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定地上權的倫理與制度──輝達選址的可能替選方案
林健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副理事長
近期輝達(NVIDIA)計畫在台設立研發據點,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外界原以為這將是中央與地方攜手打造高科技旗艦基地的契機,卻意外陷入「地上權」爭議。新光人壽欲以天價釋出土地權利,輿論隨即譁然,也讓這場企業合作轉化為一場關乎制度倫理、公共信任與土地正義的討論。
據台北市政府揭露,新光人壽若以107億元的對價釋出地上權,雖屬契約自由的範圍,卻在社會觀感上難以服眾。地上權制度原意在於讓土地所有者保有產權,同時鼓勵他人投資開發、活化閒置資源,使公私雙方受益。然而,當制度被轉化為「權利買賣」的投機工具時,便失去了原本的公共性。若企業僅以轉手權利為目的,而未實際參與開發或經營,其所得即屬不勞而獲,從社會倫理角度來看,難以被視為正當利益。
在取得地上權之後、尚未開發之前,就進行地上權交易,勢必引發「買空賣空」的社會疑慮。這樣的操作模式容易被視為土地投機或制度弊端的典型案例。尤其在本案中,新光人壽開出高達107億元的天文數字,更加深了社會對「以權謀利」的負面印象。這並非單純的商業談判問題,而是牽涉到制度設計是否被扭曲、公共資源是否被濫用的根本性質疑。
地上權可能被濫用
地上權制度本身並非問題,真正的關鍵在於它被如何使用,究竟是以開發創造價值,還是以權利套利。當制度被用於投機時,便從「鼓勵生產」淪為「助長投機」,這正是本案引起社會不安的根源。
市政府之所以明文禁止地上權轉售,正是為了防止這類「未開發先套利」的行為。若地上權成為一種金融商品,而非開發工具,制度將失去正當性。地上權應是促進投資、延伸公共價值的制度,而非短期投機的標的。
然而,若地上權人願意實際投入開發、完成建設後再行移轉,性質則完全不同。這代表其已承擔風險與成本,為城市發展貢獻建設成果。此時的報酬屬於合理的市場回饋,繼受人如輝達,透過取得建物與地上權來使用或出租,形成明確的對價關係,交易具備經濟與倫理的正當性,也符合公共政策的初衷。
法律關係與制度風險
在法律層面上,輝達並非T17、 T18兩筆土地設定地上權契約的當事人。台北市政府與新光人壽作為契約雙方,均受原合約條款與法令拘束。輝達以第三人身分介入,只能尊重現有契約架構,並配合台北市政府與新光人壽提出的解套方案,而非直接參與契約的變更或設定。這樣的角色定位,決定了輝達在本案中無法單方面要求條件修改,也說明了制度程序的重要性。
更進一步而言,若為個案修改設定地上權契約,使新光人壽得以在轉手之間獲取暴利,將使公務員陷入「圖利他人」的風險疑慮。對公部門而言,任何行政上的例外都可能被社會視為偏袒特定利益。即便交易契約中設有保密條款,一旦進入司法程序,相關文件終將公開;屆時任何私下協議都將攤在陽光下,市政府也難以杜絕社會悠悠之口,甚至讓輝達捲入政治鬥爭的漩渦。正因如此,維持制度的一致性與行政的中立性,成為市府最務實、也是最安全的選擇。
合法框架下的解決方案
從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既已公告招標,合規且沒有爭議的方案往往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決策若能建立在公開程序與公平原則之上,而非私下協商與利益交換,才能維持社會信任。這樣的制度運作或許看似僵化,卻最能保護公眾利益。當各方都尊重制度邊界時,政府不必讓步、企業不需投機,社會也不再對土地政策心生疑慮。
在主政者不願修改地上權合約的前提下,新光人壽與輝達之間仍可尋求合作的彈性。若新光人壽能依照輝達的設計藍圖興建,待建物完工後,再以合理價格將建物與地上權一併出售給輝達,不僅能滿足輝達的需求,也可讓新光人壽獲得合理報酬,同時不違反市府規定。這種作法兼顧法制穩定與商業彈性,更重要的是,維護了社會公平的底線。
制度的價值與社會信任
土地制度的價值,不在於誰能賺取最多的權利金,而在於能否引導資源投入具生產力與社會貢獻的領域。當地上權被用作投機工具,制度的正當性便被侵蝕。土地政策的核心在於防止土地投機的社會不道德。唯有回歸「以使用創造價值」的制度精神,方能兼顧市場效率與社會正義,讓公共資產成為社會進步的支柱,而非少數人牟利的籌碼。
既然新光人壽已依法取得地上權,市政府應尊重其合法取得的權益;同樣地,買賣須基於雙方合意,輝達若不同意新光人壽的條件,也不必強人所難,可另覓地點設立據點。何況中央政府已主動盤點出其他適合輝達進駐的基地,無論在交通條件或產業環境上,都具備同等甚至更高的發展潛力。從這個角度看,本案不必被綁在單一地點或個別契約上,反而能促使整體科技布局更具彈性與前瞻性。雖然這樣的結果未必最理想,卻能避免法律糾紛與輿論風波,維持制度的穩定與信任。
結語
從新光與輝達的爭議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企業談判的分歧,更是一場制度信任的試煉。當社會要求透明、企業講求效率、政府堅守程序,三者的張力必然存在。然而,現代治理的成熟不在於誰讓利與誰,而在於能否在制度內找到平衡。公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應確立「公義優於利益」的價值基準。唯有讓土地回歸公共精神,讓制度為社會服務,而非被不勞而獲的利益主導,台灣社會才能走出爭議,建立成熟而穩定的地上權制度。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鄭紹鈺專欄:你台灣人不懂當中國人的困難──從一名中國AI博士生的經歷談起
鄭任汶專欄:郝龍斌與張亞中戳破國王的新衣?
羅世宏專欄:館長嗆斬首賴清德 踰越言論自由界線
其他人也在看


《金屬》關稅擔憂影響 LME基本金屬全面下跌
MoneyDJ新聞 2025-10-13 06:13:27 黃文章 發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10月10日全面下跌,因關稅擔憂的影響。期銅下跌3.7%至每噸10,374美元,期鋁下跌1.3%至每噸2,746美元,期鉛下跌0.3%至每噸2,014美元,期鋅下跌1%至每噸2,984美元,期錫下跌4%至每噸35,350美元,期鎳下跌1.7%至每噸15,215美元。上週,鋁價上漲1.6%,銅鉛鋅錫鎳分別下跌3.1%、0.1%、1.5%、4.9%、1.3%。 根據中國商務部10月9日公佈的新規,中方將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以及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這意味著凡是含有中國稀土成分或採用中國稀土開採、冶煉、制磁技術生產的磁體,外國企業出口時都需獲得中國批准。 新規覆蓋含有0.1%及以上中國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國製造的稀土磁體和部分半導體材料,以及使用原產於中國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所列物項,這些物項將於12月1日起適用新規;對於所列的一些原產於中國的物項,即日起立即實施新規。 路透社
Moneydj理財網 ・ 5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共只是把國民當成「有用的白癡」
鄭麗文在國民內的齡甚淺,她只當過兩任不分區立委,跟地方派系不熟,也沒有哪個權力山頭把她視為股肱重臣,靠著一張伶牙俐齒在過去20年來浮浮沈沈於泛藍政治圈。她這次宣布參選國民主席時原本沒人在意,但突然之間,《今日頭條》等中國外圍媒體開始大篇幅報導鄭麗文,《中國時報》做出鄭麗文第一的民調數據,更多的境外推播入侵泛藍群組,許多軍系校友會開始易幟宣稱要支持鄭麗文,最後竟成為郝龍斌與趙少康口中「境外勢力與大陸當局介入國民主席選舉」的黑色政治喜鬧劇。
鏡報 ・ 5 小時前
全球經濟正面臨關稅、AI泡沫和債務飆升的三重風險
MoneyDJ新聞 2025-10-13 06:53:43 賴宏昌 發佈彭博社週日(10月12日)報導,根據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的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實質GDP成長率為3.2%、與去年相同,2026年將降至2.9%。國際金融協會(IIF)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增加超過21兆美元至接近338兆美元的歷史新高。世界貿易組織(WTO)10月7日表示,受川普關稅的遞延效應影響,2026年商品貿易量預估僅成長0.5%、遠低於今年的2.4%增幅。 曾任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的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指出,關稅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將會顯現、風暴尚未結束。Eurizon SLJ Capital執行長任永力(Stephen Jen)表示,依據過去的進口價格衝擊經驗來看,關稅衝擊可能需要6-8個季度才會影響消費並將美國經濟成長率壓低至零。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模擬情境顯示,以美國為主的科技業放緩將導致全球最大經濟體瀕臨衰退,並將2026年全球成長率從原先預期的2.5%降至2%。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
Moneydj理財網 ・ 5 小時前
台股盈餘上修強化多頭格局 凱基投顧呼籲:持續聚焦AI族群
AI股營收獲利表現超預期,凱基投顧今(13)日宣布,在AI股的帶動下,台股今明兩年的盈餘展望也跟隨向上調整,2025年台股整體盈餘預估從年增10%上修至年增11%,2026年則從年增11%升至年增17%。
中時財經即時 ・ 1 小時前
【外幣高利】美元定存年利率上看4.5% 起存100美元
又有美元定存優利方案!第一金(2892)旗下第一銀行推出專屬數位客群的高利優惠,即日起至11月13日止,透過iLEO 數位帳戶,即可參與「優匯神速利」定存專案。美元、歐元及澳幣1個月期固定年利率高達4.5%,其中美元最低100元即可承作,民眾可靈活運用資金,同時鎖定外幣高利機會。
Yahoo奇摩股市 ・ 15 分鐘前
國際/川普怒砲中國關稅戰再起 費半崩6%日韓股開盤挫咧等!
美中貿易戰火再度燃起!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0)日突然宣布,將自11月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加徵100%新關稅,並同步擴大對關鍵軟體出口的管制。此舉讓全球市場瞬間陷入恐慌,美股四大指數全面崩跌,道瓊暴跌878點、那斯達克重挫3.56%、標普500也下殺2.71%,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慘崩6.32%,台積電ADR應聲暴跌6.41%,成為重災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稀土之爭 川普再對中國掀關稅戰、但暗示有轉機
MoneyDJ新聞 2025-10-13 07:20:25 黃智勤 發佈美國總統川普不滿中國稀土管制,威脅對中國課徵100%關稅,但週末又改口表示「別擔心、一切都會沒事的」,暗示關稅威脅仍有轉圜餘地。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上週五(10月10日)宣佈,由於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新的出口管制,美國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此消息引發股市賣壓出籠,道瓊指數10日重挫逾800點。 川普也表示,他考慮取消於韓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計劃。 中國商務部上週發佈兩項關於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公告,包括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以及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稀土是汽車、國防、半導體等產業所需的關鍵原料,中國開採的稀土約佔全球產量的70%,並掌握全球逾90%的稀土加工能力。 中國指控美國「雙重標準」,並稱稀土出口管制的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正常行動,美國也有對晶片和半導體實施出口限制。 不過,川普12日又在Truth Social上表示,不用擔心中國,習近平應不會讓自己的國家陷入經濟蕭條;美股期指、加密貨幣應聲反彈。 美
Moneydj理財網 ・ 4 小時前數位歐元最極端情境恐抽走近7千億歐元,ECB示警小型銀行流動性承壓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歐洲央行(ECB)公布最新情境模擬顯示,若在極端擠兌下推出設有每人3,000歐元持有上限的「數位歐元」,零售活期存款恐外流6,990億歐元,相當於歐元區零售活期存款的8.2%,約有13家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LCR)將被耗盡,壓力集中於依賴零售存款的小型與地區型銀行。該模擬由歐洲立法機構要求進行,目的在評估「央行擔保電子錢包」對銀行體系的潛在衝擊。在「不尋常但可想像」的飛向安全資產情境下,民眾把存款轉入數位歐元導致存款池驟縮;歐洲央行強調,這一情境發生機率偏低,但對脆弱銀行的衝擊不容忽視。在「業務如常」的基準情境下,假設持有人未充分用足上限,銀行體系的存款外流規模僅略高於1,000億歐元,整體仍能維持監管所需的流動性緩衝。且現金持有逐步轉向電子支付的長期趨勢,部分可對沖該外流,顯示常態推行下的系統性風險可控。政策工具上,歐洲央行比較了不同個人上限(500、1,000、2,000與3,000歐元)對存款外流的抑制效果,結論是「設定上限能有效限制外流、維持金融穩定,並支撐貨幣政策傳導」。但若採3,000歐元上限,銀行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仍將被侵蝕約30個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美股》一周回顧:道瓊工業指數周跌2.73% 最弱
【時報-台北電】上周美股道瓊指數周線收跌2.73%、標普500指數周跌2.43%、那斯達克指數周跌2.53%、費城半導體指數周跌2.68%。時報資訊整理一周美股走勢大綱和重點消息,助投資人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一周美股回顧 ●10月6日周一:超微站C位 台積也沾光 標普500、那指、費半創新高 儘管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二周,但在超微(AMD)飆漲帶動下,周一(10月6日)標普500、那指和費半再創歷史收盤新高。超微飆漲近24%,與OpenAI達成10%入股和晶片供應協議。其競爭對手輝達收跌1.1%。台積電同為輝達和超微先進晶片的製造商,其ADR勁揚3.5%。投資人看好聯準會將進一步降息,以及地區銀行Fifth Third Bancorp宣布收購同業Comerica,亦給大盤帶來提振。受Sherwin-Williams和Home Depot下跌拖累,道指收黑。 四大指數:美股道瓊下跌63.31點或0.14%,收46,694.97點。S&P500上漲24.49點或0.36%,收6,740.28點。NASDAQ上漲161.16點或0.71%,收22,941.67點。費城半導體上漲190.32點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關稅陰雲、OPEC+供應增加,紐約期油上週五大跌4.2%至五個月新低
【財訊快報/陳孟朔】關稅升級風險加劇全球成長憂慮,地緣風險溢價因加薩停火而回吐,同步疊加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近月增供與美洲產量擴張,市場焦點由地緣轉回「需求走緩+供應寬鬆」的基本面壓力,兩大期油上週五大跌,紐約期油急挫逾4%退回五個月新低。紐約11期油收報58.90美元,大跌2.61美元或4.2%;布蘭特12月期油收報62.73美元,跌2.49美元或3.8%,雙雙回到今年春季以來低位,反映風險偏好快速降溫。在10月10日這一週,兩大期油週線追低3.3%和2.8%,連二黑。消息面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度放話「大幅提高」關稅,引發市場Risk-off,對原油需求前景構成壓力。商品分析師斯陶諾沃(Giovanni Staunovo)指出,關稅威脅使投資人加速降風險部位,能源價格對成長敏感度高,跌勢因此擴大。供給端方面,OPEC+持續小幅增產,加上北美與南美產量走高,供過於求疑慮升溫;同時,以色列—哈瑪斯停火落地,地緣風險溢價下修。分析師克羅夫特(Helima Croft)稱,市場正把焦點拉回供需格局與庫存變化。多重因素層層疊加放大跌勢。另有市場人士提到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特斯拉機器人Optimus 傳卡關 暫停生產計畫 不利盟立、亞光等後市
外媒報導,特斯拉工程團隊考量旗下人形機器人Optimus手部與手臂設計遭遇重大技術瓶頸,無法實現人類靈活操作,決定暫停今...
聯合新聞網 ・ 6 小時前
風評:不靠譜的電力預測,災難性的供電規劃
經濟部9月底公布一份電力預測報告,專家多認為官方低估用電成長;讓人憂心的是:一份不靠譜的電力預測,可能帶來災難性的供電規劃。經濟部日前公布的《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預估了未來10年(114~123年)的全國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 1.7%,這個成長率高於過去10年的年均成長率1.23%,也與鄰近日、韓的用電需求評估相近。雖然任何長期預測都一定有其......
風傳媒 ・ 2 小時前川普宣布11/1起對陸貨加徵100%關稅,並禁「關鍵軟體」出口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週五(10日)宣布,美國將自11月1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0%關稅,且為「在現行關稅之上」再加碼。同日並將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若中方有進一步動作,相關措施可能提前生效。川普表示,中國在貿易上採取極其強硬立場,計劃自11月1日起對幾乎所有中國製造品,甚至部分非中國製造品,實施大規模出口管制,影響「所有國家」。他並提到該計畫已醞釀多年,在國際貿易上屬前所未見。事件出現在「川習會」前夕。川普表示,原訂於兩週後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期,他「暫無理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並未明言徹底取消場邊互動的可能,為後續溝通保留空間。若依「在現行關稅之上再加徵」的解讀,等於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終端產品與零組件全面抬價。首先承壓的將是電子與工業鏈:半導體設備與零件、消費電子、通訊網通、工業自動化與電動車零組件的成本與交期不確定性同步升溫。倘若「關鍵軟體」出口管制同步落地,雲端與AI平台、EDA/工業設計軟體與關鍵作業系統的跨境授權恐受限,軟硬整合的商業模式面臨二次割裂,影響企業在多法域的部署與維運效率。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
「不可能的婚禮」籌備中?阿湯哥遭爆想在外太空結婚 高空跳傘交換誓言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以《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Impossible)系列聞名的63歲好萊塢動作巨星「阿湯哥」湯姆克魯斯(TomCruise)與小他26歲的知...
FTNN新聞網 ・ 40 分鐘前
台股盤前/川普突襲祭中關稅美股血崩 富台指跌6%台股恐崩千點!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掀起貿易戰風暴,宣布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加徵100%關稅,中國致函全球多國威脅對稀土相關材料實施出口管制,市場避險情緒瞬間飆升。恐慌指數VIX暴衝,美股週五(10)日四大指數全面血崩,道瓊暴跌878點、標普500重挫2.71%,那斯達克指數更慘摔820點、跌幅高達3.56%,費半指數重挫6.32%,為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台積電ADR(TSM-US)重挫6.41%,重挫之勢預告台股今(13)日開盤勢必遭受劇烈衝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生技股有料 聯合、美時權證香
台股強勢攻高之際,雖不占權值的生技族群亦不乏亮點,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聯合(4129)以人工關節品牌為核心,深化全球市場滲透,給予「買進」投資評等;凱基投顧則看好美時(1795),透過併購大幅推升成長獲利,成為國際型大藥廠。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