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與胃酸逆流息息相關: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高達6成有逆流問題
睡眠呼吸中止患者因為睡眠品質變差,就會大幅增加許多慢性疾病風險,長期下來,將提高死亡風險,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呼吸加護病房主任、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林嘉謨指出強調,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危險的是,因為上呼吸道阻塞,導致二氧化碳堆積,使的血中含氧濃度下降,造成身體長期缺氧,且容易引起心臟及大腦血管擴張及增加負擔,進而產生高血壓、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大幅提高罹患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嚴重更會增加猝死機率,就連發生車禍意外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出2.47倍。
1.心血管疾病
根據研究顯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1.3至2.3倍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為高血壓2.9倍風險、心臟衰竭2.4倍風險、心肌梗塞5倍的風險。
林嘉謨表示,主因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會發生間斷性缺氧,造成血管壁的阻塞,進而引起血壓上升,高血壓易併發心律不整,引起心肌肥大,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發生率。
2.腦血管疾病
根據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腦中風的風險增加1.6倍。由於身體慢性缺氧、過度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血壓升高、動脈粥狀硬化,減少大腦動脈血流量,也會造成胰島素抗性增加,都容易增加腦中風的發生,且高血壓也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
3.糖尿病
根據美國一項大型世代研究,追蹤14萬多人、長達10年的病史,結果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併發糖尿病的風險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06倍,而糖尿病患者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是無糖尿病者的1.53倍。
林嘉謨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因夜間缺氧,容易引起發炎反應影響胰臟β細胞功能,造成增加胰島素抗性,使得血糖不易控制,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4.胃食道逆流
根據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胃食道逆流互有關係,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同時患有胃食道逆流的比例高達6成,而且睡眠時平躺,也更容易導致胃酸逆流。
林嘉謨強調,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睡覺會打呼,主因就是呼吸道阻塞造成,當呼吸道阻塞時,身體為了將空氣吸進來,胸腔會產生負壓,導致呼吸動作會越來越強,就會將胃酸抽上來,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甚至睡到一半被胃酸嗆醒。
5.肺炎
根據文獻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肺炎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86倍,尤其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肺炎的發生率更超過3倍。最新國際研究更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與一般人相比,罹患新冠肺炎後住院風險提升2.93倍。
林嘉謨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因處於缺氧狀態而睡眠不足,會使免疫系統中的自然殺手細胞大幅減少,造成免疫力下降,罹患肺炎機率高出一般人。
6.癌症
根據研究顯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罹患癌症的機率高出一般人2.5倍,且死於癌症的機率也是一般人的3.4倍。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免疫系統低下,長期下來身體組織缺氧,缺氧環境容易形成發炎體質,也容易罹患癌症,且癌細胞也更容易發生轉移。
國內健保資料統計發現,經常打呼、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肺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3至4成。目前確切原因不明,很可能是睡眠品質不佳,影響自律神經及免疫系統,導致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誘發肺部病變有關。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睡不著「數羊」能幫助入睡?意想不到答案曝 醫激推睡前5招有效治失眠
·失眠睡不著,專家大讚「10種助眠食物」有效! 冬天盛產1酸甜水果上榜
其他人也在看

輝達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 蔣萬安:非常感謝新壽完成解約協議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定案,北市府昨與新光人壽完成合意解約協議。台北市長蔣萬安上午受訪指出,非常感謝新壽與台北市政...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Rosé示範洋裝穿搭4招:聖羅蘭黑色小洋裝+長靴打造高級約會感
Rosé再度把「洋裝」穿出新高度!以極簡線條搭配高級質感,示範4種洋裝穿搭公式,從約會到正式場合都能輕鬆駕馭。從YSL黑色小洋裝搭配膝上長靴為主角,修長比例與俐落剪裁讓氣質瞬間拉滿,再換上雪紡透膚洋裝,立刻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面貌。Rosé擅長運用「單品更換」創造多層次的視覺效果,既保留洋裝的經典魅力,又增添個人特色。如果妳正在找一套約會必勝穿搭,Rosé的4招洋裝公式絕對值得收藏!
bella儂儂 ・ 6 小時前
金馬獎2025/入圍名單大數據「透露得獎勝率」?他家共13座金馬獎並將再度創造紀錄?!
2025年第62屆金馬獎即將於11月22日晚間將於頒獎典禮上公布得獎名單。今年入圍名單以《大濛》領跑,入圍11項大獎之外,陳玉勳導演透露11獎之中,最想拿下最佳劇情片獎。而今在入圍酒會上已先奪下觀眾票選獎開胡,且看接下來是否能持續旺下去。另,入圍名單中也出現了不少數字暗示,一起來解讀。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9 小時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床墊可睡一輩子? 粉專示警「10年塵蟎破千萬」還傷脊椎
「健康多1點」表示,床墊其實不能「睡一輩子」,由於床墊裡的彈簧或泡棉,長期壓力下會逐漸變形、失去支撐力,腰部和脊椎無法正確獲得支撐,導致有些人早上睡醒比晚上還累、長期腰痠背痛或肩頸痠麻,甚至造成脊椎變形、姿勢不良。「健康多1點」說到,每天睡覺時人體會掉落皮...
CTWANT ・ 2 小時前瑞士年輕人依賴科技 專家:助長健康焦慮醫療量暴增
(中央社記者郭芳君蘇黎世22日專電)瑞士醫師協會(FMH)會長,家庭醫師出身的吉里指出,智慧型手錶原本是用來提升健康管理,如今卻反而讓最不該焦慮的年輕人陷入數字恐慌,造成醫療量暴增、檢查需求上升、醫療成本急劇成長。
中央社 ・ 6 小時前
季節交替肺炎飆升!醫師:以為感冒最危險 這樣做才能保命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隨著流感與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威脅尤其明顯。對此,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呼籲,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肺炎風險,守護全家健康。肺炎以為是小感冒 長者秋冬要注意72歲的郭阿嬤患有糖尿病與心臟病,去年冬天出現咳嗽、倦怠,以為只是感冒,沒想到短短兩天後高燒、喘不過氣,被送醫確診肺炎,住院近兩週。她回憶:「那時以為忍一忍就好,沒想到這麼嚴重。」現在她定期接種疫苗,也提醒大家要及早就醫。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醫師表示,長者免疫反應較弱,症狀常不明顯,若延誤治療,恐併發菌血症、敗血症。他提醒,高齡者若出現呼吸困難、精神不振或食慾下降,務必立即就醫。三大病原威脅 疫苗是最有效防線陳志道醫師指出,肺炎常見病原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疫苗,可顯著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典型肺炎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胸痛、食慾不振等,若持續惡化應儘速就醫。他補充,RSV過去被視為「小孩病毒」,但高齡感染率逐年上升,甚至可能重症。目前已有RSV疫苗,建議高齡與慢性病族群與醫師討論是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迎接超高齡社會 工研院攜手英國NHS啟動智慧在宅照護
在全球高齡浪潮加速、各國醫療體系面臨深度轉型的關鍵時刻,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下,工研院與英格蘭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 England)首次展開高層交流,聚焦在宅照護議題,建立合作橋樑並探索合作可能,後續將就在宅科技、健康監測與長照模式等領域持續深化交流,為跨國示範場域與在宅照護科技解決方案的推動奠定互動基礎。
NOW健康 ・ 6 小時前
專家實測!健身房淋浴間「驚人細菌量曝光」 示警:必穿拖鞋
美國芝加哥微生物分析師尼克·艾希爾(Nick Aicher)近期進行了一項引發網路熱議的實驗。他親自前往健身房更衣室,採集公共淋浴間地板的細菌樣本並進行培養,結果顯示培養皿中長出厚厚一層細菌,幾乎覆蓋整個表面,讓許多網友看後直呼「以後不敢光腳洗澡了」。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媽媽是代理孕母」模考題惹議!雙北教育局:推共同審題機制
今年9月北北基模擬考作文以「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為題引發爭議,國民台北市議員曾獻瑩與新北市議員黃心華21日要求雙北教育局加強命題把關,避免考題涉及社會分歧或價值輸入風險。雙北教育局表示,將研議對出版社訂定罰則,並推行「共同審題」制度,由學校參與審題、提出修改意見,確保教育中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冬天手腳變冰棒?中醫推4食物暖身補腎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明天(22 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也代表著天氣將會越來越冷,許多人趁著冬天進補,喝熱湯讓身體暖起來。澄品中醫在臉書粉專提醒,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進入「身體需要被溫補」的階段,如果能順著節氣調整飲食,不只能提升免疫力、改善循環,還能在寒冬真正來臨前,把身體底子先打好一層「防護罩」。中醫強調,小雪養生的核心概念就是3件事「補腎陽、強抵抗、潤乾燥」,也因此吃對食物比一味進補更重要。
民視健康長照網 ・ 21 小時前
勞動部外送員權益草案預告 明年最低時薪245元!
勞動部昨(21)日預告「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外送員最關注的報酬制度在草案中取得突破。未來每筆訂單報酬不得低於交通部核算的基本運價,且換算為每小時後,薪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1.25倍,...
華視 ・ 6 小時前
常腰痛、膝蓋痛?醫:關鍵在髖關節太弱 教你5招一次救回來
是不是常覺得屁股卡卡、腰痠背痛,甚至膝蓋也跟著抗議?其實這跟「髖關節」很有關!從走路、蹲下、跑步到運動,髖關節幾乎每天都要用到。但久坐少動,會讓髖關節失去靈活與穩定,牽連到骨盆、腰椎甚至膝蓋,一路痛到全身。 改善痠痛 提升髖關節穩定性與活動度是關鍵 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教5個日常小訓練,簡單好做,讓你不再被「卡卡痛」綁架!他也提醒,這些動作不需要每天花很多時間,固定練習5–10 分鐘,就能慢慢改善僵硬感。但如果已經痛超過兩週或越來越嚴重,別硬撐,記得到骨科門診檢查! 1、臀部抬升橋平躺,雙腳彎曲踩地,慢慢把屁股往上抬。停留 5–10 秒再放下,重點是感受臀部收緊。.鍛鍊臀大肌,幫髖關節增加穩定力。 2、後推折髖站立,雙腳與肩同寬,屁股向後推、上半身微前傾,手可向前伸保持平衡。記得「折髖,不是彎腰」。.訓練大腿後側與臀部力量,減少腰部代償。 3、前伸弓步伸展單膝跪地,另一腳往前踏出,身體挺直後輕輕將骨盆往前推。停留數秒,換邊進行。.放鬆髖屈肌群,改善髖部僵硬。 4、開腳深蹲雙腳比肩略寬,腳尖微微外展,蹲下時膝蓋方向與腳尖一致。依柔軟度調整下蹲深度。.同時強化大腿與臀部,增加髖關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