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林小徑到城市平台、從博物館館舍到餐飲商場 八個2025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名單
第八屆「台灣光環境獎」於本月6號正式公布決選入圍名單。此次入圍的八件作品,涵蓋從都市近郊步道、生態復育場域、歷史建築修復、文教場館建設,到城市立體連通平台及餐飲商業空間等多元類型,展現「光環境設計」在不同尺度、不同情境中的創意與可能。
本獎項旨在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於公共、文化、環境場域中創造優秀的光環境設計,主辦單位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指出,「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主辦單位期待這些優秀作品將進一步激發台灣公共空間中「光」的可能,共同期待,在夜色中更亮、更美、更有溫度的台灣。
從山林步道到城市平台,創造不同的驚喜
第八屆「台灣光環境獎」透過入圍作品清單,為台灣的光、場域、設計、環境提供了一幅豐富多元的風景圖。
這些共通線索說明,光設計已超越「照明」的量化需求,進入「場域氛圍」「文化敘事」與「生態共生」的新階段。從山林小徑到城市平台、從產業倉庫到學府建築、從博物館館舍到餐飲商場,每一處光影都承載著敘事與情感。
今年決選入圍作品如下:
新北市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步道/生態復育)
台灣文學糧倉(歷史建築再利用/文化場館)
台灣大學人文館(大型校園建築/文教場館)
南港立體連通平台(都市立體通行平台/公共設施)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建築修復/博物館)
台南市立圖書館(圖書館建築/公共文化空間)
路思義教堂(宗教建築經典/修復照明)
BRUN TIANMU(商業空間/餐飲空間光環境)
從本屆入圍作品中,也觀察到光設計的幾項共同趨勢與未來可能發展:
1. 尺度多元、場域跨界
從山林步道、都市橋梁、校園建築、歷史博物館、圖書館到餐飲空間,場域涵蓋自然、生態、文化、教育、都市機能、商業生活,光設計在每種場域中凸顯其獨特性。
2. 文化與歷史的光語彙
多件作品(如路思義教堂、台灣文學糧倉、國立歷史博物館)在修復或再利用過程中,透過光設計讓建築的歷史價值、文化脈絡重新顯現。光成為時間的敘事者。
3. 生態與環境友善思維
如平溪微笑山線以低色溫、向下照射、螢火蟲友善光源為關鍵;南港平台亦強調眩光控制、節能燈源、時段控制。光設計不僅為視覺,更為環境與生態著想。
4. 人本導向與使用者體驗
例如台大人文館、人行平台、圖書館等,光環境設計強調對人、對動線、對活動的引導,光成為空間裡的溫度、是體驗而不是炫耀。
5. 材質、建築語彙與光的結合
此外,從磚牆、木構、玻璃帷幕、曲面結構、空橋、金屬網、竹柱意象等材質出發,光設計和建築語彙深度對話,塑造場域質感。
6. 節能、可維護、智慧控制
多案提及LED光源、模組化燈具、時段控制、維護可拆換裝置、光害防制等,是光環境設計進入成熟階段的重要標誌。
走進光影打造的空間魔法 2025決選作品盤點
這八件作品將於12月26日舉行頒獎典禮,屆時將公布「台灣光環境獎」得主。 今年決選入圍作品介紹如下:
1. 新北市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
位於新北市平溪(從老街出發至觀音巖寺後方約400公尺處),為一條結合自然、生態、歷史與旅遊的新型步道。昔日因日治時期留下的「昭和橋」、「平安鐘」以及淺水水塘與螢火蟲棲地,在時光中逐漸淡化,而本案由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推動,藉由生態工法施工、步道建置與照明設計重塑場域。
光設計方面,在步道單側裝設約40公分高矮燈、色溫3000 K以下的橘紅光源,並採向下照射方式以減少對自然環境、螢火蟲棲地的干擾。透過「螢火蟲的復育」、「天燈光」、「星光」交織的概念,重現平溪夜晚的在地記憶。
此作品從設計概念、環境維護、旅遊動線、生態復育、文化記憶等多重維度出發,是典型「自然 × 歷史 × 光環境」的組合。
2. 台灣文學糧倉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1950年代糧食局倉庫,原為產業用途,後轉型為文化場域「台灣文學糧倉」。設計團隊秉持建築再利用精神,保留磚造結構、木桁架與格子窗,並透過開口、玻璃電梯、金屬格柵等現代元素,引入「光/空間/綠意」的對話。
照明設計採模組化燈系統,室內光影於磚牆與木構之間流動,創造沉靜溫潤氛圍。此案將歷史建築改造為文化平台,光線既為敘事亦為氛圍介質。
3. 台灣大學人文館
位於校園核心位置、鄰近歷史建築群,經歷近十七年打造才於2024年完成。建築設計以四合院致敬校史,並藉由大階梯、廣場、地下天井、空橋、廊道構築水平與垂直流動空間。光設計「以人為本」,夜間燈光成為導引空間體驗的關鍵:外部融入校園燈光氛圍,內部光線串聯樓梯、空橋、廊道,營造溫潤宜人的光環境。
此案是光環境與校園建築結合的代表,光線在不同尺度的移動與停留間,形成人與建築、人與空間的詩意橋樑。
4. 南港立體連通平台
位於台北市南港地區,透過橋梁、人行平台、階梯串聯捷運站、商業區、公園與住宅,構築城市「立體人行系統」。在燈光設計上,以「人本導向」與「夜間導引」為核心:採嵌入式或隱藏式燈具、間接打光欄杆與邊緣照明、時段控制系統,強調行人視角、安全、眩光控制與節能需求。
光設計使這個城市節點在夜間成為視覺焦點,也讓平台不僅僅是轉乘空間,而是具有休憩、停留、串連功能的城市場域。
5. 國立歷史博物館
位於台北市南海學園內,以紅牆綠瓦見證戰後台灣文化記憶。照明設計以「光說歷史」為主軸:外部採隱匿投光、精準配光,勾勒屋脊、斗拱、琉璃瓦等傳統建築構件;內部則以微冷光勾勒玻璃迴廊與輕鋼坡道。此番修復與照明設計,不僅復興建築本體,也讓夜間的建築輪廓展現新舊交融的視覺敘事。
此外,本案光設計注重生態友善、節能控管、模組化燈具維護策略,將歷史建築修復與現代光環境設計有機結合。
6. 台南市立圖書館
坐落於台南這座富有歷史與文化的城市,圖書館建築融合在地文化脈絡與現代公共建築思維。建築外觀採逐層退縮、圓柱竹林意象與屋頂層「台南窗花」造型,夜間透過照明設計讓建築如波動般富有生命力。室內採線性格柵天花與照明配置,營造溫暖且具有穿透感的氛圍,並友善閱讀環境。
照明設計與建築設計同步思考遮陽、通風、節能、LED光源整合等面向,是公共文化場館中光環境設計的佳作。
7. 路思義教堂
位於東海大學校園,是由建築師貝聿銘與 陳其寬 於1963年共同設計的現代建築經典。此次照明修復設計在尊重建築精神的前提下,導入現代光環境策略:室內採曲牆反射間接照明、外部立面以暖調微光勾勒曲面稜線,使教堂於白晝與夜間皆綻放其神聖與詩意。
此作品在光與建築、靈性與材質、自然與人工之間達成優雅平衡,是宗教建築光環境設計的典範。
8. BRUN TIANMU
位於台北天母商圈,以「LET’S BRUN TOGETHER」為設計主軸,打造一個具悠緩、趣味、靈活的餐飲空間。從選用3000 K暖黃光,到與西班牙燈具品牌 Marset 合作、使用多款吊燈、壁燈、吸頂燈作主光源,光線與材質、情境緊密融合。餐桌上桌燈使菜餚鮮明立體、戶外區金屬景觀燈營造夜晚鬆弛氛圍,整體空間藉由燈具與設計語彙形成有層次、有情境、有品牌識別的光環境體驗。
雖然為商業空間,但其光設計已突破純商業氛圍,以「光如何形塑空間與在地情感」為設計脈絡,值得納入公共光環境設計視野。
其他人也在看

慕光之家|現代風|18坪
設計師採用「現代風」為主軸,透過大理石紋材質、淺木色櫃體以及黑色金屬線條,營造出大氣且細膩的空間感。整體設計兼具質感與實用性,滿足夫妻對家居設計的所有需求。
幸福空間 ・ 1 天前
【2025年11月活動推薦】新北歡樂耶誕城、新社花海、仙草花節、士林官邸菊展、銅鑼杭菊、落羽松...全台熱門活動一次看!(不斷更新) |【玩樂行事曆】
【玩樂行事曆】小編幫大家統整了11月的精彩活動內容整理!不用煩惱要去哪裡玩,11月有新北歡樂耶誕城、新社花海、仙草花節、士林官邸菊展、銅鑼杭菊生活節、落羽松、鸚鵡螺圖書館、草嶺古道芒花季、大湖草莓季、碧潭地景水豚君...等各式各樣的活動,趕快將這篇懶人包收口袋,看看有哪些有趣的活動,讓假日出遊更加充實開心!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2 週前
花藝師閒情居,開展暢意退休人生
本案屋主是一對年屆退休的夫婦,男主人為注重生活格調的醫師,女主人為優雅的花藝師,時常舉辦交誼、學習活動,因此特別注重住家的寬敞度,希望親友拜訪時都能感受到舒適自在的氛圍。
幸福空間 ・ 1 天前
台北 王公館
對於林厚進設計總監而言,空間有許多值得玩味的象度,適當的彈性不僅適用於待人處世的人生哲理,在空間進退上,利用縮放摺疊的手法,居宅內部量體得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與靈動感。
幸福空間 ・ 21 小時前
過來人強烈建議!魔鬼藏在細節裡,掌握4招設計關鍵要點打造理想住宅不後悔
室內設計不該只是風格的選擇,更是一種貼近生活的思考方式。如果正在規劃新家或準備翻修,其實不需要從大型工程著手,有些「看起來不大、用起來卻非常有感」的設計細節,反而才是影響生活品質的關鍵。今天就以打造理想生活的角度出發,分享人們在裝潢住宅時應優先考慮的4個居家設計實用重點,讓家住得更舒適!
id SHOW ・ 21 小時前
天選之人!狂擲12聖杯抱回16萬8888元 小妹妹曝「這樣用」
即時中心/顏一軒、謝宛錚報導太強運!已邁入第22年舉行的「鯤鯓王平安鹽祭」昨(15)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南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廟埕舉行,活動以「祈福同心,把幸福曬回來」為題,除了平安鹽袋外,更舉辦了擲筊比賽吸引民眾試試手氣,擲最多聖杯者可獨得16萬8888元,今(16)日稍早得主出爐,一名與父親來參加活動的吳小妹妹,狂擲12個聖杯拔得頭籌,抱走高額獎金。
民視 ・ 1 天前



中式古典 現代奢華
潑墨手法呈現的中式山水,在濃淡深淺變化裡,藉由後方光源投射出立體的光影層次,輔以六角切邊造型櫃台線條活化入門視野,一旁的等候區亦以連續式不對稱斜切線條呼應,在錯落搭配的灰鏡、灰玻及線簾藝品掩映中,虛實交錯出低調奢華的空間印象。延續天然與精緻鍋物商空的店家精神,鴻樣設計不僅於天花與地坪處以深淺兩色木皮與幾何線條,呼應對稱地簡約美學,更於天花處以雙層作法搭配光影投射的方式,形塑高質感的用餐氛圍。
幸福空間 ・ 21 小時前

走進宜蘭的生活精神!「敬好生活節」50組品牌、25場手作,凝聚在地品牌力
今年的「敬好品牌展」以蘭陽溪為策展主題,象徵宜蘭的生命之河,也象徵七年來品牌流動、匯聚與成長的歷程。展覽集結 28 組品牌故事,透過三大展區呈現在地創意能量,「從地方開始的敬好」、「群像風景」與「敬好生活選品系譜」展區,呈現從器物、飲食到工藝設計的多元創意樣...
styletc ・ 3 天前
彰化 興賢書院:免費參觀,百年書香古蹟,一秒穿越清朝
說到彰化員林,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員林美食?員林夜市?還是隱藏版的秘境咖啡廳?如果你是熱愛探索文化古蹟、喜歡拍照打卡,或者單純想找個免費的景點走走,那「興賢書院」 絕對值得你列入清單。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1 天前
校園到超市都看得到 新屋分院推動疫苗接種守護社區健康
隨著秋冬流感季節到來,防疫再度成為社區關注焦點。為提升民眾對流感與新冠肺炎的免疫保護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在 10 至 11 月間積極結合在地資源,攜手鄰近學校及全聯福利中心,共同推動「流感疫苗暨新冠疫苗接種活動」。由新屋分院社區護理團隊深入校園與超市門市,讓便利、安全的接種服務走進生活場域,為社區冬季防疫打下更穩固的基礎。每年 10 月起正值流感病毒活躍期,而校園因人群密集,更是防疫的重要據點。護理師邱莉紋表示,校園接種不僅提供孩童必要的保護力,更具有教育意義。「我們希望孩子從小理解預防醫學的重要,懂得照顧自己,也能保護家人。」活動當天,在老師協助維持秩序下,護理師以親切語氣引導孩童放鬆心情,面對針頭時雖有些緊張,但在鼓勵下仍能勇敢完成。許多小朋友在接種後笑著說「原來打針沒那麼可怕」,校方也感謝醫療團隊長期協助校園防疫,讓家長更安心、校園管理更完整。除校園外,新屋分院今年更擴大接種服務模式,與全聯福利中心共同合作,在門市設置臨時接種站。考量許多民眾平日工作忙碌、難以特地前往院所,團隊希望透過更貼近日常的方式,讓大家在購物時就能輕鬆完成接種。現場布置明亮、動線順暢,護理師以溫暖
台灣好新聞 ・ 20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7 小時前
館長對決大師兄「過一天風向變了?」 鄉民揭他1敗筆:根本豬隊友
「館長」陳之漢近日遭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高階主管小偉毀滅式爆料,稱館長曾要求小偉陪睡老婆館嫂,以及投資內幕等。一名網友表示,一開始不少人都在嘲笑館長,感覺對方聲勢應該會下跌,沒想到才過一天風向竟然180度轉變,好奇其中原因,掀起眾人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百萬小學堂》小西瓜長大了!近照曝光變正妹中醫師 網驚呼:門診要爆了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綜藝節目《百萬小學堂》昔日人氣「小學生智囊團」成員小西瓜(廖書嫺),在節目播畢後一路專注課業,如今已經是林口長庚中醫師。她的近照今(16日)曝光,網友看了驚呼「門診要爆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7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