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消失中?日均人口減少238人!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最新9月戶籍人口統計速報,台灣人口數持續減少中,9月底僅剩2331萬7031人,與去年同月相比減少8萬7107人,也就是每日平均減少238.65人,反映出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壓力正在加速侵蝕台灣社會的根基。
最新數據顯示出生人數加速創低、死亡人數居高不下。9月全台出生人數僅8603人,粗出生率千分之4.49,年減率近20%;同時死亡人數達1萬5387人,粗死亡率為千分之8.03,持續高於出生率,這已是連續第21個月出現人口負成長。
另育齡人口減少、婚育意願低迷。從年齡結構來看,20至49歲的育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1.83%,雖仍為最大群體,但已呈現逐年下降趨勢。9月結婚對數為5844對,粗結婚率為千分之3.05,離婚對數則為4402對,粗離婚率為千分之2.3。婚育意願低迷,加上晚婚與不婚現象普遍,使得新生兒數量難以回升。
而高齡人口占比逼近20%,社會扶養比壓力升高。截至9月底,全台65歲以上人口達461萬6884人,占總人口的19.8%。與此同時,0至14歲人口僅占11.58%,顯示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社會扶養比持續升高,勞動人口壓力加劇,對醫療、長照、社福體系形成沉重負擔。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中秋節過後全滯銷!「賣不完的月餅」最終下場曝光
失去台灣後產業大崩潰!外媒1文揭密「斷交國」的喊話
靠炒房30多歲就擁11間房產 暴發戶怨沒朋友曝「心事有錢人才懂」
美股收盤》川普嗆對中國加徵100%新關稅!道瓊殺878點 台積電ADR跌逾6%
其他人也在看

中山大學兵棋研習營模擬決策現場 30高中生兵推國際危機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於10月11日至12日舉辦「2025全球民主防衛兵推研習營」,邀集南部30名高中職學生,化身各國決策核心,進行高度擬真的國際危機模擬。活動以台、美、中三方對峙為情境,採限時決策與中控推演,讓學員在壓力中體驗決策、協作與民主精神。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桃園莊敬大池中午發現男浮屍 警方正釐清身分、死因
有民眾於今中午11點48分左右,行經桃園區莊敬大池時,發現有人浮在水面上立刻報警,警消人員到場將人救起,發現是一名男性,已經明顯死亡多時,旁邊還有一輛機車,研判是該男子生前所騎乘,警方正循線追查,並釐清該男子身分及死亡原因。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台東美術館推出夜間美術館第2檔展覽 台東在地名人攝影師徐明正《夜漫漫》登場
台東美術館持續推動「夜間美術館」夜光之窗計畫,第2檔展覽《夜漫漫》,由台東在地知名攝影藝術家徐明正帶來全新作品,即日起至11月27日,每日09:00至22:00。觀眾可於夜幕低垂之際,在光影交織中體驗夜的深邃與詩意。文化處表示,徐明正以「我不是拍我看到的,我是拍我感受到的」作為創作核心,他並引用藝術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白沙屯媽祖贊境竹北市停駕竹縣府 鄭朝方等人敬拜 (圖)
苗栗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11日應邀贊境新竹縣竹北市,上午從紅壇起駕後,脫離既定路線停駕新竹縣政府前廣場,吸引大批信眾跟隨,竹北市長鄭朝方(前右2)等人虔誠敬拜。
中央社 ・ 1 小時前
高雄變數大!謝寒冰見1事搖頭「民進又出錯招」:國民20年來最好機會
藍綠白積極備戰2026大選,除了首都攻防戰之外,民進能否守住視為鐵票區、長期執政的台南高雄等地,成為一大焦點;媒體人謝寒冰不諱言表示,國民立委柯志恩已經徹底扎根、成為令民進忌憚的一大威脅,加上民進內部競爭激烈,可以斷言這次選舉「是國民20多年來最好的機會」。謝寒冰在《大新聞大爆卦》節目中表示,2026大選的台南、高雄兩大選區,將會是國民過去這麼多......
風傳媒 ・ 4 小時前震撼!92年老牌銀行驚傳下市 專家點名「這家」下一個可能消失
擁有92年歷史的恒生銀行驚傳下市,震撼香港金融圈。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恒生銀行營運持續走弱,滙豐全資收購恒生銀行,標誌香港銀行整併邁出重要一步。未來香港將形成滙豐、渣打、中銀香港「一大兩中」局面;他也點名,東亞銀行市值僅334億港元,也可能因併購而消失。
中時財經即時 ・ 2 小時前
台灣人口連21個月負成長 65歲以上461萬人 逼近超高齡社會
內政部10月公布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9月底人口數為2331萬7031人,與上年同月比較減少8萬7107人,減少0.37%,平均每天減少238.65人,與上月比較則減少1萬1312人,減少0.05%,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此外,65歲以上人口數為461萬6884人,占19.80%,逼近超高齡社會的20%。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年減8萬 全台人口連21月下滑
內政部10日公布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9月底全台人口數為2331萬7031人,比上年同月減少8萬7107人、減幅0.37%,與上月相比則減少1萬1312人、0.05%,且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此外,65歲以上人口數461萬6884人,占19.80%,逼近超高齡社會的20%標準。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存股神話崩塌?00919慘被罵成龐氏騙局 達人看不下去喊冤:「經理人根本無辜!」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曾被封為「存股寵兒」的高股息ETF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如今風光不再。這檔規模高達1477億元、受益人數多達133萬人的...
FTNN新聞網 ・ 3 小時前
遭影射動用網軍介選 鄭麗文引用王世堅金句回應了
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舉行記者會指控大陸介入國民主席選舉,動用網軍散播假消息,呼籲6位候選人都應出面要求大陸不要介選。遭影射的候選人鄭麗文今(11)日說,網路AI時代,要用不一樣的態度面對網路言論,如何分辨真偽、保障言論自由,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對另名候選人張亞中的批評,鄭麗文重申「不要網內互打」,並引用爆紅的民進立委王世堅金句,希望這場選舉能選的「從從容容」,不是「匆匆忙忙」。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為2萬懸賞當「打手」!台中17歲少年持玩具槍恐嚇討債 沒拿錢反被告
8日晚間8時許,38歲郭男與朋友在公司前烤肉時,一名頭戴安全帽的男子突然靠近,對郭男揮拳攻擊,隨即持玩具槍對空作勢鳴槍後逃逸。郭男等人受到驚嚇且完全不認識該名男子,立即報警處理。警方追查後發現涉案人為17歲王姓少年。王供稱,自己在網路平台發現有人開出2至3萬元懸...
CTWANT ・ 4 小時前輝達案北市用新新併反擊 估價師:擊中要害了、新壽恐一毛錢也拿不到
新壽T17、T18地上權移轉輝達案,高潮迭起,最新進度是,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因新光人壽在「新新併」後已依法消滅,市府將...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生麗創辦人以愛傳愛 「羽你同行」首次登場台中
「2025生麗羽你同行國小暨親子分齡賽暨生麗盃羽球雙打友誼公開賽」於今(11)日在台中熱力登場,這項首次移師台中的大型羽球賽事,吸引超過2000人次共襄盛舉。活動不僅展現全民羽球運動的熱情,更傳遞企業回饋與公益延續的力量。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宗馥莉決絕出走!娃哈哈能重新出發嗎?叔叔宗澤後回應
中國飲料巨頭娃哈哈集團迎來重大人事變動,宗馥莉於 9 月 12 日辭任董事長,轉而創立新品牌「娃小宗」,標誌其徹底退出娃哈哈管理層,市場對未來品牌競爭格局關注升溫。
鉅亨網 ・ 3 小時前
網友:「台積電買起來啊!」 百%關稅消息瘋傳 下週一盤勢受矚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招,宣布自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理由是回應北京的稀土出 […]
引新聞 ・ 3 小時前

中職/二軍遷至桃園絕非省錢!樂天桃猿領隊大笑 將投入預算增加設備
樂天桃猿日前宣布二軍主場從嘉義縣遷移至桃園,今年飽受預算風波的球團,再次被質疑此舉是否為了「省錢」,然而領隊牧野幸輝聽聞後哈哈大笑「這其實是增加投資會更花錢」,除了因為嘉義縣棒球場需要整修,也是為了讓一、二軍日後能更順暢溝通,牧野幸輝透露會有預算增加軟硬體設施,強化球隊的育成環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天天滑手機眼睛乾又痠?營養師大推「3樣護眼食物」 這1蔬菜可防藍光傷害
每天滑手機、盯電腦,眼睛是否也常常又乾又澀、模糊疲勞?別只怪藍光太強,研究顯示,飲食中的營養也影響視力保健關鍵!地中海飲食強調多攝取深色蔬菜,也是一種富含葉黃素的護眼飲食法,讓你從餐桌上就開始守護視力。 別讓眼睛過勞退休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根據《JAMA Ophthalmology》在2022年的研究指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有效延緩黃斑部病變惡化,尤其適合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而《Frontiers in Nutrition》在2024年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與Omega-3可改善視網膜與視覺功能。也就是說,護眼不能只要休息,吃對食物也很重要! 三大護眼食物 吃出好視力 想減少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三種地中海飲食常見食材不可少: 1、深海魚(Omega-3):如鮭魚、鯖魚,可維護視神經健康,減少乾眼症狀。2、胡蘿蔔(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幫助夜間視力與眼球免疫。3、菠菜(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濾除藍光,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研究指出特別對吸菸者更安全。 建議攝取方式簡單又美味,不只護眼,還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一舉數得! •早餐:胡蘿蔔蘋果汁+無糖優格+藍莓+堅果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Q3出口創單季新高「今年四季紅」!國安基金續護盤 專家:很有趣
我國國安基金在台股護盤至今已經184天,帳面上獲利也超過36億元,昨(9)天召開第三季例會,考量到台美對等關稅談判、232條款調查結果還沒出爐,加上國際政經不確定因素,因此決定繼續執行安定市場任務,有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專家:救災地塵埃藏多種病菌 鏟子超人務必戴口罩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花蓮923洪災重創光復,不少熱心民眾化身鏟子超人投入清淤救援。專家提醒,現場塵土飛揚、潛藏多種病原,若未妥善防護,恐引發呼吸道感染甚至重症,進入災區時務必戴上口罩。
中央社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