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藏病毒潛入腫瘤 美研「特洛伊木馬」療法突破癌症防線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Columbia Engineering)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革命性癌症療法,將病毒藏在「尋找腫瘤的細菌」體內,使其能避開人體免疫系統防禦,潛入癌細胞中發動攻擊。這項研究或可克服現有溶瘤病毒療法受免疫系統排斥的瓶頸。這項成果已刊登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期刊》。
根據科技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團隊設計出名為「CAPPSID」(全名:細菌病毒協同安全胞內傳遞)的新平台,成功讓兩種微生物協同作用,從腫瘤內部發動攻擊。
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證實,這項方法能讓病毒潛入腫瘤中再啟動殺傷作用。主要成員之一帕邦(Jonathan Pabón)指出,細菌扮演「特洛伊木馬」角色,將病毒藏身體內運送至腫瘤,等到深入癌細胞後再自行裂解,釋放出具感染力的病毒基因,使病毒在癌細胞之間擴散並摧毀腫瘤。
團隊選用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這種細菌天然會趨向腫瘤內的低氧環境。這種方法讓病毒能安全通過血液循環階段。病毒則被設計成只能在細菌協助下成熟,因此能安全地限制其活動範圍。
這項技術特別強調安全性。病毒的複製與成熟需依賴細菌提供的特定蛋白酶(protease),若脫離腫瘤區域,病毒便無法繁殖或感染其他細胞。研究共同作者辛格(Zakary S. Singer)指出:「病毒只有在細菌附近才能形成可傳播的粒子,這建立了一種人工依存機制,防止病毒在體內失控擴散。」這樣的分子鎖定機制有效防止病毒在宿主體內擴散。
此設計讓病毒療法更具臨床應用潛力,也降低使用活病毒治療的風險。
目前研究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團隊正推進臨床轉譯研究,計畫應用於多種腫瘤類型與不同病毒,並建立可客製化的病毒療法工具組。團隊正在評估此策略是否可與現有化療或免疫療法結合。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國聯冠軍賽》99英哩火球遭砲轟!大谷翔平三響苦主:100年來從未有...
國聯冠軍賽》有神快拜!大谷翔平徹底爆發 單場三響史上唯一(影音)
MLB》二刀流大谷改寫棒球界歷史 「神之右手」讚嘆:將成史上最偉大球員
沒公司光環後慘敗!高階主管變打工族:被年輕領班指揮好屈辱
其他人也在看

吃不完的菜放電鍋保溫?專家揭「保存陷阱」 小心吃了拉不停
煮飯、煮湯、熱菜、保溫功能,電鍋可說是單身者生活良伴,而台灣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台電鍋,不過,毒物科專家提醒,千萬不要將吃剩的食物放在電鍋內保溫,到了隔日再吃,除了影響口感,如果保溫低於60℃,細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吃下肚後,易引發急性腸胃炎。 隔夜菜放電鍋保溫超傷荷包 吃下大量細菌恐引腹痛 許多民眾將電鍋視為保溫鍋,將吃不完的食物放在電鍋內,插電保溫,等到到了隔日再繼續吃。對此,台電表示,電鍋屬於耗電量較高的家用電器,如果長時間保溫,將使用大量電量,傷及荷包,再者,保溫溫度要是沒有超過60度,細菌繁殖速度變快,容易引發腹痛。食藥署表示,傳統電鍋運作原理是利用外鍋底板電熱管加熱,當外鍋水量蒸發完,外鍋底板溫度飆升超過100℃,此時會觸動底板偵測溫度裝置,而停止電熱管加熱,電路切換至保溫電路,開始執行65℃保溫功能,但各家品牌或型號的電鍋保溫溫度不盡相同,且傳統電鍋鍋蓋並非完全密封,難以確定在保溫過程中,均能全程維持在超過60℃溫度的狀態。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將吃不完的熱食湯品、剩菜,放在電鍋保溫,等隔天再吃,這應該是許多人的生活習慣,但這種保存食物方法並不正確。原因在於電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降血壓不只靠吃藥!名醫親身實踐7大生活處方箋,神奇飲品補鉀排鈉
血壓一旦超過130/80mmHg,就屬於高血壓警訊,而且千萬別小看這個數字。根據研究,只要將收縮壓穩定控制在130mmHg以下,就能讓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降低約1...
早安健康 ・ 22 小時前
肝功能異常患者福音!「光動力療法」成功治療頑固痘痘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發現,對於肝功能異常而無法使用口服A酸治療痤瘡的患者,光動力療法可作為有效的替代選擇,成功改善患者膚況。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科學家發現讓身體攻擊癌症的「開關」 可防復發改善存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全兒童醫院(Johns Hopkins All Children's Hospital)科學家發現讓身體攻擊癌症的方法。透過刺激兩個關鍵免疫途徑,成功將難治療腫瘤轉化為免疫系統可攻擊目標。這項發表於《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期刊的研究,顯示可改善存活率並防止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沒摸球就輸…全運會女籃「選手證集體失蹤」喪資格!高市府說話了
對選手無疑是一大打擊!高雄女籃率隊前往雲林參加2025年全國運動會;豈料,19日上午原本對戰台南,卻因為全隊12選手證忘記在車上,當場被取消資格落敗,擦身獎牌,只能爭取5、6名,讓球迷直呼離譜「沒摸球就輸!」對此,運發局表示,球隊確實因疏失無法出賽,將檢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告別「開口就尷尬」! 社群熱議六大口臭改善方式
觀察近一年網友針對「口臭改善方式」的討論,「確實刷牙」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基本功。網友們普遍認為,只要在睡前認真刷牙,就能大大減少隔天起床後的口臭問題。除了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網友們也建議搭配「漱口水」與「牙線」,以清潔到刷牙難以觸及的部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顯示民眾認同徹底清潔口腔是避免細菌滋生、改善口氣的第一步。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根除口臭隱藏來源除了日常清潔,許多人也強調「定期口腔健檢」的重要性。口臭常由附著在牙齒與牙齦周圍的牙菌斑引起,若未及時清除,會鈣化形成牙結石。有網友分享親身經驗:「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後,口臭問題真的改善很多」。牙醫也提醒,牙結石和深層菌斑是日常刷牙難以去除的,因此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安排一次洗牙,才能徹底清除口腔隱藏的臭味來源。多喝水、飲食清淡,從生活習慣著手改善在生活習慣上,「多喝水」與「飲食清淡」同樣是網友熱議的好方法:多喝水: 口乾舌燥容易讓口腔細菌滋生並產生異味,多喝水能幫助保持口腔濕潤,降低口臭機率。許多網友表示,改善口臭的第一步就是增加飲水量。飲食清淡: 減少攝取大蒜、洋蔥等含揮發性硫化物的食材,避免過油或重口味的餐點,能有效減少口氣異味,讓呼吸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有影】牙科拍X光有風險嗎?醫師解答:低劑量、安全守護口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韓羽婕/台北報導 看牙時常被要求拍X光片,不少民眾心中冒出疑問:「會不會有輻射風險?」當代牙科醫療體系當代牙醫診所醫師王翊儒指出,牙科影像是治療的「透視眼」,可協助確認病灶、了解牙齒與齒槽骨狀態,讓診斷與治療更安全精準。 王醫師解釋,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24年最新報告,一般民眾每年可接受的輻射劑量限值約為1毫西弗。相比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2025台灣週 冠蓋雲集
為展現我國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與成效,台灣首度舉辦「台灣週」,並於15日上午舉行盛大開幕式,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親臨現場,宣布為期兩周的豐富活動正式啟動,開幕式吸引超過150家上市櫃公司、百餘家金融業者,以及近80位國際交易所與機構投資人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資本市場協助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展望。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印度教節慶屠妖節 星馬志工發放送祝福
屠妖節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家庭團聚、文化傳承與社區凝聚力的重要時刻。 精彩多元的活動,宛如一場小型嘉年華,這是新加坡的慈濟志工精心為照顧戶和家屬準備的屠妖節祝福會。慈濟志工 楊佩娥:...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哈雷彗星的秋季贈禮!獵戶座流星雨週二夜極大 每小時可看到12顆
臺北天文館表示,獵戶座流星雨的活躍期為10月2日至11月7日,在10月21日前後達到極大。它與5月初的寶瓶座η流星雨都源自著名的哈雷彗星(1P/Halle)),為其遺留在軌道上的塵埃與碎屑墜入地球大氣層時燃燒所形成;這兩個流星雨也同以流星速度極快著稱,平均速度可達每秒66公里...
CTWANT ・ 1 天前
普發現金1萬要來了!新竹市加碼5千 各縣市最新討論一次看
立法院院會17日三讀通過攸關普發現金1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依據財政部推算,預計11月上旬起按次序發放。地方政府是否也會普發現金,也引發討論,其中,新竹市政府率先宣布加碼,發放5000元消費金給市民,還有哪些縣市也在討論?中天新聞網帶您一次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維生素C是柑橘8倍!芭樂可防上呼吸道感染、改善腹瀉
天氣漸涼許多民眾開始出現喉嚨乾燥、皮膚搔癢,甚至便秘等症狀。中醫師建議可選擇柿子、葡萄柚、芭樂及梨子等水果調理身體,其中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更是柑橘的8倍,不僅能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還可改善腹瀉與皮膚乾癢問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愛波舞后」舞蹈競賽 台中慈濟醫院病友榮獲「絕代風華獎」
台中慈濟醫院乳癌病友團體「慈姝印度寶來塢」舞團,昨北上參加台灣癌症基金會「愛波舞后」舞蹈競賽,6位參賽團員以印度寶來塢電影插曲「箏心相隨」舞蹈參賽,榮獲「絕代風華獎」殊榮,他們一年來用練舞當復健也支撐抗癌決心,努力終獲肯定。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台灣癌症基金會於每年粉紅10月舉辦「愛波舞后」舞蹈競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小學時最高,長大卻沒再長」醫曝1原因惹禍! 常吃番茄醬、水餃注意
你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小學2、3年級時,班上總有1位個子很高的女同學,臉上長粉刺、痘痘,還泛著油光,看起來比同學們成熟許多,但10、20年之後,她還是維持和當初一樣的身高。其實,這很可能就是性早熟的表現。 中樞性早熟大多無病因 遺傳、腦部創傷皆有可能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牛道明部長表示,性早熟的定義是指女生8歲以前、男生9歲以前開始出現第2性徵,女孩的乳房漸漸長大,這時乳房有小硬塊,摸起來會感到疼痛,男生則是睪丸漸漸長大,以醫院門診測量儀器來看,體積大於4c.c.以上的程度代表發育了。一般性早熟分成周邊型及中樞型2種,牛道明部長說明,周邊型一般較為少見,約佔性早熟的10%可能的病因子包括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等疾病,或是孩子擦了含女性賀爾蒙的化妝品、誤吃到避孕藥而造成。而中樞型性主要是下視丘、腦下垂體慢慢的發育所引起的性早熟,有些人可能是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小時候有過頭部創傷,但絕大多數患者是沒有原因的。 臨床觀察發現: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有增加趨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楊佳鳳發現,這3至5年來,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增加了,尤其是10至12歲這個年齡層,雖然還沒發現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