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好夥伴恐會致癌!常見「肉品」危險性等同香菸 傷害你的DNA
你的早餐也喜歡加培根、火腿嗎?小心吃的都是致癌物!食安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透露,英國科學家呼籲「應在培根與火腿的包裝上貼上類似香菸的健康警告標籤」,因為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化學物質具有致癌風險,應該提醒消費者。
韋恩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已滿十年。這意味有明確證據顯示這些食品會導致癌症,而且危險等級和菸草及石棉相同,許多專家指向培根添加的亞硝酸鹽會形成亞硝胺。
亞硝酸鹽常被用於培根和火腿的加工過程中,不僅能保持肉色鮮豔、增添風味,還可以延長保存期限。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名為「亞硝胺」(nitrosamines)的化合物,這是一種會損害DNA的強力致癌物。
韋恩補充,近年的研究再度確認,加工肉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明確且穩定。還有部分研究指出,如果女性每周食用加工肉類,罹患乳癌的風險也會出現顯著提升。目前歐盟已率先收緊法規,降低加工肉中亞硝酸鹽的允許含量,並推動使用更安全的替代物,以引領食品安全與防癌政策的改革。
文末,韋恩提醒,公共衛生專家認為,亞硝酸鹽這類飲食性致癌物屬於「可預防的癌症成因」之一。如果能減少暴露量,不僅能降低癌症發生率,也能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專家們強調,飲食是影響癌症與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減少加工肉類攝取、推動更安全的製程改革,將是改善個人與社會健康的重要一步。
更多udn報導
傳統市場防買到毒雞蛋?資深菜販教「1招」
宜蘭人家家戶戶都有船? 在地人曝背後原因
水管堵塞別再倒醋和小蘇打?水電師傅揭真相
車身貼1貼紙可免費領飲料 車主:傳說是真的
其他人也在看

食物中毒?恆春吃完海鮮9人上吐下瀉送醫 衛生局出動稽查
屏東墾丁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一間台南公司149名員工15日在恆春知名海鮮餐廳用餐,其中9人用餐後身體不適,晚間緊急就醫。餐廳業者喊冤表示,當天其他客人和員工皆無不適反應,且招牌「涼拌河豚皮」使用無毒的刺河豚皮製作,與日本生食河豚完全不同。衛生局獲報後展開調查,究竟是餐廳食材出問題,抑或遊客先前攝取其他問題食物導致,仍有待釐清。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桃園以南天氣晴朗穩定 入秋最強冷空氣明南下北東轉雨
中央氣象署最新天氣報告指出,示,今天迎風面水氣增加,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台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零星短暫雨,外出攜帶雨具備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氣象專家吳德榮根據氣象資料分析指出,明天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開始南下,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及東部轉有雨,氣溫逐漸下降,有局部較大雨勢。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台中充氣城堡成絕命終結站翻版! 「突消風吞噬孩子」家長嚇壞
台中低碳發展協會15日在西屯區安和公園舉辦「翔童樂馬戲團」親子活動,原本氣氛歡樂溫馨,沒想到巨型的充氣城堡突然消風,數名正玩不亦樂乎的小朋友為此從高處跌落,爸媽看了心驚膽跳,所幸沒有孩子受傷。據廠商說明,原來是充氣城堡的電線被外力扯斷,以致無法充氣發生意外。
太報 ・ 1 天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 天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7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 天前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80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健檢完全沒紅字!不過她自曝唯一的小毛病是「比較容易喘」。醫師表示,80歲了健檢完全沒紅字真的很令人佩服,會有點喘可能是正常衰老情形,但是也提醒,如果喘的症狀是最近才出現,或愈
健康2.0 ・ 15 小時前
13歲就胖到85kg!可藍自創「柳丁減肥法」狂減35kg 醫警告:種下易復胖因子
藝人可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曾出書分享自己從85公斤成功瘦身的經歷,近日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再度分享細節。她透露,當時使用的是自創的「柳丁減肥法」,花費4年順利地瘦下35公斤,看似相當有效,卻也被醫師指出「容易復胖」。
姊妹淘 ・ 2 小時前
攝護腺癌居「台男發生率第3名」 別輕忽頻尿、夜尿警訊!
台灣血腫權威醫師、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耀昌今(17)日傳出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76歲。據了解,陳耀昌曾在64歲時罹患攝護腺癌,外界猜測可能是癌症復發而病逝。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顯示,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3高的癌症,民國111年發生人數高達9062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6人。專家提醒,若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盡早就醫,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 天前
減重小心!4種「液體碳水」地雷公開,喝錯等於多吃半碗飯
許多人以為「喝的比吃的更清爽」,但不少看似健康、實際上含有高碳水的飲品,常常讓減重成效停在原地。以下整理4種生活中最常被忽略的「液體碳水」地雷,減重族群務必要多加留意。
姊妹淘 ・ 1 天前
血液如檸檬汁!他自行停用胰島素 血糖飆至850險喪命
一名54歲男子因工作忙碌壓力大,自行停用胰島素一週,結果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發現血糖飆升至850 mg/dL,為正常值的8.5倍,確診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合併高滲高血糖狀態。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咖啡+茶「2:3 黃金比例」曝光! 研究揭驚人保健效果:降低45%死亡風險
早上一杯咖啡提神、下午一杯茶放鬆,這樣的習慣可能比想像中更健康。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掌握咖啡與茶的「黃金比例」與飲用方式,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與更低的死亡風險相關。
姊妹淘 ・ 13 小時前
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病逝享壽76歲 醫界與文化界深感惋惜
被譽為「台灣骨髓移植教父」、血液腫瘤醫學權威的陳耀昌醫師,今(17)日傳出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76歲。消息一出,不少醫師及衛福部長石崇良紛紛悼念,直呼令人萬分不捨。「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病逝 醫界不捨
台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
天然抗癌大軍!綠花椰菜「菜梗與葉」抗氧化力是花球10倍
在營養醫學的世界裡,「十字花科蔬菜」幾乎可以說是天然界的抗癌大軍,而在這類抗癌選手當中,綠花椰菜無疑是抗癌力最強的代表之一,因為它含有一種研究最多、效果最明確的蘿蔔硫素。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54歲男血糖狂飆險亡!做錯1事害「血像檸檬汁」 醫:死亡率達20%
糖尿病患者別自行停藥,以免造成病情惡化。腎臟科醫師林軒任分享,一名54歲男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痛風,長期使用高劑量的胰島素,未料由於工作繁忙,他竟自己停藥一周,未料在家中昏倒,送醫發現血糖值高達850 mg/dL,確診糖尿病酮酸中毒合併高滲高血糖狀態,就像是血液變成檸檬汁,經搶救後撿回一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