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德國點名中國威脅 印太防線同步加固

洪浦釗/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在柏林明確警告,中國與俄羅斯正試圖改寫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他點名中國在台灣海峽與日本周邊的軍事擴張,已構成對印太安全的直接威脅。這番談話,標誌著歐洲外交語言的轉折:歐洲不再僅以俄羅斯為主要威脅,而是正式把中國納入「系統性挑戰者」的範疇。這不只是歐洲的安全警鐘,更是印太防線全面加固的前奏。
歐洲的覺醒:從俄烏戰場延伸到印太區域
瓦德福的發言揭示歐洲戰略思維的重大轉變,即全球安全早已超越地理疆界。中國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縱容北韓規避制裁、在南海無視國際法,讓歐洲覺醒意識到台海穩定已直接關乎自身安全。德國與日本分據中俄勢力範圍兩端,若台海失衡,歐洲經濟與安全勢必受牽動。因而,歐盟積極推動「印太參與戰略」,在軍事與經貿上深化與美、日、印、澳合作,這並非追隨美國,而是出於對自身制度安全的防衛本能。當威權陣營跨區域協作已成常態,歐洲唯有在印太建立價值同盟,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秩序重組中維持主動。
關島軍備再強化:美國的第二島鏈戰略復位
幾乎在瓦德福發言的同時,《華爾街日報》揭露美國正全面強化關島防衛體系,以因應中國東風系列飛彈威脅。2030年後,關島將部署18座新型防禦系統,形成360度防護網,支援潛艦維修與長程轟炸機前沿部署,成為「嚇阻對台動武」的戰略中樞,與日本、菲律賓、澳洲構成互補防線。作為第二島鏈核心,關島距離中國比夏威夷更近,不僅是補給基地,更是戰略與政治象徵,美軍藉此重申其印太存在的持久性與不退讓態度。
印度的南亞能源槓桿:削弱俄國,也在壓縮中國
印度的戰略轉向正悄然重塑印太平衡。川普重返白宮後宣稱,莫迪已承諾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這背後的外交邏輯不僅是制裁俄國,更是切斷中俄在能源與金融上的互補關係。俄羅斯長期依賴對印出口維持外匯收入,一旦印度縮減進口,俄羅斯的戰爭財源將受重創,而中國勢必被迫承擔更大的經濟與外交壓力。美國藉此運用能源槓桿削弱敵對陣營的互賴結構,從金融流向到原油供應重新塑造全球戰略地圖。若印度在能源政策上與美國協調,將不僅穩固「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合作基礎,更賦予印太圍堵戰略新的戰略生命,使其成為比軍演更具實質效力的南亞地緣槓桿。
東亞的回應:南韓與菲律賓的安全新定位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亞洲盟友的戰略動作。中國宣布制裁南韓造船巨頭韓華海洋後,韓華集團旋即於美國陸軍協會年會上透露正在推銷新型反艦彈道飛彈,主打客戶正是菲律賓。這項舉動象徵南韓不再被動防禦,而是主動參與區域安全網絡。韓華被制裁的時間點、產品推銷的對象與美國印太戰略的節奏幾乎同步,反映出中韓關係已難回「經濟合作、政治冷淡」的舊模式。中國的經濟施壓反而加速韓國安全政策的再定位,促使其與美日形成更緊密的三邊合作。

國際情報防線的延伸:中國成為「每日威脅」
而在大西洋彼岸,英國軍情五處(MI5)首長麥卡勒姆直言,中國的國家級行為者「每天都構成威脅」。他指出,中方不僅從事網路間諜、技術竊取,更對旅英異議人士進行騷擾與滲透。這樣的評估意味著,防衛中國威脅已不再是突發性事件,而是西方安全體系的「日常作業」。當情報合作與防滲透變成制度常態,印太防線與歐洲防線,事實上已融為一體。
民主陣營的系統性重組:圍堵中國的同頻共振
從柏林到關島,從新德里到馬尼拉,一條以規則、能源與軍事串連的防線正逐漸成形。德國提供價值正當性,美國鞏固軍事支點,印度與南韓則注入區域能量,形成民主陣營圍堵中國的「同頻共振」。對台灣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如今台海成為全球安全的試金石,任何擦槍走火都可能演變為制度對撞;但同時,台灣也能以民主韌性與科技實力,成為這條防線的關鍵節點。當歐洲與印太安全議題緊密聯動,真正受到考驗的,不僅是軍事嚇阻力,更是民主聯盟能否以信任與真相守住國際規則的最後防線。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紀永添專欄:台灣的機場守備部隊擋得住中國空降裝甲車嗎?
宋國誠專欄:中國末路突圍 美國極限反制──美中稀土大戰正式開打
賴清德拋國防新目標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 知情人士:拉出自由民主防線
其他人也在看
四中全會 港媒盤點12名遞補中委潛在人選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1日電)據分析,正在舉行的20屆四中全會將會遞補至少12名中央委員,這些潛在人選有副部級官員、有省級官員、有軍方將領。
中央社 ・ 11 小時前歐盟挺2028年前「斷俄氣」,2026禁簽新約、過渡期至2028年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週一在盧森堡會議上通過法規草案,支持在2028年1月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的管道石油與液化天然氣(LNG),並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與俄羅斯簽訂新的天然氣進口合約。草案設計保留既有合約的過渡期,短期合約可延續至2026年6月17日,長期合約則最遲須在2028年1月1日前終止。該提案尚需與歐洲議會協商最終文本,議會目前仍在敲定自身立場,法規落地時程視三方談判而定。政策目標是切斷俄能源收入對戰事的資助。自戰事爆發以來,歐盟經管道自俄進口天然氣的比重已大幅下降,但部分成員國透過海運增加俄LNG進口,形成「管道減、海運增」的調整結構。歐盟估計,俄石油進口量已降至總進口量約3%,但俄天然氣仍占約13%,年金額超過150億歐元。目前阻力主要來自高度依賴俄能的中東歐國家。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西雅爾多彼得直言,草案將「徹底破壞」該國能源安全;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亦反對逐步取消俄天然氣與石油進口,以及對俄制裁。從表決門檻來看,提案採「有效多數」機制,只要至少55%的成員國支持即可通過,降低個別一兩國否決的可能,提升法規最終闖關的機率。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
捍衛綠能! 蔡英文:涉貪個案不能否定數據
前總統蔡英文日前轉發「想想論壇」論壇,劈頭就挑明先說結論「大動作挺綠電」,對此英系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認為,現今綠能謠言比弊案多,蔡英文是合乎事實分享,不過國民立委王鴻薇則認為,恐怕是覺得賴政府的說服力不夠。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四中全會 20日起在北京召開
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20日上午在北京開始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總書記習近平會中代表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海軍局長涉違法蒐集漢光演習資料 海軍:專案調查依規法辦
週刊報導指出,海軍大氣海洋局局長林倉玉違法蒐集漢光演習作戰資料,並使用LINE傳送國軍機密,缺乏資安意識。對此,海軍今(20)日表示,海軍司令部已編組專案調查,如查證有涉法之實,將依規定移法偵辦。週刊報導指出,林倉玉違法蒐集漢光演習作戰資料,要求部屬在局內成立「戰情中心」,指派官兵向第一線作戰單位索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韓媒酸國軍草莓兵 台韓兵役制度有何不同
[NOWnews今日新聞]韓媒《東亞日報》日前一篇報導指出,台灣軍隊役男素質非常糟糕,是受到家長過度保護的「草莓兵」,且武器裝備過時,部分武器還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美援武器,容易遭到的入侵威脅,引發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36歲男清晨撞死8旬老婦!肇事逃逸基隆落網 檢方聲押禁見
新北市汐止區18日發生嚴重車禍!36歲賓姓男子清晨駕車撞飛穿越馬路的81歲林姓婦人,林婦傷重不治,賓男闖禍後竟選擇逃之夭夭,警方歷經40小時追查,最終在基隆將他緝拿歸案,今移送士林地檢署複訊後,檢方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鏡報 ・ 1 天前
極端氣溫增肺病風險 研究證實:患者發病與死亡率增逾1倍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分析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的風險比男性高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
CTWANT ・ 14 小時前全運會》舉重女神郭婞淳64公斤摘金 連續7屆稱霸舉重場
今(20)日不少觀眾為一睹舉重全國紀錄保持人郭婞淳的表現而到場應援。代表臺東縣出賽的郭婞淳不負眾望,以抓舉98公斤、挺舉130公斤、總和228公斤的成績下勇奪金牌,並打破由自己保持的挺舉與總和兩項大會紀錄。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德國軍艦製造商獨立上市 股價狂飆第一天就超越母公司
原本是蒂森克虜伯旗下軍事造船事業的TKMS,從蒂森克虜伯拆分後在週一股票掛牌首日,股價就火箭上漲逾25%。各界看好近幾年龐大的國防造艦需求,使這家造船廠上市後的市值就一舉超越蒂森克虜伯。
太報 ・ 1 天前
花蓮光復救災即將滿月 中央協調所本週將退場
政治中心/陳佳侖 曾宸洛 趙永博 花蓮報導中央前進協調所進駐花蓮,協助救災至今快一個月,總協調官季連成透露說,隨著救災工作告一段落,中央一級開設一旦降級,等於''中央前進協調所''就要退場了,但,就在中央退場倒數時,現在卻傳出,一名自稱''羅男''的男子,打著國賠名號,要幫災民寫訴狀,被網友踢爆說,是司法黃牛,要大家不要上當。
民視 ・ 21 小時前早苗將任首相 政策紅利推動日經挑戰50,000點
日本股市再創歷史新高,日本執政自民將與維新達成聯合政府協議,高市早苗出任首相機率大增。一早日股旋即跳漲,日經225指數飆破49,000點,今年以來表現更勝美股三大指數,元大日經225(00661)單日揚升逾2%,10月以來已漲近9%,表現強勢。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國軍武器二戰裝備?這些武器5年內將舊換新
[NOWnews今日新聞]韓國智庫「韓國防衛網」主任李日宇撰寫的文章日前刊登於《東亞日報》,文中提到國軍武器裝備過時,部分武器還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美援武器,容易遭到的入侵威脅。國軍武器裝備中確實充斥...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台灣22年大逆襲! IMF背書:今年人均GDP超越南韓
多家南韓媒體先前都已憂心報導,台灣人均GDP將在今年將超越南韓。南韓央行等政府部門20日更發布消息,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季報中已預測,今年南韓人均GDP的排名將從2024年的全球第34名下滑至第37名,而台灣則是從第38名上升至第35名,時隔22年再次超越南韓。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為什麼你需要「旅遊避險」?
急診醫師王士豪兼具急診、航空與高海拔醫學背景,尤其在高海拔醫學領域,更是全球排名前2.5%。他的診間跨越山巔、高原,甚至馬拉松賽道,坐擁20年資歷,為何他堅持推動「旅遊避險」? 曾帶著20幾名乳癌病友登頂玉山;18年來,累積協助康橋國際學校1萬名師生安全登高山;當過馬拉松醫療總指揮,照顧約6萬名跑者;還曾在中華航空公司醫務部擔任航醫,守護空、地勤員工與旅客的健康。 這些醫療現場不但高壓、驚險,更挑戰人體極限,急診醫師王士豪卻一一完成任務。只有他知道,「安全下莊」的背後,需要極細膩的規劃與臨場判斷,「每一次,我都覺得把自己壓在醫療知識的天花板上,已經到達知識的極限了,」他常覺得快要喘不過氣,卻一次次撐過去,完成醫療照顧任務。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是王士豪行醫20多年最深刻的體悟。旅遊中產生的健康問題,多半不是來自「意外」,而是「準備不足」。如果連具備專業知識的醫師都戰戰兢兢,一般人怎能不小心防備、謹慎避險? 快樂出門,不一定平安回家,是王士豪行醫20多年最深刻的體悟。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安全回家必備基本功:「旅遊避險」 王士豪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急診醫學、航空醫學與高海拔醫學背景
康健雜誌 ・ 1 天前
嘉義市暗夜惡火!6人受困火場 雲梯車即刻救援
即時中心/林耿郁、謝宛錚報導昨(20)晚11點多,嘉義市大統路、永福三街口一棟集合住宅發生火警,一戶住家突然起火燃燒,屋內2人及時逃出,但濃煙迅速向上竄升,導致4樓一家六口受困;消防人員出動雲梯車協助疏散,成功將所有人救出。據嘉義消防局資訊,昨晚11點17分接獲報案後,立即出動4個分隊、17台各式車輛、44名消防人員趕赴現場搶救。由於火場瀰漫濃煙,受困民眾一度無法脫困,指揮中心線上指導民眾緊閉門窗、在屋內避難,並調派雲梯車協助救援。消防人員一邊射水滅火,一邊進行搜救,順利將4樓受困的祖孫三代共6人(3大3小,其中包括5個月大嬰孩)救出,全數平安,並疏散大樓其他18名住戶。火勢於晚間11點52分撲滅,3樓起火處燒得焦黑,59歲男屋主臉部因煙燻輕微受傷,由救護車預防性送醫;至於詳細起火原因,正由火調人員進一步釐清中。雲梯車協助民眾脫困。(圖/民視新聞)原文出處:快新聞/嘉義市暗夜惡火!6人受困火場 雲梯車即刻救援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驚!高雄大寮民宅凌晨惡火 1男燒傷送醫疑為瓦斯操作不慎?桃園蘆竹早午餐店火警 濃煙火焰狂竄台南後壁凌晨火警!蘭花外銷廠驚傳烈焰吞噬 15車急馳滅火保園區
民視影音 ・ 11 小時前環球水泥子公司利永環球 併購Tekscan
在AI機器人產業崛起以及美國政府對在地製造的重視,環泥(1104)20日指出,子公司利永環球將併購美國壓力感測器領導品牌Tekscan,以加強在美國的研發和製造能量以及業務布局。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吳慷仁新片合作孫淑媚 回家鄉高雄拍難忘熟悉的硬饅頭味
電影《南方時光》入選多個國際知名影展,更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和最佳造型設計3項重要獎項提名,將於11月14日全台上映。金馬影帝吳慷仁在片中,飾演一位身處 1990 年代的白領階層父親,背負著時代轉變與家庭壓力的雙重重量。吳慷仁因《南方時光》首次與金曲歌后孫淑媚合作,兩人在片中分別飾演外省父親與閩南母親,這樣的組合讓從小在眷村長大的他感到很熟悉,也將自己的成長經驗,放入角色之中。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死了一個空服員之後
在一次又一次的職場悲劇發生,反映出的是廣泛勞工權益長期遭到忽視的普遍現象。不可否認,企業領導者的主觀思維影響組織文化甚鉅,尤其是在奉行華人官場文化的企業中,底下專業經理人唯命是從的習性使然,更加劇管理措施與制度的缺乏人性化與不公。
鏡報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