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團隊重新安裝水位計 花蓮堰塞湖蓄水量僅溢流前1.7%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並導致壩體潰決後,原本安裝在湖內的水位計也因而滅失。林保署再次委請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專業團隊,在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下,九日重新安裝水位計,並運用吊掛小型無人船進行堰塞湖水下測量作業。
林保署表示,十一日完成測量解算,發現堰塞湖最大水深約二十公尺,蓄水量僅剩約一百五十五萬噸,與日前在災後僅能依據航攝與無人機空拍比對湖面水線所推估的蓄水量,已明顯降低。
林保署指出,堰塞湖蓄水量大幅減少的原因,經分析應係受樺加沙颱風引發壩體溢流沖刷下切過程中,大量土方崩落至湖區;以及堰塞湖周遭坡面崩積土石在颱風及災後持續滾落下移,與馬太鞍溪上游溪水持續夾帶大量泥沙入湖等原因導致。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十一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一千零一十九點七公尺,壩體遭溢流下切後至今水位已下降一百一十九點三公尺,近日水位無明顯變化;湖區面積十二點六公頃,蓄水量下修為一百五十五萬噸,約為溢流前堰塞湖水量之百分之一點七。
林保署指出,目前每日仍以無人機空拍、影像判釋,運用堰塞湖水位計計算蓄水量。近日溢流口下刷速率趨緩,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由於壩體邊坡仍可能崩塌,下游河道土砂淤積嚴重,仍需清疏、導流及防堵,因此維持紅色警戒。
其他人也在看


加薩停火協議也沒用?川普不會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是…
諾貝爾和平獎即將於台灣時間今日下午5時公布得主。最新國際賭盤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因為調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停火,得獎機率大增。不過有專家指出,以哈停火協議發生得太晚,再加上川普其他政策與和平獎創辦人所信仰的理念大相逕庭,不認為川普能拿下這項殊榮。
太報 ・ 1 天前
快訊/不是川普!諾貝爾和平獎 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獲殊榮
今年特別受矚目的諾貝爾和平獎台灣時間10日下午5點公布,由58歲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María Corina Machado)獲此殊榮。
太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僅剩155萬噸 水位大幅下修至1.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經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重新安裝水位計進行測量,最新數據顯示蓄水量僅剩155萬噸,較先前航拍推估的500多萬噸大幅下修,僅為潰堤前滿水位9100萬噸的1.7%。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桃園機場尿騷味撲鼻!他狠酸「這就是台灣感性」 大票人共鳴:一定是一航
原PO以「桃園機場尿騷味也太重」為題發文指出,在通過檢疫區時,一股強烈尿騷味撲鼻而來,認為這樣的環境品質已直接影響國際旅客對台灣的第一印象,原PO直言:「剛下飛機就有免稅店的人在那邊一直大聲攬客、過檢疫的地方一股尿騷味直接撲鼻而來,這就是台灣感性嗎?」貼文曝...
CTWANT ・ 1 天前

40萬鏟子超人大軍「八門遁甲」全開! 秀超強清淤前後比對圖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流,過去兩週台鐵光復車站疏運旅客高達40萬人,40萬鏟子超人大軍壓境一鏟一鏟挖,把滅頂的房子、涼亭都挖出來,還有超人二刷光復後秀出對照圖,網友jetertung說「只能說所有超人都太強了」,還有網友說「所有超人都是八門遁甲全開」,貼文一出超過2萬愛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好消息!花蓮馬太鞍溪便道國慶通車 10分鐘直達光復鄉
花蓮光復傳出好消息!9月23日斷橋的馬太鞍溪橋,在今(10)日下午3點提前開放小型車輛及救災用車輛通行便道,未來只需要10分鐘就能抵達光復鄉。馬太鞍溪橋9月23日被洪水沖斷,經過兩個多禮拜的搶修,終於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參選目的遭質疑 竹市議長正面對決提問
國民主席候選人鄭麗文10日下午到新竹市竹蓮寺參拜,竹市議長許修睿親自接待,針對近期有風聲指鄭麗文若當選將問鼎2028,許修睿也打破眾人疑問當眾提問鄭麗文選主席是要造王造后?還是劍指總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有影片)/池府王爺與媽祖連袂巡境 蓬萊總巡諸神聖駕蒞臨宜蘭
(觀傳媒宜蘭新聞)【記者樊德惠/宜蘭報導】為弘揚傳統信仰、祈求國泰民安,高雄天鳳宮池府王爺奉玉皇大帝玉旨,展開 […]
觀傳媒 ・ 7 小時前
40萬鏟子超人真的太強!他PO救災前後「震撼對比圖」狂吸4.5萬人愛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迄今17天,光復車站統計湧入超過40萬人次「鏟子超人」協助清淤救災。有網友在社群分享救災前後的「震撼對比照」,高達1公尺多的淤泥被鏟子超人大軍一鏟一鏟挖平,原本被淹沒的平房、涼亭、砂石車,甚至連佛像都陸續現身恢復原貌,貼文一出已有4.5萬網友按愛心,狂讚「鏟子超人太厲害了!」
太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便橋通車! "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提前5天開放
生活中心/莊立誠 林大帷 趙永博 花蓮報導''馬太鞍溪橋''9月23號遭洪水沖斷,進出光復被迫繞路,至少要多花2~3小時。交通部緊急蓋''便橋'',原本預定15號完工,但日夜趕工下國慶日提早通車。儘管初期限制5公噸以下車輛,但從花蓮市區只需10分鐘即可抵達光復,讓災民感動到哽咽。季連成還宣布,國慶三天連假將完成災區工作。「耶~通車了!」鞭炮劈哩啪啦,響徹雲霄,車子有如貪食蛇,一輛接一輛,等了18天,國慶日這天,'馬太鞍溪便橋''終於通車了。提前5天!馬太鞍溪便橋通車 ''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搶國慶日通車(圖/民視新聞)光復災民說,「每天走193縣道,今天3點可以這樣走了,很感恩,真的,謝謝公路人員!」有災民邊說邊哽咽,眼角都濕濕的,還感動到對著所有遠道而來救災車輛,不停揮手致意。光復鄉馬太鞍溪橋在9月23號遭洪水沖斷,交通中斷超過半個月,原本便橋預計15號才能完工,但''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提早5天通車。提前5天!馬太鞍溪便橋通車 ''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搶國慶日通車(圖/民視新聞)交通超人指出,「20幾部的卡車、怪手10幾部,每天晚上都在趕,我們是每天在趕工的,不是只有昨天,昨天就睡在對面的車上」;還有救災志工開心說,「這樣就可以隨時從花蓮到這邊來做志工」。還有光復災民開心說,「從鳳林要回光復,原本開193縣道,要走兩三個小時,很多車,現在走這邊,大概10分鐘就可以過了」,災民超開心,要回家,總算不用繞遠路,不過馬太鞍堰塞湖上游水勢還是不穩定,中央各級單位全部緊盯,因為涵管便道又分為南下跟北上兩個部分,紐澤西護欄上面又設有這個照明設備,全天候24小時的保全人員,還有CCTV水位監測,就是要隨時來掌控整個橋以及水位的變化。提前5天!馬太鞍溪便橋通車 ''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搶國慶日通車(圖/公路局提供)公路局東區養護分局長林文雄表示,「初期我們是規劃採小型車,也就是5噸以下的小型車來通行,那光復跟鳳林地區還有那個搶救車的需求,所以搶救車的車輛,我們會允許他來通行,大型車的部分我們現在已經在評估了,在10月底前就會評估完成。」大型車種會不會放寬?公路局還在評估,而災區清理,更要拚進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我們預計在3天連假完畢以後,我們大概所有災區的工作就會完成,未來的工作仍然會持續把重心移轉到側溝清理跟佛祖街。」指揮官季連成下軍令狀,雙十連假期間,災區工作就要完成,要讓災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原文出處:馬太鞍溪便橋通車! "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提前5天開放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貝里斯、聖露西亞總督團齊聚台灣 林佳龍:感謝兩國堅定挺台韓國瑜趁國慶演說批大罷免、關稅談判 府方重磅駁斥:不實消息政治攻擊感謝「分享超人」轉傳國慶影片 林佳龍: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好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光復洪災 佛祖街水淹超過一層樓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創光復鄉,佛祖街等地災情嚴重,淤泥堆積超過一層樓被視為「重災戶」,最新清查數量為71戶。圖為佛祖街災情,攝於2025年9月26日。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馬太鞍溪便道 下午正式通車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橋受樺加莎颱風沖毀之後,影響當地居民與物資往來多日,如今好消息傳出,經公路局日夜趕工搶修,原訂15號通車的便道,在10號下午三點提前通車,讓居民終於不用再繞行四十分鐘的遠路,重拾...
大愛電視 ・ 1 天前花蓮光復堰塞湖新水位計啟用 蓄水量下修至155萬噸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1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壩體潰決,水位計經重新安裝、運用小型無人船進行水下測量,今天測量發現淤沙嚴重,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下修為155萬噸,蓄水量明顯降低。
中央社 ・ 10 小時前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通車 鋼便橋115年1月底前完工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0日電)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沖斷,公路局今天說,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下午3時通車,初期開放小型車及搶救災車輛通行,便道堤頂設監看警戒人力全時監控,預計鋼便橋明年1月底前完成。
中央社 ・ 1 天前
成大團隊抵堰塞湖裝水位計 估蓄水量剩溢流前1.7%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9日在空勤總隊與特搜人員協助吊掛下,成功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只有2、3個小時作業時間,不僅安裝水位計,還利用無人船測量湖底地形。今(11)日團隊公布堰塞湖其實淤沙嚴重,蓄水量只剩155萬噸,大約是空拍推估量的四分之一,更是溢流前的1.7%。
公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水位大幅下降」 只剩滿水位的1.7%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造成數千萬噸水流出,原本設置於湖內的水位計也隨之滅失。水位計如今已於10月9日重新安裝,今(10/11)日完成測量與解算,發現堰塞湖最大水深為約20公尺,蓄水量降至僅155萬噸,較溢流前的蓄水量大幅減少,僅為滿水位的1.7%。
太報 ・ 9 小時前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新水位計啟用! 蓄水量剩1.7%大幅縮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新投放的水位計啟用,根據林保署今(11)日公布監測數據,堰塞湖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僅剩約155萬噸,約為溢流前水量的1.7%,但由於壩體邊坡仍可能崩塌,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
台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