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 紐時關注禁忌問題:誰是習近平接班人選
(中央社台北21日電)為期4天的20屆四中全會,外界關注高層人事變動。紐約時報今天報導指出,會議更為禁忌的問題是:「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如果習決定讓更年輕官員擔任重要職位,本週會議是觀察下一代領導人的窗口。
紐約時報21日的文章「縈繞四中全會的禁忌問題:誰將接班習近平」,分析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困境、習屬意的接班人選特質,以及可能接班人是誰。
文章指出,習近平正面臨著長期執政的專制統治者會遭遇到的兩難處境。一旦指定接班人,可能會形成與他競爭的權力中心,削弱他的控制力;但如果遲遲不確定接班人,可能危及他的政治遺產,並在高層內部埋下分裂的隱患。
文章認為,如果習近平最終選定接班人選,對他本人及其施政路線的「忠誠」幾乎是首要標準。他曾表示,蘇聯犯下的致命錯誤之一,就是選擇了推行改革的戈巴契夫,最終導致國家解體。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表示,習近平肯定明白接班安排的重要性,但他同樣清楚,在不削弱自身權力的情況下指明繼任者是極其困難的,「他當前面臨的各種政治與經濟危機,可能會不斷壓倒安排接班的優先性。」
文章說,如果習近平決定讓更年輕的官員擔任更重要職務,本週的會議可能會成為外界觀察中國下一代領導層的一個窗口。
文章剖析,政治局常委會是由7人組成的內最高權力機構,習近平將大部分成員安排為自己的長期盟友。專家表示,這些人大多年齡在60歲及以上,幾年後很可能已經太老,難以成為合理的接班人選。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中國精英政治的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受訪表示,即便是在2027年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有望晉陞中央領導層的官員,年齡也可能過於偏大,不適合接替習近平。
報導指出,由於習近平很可能再執政一屆甚至更久,他的接班人很可能是一位出生於1970年代的官員,目前多半在省級政府或中央機關工作。報導引述台灣政治大學研究中國共的王信賢教授表示,近年來一直在提拔符合這一特徵的年輕官員。
然而,報導也分析,習近平似乎也對那些未經過艱難考驗或未承擔過重要責任的官員感到擔憂。王信賢表示,「習近平對他人,尤其是那些與他沒有直接接觸過的官員,抱有極大的不信任」,「隨著他衰老,與可能接班人的那一代人聯繫減少,這一因素將變得更加重要」。
專家指出,未來幾年,隨著習近平對潛在領導人選的考察與淘汰,內高層的流動性可能會增強。幕後,習近平親信圈內的官員可能為爭奪影響力與政治生存空間展開更激烈的角逐。(編輯:呂佳蓉/朱建陵)1141021
其他人也在看

四中全會本周登場 《紐時》:「誰是習近平接班人選?」成為禁忌話題
[Newtalk新聞] 20屆四中全會目前正在北京召開。《紐約時報》今(21)日報導指出,四中全會除了在討論一項完整國家發展計畫,以讓中國在動盪的世界中鞏固國家實力外,還有一個更禁忌的話題:「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報導指出,如果習決定讓更年輕官員擔任重要職位,本週會議是觀察下一代領導人的窗口。 《紐約時報》21日以「縈繞四中全會的禁忌問題:誰將接班習近平」為題,撰文分析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困境、習屬意的接班人選特質,以及可能接班人是誰。 報導指出,習近平正面臨2個長期執政的專制統治者所面臨的困境。第一是習近平若指定接班人,那可能會形成與他的權力中心,進而削弱他的控制力。第二是如果習近平不選定接班人,那麼恐將危及他的政治遺產,並在高層內部埋下分裂的隱患。 報導認為,如果習近平最終選定接班人,那麼對於習近平的「忠誠」絕對會是首要標準。在上週五,中國人民解放軍開除9名高級軍官,原因是他們因腐敗和濫用職權而面臨起訴,這也是習近平用行動表明了他對「不忠」絕不容忍的態度。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認為,習近平肯定明白接班安排的重要性,但他同樣清楚,在不
新頭殼 ・ 1 天前四中全會 港媒盤點12名遞補中委潛在人選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1日電)據分析,正在舉行的20屆四中全會將會遞補至少12名中央委員,這些潛在人選有副部級官員、有省級官員、有軍方將領。
中央社 ・ 1 天前
傳秦剛四中全會前露臉 分析:或有大事發生
[NOWnews今日新聞]近日海外華語媒體瘋傳1張模糊照片,宣稱是已落馬的前中國外交部部長秦剛,疑似參加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由於他已消失在公眾視野2年多,外界甚至認為他可能早就死了,因此他再度露面...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2025/10/21 Rti精選新聞
總統: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不可能得到和平 僑委會年度僑務委員會議20日揭幕,賴清德總統致詞時再次強調,古今中外都很清楚,不可能倚靠一紙和平協議就得到和平,「也不可能接受侵略者的條件」,亦即九二共識,接受一中原則,同樣不可能得到和平。 共伴效應帶來豪雨 氣象署示警:未來3天上看1200毫米 受到東北季風和輕颱「風神」外圍環流共伴效應的影響,大台北24小時累積雨量已超過350毫米,中央氣象署20日中午啟動大規模豪雨預報,同時提醒未來3天的累積總雨量恐上看1,200毫米! 水庫光電板引爭議 彭啓明:盼年底前訂出水面型光電環評 台南烏山頭水庫的浮動光電板引發影響水質爭議,環境部長彭啓明20日表示,全世界各國目前沒有一國對水面型光電有環評機制,但不代表台灣不能做。環境部希望年底前訂出水面型光電的環評。 卓榮泰:若增加移工也是補充性質 一定以本國勞工為主 為解決產業缺工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曾表示,勞動部預計會重新調整引進外籍移工的配額與機制,引發討論,他20日表示,若增加移工也是補充性質、一定以本國勞工為主。 「海鯤」難交艦 顧立雄吐露現實面困難 依約每日可開罰台船19萬元 潛艦國造計畫延宕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台股邁向28,000點、該擔心泡沫? 法人:行情不預設高點 留意五大觀察重點
[Newtalk新聞] 美股技術面偏多驅動,目前全球基金經理人現金水位降至 3.8%,位處 2013 年以來低檔區,顯示國際資金、機構投資人積極佈局心態,第一金電子基金經理人張正中指出,市場擔心泡沫,但又怕錯過高點,台股在 AI 趨勢領軍下,半導體權值股之股價持續攻高;主要指數也站上各期均線上,呈標準多頭格局,趨勢行情中不預設高點,高持股策略搭股市攻高順風車。 加權指數今(21日)收在 27,752.41點、上漲 63.78點,逼近 28,000點大關,張正中說明,台股維持強勢多頭格局,電子與金融指數維持多頭排列、站在所有均線之上;科技股以半導體表現最為強勢,金融指數雖漲幅有限,但也進入創高價,僅非金指數維持低檔整理。 張正中提醒,留意近期籌碼面變化,9月、10月台股創高以來,法人動作相對保守,見高檔獲利了結賣超,但散戶參與熱情升溫,資金快速流入,七月下旬以來,融資水位增加 25.7%,高於大盤漲幅 18.5%。 整體而言,台股續揚仍可期待,張正中強調,台股受惠 AI 加持,出口呈現高成長,九月份台灣出年成長 33.8%,主要來自 AI 相關半導體年成長 27%、資通訊年成長 86.8
新頭殼 ・ 1 天前
趙蘭健解讀《新華社》社評 印證「大整肅」預測:習近平為台海戰爭鋪路
[Newtalk新聞] 二十屆四中全會20日在北京召開,官媒《新華社》當日發布社評「在接續奮鬥中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強調「安全優先、戰備導向」,被獨立調查記者趙蘭健解讀為對其長期預測的關鍵驗證。趙蘭健主張,習近平自2023年起發動的軍政高層「大整肅」,並非權鬥內耗,而是為台海戰爭進行系統性備戰與動員。這一觀點引發國際關注,凸顯北京對台政策轉向戰時態勢。 社評以「發展與安全一體兩翼」為核心,罕見省略「改革開放」表述,轉而突出「統籌發展與安全」「總動員、總部署」及「應對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趙蘭健分析,這是歷史上典型的「提前放料」手法,類似1950年《人民日報》預告援朝、1978年《光明日報》定調十一屆三中全會。此次社評為「十五五規劃」注入戰時語言模板,將軍事衝突包裝成「民族復興必經階段」,為台海行動構建意識形態基礎。國際觀察家指出,此舉暗示四中全會真主題非經濟,而是戰爭動員,與習近平近年軍改同步。 趙蘭健早在2023年以哈戰爭前夕,便首創「大整肅」概念,預言火箭軍、海軍、戰略支援部隊及外交系統清洗,為戰前清場與結構重組。當時海外媒體多炒作「內鬥」、「習近平權衰」,他獨排
新頭殼 ・ 1 天前
四中全會審5年規劃 市場預期將延續高科技發展
昨(20)日召開四中全會,首要目標就是審第15個5年規劃,為接下來5年的整體經濟布局。另外,中國國防部幾天前突然以肅貪為由,一口氣開除9名共軍上將的軍籍與籍,同樣成為關注焦點。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戰略快評】親信治軍曝體制失能 面臨信任崩盤
◎吳建忠 「四中全會」前夕,軍事體系爆發罕見的人事震盪。「國防部」日前宣布,9名上將因「嚴重違紀違法,涉嫌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性質極為嚴重,影響極
青年日報 ・ 1 天前
中國商飛C909客機 (圖)
越南廉航越捷航空在承租半年後,18日停止向中方續租2架C909客機,原因是成本高與法規限制。越南是今年4月習近平到訪後承租,凸顯C909在越南首飛及兩國關係深化。圖為2024年珠海航展參與表演的C909。
中央社 ・ 1 天前
談對台3大軍事行動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已做好武統準備
陸委會今日舉辦「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邀請軍事學者分析中國對台軍事部署。國防大學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示警,政治上來說,不想進行武統,但解放軍已經做好武統準備,並持續進行必要的作戰準備,也藉灰色地帶作戰來操練前線部隊。
自由時報 ・ 1 天前曾是習近平訪越成果 越捷航空停租2架中國C909客機
(中央社台北21日電)路透社引述2名知情人士透露,越南越捷航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訪越後,向中國方面承租的2架C909客機已於18日停止租用,也沒有直接購買的計劃。其中1人提到,停租的原因是高昂的營運成本及越南航空法規的監管限制。
中央社 ・ 1 天前
至9月逾3千架次中國軍機越中線!國防部示警:由演轉戰風險增加
中國軍機頻頻擾台,立法院國防及外交委員會23日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到立法院報告及備詢。國防部報告指出,今年元旦至9月30日,中國已派3,003架次逾越中線、進入我西南及東部空域;另各型作戰艦2,000艘次,駛入我應變區活動。且以每月3至4次頻率,執行所謂「聯合戰備警巡」,型機、艦逾越海峽中線頻次亦逐漸攀升,壓縮我預警及應處時間,不但升高臺海緊張局勢,亦增加「由訓轉演、由演轉戰」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擾台軍機、艦數今年前3季破5千大關 國軍修戰備規定加強應處
中國解放軍近年從軍機、艦襲擾台海、聯合戰備警巡,甚至是雙航艦遠洋訓練等,都一再考驗國軍的早期預警及應變能力。根據國防部最新統計,今(2025)年前9個月已派出各型戰機逾3千架次,另有各型戰艦2千艘次越過海峽中線,在我西南、東部海空域應變區活動,我方則依侵擾徵候分級,並以「立即備戰操演」加強戒備。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專訪「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從藝術留學生到跨國反共聯盟,只是為了「要回到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33歲的「李老師」,有長達5年的時間處於人生的定格。大學畢業後前往義大利留學的他,沒想過自己從2021年開始,先是經營微博,日後轉戰到推特(Twitter,現為X),經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頻道,短短幾年間,至今累積211萬粉絲,成了海外中國人、華人了解中國真相的窗口。
Yahoo奇摩 X 報導者 ・ 1 天前
Energy兵役惹議 Toro喊「我有服替代役」:經正常醫院判斷體位
藝人閃兵案延燒,Energy全員的兵役狀況也引起熱議,這回成員書偉及坤達都被列入搜索名單,今(22)日一早坤達回國赴警局接受調查,Toro(郭葦昀)也陪同返國,並表示自己是經正常醫院判斷體位,有入伍完...
華視 ・ 15 小時前四中全會探習近平接班人? 學者斷定「無人選」
20屆四中全會將在明天(23日)落幕,有外媒關注此次會議可觀察「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不過,學者指出,「肯定不會有接班人」,即使在人事任命中能看到「新血」進入中央委員名單,也都無法視為接班人選,因為「獨裁者」對任何人都不放心,且隨時可以「換人」。 就算新人輩出 恐都不是接班人 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採取閉門會議,外界在公報刊載前紛紛推測各種可能性,「紐約時報」近日發布一則報導,探討「誰將接班習近平」,並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困境、屬意的接班人選特質,以及可能的接班人選。 台灣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表示,有關中央委員和軍委的人事異動,在四中全會上一定會進行追認程序,但之後在公報上的敘述,應該會是「輕輕帶過」,不希望引起外界過多猜測;只是,隨著「新血」加入委員名單,又是在習近平肅清之後認定的新人馬,自然會讓一些人聯想這些人有沒有誰會是習近平的接班人,不過,他強調,肯定不會出現接班人。 王宏仁:『(原音)我覺得比較肯定一點是不會有接班人的部分,因為現在非常肯定的是習近平會做下一任,還會再繼續下去,所以接班人的問題,非常有可能要到他下一任期的時候才會做決定,現在
中央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
中國晶片大廠長鑫存儲 料明年首季上海上市、估值達1.3兆台幣
在美中貿易戰不斷掀起波瀾之際,可能會遭美國財政部制裁的中國記憶體晶片大廠長鑫存儲(CXMT),據路透社獨家報導將在明年第一季於上海股票上市,估計公司市值將達3000億人民幣(近1.3兆台幣、420億美元)。
太報 ・ 1 天前
藍委建議考察鞭刑 林佳龍:不是外交部業務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詐騙問題猖獗,國民立委洪孟楷今(21)日質詢時建議,應該仿新加坡加入鞭刑制度,建議由法務部、外交部到新加坡考察,或研究新加坡的執行情形,先做可行性評估。不過行政院長卓榮...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不甩政府關門危機!川普斥資2.5億美元「在白宮東翼蓋新宴會廳」
據《BBC》報導,施工團隊於美東時間20日拆除了東翼入口的大面積屋頂、通道及數扇窗戶。川普聲稱,該區正在進行「全面現代化的改造」(fully modernised)。白宮作為美國總統官邸已超過2個世紀,其東翼最初建於1902年,上一次重大改建是在1942年。從建築南側可以看到,多台大...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