天才來就醫,當時已來不及安排全身麻醉,於是在設備有限的門診區,以局部麻醉進行手術,順利在30分鐘內完成摘除、清創與縫合,讓當地醫師驚呼「Unbelievable」,病人也感動又感激。直到現在,當地醫師仍不時透過通訊軟體回報術後狀況或請教臨床問題。
口腔顎面外科是牙科的專科之一。李嘉鐸聊到當初並非以口外為第一志願,甚至對拔牙感到恐懼,直到學長引領入門,快速解決病人痛苦,才發現這個領域的魅力。口外範圍涵蓋拔牙、植牙、囊腫、顏面外傷、口腔癌、正顎等,每一項手術都關乎病人的功能、容貌甚至人際關係,因此術前規畫必須精準細緻,術中嚴謹確實,才能達成令人滿意的術後成果。
李嘉鐸說,自己謹記老師賴聖宗的教誨,面對每一次治療都謹慎以對,絕不能臨陣缺彈,知識、技術、器材、環境都需事先準備完全。由於口外技術傳承並非短期可完成,他預計明年4月再次前往聖露西亞義診,帶著滿腔熱情和專業,守護當地人民的口腔健康。
其他人也在看
大崙頭尾山造林臺灣肖楠 定期撫育碳吸存量高4倍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因應2050淨零目標,重視森林的碳匯功能,在士林與內湖交界的大崙頭尾山,積極推動造林與森林撫育工作,大地處指出,經科學評估,經定期撫育的樹木明顯生長狀況良好,也有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達到植林減碳的目的,希望未來能成為重要的「綠色碳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普發一萬」變詐騙溫床 ! 婦人遭假警檢連環騙 刑事局籲民眾牢記「4不口訣」
[Newtalk新聞] 行政院「普發一萬現金」登記上路後,詐騙集團急速跟進各種話術與陷阱。刑事警察局近日警示,已有民眾遭以「身分遭盜用登記普發現金」為名的詐騙騙走逾300萬元,提醒社會大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落入假冒政府機關、金融單位或檢警的圈套。 刑事局指出,一名林姓婦人接獲自稱郵局人員的電話,稱她的身分證遭冒用申請普發現金,並將電話轉接至「165反詐騙專線」。隨後,一名假冒警察的男子要求她加入LINE,以「帳戶涉洗錢」為由,多次以詐術操控她,並傳送偽造的傳票與搜索票恐嚇。 詐團接著要求林婦將家中現金與金飾裝袋,聲稱要代為「申報資金」以免遭扣押,甚至冒充檢察官要求加入更多假LINE帳號。林婦在層層欺騙下深信不疑,最終將逾300萬元現金面交給歹徒,直到事後才驚覺受騙。 刑事局指出,自普發現金登記啟動後,詐團已出現三類常見手法: 1.假檢警詐騙:假冒郵局通知有人冒領,再轉接至假警察、假檢察官,以涉案、洗錢等理由要求加入LINE並交付財物。 2.騙取金融帳戶:假借協助登記或代領,要求寄送提款卡與密碼,或借用帳戶金流。 3.釣魚簡訊/惡意連結:假冒政府機構發送「普發一萬元」「立即登記」等訊息,
新頭殼 ・ 1 天前
縣市長人選可以這樣布局?媒體人揭法制大漏洞
針對國民執政的桃園市長選戰,近期傳出民進點名其他縣市的立委王世堅、蔡其昌等應戰。對此,媒體人黃揚明認為,立委遷戶籍參選存在不會喪失立委資格的法制大漏洞,呼籲在野應修法因應。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泰勒絲「時代巡演」紀錄片12月登場!一窺全球樂壇熱潮幕後秘辛
流行天后泰勒絲的「時代巡迴演唱會」,前兩年在全球樂壇掀起熱潮,如今將以紀錄片形式回到粉絲眼前。12月將以6集的紀錄片在影音串流平台播出,從構思、籌劃的點點滴滴,帶領觀眾一窺這場破紀錄巡演背後的幕後秘辛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自行車》2025徐行縱谷板塊騎遇 結合地質教育、原民文化吸引騎士
由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縱管處)所主辦的「2025徐行縱谷板塊騎遇自行車活動」今(16)日清晨正式鳴笛起跑,吸引了近200名來自各地的單車騎士踴躍參與。
TSNA ・ 1 天前表態爭取連任 張善政談王義川幽默回:我嚇得戰戰兢兢
桃園市議會14日召開市政總質詢,市長張善政和各局處首長到場備詢。桃園市議員詹江村在質詢時指出,怕不怕近日動作頻頻的民進立委王義川真的來選桃園市長?張善政幽默地笑回,「我嚇得戰戰兢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鹿港馬吸引近3800人參與 麵線糊、蝦猴補給飄香
彰化縣馬拉松嘉年華系列賽事、鹿港馬拉松16日登場,一早匯集3800位跑友齊聚古城,用腳步感受鹿港的歷史風華與人情味。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鹿港馬自民國106年首辦,已成為跑者心中最具文化特色的經典賽事,也祝所有跑者都可以突破自我,再創佳績,並預告接續12月14日「歲次乙巳年順澤宮第三屆冠軍路跑」壓軸登場,歡迎跑友再聚彰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高爾夫》世巡年終賽,麥克羅伊追趕日並列領先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 LO綜合報導】前來衛冕DP World Tour Championship(世界巡迴錦標賽)的北愛爾蘭名將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
羅開Golf 頻道 ・ 1 天前
馬英九、洪秀柱批高市早苗涉台言論 吳沛憶反嗆:完全沒有國際政治常識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引發中、日關係緊張,前總統馬英九批評過於躁進、前國民主席洪秀柱則直接反問「台海事務,關妳日本人什麼事?」對此,民進立委吳沛憶今(16)日痛批,不知道為什麼馬英九、洪秀柱到現在還可以完全沒有國際政治常識的言論,「他們這樣言論是要把支持我們的朋友推開,到底是對台灣好,還是在幫中國講話,實在讓人一頭霧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中街遊客爆滿「行人通行」卻常卡關 盧秀燕拍板斥資8千萬大改造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中報導一中街商圈是台中市逛街熱點,不但外地遊客來到台中必逛,台中本地居民與學生也常來逛街,但行人步行環境有許多問題仍待改...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太邪惡!「迷你小吃宴」鹿港馬拉松第一攤就是蝦猴酥!
鹿港馬拉松今天(16日)在鹿港鎮立體育場起跑,出身鹿港的世界冰淇淋冠軍趙韻嵐都來為跑者鳴槍,而補給站根本就是迷你版的小吃宴,第一攤就是蝦猴酥,讓跑者都停下腳步享用美食,直呼「不吃會心痛」!今天鹿港馬拉松約有3800人參加,自從主辦二鹿慢跑協會把補給站全都派上鹿港小吃,讓鹿港馬變身跑步版的小吃宴,由於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 天前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80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健檢完全沒紅字!不過她自曝唯一的小毛病是「比較容易喘」。醫師表示,80歲了健檢完全沒紅字真的很令人佩服,會有點喘可能是正常衰老情形,但是也提醒,如果喘的症狀是最近才出現,或愈
健康2.0 ・ 22 小時前
13歲就胖到85kg!可藍自創「柳丁減肥法」狂減35kg 醫警告:種下易復胖因子
藝人可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曾出書分享自己從85公斤成功瘦身的經歷,近日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再度分享細節。她透露,當時使用的是自創的「柳丁減肥法」,花費4年順利地瘦下35公斤,看似相當有效,卻也被醫師指出「容易復胖」。
姊妹淘 ・ 10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