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評核 新北衛生所奪六都第一 汐止區衛生所勇摘金獎守護慢病健康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一一四年健康促進機構評比成果發表會」,十一日表揚全國推動健康促進與慢性病防治績優單位;新北市共四十一家機構獲六十二獎項,其中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評核,新北衛生所獲獎家數六都第一,汐止衛生所更勇奪金獎,表現亮眼。
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許多慢性病在初期沒有明顯不適,卻會不知不覺損傷身體,發現時往往已對健康造成影響;我國十大死因有超過一半與慢性疾病相關,其中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問題更是國人主要健康威脅,民眾不可輕忽。
陳潤秋表示,新北市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希望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能養成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不讓慢性病有機可乘。三十歲以上民眾就能免費做成人健檢,透過檢查能早一步發現身體警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科學算病館」輸入健檢數據,看看自己未來十年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提早行動,守護健康。
衛生局指出,衛生所是守護民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從成人健檢、慢性病追蹤、疫苗接種到長者健康促進與社區關懷,默默支撐每一個家庭的健康;呼籲民眾健康從每天開始,定期健檢、少油少糖、多動一點,就是最好的防護力。
其他人也在看

「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特色/主題金獎」 北榮新竹分院榮獲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今年歡慶創院70周年,在深耕偏鄉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各項慢性病照護。《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顯示偏鄉患者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腎臟病照護。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114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醫院更展現了機構特色,一舉獲得「金獎」的肯定,展現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豐碩成果。《康健雜誌》此次針對八大疾病進行各層級的醫院評選,蒐集分析全台超過400家醫院的客觀品質指標,評選出各疾病照護的特色醫院,許多默默耕耘的中小醫院也在此評比中展現出疾病治療的核心實力。內科部洪振瀛主任表示,洗腎室至今已為竹東地區的尿毒症患者服務逾四十年,多次獲得「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地區醫院優等獎」及「地區醫院典範獎」,血液透析中心也參與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全台傑出醫護團隊」的殊榮。此次獲得「2025腎臟病特色醫院」更彰顯北榮新竹分院為大竹東地區腎臟病照護的第一品牌。為擴大對偏鄉慢性疾病患者的永續照護,透過積極整合糖尿病與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資源,利用跨專業團隊的合作,融合多種專科醫師(新陳代謝科、腎臟科、心臟科、胸腔科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聯邦快遞業績指引紓緩對節日旺季擔憂,週二股價應聲大漲5.4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知名快遞服務商聯邦快遞(FedEx Corp)預計本季度獲利年比值將改善,這舒緩了投資者對節日旺季表現乏力和貿易政策多變的擔憂。聯邦快遞財務長John Dietrich週二在行業會議上向投資者表示,截至11月底的年度第二季,調整後每股獲利將超過去年同期的4.05美元。金融媒體匯總的市場分析師平均預期為4.02美元。上述表態推動聯邦快遞(FDX US)週二常規盤股價上漲5.45%,報267.72美元。花旗集團分析師Ari Rosa表示,目前顯然是一種紓緩性反彈,因為此前人們對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UPS)的前景都相當悲觀,這反映了這些公司在過去12到24個月裡面臨的諸多挑戰。包裹遞送行業一直在艱難因應旺季前需求的不確定以及總統川普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上週聯合包裹服務發生貨機墜毀事故後,兩家公司預計還將因停飛MD-11機型而遭遇營運中斷和更高費用。
財訊快報 ・ 1 天前南橫公路向陽至利稻維持封路 利稻至初來解除預警性封閉
台20線南橫公路台東縣海端鄉向陽至初來(149K+110~199K+000)路段受鳳凰颱風來襲影響,自11月11日辦理預警性封閉,經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關山工務段人員朝巡後發現,其中台20線150K+100、161K+000等兩處發生邊坡坍方造成雙向道路阻斷,台20線149K+110~171K+5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吸菸恐增糖尿病風險 國健署呼籲民眾拒菸護血糖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國民健康署指出,糖尿病是我國十大死因之一,每年奪走近萬人生命,而吸菸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導致血糖失控,增加第2型糖尿病及併發症風險,提醒國人,戒菸可降低糖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安歆澐家暴照曝光 控夫情緒失控「持刀勒脖」
《超級星光大道2》出身的歌手安歆澐,與小16歲的亞運龍舟選手莊英杰結婚6年,如今卻走向離婚訴訟,並指控對方婚內出軌與家暴。她上《新聞挖挖哇!》錄影時曝光受傷照片,慘況震撼全場。安歆澐拿出當時被施暴後的樣貌,只見她整張臉佈滿密密麻麻的紅點,眼白也整片血紅,看上去格外怵目驚心。她透露,當時前夫情緒失控,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1 小時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3 天前
摘瘤竟刺破子宮…2刀疤如蜈蚣「輸8袋血才還魂」!女控國軍醫院:要我命
我差點死掉!一名30多歲羅姓女子控訴醫療疏失,今年4月到國軍高雄總醫院摘除子宮肌瘤,聽信醫師說詞,微創手術從陰道進去,沒有傷口、恢復快,幾乎不會有風險。原定上午8時開刀,情況出現變化,直到晚上21時她又被推進手術室,原來子宮和靜脈被穿刺大量失血,緊急輸8袋血才還魂,肚子就此留下2道超過15公分刀疤如蜈蚣爬至私密處,讓熱愛潛水、攝影的她相當自卑,而她第一時間喊痛求救,似乎被漠視,護理師只回「妳可能太緊張了」。對此,院方回應,患者術後發生併發症,調解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怕打針?瘦瘦丸誕生了! 72週內體重下降11.2%「價格更親民」
「瘦瘦針」近年掀起減重革命,但許多人仍困擾於需要注射及價格昂貴的問題。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今年11月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口服「瘦瘦丸」能在72週內使體重下降11.2%,效果顯著,且價格可能更為親民,為期待有效、方便且經濟的減重方案的民眾帶來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要命疏失!醫護看錯小數點「1.5變15 mmol」2歲男童服10倍藥量身亡
美國佛羅里達州再度傳出醫療疏失釀成悲劇!一名 2 歲男童原本因病毒感染住院治療,卻因醫護人員誤讀藥物劑量中的小數點,將磷酸鉀劑量給錯為正常值的 10 倍以上,導致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最後不幸喪命。男童家屬日前已向醫院正式提起訴訟,控訴醫療團隊嚴重疏忽,應負起法律責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台灣成人高血糖盛行率破12% 五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健康新警訊!國健署今(13)日指出,根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發現,台灣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達到12.8%,凸顯血糖健康已經成為全民應關注的重要議題,提醒民眾,糖尿病前期個案唯有透過「定期檢查、血糖監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積極管理代謝症候群」才能降低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國際糖尿病...
匯流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嗽、喉嚨有痰?醫揭背後真相 要這樣做才會好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不是肥肚子!中年女「1身材」是肝壞了:慘得中度脂肪肝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脂肪分布會逐漸由年輕時的「梨形身材」轉變為「蘋果身材」,即腹部肥胖的問題會更明顯。但醫師陳威龍表示,若更年期後的女性仍維持著「梨形身材」,且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暗示著肝臟代謝功能可能異常,亟需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牙別亂刷!醫曝動脈斑塊藏「口腔1細菌」 是心臟病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認為,心臟病的主要元兇是油、膽固醇、壓力,但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可能是因為你沒好好刷牙」,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在2025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說明,心臟病的「隱形推手」可能是細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柿子怎麼吃更健康?專家揭柿子三大「隱藏功能」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11月後秋意漸濃,柿子除了是秋天盛產的水果之外,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發文分享,許多人以為柿子甜度高會導致血糖飆升,但其實柿子經過多項研究證實,不只能幫助人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更能穩定血糖並精準調節血脂。對於糖尿病、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來說,是秋冬「護心、護肝、抗發炎」的黃金選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