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抗癌大軍!綠花椰菜「菜梗與葉」抗氧化力是花球10倍
在營養醫學的世界裡,「十字花科蔬菜」幾乎可以說是天然界的抗癌大軍,而在這類抗癌選手當中,綠花椰菜無疑是抗癌力最強的代表之一,因為它含有一種研究最多、效果最明確的蘿蔔硫素。
這個名字或許陌生,但它的實力在科學界可是早已坐穩抗癌一線:啟動身體的抗氧化系統、關掉慢性發炎的開關,還能延緩癌細胞的形成與擴散,是目前被大量研究的「天然化療劑」之一。
最強抗癌的不是花球,而是被丟掉的「菜梗與葉」
很多人想問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在綠花椰菜裡,哪一個部位的抗癌成分蘿蔔硫素最多? 答案,往往出乎意料。基因醫師張家銘分享,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997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經典研究,綠花椰菜的年輕嫩芽與菜梗部位所含的蘿蔔硫素濃度,是成熟花球的10到100倍。
研究團隊每天給實驗動物攝取25至100微莫耳的蘿蔔硫素,不只顯著延緩了乳癌腫瘤的生成,效果甚至可以媲美市面上主打抗癌的高價保健品。更驚人的是,僅僅三天的嫩芽,其抗氧化酵素誘導力就高達每公克 51萬單位,而一般成熟蔬菜大約只有 3萬單位/g,抗氧化力高出十倍以上。
換句話說,我們每天隨手削掉、覺得不好吃的那段菜梗,可能正是綠花椰菜抗癌效果最精華的來源。真正厲害的,從來不是那朵綠油油、看起來最漂亮的花球,而是我們不小心丟掉的那一段,默默守護健康的菜梗與葉子。
抗氧化、抗發炎 還能顧肝顧眼
我們都知道壓力大、吃太油、作息亂,會讓身體慢慢壞掉。但很少人知道,這種壞,是從「發炎」開始的。而蘿蔔硫素這個神奇的小分子,就像身體裡的滅火器,能啟動抗氧化的Nrf2路徑,讓細胞自我修復,也能關閉NF-κB這種導致慢性發炎的開關。
它不只能在癌症研究上有表現,在脂肪肝、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甚至神經退化的研究裡,也都有角色。換句話說,如果有家族癌症史、代謝問題、眼睛退化,或長期處於慢性疲勞狀態的人,綠花椰菜真的不只是「青菜」,它其實是身體最需要的保護力。
「吃得健康」不是吃貴,而是吃對
菜梗怎麼吃?張家銘說,其實很簡單,涼拌、切絲炒蛋、丟進蔬菜湯、煮粥、炒飯,甚至打果汁都行。如果家裡有小孩,也可以切碎拌在餅乾麵糰、蛋餅、義大利麵裡,不但營養,還不會被挑食。
更進階一點的人,可以把菜梗和葉子烘乾打成粉,加在優格、豆漿、燕麥裡,就是天然的機能補給。這些方法不只是補營養,更是讓我們「不再錯過身體需要的東西」。
健康不是吃很多 而是吃得剛剛好、吃得有意識
張家銘強調,我們的身體其實早就具備修復自己的能力,那些密碼就寫在DNA裡,只是它需要一點「素材」來啟動。很多時候,那些被忽略的食材——看起來不起眼、不起眼的葉子與菜梗,可能正是身體在等的那一把鑰匙。
所以,下次去市場買菜時,不妨多看一眼。別害羞,膽子大一點、開口跟老闆說:「那段菜梗,不要丟,幫我留一截!」;料理時,也不必急著把葉子削光光、梗切掉——也許留下的那一段,就是邁向健康人生的第一步。(常春月刊)
文章授權轉載自《常春月刊》別再丟掉!綠花椰菜「這1段」抗癌力是花球10倍 還能顧肝、護眼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百萬小學堂》小西瓜成中醫師!近照曝光網驚:等比例長大了
反財劃法修正 卓榮泰批:問題更大、行政院會全面迎戰
川普突轉態支持公開艾普斯坦檔案 眾議院將表決
其他人也在看

綠能族群下殺 唯獨它擁綠電長約 700億潛在利益將發酵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今年報告,一座十萬瓦規模的資料中心,每年耗電相當於十萬戶家庭的總和,而資料中心會越蓋越大,用電量甚至放大二十倍約當兩百萬戶家同的用電總和,未來電力需求之大可以想像。觀察國內的雲豹能源 (6869-TW) 近期的財報與市場動態,有一指標公司特別值得大家注意,就是雲豹能源旗下天能綠
鉅亨網 ・ 2 小時前
護腎又抗發炎!醫大讚1蔬菜 抗癌含量「多綠花椰菜50倍」
苦味食物護腎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一名30歲女生出現尿蛋白及水腫,他除了開立藥物外,也請患者多吃苦味食物,沒想到一個月後,患者尿蛋白、便秘及青春痘都獲得改善。洪永祥分享3大苦味護腎食物排行榜,分別是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綠花椰芽及苦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大雞排祭品文翻車!地理系衝出來霸氣扛350杯救場 排隊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日前鳳凰颱風接近台灣時,一名台大網友在臉書粉專「黑特帝大」發祭品文,大膽預測台北市至少會放2天颱風假,並放話「少...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各報要聞》鴻海科技日 OpenAI合作即將揭曉
【時報-台北電】AI算力需求持續飆升,站在供應鏈核心位置的鴻海,即將於21日登場的科技日上展示三大智慧平台與AI技術整合成果,董事長劉揚偉也提前預告,將公布與OpenAI的最新合作進展,引發市場高度期待。法人認為,鴻海在AI機櫃、ASIC、主權AI等戰略領域的角色正加速升級,科技日將是觀察集團AI版圖的重要視窗。 今年科技日將於11月21~22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舉行,第二天開放民眾免費入場。活動主軸聚焦「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 技術應用」,展出AI Factory、機器人、半導體等九大主題成果,呈現集團在3+3+3轉型策略下的整體進度。 鴻海指出,今年科技日主軸將聚焦機器人技術及場域應用願景、與客戶夥伴的技術合作落實,以及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今年科技日的亮點還包括活動現場將首度導入專屬App系統,整合報到、導覽與互動功能,讓民眾可即時掌握活動資訊,像是講者與議程資訊、最新活動消息隨時更新、互動式展區地圖等,到至11月15日止,只要下載App並完成報名,就有機會抽中最新iPhone 17 Pro、SHARP吹風機及空氣清淨機等多項好禮。且今年科技日還首度與中華航空跨界合作打造VI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
男性發生率女性2倍 胃癌「一症狀」常被誤認消化不良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癌長期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發現常常為時以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提醒,這是因為胃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消化不良,導致延誤診斷,民眾一旦出現食慾不振、上腹悶痛、體重減輕、黑便或吞嚥困難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人因為胃癌喪命者共約2200人,位居十...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少吃多動也沒用?她半年胖6公斤好冤枉!醫揭「圍更年期」真相:10招穩胰島素、甩脂不復胖
台灣女性平均約在50至53歲左右進入更年期,但往往步入40歲、尚未停經之前,就會因為荷爾蒙變化,導致身心疲憊、變胖加速,甚至「少吃多動」的減重鐵律都不適用,堪稱是女性特別辛苦的時期。減重醫師鄧雯心指出,這段時間被稱為「圍更年期」(Perimenopause),是女性由生育年齡過渡到停經的自然階段,涵蓋未完全停經、但已有熱潮紅、情緒起伏、失眠與掉髮等更年期症狀,或是剛停經1~2年的女性。處在這個階段的女性或許會覺得「呼吸也會胖」,但其實重點不是「少吃」,而是「吃對」。面對失控的體重、體脂肪與腰圍,她建議10要點管控飲食,包括餐與餐之間空腹、每天至少喝2000c.c.純水、咖啡盡量控制在1~2杯、避免奶製品等。持之以恆,就能健康瘦下來。
幸福熟齡 ・ 22 小時前
頭痛要小心了!4部位「出現症狀不能拖」:恐是腦中風、癌症前兆
身體出現疼痛時,很多人習慣忍一忍就過了,但要小心這些「看似小毛病」的痛,其實可能是癌症、腦中風等嚴重疾病的警訊!越南健康媒體《SOHA》就指出,如果你常在以下4個位置出現持續的疼痛,務必要提高警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芬普尼毒蛋管制破功! 石崇良:本週擴大抽驗「這種」雞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出現芬普尼「毒雞蛋」,食藥署原本信誓旦旦,畜牧場已採取全面管控,所有蛋品須全面檢驗安全才會放行,沒想到馬上被打臉,台中市竟發現仍有高達4萬顆毒雞蛋在移動管制期間被偷賣,補破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昨終於宣布要全面擴大抽驗。石崇良今(17)日進一步證實,稽查將鎖定同為「編號C」的籠飼雞蛋為主。 芬普尼毒雞蛋...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達文西機械手臂結合自然孔分離清除肌瘤 打造「零腹部傷口」手術
45歲的魏女士近半年來出現下腹部悶痛,就醫檢查後發現有7公分的肌瘤,導致下腹部悶痛合併壓迫。經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結合經陰道自然孔手術,在術後一週即返家休養。醫師表示,傷口藏在看不到的地方,這不只是
中廣新聞網 ・ 54 分鐘前
有吃也不吸收 胰臟癌飲食管理不易!營養師揭5大狀況應對策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癌症治療多需搭配飲食控制,但胰臟癌患者因疾病影響容易吃不下、或是吃很多也還是瘦,飲食管理非常困難。李婉萍營養師提醒,胰臟掌管分泌消化酵素與胰島素兩大功能,癌症本身或術後、化療常造成「胰臟外分泌功能不全」,狀況常見有體重下降、脹氣、腹瀉、便秘等,飲食策略應配合症狀表現調整。 吃很多還變瘦?胰臟癌飲食狀況3大常見特徵 胰臟癌病友家屬可能擔心親人怎麼都不吃?李婉萍營養師進一步說明,胰臟分泌消化酵素,把蛋白質、油脂、澱粉分解,讓人體吸收;胰島素則讓血糖進入細胞轉為能量。「胰臟外分泌功能不全(PEI)」,指的是酵素到不了小腸,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不佳,影響營養吸收。 臨床最常見的胰臟癌飲食困擾包括,脂肪與蛋白質未充分分解,腸胃症狀明顯,出現脹氣、腹瀉、油便、灰白大便等,有時剛吃幾口就得跑廁所;以及營養流失,體重與肌肉量也會下降,吃很多卻持續變瘦。另外,胰臟癌患者胰島素分泌變差,易發生血糖不穩,甚至糖尿病,因此「胰臟癌飲食」通常也同時是「血糖控制飲食」,不是少吃甜就好。 少量多餐、每餐要有蛋白質 飲食策略配合症狀調整 要維持體力、阻止體重下滑,重點不是要逼自己硬吞,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
12星座本周運勢〈11.16~11.22〉
【牡羊座】致勝技巧:擔當重任,一馬當先。【金牛座】致勝技巧:錘鍊自我,重燃信心。【雙子座】致勝技巧:挖掘興趣,培養同理心。【巨蟹座】致勝技巧:重組資源,整理團隊。【獅子座】致勝技巧:回顧自省,切忌急…
科技紫微網 ・ 1 天前
沒吃海鮮、沒碰塵螨卻天天抓癢鼻塞?醫揭:免疫系統在跟自己作戰
不少人明明沒有接觸海鮮、花粉或塵螨,過敏檢查都是陰性,卻仍經常皮膚發癢、鼻塞,甚至腸胃不適。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這很可能是「IgE自體過敏」。原因是免疫系統把身體自己的蛋白誤認為威脅,像對外界過敏一樣釋放組織胺與發炎物質,導致全身出現類似過敏的症狀。
鏡報 ・ 2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影/警勸3次!「台大男神」酒駕1480萬法拉利 載妹逆向遭逮
建國中學、台大畢業,擁有亮眼學歷的網紅「台大男神」孫炫東,現年26歲,常在網上分享投資理財觀念因此暴紅,曾自稱「23歲買藍寶堅尼」,不過日前他不聽員警勸,執意酒駕開法拉利載妹被逮。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不甩警提醒「找代駕」! 學霸男醉開超跑被抓包
北市一名自稱台大畢業的學霸男,日前到東區夜店跟朋友喝酒狂歡,結束之後準備開車,巡邏員警見狀,上前提醒他「記得請代駕」,但10分鐘後經過同個路口,發現車子移動過,抓包男子不但酒駕,還沒有繫安全帶。男子被請下車辯解,是「為了把車停好」才會開車,最後無奈接受酒測,酒測值達0.87,當場被依公共危險罪送辦。 #找代駕#學霸#開超跑
東森新聞影音 ・ 22 小時前
恩師陳耀昌病逝 部長哭了!石崇良紅眼哽咽「沒法再諮詢他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執行骨髓移植第一人,有台灣骨髓移植教父之稱的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傳出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也是陳耀昌的學生,今憶及恩師,在媒體前數度哽咽「他他他…」紅了眼眶、無法順利開口,最後大嘆「很可惜的,我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陳耀昌在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行醫超過30年,不但是...
匯流新聞網 ・ 54 分鐘前
黑米、白米、糙米、泰國米哪個好?「它」吃完血糖破220 比白米還恐怖
不吃白飯,改吃別的米對身體血糖有比較好嗎?醫師分享網路影片,由糖尿病患者實測白米、糙米、黑米、紅米、泰國米、壽司米等對血糖影響,結果超驚人,壽司米吃完血糖直接破220 mg/dL,比白米還可怕。
健康2.0 ・ 1 天前
一變再變?他曝改「11/31」台大發千份雞排 網怒:又再騙
日前一名台大網友在臉書「黑特帝大」發出祭品文,喊話賭上台大大氣系招牌,預測「台北至少放2天颱風假」,現場湧入400人排隊領雞排卻被放鳥。後有學生發文強調「大氣系祭品文,地理系出」之外,今日有網友又在黑特帝大發文說:「由於昨日雞排店的老闆娘突然要生,因此改期,將會等老闆娘生完孩子後的11/31號發放千份雞排」,又於11月只有30日,讓網友受不了在下方留言:「那又在騙,自以為有趣」。(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來了! 桃園以北及宜蘭降溫越晚越涼、夜間降到19度
[Newtalk新聞] 今(17)日東北季風增強,將是入秋以來抵達台灣最強的一波冷空氣。中央氣象署指出,北台灣氣溫率先開始下降,天氣愈晚愈涼,桃園以北及宜蘭上半天氣溫約21到24度,到了晚上會降到19、20度,至於其他地區早晚低溫20至22度,白天仍較為舒適溫暖,高溫約26至30度。 天氣方面,由於迎風面水氣多,雨勢愈晚愈明顯,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下雨時間較長,並有局部大雨發生。此外,桃園以北其他地區亦有短暫雨,竹苗及花蓮則為局部短暫雨,台東、恆春半島及中南部山區是零星短暫雨,中南部平地是多雲到晴的天氣。 離島方面,澎湖多雲21至24度;金門晴到多雲19至25度;馬祖陰天17至21度。今日台南以北、基隆北海岸、宜蘭、恆春半島及各離島皆可能出現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台中、彰化、雲林與澎湖更有平均風9級或陣風11級的機率。清晨雲林至高雄地區有局部低雲或霧影響能見度,嘉南地區能見度不足200公尺,氣象署今晨5點5分發布濃霧特報。 空氣品質部分,竹苗、宜蘭及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北部、中部、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金門、澎湖為「普通」等級;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週
新頭殼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