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苔目界天花板3/機器人跑堂送餐 吃過這碗才叫台東通
榕樹下米苔目曾被票選為台東第一名的米苔目,早年簡陋的小攤在第二代黃博富、廖庭儀夫婦投入後轉型為店面,小店幾經搬遷,老客人一路追著尋食,念念不忘落足心意的老味道。
老一輩的職人精神,他們記在心坎裡。廖庭儀印象深刻說,婆婆連小小魚丸都不妥協,本來跟市場的魚丸攤商採買,後來發現可能混了鯊魚肉、魚腥味太重,索性把台東所有魚丸拿回來試過後,還是不滿意。
看到婆婆苦惱,她靈機一動想起姑姑以前在台中建國市場賣魚丸,專程返鄉學手藝。「我們選用旗魚魚漿,光是進貨成本就遠超過原本的魚丸進價,它的口感和味道非常好,而且不加其他添加物。」她嚴格把關原料,「曾經大家做到手都握不起來,因為(魚漿)太冰了,魚丸做完,手都僵硬了。」直到後來添購設備,吃力的製作過程才稍緩解,手作魚丸傳統延續至今不變。
兄接手本店 弟另起爐灶
做吃食的挑戰接二連三沒少過,由於大同路店面被房東收回,2022年再搬遷至中華路,第一代掌門人黃共獅先驟逝,2023年黃王麗蘭也過世。本店一度短暫歇業,後由長子黃博文接手經營;老員工則跟隨黃博富夫妻另起爐灶,以「榕樹下米苔目—小滿雨生」延續家傳好味,開業時雖沒宣傳,但老客人絡繹上門,吃了一口說出心內話,「這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黃博富聽到紅了眼眶,「我也慢慢感受到爸爸媽媽跟客人間的那種情感。」
把細節做好 食材極講究
文青風的空間也耐人尋味,放眼是整面牆的老故事插畫,從路邊小攤進化到大同路店面,一幕幕刻畫著兩代人的生活日常和打拚點滴。雖然店裡與時俱進由機器人跑堂送餐,黃博富仍堅持由專人點餐,「用QR Code點餐很容易也省人力,但我們不希望和客人的關係疏遠了,客人提出需求後可以馬上回應。」
把細節做好的料理態度,在2個世代身上深深紮根,他們和夥伴們用心投入小菜、飲料和商品研發。廖庭儀說:「如果不瞭解它,或是它不是好食材,我們寧可不要放在菜單上。」腴香Q彈的滷豬皮,只取豬背那一塊,鬼頭刀來自成功漁港的在地漁獲,現點現炸。醬料也大多是自製,「辣椒醬把雞心辣椒磨成粉再拌炒,胡麻醬用芝麻、花生,加上葡萄籽油下去打,從食材開始做起。」
老樹新枝的傳承與開創,正如「小滿雨生」所描繪的意境。黃博富有感而發說,小滿是夏天的節氣,穀物飽滿但尚未成熟;雨生則是經過雨水滋潤,逐漸萌芽成長。這一番體悟,讓他懂得先努力把自己準備好,期許生命成熟茁壯。一句話包含了不為人知的汗水與淚水,也是兩代人用青春歲月換來的人生百味。
傳承了老店的味道 台東張小姐
榕樹下米苔目我吃了40多年,我覺得中華路店的口味跟第一代有些差異,反而這家店傳承了老店的味道,對食材的堅持和用心也吃得出來。我通常點湯的米苔目,再備一個小碗放上烏醋、辣椒,然後再拌下去湯頭,風味濃郁好吃。像我妹妹嫁到外地,每次回台東也一定到這裡報到,品嘗記憶中的味道。
榕樹下米苔目—小滿雨生
地址:台東市浙江路323號
電話:0963-148-519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灣老店/新門戶續古味
米苔目界天花板番外篇4/老闆不吃辣 獨門自製「辣到掉牙」醬紅翻全網
米苔目界天花板1/加料加量全部客製化 老闆不嫌麻煩照單全收
其他人也在看

米苔目界天花板番外篇4/老闆不吃辣 獨門自製「辣到掉牙」醬紅翻全網
相較其他地方的米苔目,台東的風味大不同,不但加上肉燥和柴魚片,澆淋的醬料也獨樹一格,烏醋是在地人口中的「一味入魂」,這樣吃也才稱得上「台東通」。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季連成救災如作戰不怒自威 談故鄉台東才露笑容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花蓮縣11日電)每天救災行程超過12小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犧牲2個連假,連11天救災未見倦容;明確快速作風讓人感受不怒自威,只有談到故鄉台東縣才露出笑容。
中央社 ・ 1 天前
毒蟲佯稱介紹買車 繩索勒頸強盜女業務員 判5年2月
35歲劉姓毒蟲缺錢買毒,佯稱欲介紹友人購車,假好心開車載許姓女業務員與友人碰面,趁許女低頭划手機時,以繩索勒住許女頸部,強盜許女內有13000餘元現金的皮夾。基隆地院近日審結,依劉男犯強盜罪判處5年2月徒刑。判決指出,劉姓男子曾向許姓女業務員買車而結識,今年6月間,劉男以友人要買車為由約女在基隆市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歷史記憶工程2/帶公務員訪綠島 前政治犯出題:20人每天3盆水怎麼分?
比起柬埔寨,賴俊兆解釋,台灣更常參考的是德國的經驗,「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經驗,可能是來自於威權、獨裁,甚至戰爭、殖民,這些都是歷史的錯誤,但怎樣銘記是對現在、乃至未來有所啟示?台灣這幾年在做的是說服更多人,轉型正義不是只看過去,而是立足過去,指向未來。」「有些人會覺得很沉重,不想面對過去,可是蔡焜霖前輩很有行動力,很在乎真相的還原,如果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放下、和解都是空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輸入毒減肥藥 夫妻檔判拘40日
楊男與陶氏夫妻檔平時幫越籍移工代購與代收配送生活用品,兩人竟購入1512顆含第4級毒品「Sibutramine(西布曲明)」成分減肥藥,航警掃X光時發現有異,經實驗室化驗結果含西布曲明,由航警局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新竹地院依犯過失輸入禁藥罪,各處兩人拘役40日,向公庫支付各2萬元。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只存股!股債雙多頭啟動!多重資產基金站穩百億俱樂部
儘管市場仍受通膨、利率與關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投資人對於資產配置的敏感度卻越來越高,特別是能同時掌握股市成長潛力與債市穩定票息的多重資產基金,今年以來持續吸引市場資金流入。根據統計,2025年以來整體多重資產基金規模自2960億元成長至3170億元,年增7.09%,若拉長至近一年觀察,更成長了10.84%,展現出在波動市況中「穩中求進」的資金轉向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家暴戲太逼真!風光大老闆變落魄酗酒父 柯叔元演到嚇壞童星
知名演員柯叔元時隔13年再度接拍大愛戲劇《接住流星的人》,這次他挑戰一位曾經風光、卻因人生挫折沉淪的父親角色,劇中柯叔元飾演的父親天天酗酒、對家人動手,面對孩子的倔強與反抗,他展現出精湛演技,逼真演出的家暴橋段讓劇組驚呼跟真的一樣,就連對手戲童星也被嚇到!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從童謠到鬼片5/《泥娃娃》驚悚中藏導演真心 給妻女的情書也是悔過書
楊祐寧、蔡思韵主演的恐怖電影《泥娃娃》由剪輯師出身的解孟儒編導、陳麒文擔任攝影指導,靈感來自網路票選「最詭異童謠」〈 泥娃娃〉的歌詞,題材結合民俗文化與VR遊戲,解孟儒也將為人夫、為人父過程的部分經歷與感觸放入片中。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東美術館推出夜間美術館第2檔展覽 台東在地名人攝影師徐明正《夜漫漫》登場
台東美術館持續推動「夜間美術館」夜光之窗計畫,第2檔展覽《夜漫漫》,由台東在地知名攝影藝術家徐明正帶來全新作品,即日起至11月27日,每日09:00至22:00。觀眾可於夜幕低垂之際,在光影交織中體驗夜的深邃與詩意。文化處表示,徐明正以「我不是拍我看到的,我是拍我感受到的」作為創作核心,他並引用藝術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潘禮德專訪3/父在集中營絕食 母偷藏盤尼西林
有一次,他下田工作時腳受了傷。「挖運河時被什麼東西砸到,本來只是個小傷,還是繼續工作。可是我們沒有食物吃,身體沒有抗體,傷口越來越大。我的媽媽很聰明,她把一些金子藏起來,不知道去哪裡換來了一些盤尼西林,她把藥磨成粉末,敷在我的傷口上,盤尼西林真的很強。」「母親告訴我,我必須每天站起來走路,訓練自己。」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潘禮德專訪5/為受難者立碑 坦言:每次面對加害者都要服藥
潘禮德坦言,每次去法庭旁聽都必須吃藥才能承受,「面對加害者真的不容易,但我認為加害者也需要把故事說出來,而我們需要傾聽。為了完成記憶工作,我必須補足見證,把二種觀點放在一起,一邊是我的觀點,另一邊是他們的觀點。這需要耐心,也需要尊重。畢竟,加害者也是人,和你我一樣。」他拍攝《杜赫:煉獄魔王》(Duch, Master of the Forges of Hell)記錄康克由的證詞:「他寫詩,法文流利,他們都很聰明,也受過良好教育。我從來沒有遇過任何一個加害者承認自己是加害者,頂多說『我只是接到命令』,因此重點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要嘗試理解:他們的意識形態是什麼?為了什麼而去殺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從童謠到鬼片2/VR遊戲成「科技觀落陰」 楊祐寧出點子氣質美女黑化
新銳導演解孟儒首部編導的電影《泥娃娃》雖然是恐怖類型片,主要探討的核心卻是家庭、夫妻與親情,融入導演、監製等人的觀察、心境與體會。該片也請到楊祐寧、蔡思韵扮演夫妻,兩人在表演上都有新突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從童謠到鬼片3/唯一指定好脾氣陳麒文 秀功力見招拆招日光變月光
恐怖電影《泥娃娃》由剪輯師出身的解孟儒初執導筒,他對製作該片的天予公司提議的拍攝班底有高度共識,幕後主創也多熟悉恐怖片製作,尤其曾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等片掌鏡的攝影指導陳麒文更是解孟儒心中唯一人選。解孟儒笑說:「他脾氣很好,但主要原因是他有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的背景,我非常需要和另一個人討論,而且我認為攝影不是只把鏡頭拍得漂亮,更重要的是了解戲、為戲服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影/賈永婕籌備國慶煙火展演壓力大 激動暴哭:不要又在那邊罵我
[FTNN新聞網]影音中心/曾子馨今(2025)年雙十國慶,台北101以璀璨煙火為中華民國慶生,10日晚間打造出信義區首次「無人機+煙火」雙重盛典,最後還暗藏「花...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米苔目界天花板1/加料加量全部客製化 老闆不嫌麻煩照單全收
提起台東味道,少不了米苔目。半世紀前,黃共獅、黃王麗蘭夫婦接手一位阿婆經營的簡陋小攤,沒有招牌、幾張椅子,一碗落足心意的米苔目,讓榕樹下的美味不脛而走,一路進化為別具風格的台東人氣店家。2年前,黃王麗蘭驟逝,長子留守老店,老員工則跟隨次子黃博富夫婦另起爐灶,以「榕樹下米苔目—小滿雨生」延續家傳味道,也讓在地人找回鄉愁滋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女代書遭紫靈宮姊妹詐騙背債1.6億 家屬籲揭真相、逾40人組自救會
孫姓女代書7月7日向警方報案,指稱遭紫靈宮孫姓姊妹詐騙損失約300萬餘元。警方獲報進一步查金流,發現款項匯入孫妹的陳姓兒子戶頭中,9日分別帶回3人,經檢察官到場指揮偵辦,複訊後3人均請回。孫姓女代書女兒昨發出聲明,指檢警單位受媒體輿論監督開始有調查動作,現在需要...
CTWANT ・ 1 天前
生前求救影片曝!單親媽「擰乾1.6億」墜樓亡…母娘竟冷血罵貪、扯黑道
壓垮單親媽的最後畫面、通話內容全流出!高雄鳳山紫靈宮爆出孫姓宮主姐妹花以「母娘指示、借錢累積福報」等話術,5年來不斷鼓吹56歲單親孫姓女代書借新還舊方式向40名親友借錢,抵押好幾棟房湊足1.6億,全給了一名吳姓女代銷,最後血本無歸,走上絕路;9日晚間警方偵訊姐妹花及妹妹兒子後,認為全案有諸多證據待釐清,3人平安脫身。受害者無法接受,再度釋出女代書生前找母娘24秒求救影片,女宮主態度強硬,手指代書斥責貪得無厭;死前幾天母娘半夜致電,扯出道上兄弟,代書有氣無力,瀕死求助,連篤信的母娘都未能接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飲水思源 台東遊龍護圳14年不輟
台東縣關山鎮以好米聞名,豐饒稻田源自百年關山大圳滋養。為感念先人開鑿水圳的辛勞,鎮上延續提燈護圳傳統,每年舉辦「遊龍護圳」活動,今年邁入第14屆,特別融入「秋收食節」主題,讓參與者從白天到夜晚,體驗農村歲收與圳道文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