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壓文件曝光! 荷蘭突「接管」安世 美國指示 : 中國籍CEO「必須被替換」
[Newtalk新聞] 在中美關稅大戰博弈之際,荷蘭政府近日突然下令,要求中國半導體聞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導體 ( nexperia ) 控股有限公司自 9 月 30 日起,一年內不得進行任何涉及資產、智慧財產權、業務及人員的調整。隨後,荷蘭企業法庭裁決將指派一位外籍人士擁有對安世半導體的決定性投票權。
鑒於荷蘭政府採取行動就在美國發佈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後一天,美國《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 FT ) 等外媒紛紛猜測,荷蘭此舉背後是美國在「指點」。但這種猜測迅速被荷蘭經濟事務部的一名發言人否認,稱美國並未參與荷蘭針對安世半導體的決策,行動時機「純屬巧合」。
然而,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 14 日公開的法庭檔案顯示,早在今年 6 月,美國官員就已向荷蘭表明立場——若安世半導體想從美國新變化的「實體清單」中獲得豁免,其中國籍首席執行官(CEO)「必須被替換」。
據香港《南華早報》14 日報導,法庭文件顯示,美方今年 6 月通知荷蘭官員,他們將擴大「實體清單」範圍,將制裁延伸至被列實體持股超過 50% 的子公司。
聞泰科技在 2018 年至 2020 年期間,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後全資控股安世半導體,並在去年 12 月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美國警告荷蘭政府,如果安世半導體希望申請從清單中豁免,就必須更換領導層。
荷蘭 6 月 5 日在與美方會談後,向安世半導體轉達,稱若該公司申請豁免,美國會「專門考慮緩解措施」。
在 6 月 12 日的進一步磋商中,美方補充道,「可以理解剝離股權需要時間……但公司 CEO 仍為中國籍人士,這是個問題。幾乎可以肯定,若要獲得豁免,CEO 必須被替換」。
9 月 30 日,荷蘭政府以「治理嚴重缺陷」為由開始採取行動,首次動用《商品供應法》介入安世半導體管理,暫停聞泰科技實際控制人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的非執行董事和執行董事職務,還聲稱「該決定旨在防範一種風險,即緊急情況下,安世半導體生產的產品(成品及半成品)可能無法供應,相關產品包括用於歐洲汽車行業和消費電子領域的晶片等」。
英國《金融時報》發現,荷蘭政府的行動「緊隨美方其後」。《彭博社》也指出,川普政府在荷蘭之前剛剛擴大制裁範圍,此舉凸顯出對敏感行業中資企業正面臨日益嚴苛的審查。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他們獲取的一份會議錄音顯示,聞泰科技一名高管曾在 12 日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直言,荷蘭政府的指令是以美國新規為藉口,實則是為了奪取控制權。這名高管當時對投資者說 :「荷蘭經濟事務部顯然是跟在美國政府身後的一隻溫順綿羊」。
面對法庭文件的實錘,荷蘭負責外貿的國務秘書奧克耶·德·弗裡斯 14 日在歐盟貿易部長會議上仍對《政治新聞網》歐洲版 ( Politico ) 堅稱,他們在接管安世半導體的決策上「自主決定」。
聞泰科技方面對媒體強調,荷蘭政府的指令以「保障供應鏈安全」為由,但公司認為,該指令的範圍之廣、限制之嚴,已遠超常規風險管控,是對一家正常經營的企業實施了嚴重不合理的外部接管。
聞泰科技 12 日晚發表聲明嚴正指出,荷蘭政府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為由,對安世半導體實施全球運營凍結,是基於地緣政治偏見的過度干預,聞泰科技對這種針對中資企業的歧視性待遇表示強烈抗議。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美台晶片「五五分」? 北京批 : 川普巧取豪奪 民進媚美無底線 台灣連滾帶爬
被大象打架踩到! 韓華海洋遭中抵制 首爾 : 緊急溝通 評估MASGA損害
其他人也在看

打不贏就搶?先搶聞泰股權下月又將立法要陸企交出技術 陸媒:歐洲海盜基因醒了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之際,歐洲針對中國企業的兩個「明搶」動作引發震動,分別是荷蘭以「國安」為由凍結中國聞泰科技對荷子公司股權,以及歐盟打算強制中國企業向歐洲轉移技術。 《北向財經》報導,這場從「搶股權」到「搶技術」的連續動作,揭露了歐洲在產業困局下的焦慮與傳統掠奪思維的重燃。
鉅亨網 ・ 6 小時前
ASML「滿血復活」! 第三季營收穩健 EUV訂單大增 但示警中國市場
[Newtalk新聞] 荷蘭光刻機龍頭ASML公佈第三季財報,凈銷售額達 75 億歐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為 21 億歐元。設備核心收入中,DUV 系統貢獻 34 億歐元,EUV 系統為 21 億歐元。隨著全球晶圓廠推進 2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ASML 新接訂單總額達 54 億歐元,其中 EUV 設備佔 36 億歐元,顯示先進光刻需求明顯增長。 公司表示,本季毛利率為 51.6%,維持在預期區間,反映關稅與成本壓力有限。研發投入達 11 億歐元,較去年略增。ASML 對第四季展望樂觀,預期凈銷售額將介於 92 億至 98 億歐元,毛利率仍維持在 51%至 53%之間。執行長傅恪禮指出,近期半導體產業出現「積極消息流」,不確定性明顯下降,AI應用與先進製程需求將成為未來主要成長動能。 荷蘭 ASML 的 EUV 光刻機。 圖 : 翻攝自央視(資料照) 不過,ASML 也提到,中國市場的高成長階段已近尾聲。受出口管制與客戶提前囤貨影響, 2026 年在華銷售將顯著下降,從 2024 至 2025 年的高點回落至「更合理水準」。由於中國市場以高毛利的 DUV 機型為主,該業務下滑可能
新頭殼 ・ 3 小時前
德語媒體:分崩離析的芯片產業 一騎絕塵的中國稀土
荷蘭政府強行從中國股東手中接管安世半導體,這一罕見舉動讓德國《商報》擔心,全球芯片產業分裂,這必然會推高所有商品的成本。《世界報》則繼續關注由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引發的新一輪貿易戰,認為在芯片領域越來越自主的中國很可能是最終勝利者。
德國之聲 ・ 20 小時前荷蘭接管始於美國警告 安世半導體任命臨時CEO
荷蘭一份法院文件顯示,該國政府是在美國發出警告後接管了中國晶片製造商子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安世中國籍執行長(CEO)張學政被暫停相關職務後,公司14日披露,公司首席財務官Stefan Tilger擔任臨時CEO。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國泰金打造第三引擎!國壽管理資產將委託國泰投信 AUM十年目標增至15兆
國泰金控全力衝刺資產管理!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今天宣示,集團要打造第三隻腳、第三引擎,將把國壽管理資產逐步委託給國泰投信,投研與操作團隊也將轉移至投信,要讓國泰投信成為重要的資產管理平台;國泰投信董事長李偉正更許下宏願,10年內要把AUM(資產管理規模)由2.3兆元提升至15兆元,在亞洲成為somebody。
品觀點 ・ 1 天前AI正泡沫?國內外專家不同角度剖析 PIMCO副董:破裂才會帶來危害
人工智慧(AI)近2年成為全球最火熱的科技與投資題材,但隨著股市估值創高、資本支出急速膨脹,是否已步入泡沫化階段,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近來討論焦點。今天(15日)在一場論壇中,也引發與會人士關注。PIMCO集團副董事長John Studzinski CBE指出,過去25年,全球歷經8次各產業所帶來的泡沫,但泡沫沒有不好,破裂才會帶來危害。他認為,AI目前大部分只集中在一小群人身上,可能更值得關注。 從生成式AI帶來的語言模型到機器人與各種自動化應用,再到雲端巨頭與晶片大廠的龐大投資,AI幾乎被視為推動未來經濟的引擎。 國泰金控15日舉辦第二屆「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AI是否正在泡沫,激發與會人士討論。PIMCO集團副董事長John Studzinski CBE指出,目前美國股市和經濟表現呈現脫鉤,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都處於歷史高位,這當中和美國7大科技巨頭,包括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等有相當大的關聯。 他也認為,AI未來將會有很多競爭對手陸續出現,像是愈來愈多的「DEEPSEEK」從中國橫空出世,美國也將會出現不少失敗者。至於AI是否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國泰金打造資產管理成第3引擎 投信10年AUM拚15兆 (圖)
國泰金15日舉行第2屆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國泰金宣示要將國泰投信成為國泰資產管理平台,國泰投信總管理資產規模(AUM)從目前新台幣2.3兆元,目標10年AUM增至15兆元。圖為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中)與國泰投信董事長李偉正(左)與國泰人壽執行副總經理林昭廷(右)。
中央社 ・ 1 天前
ABF三雄領PCB股走高 景碩、南電鎖死漲停價
[NOWnews今日新聞]受惠於AI浪潮,PCB族群迎來漲價效應,推動前陣子股價走高,昨(14)日迎來震盪整理,不過AFB載板三雄今(15)日重振旗鼓,景碩率先攻上漲停價134.5元鎖死,南電隨後也跟...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批中國「錯亂」還不忘遞橄欖枝 貝森特:若中國放棄稀土管制 美方願延長關稅暫停
[Newtalk新聞] 在中國 10 月 9 日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後,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宣布將對中輸美產品加徵 100%關稅,以及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新的管制。就在美中新一輪貿易戰一觸即發之際,《彭博社》週三(15日)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若中國停止實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計劃,美國可能將對中國商品的暫停關稅措施延長 3個月以上。 自今年初以來,美、中兩大國已同意一系列為期 90天的停火協議,下一個期限將於 11 月到來。雙方經歷了數月的暫時穩定後,近幾週,華府擴大了部分科技限制,並提議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徵收關稅,導致緊張局勢加劇。中國也採取了類似措施,並計劃對稀土和其他關鍵材料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 「我們是否可能以延長暫停期作為交換?也許吧。但所有這些,都將在未來幾週內進行談判,」貝森特在華府對媒體表示。 貝森特遞出橄欖枝 股市上漲 有經濟學家認為,雙方的最新動作,是為了本月在韓國登場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期間,在領導人會面可能舉行前先累積談判籌碼。同時,除非有延期,否則關稅戰休戰協定將於 11 月 10 日到期。先前,美國對華關稅一度飆升
新頭殼 ・ 9 小時前藥華藥美國市場雙箭齊發!筆型注射器申請、ET藥證年底送件
藥華藥(6446)美國市場雙箭齊發!15日宣布,已向FDA提出Ropeg筆型注射器(Pen Device)產品的補充性生物製劑查驗登記申請(sBLA),並預計於年底前送件申請新增適應症─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此兩項利多將有助擴大Ropeg在血液腫瘤市場,為營運注入新動能。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焦點股:AI貢獻續放大+轉單利多發酵,強茂盤中強拉漲停
【財訊快報/研究員周佳蓉】強茂(2481)近年陸續與Tier 1客戶合作開發新案,車用產品已於近年開花結果,MOSFET與整流二極體出貨穩定之下,相關占比持續站穩30%之上,在AI方面,AI伺服器當中的複雜電路、高壓的電流轉換成為功率半導體需求提升的關鍵,研調機構預估全球AI伺服器的POWER IC產值將從2025年2億美元提升至2033年7億美元,CAGR增長率約17%。強茂已切入GPU大廠供應鏈,供給二極體品項,今年底開始打進CSP客戶的ASIC伺服器,供給MOSFET相關產品,AI相關占比1H25已成長至3%,預期未來貢獻將持續擴大,此外,全球前三大功率半導體廠安世半導體日前面臨大陸出口限制令,強茂與安世高度重疊,有望迎來龐大轉單潮。禁令利多之下,股價盤中強拉漲停,日後若能收復2022年4月跳空缺口,有利於股價中長期支撐。
財訊快報 ・ 1 天前南非寧可付出很大代價 林佳龍:台斐協商須通盤考量
針對我國政府與南非政府協商我駐南非館處地位問題的進度,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16日)在立法院答詢表示,南非政府想修改兩國在1997年達成的協議,為此已向我方提出一個新的版本,我方認為其內容有些不妥,但部分條文有些彈性,所以仍須持續交涉;林佳龍還透露,目前研判南非政府可能願意付出與美國衝突、傷害台灣等代價,因此此事必須通盤考量,並做好各種因應準備。為回應南非政府片面要求我國駐南非代表處遷出首都等不友善舉動,我國政府在9月下旬打算祭出輸出晶片審查等手段,不過,在經濟部上網預告後,外交部隔兩天就表示,因為南非政府請求與我協商,所以我方暫緩反制做法。 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回答立委馬文君質詢時表示,我國政府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1997年雙邊協議,所以南非政府這次提出了一個新版本,「他想簽新的、類似協議」。 林佳龍接著在回答立委王定宇質詢時進一步說明,我方正由律師研議南非提出的新版協議,而其內容主要是修改了1997年那份雙邊協議,林佳龍:『(原音)(王定宇:對方有提供條件,就您目前了解,我們接不接受?)有些項目我們還是覺得不妥,但有些部分,他們有些彈性的空間,需要交涉。』 如果協商失敗,我方是否
中央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安世半導體與中美磋商出口管制救濟,荷蘭政府啟動資產與IP管控
【財訊快報/陳孟朔】媒體報導,聞泰科技(600745.SH)旗下荷蘭子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表示,正同時面臨美國與中國政府的出口限制,已啟動與兩國政府的談判,尋求相關救濟與合規解方。安世在聲明中指出,目標是在遵循各方監管要求的前提下,維持全球供應的可預期性與客戶服務不中斷,並降低對研發與產能投放的衝擊。荷蘭政府日前對安世採取本土化保全措施,包括對其資產與關鍵知識產權(IP)實施調整與凍結,以確保技術與業務留在歐洲境內,避免敏感技術外流。公開資料顯示,聞泰科技於2019年6月獲批以268億元人民幣收購安世半導體,藉此整合IDM資產、擴大功率與模擬元件版圖,強化車用與工規市場的滲透。依安世官網披露,公司全球市占約9.7%,去年營業額20.6億美元,獲利約3,200萬美元。公司稱將在監管框架下持續推進在歐研發與製造布局,同時與產業鏈夥伴協調訂單與交期,以降低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營運波動。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荷蘭政府「強制接管」中資半導體公司!擔憂關鍵技術外流,阿姆斯特丹祭出罕見手段 中國外交部痛批「這是歧視」
荷蘭政府9月30日為防止半導體製造技術外流,強制接管中國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指出,荷蘭過去從未動用《貨物供應法》規範的接管問題公司的條款,這也意味著荷蘭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打擊力道急遽升高。聞泰科技證實,荷蘭經濟事務部的部長9月30日已對安世半導體下令,要求該公司旗下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均不得對資產、知識產權、業......
風傳媒 ・ 1 天前
歐盟考慮對中國投資采取強制技術轉讓
歐盟正在考慮強制要求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者向歐洲企業移交技術,以提高歐盟產業的競爭力。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信息稱,這些舉措將適用於包括汽車和電池等在內的關鍵數字行業和制造業,歐盟還會要求投資者使用一定數量的歐盟商品或勞動力。
德國之聲 ・ 23 小時前《大陸經濟》中國暫停採購 重創美國大豆
【時報-台北電】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美國農業出口面臨新一輪衝擊。美國此時正值大豆豐收季,但中國自今年5月起全面停止採購,導致美國農民手中的大豆堆積如山、無處可去。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若中方不在11月中旬之前恢復採購,美國恐將失去多達1,400萬至1,600萬噸的大豆訂單,並由南美洲的供應迅速取代。 玉淵譚天指出,據中國主要糧食碼頭統計,今年1至9月,美國糧食運輸船靠岸次數僅32艘,較去年同期的72艘銳減56%。自7月起,美國糧船完全停止靠岸。與此同時,來自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南美洲國家運送大豆的船隻卻絡繹不絕。 大豆是美國最重要的農產品出口項目之一。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24年美國大豆出口總額達245.8億美元,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14%,中國市場貢獻超過半數,約126.4億美元。 外媒統計顯示,2024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大豆近2,700萬噸。然而,今年1月至7月出口量僅剩590萬噸,顯示中國的採購幾乎全面中斷。 市場研究機構警告,若中國持續轉向南美洲採購,美國將在全球大豆貿易中喪失主導地位。巴西與阿根廷近年持續擴充種植面積與港口基礎設施,以滿足中國龐大的進口需求。 據
時報資訊 ・ 1 天前白宮AI沙皇:中國拒美晶片意圖壯大華為 應抱持警惕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14日專電)白宮AI「沙皇」塞克斯今天在Salesforce年會談到AI晶片出口管制,表示中國是美國在AI競賽中的主要對手,中國最近不要美國晶片,是希望全力扶植華為,讓華為在全球市場與美國競爭,美國對此應抱持警惕。
中央社 ・ 1 天前
AI現泡沫?專家看像倒入杯中啤酒 放久變苦
[NOWnews今日新聞]人工智慧(AI)題材持續火熱,但隨著股市估值創高、資本支出急速膨脹,是否步入泡沫化階段引發關注。,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近來討論焦點。今(15)日在「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中,PIM...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AI教父」認了中國人工智慧追上美國?郭正亮曝1大優勢:這產業價格太便宜
圖靈獎與諾貝爾獎雙料得主、被稱為「人工智慧(AI)教父」的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日前表示,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已經逐漸追上美國,此話一出引起外界熱議。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中天辣晚報》分析,中國的AI發展逐步迫近甚至說要超越美國,是仰賴於自身的1大優勢,使得中國能在全球的AI科技戰場上不斷的急起直追。「AI教父」傑弗里·辛頓日前......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