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轉型議題重返COP30!從談判桌到街頭,如何化解外交與街頭雙重戰場?
COP30邁入第二天,氣候談判陷入南北分歧。主辦國巴西在多方壓力下積極調停,盼化解「議程之戰」。小島國、歐盟與拉美國家要求納入更具雄心的減碳與融資議題,卻遭產油國與富裕國家保留,主辦國如何調解?
在歷屆COP大會中,將近200個締約國參加,如何達成「共識」,始終是最難跨越的關卡。儘管主辦國沒有最終決策權,但仍須扮演調停者角色。
今年COP30才剛開幕兩天,主辦國巴西就已陷入談判分歧,正考慮推出一份「綜合決議文本」(cover decision),作為共識文件初稿,讓各國有表態與妥協的空間。一名觀察員向《法新社》指出:「對話氣氛比預期更為建設性,雖然仍有少數國家尚未點頭,但整體方向正朝前推進。」
四大爭議待解決,全球南北方之爭恐爆發
目前COP30焦點集中在四大議題:
1.歐盟主導的貿易與碳邊境稅透明機制
2.氣候融資分攤
3.各國減排進度檢視
4.報告制度與責任追蹤設計
其中最具敏感性的,是已開發國家是否應再度開啟「資金援助」談判,以及是否將「化石燃料減量」明確列為焦點。前者讓開發中國家憂心負擔加重,後者則引發中東產油國強烈反彈。
「巴西這次展現了勇氣,願意正面觸及全球暖化責任問題,」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不過,阿拉伯國家集團批評巴西「打開了不該打開的盒子」,恐重燃南北矛盾。
「我們沒有時間再等政治妥協,」在僵持的氣氛中,小島國聯盟的呼聲尤為迫切。他們要求各國正視「集體未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現實。對於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太平洋與加勒比國家而言,這不只是氣候議題,更攸關生存。巴西預計於週三結束兩天閉門協商後,公布是否成功化解爭端。
「亞馬遜不是商品!」當地原民抗議爆流血衝突
正當議場內正在進入共識談判之際,會場外卻爆發激烈衝突。11日下午,數十名亞馬遜原住民族抗議者,衝入主會場入口,與保安人員發生推擠與肢體衝突。
根據《路透社》報導,抗議者高喊「讓我們進去!」、「亞馬遜不是商品!」等口號,試圖闖入聯合國藍區(Blue Zone)正式談判場域。保安人員緊急以桌椅封鎖出入口,一名警衛腹部受傷被抬上輪椅送醫,另一人額頭流血,場面一度混亂。
「我們的土地正在被出賣!政府在談森林,卻沒有我們的聲音!」一位身穿羽毛頭飾的女性領袖憤怒地對媒體喊道。儘管抗議者隨後被驅離,但突顯原住民族對氣候談判長期被排除的不滿。
衝突發生後,巴西總統魯拉隨即透過發言人呼籲冷靜,強調「原住民族是亞馬遜的守護者,也是氣候解方的關鍵角色」,並重申本屆COP30正嘗試讓原民與非政府組織「前所未有地走進談判核心」。
然而,原民領袖對政府的信任仍顯脆弱。著名的卡亞波族酋長拉奧尼(Raoni Metuktire)受訪時直言:「我們不是破壞者,而是捍衛生命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土地、教育與醫療,不是更多開發計畫。」他批評政府為迎接COP30投入大量資源在貝倫基礎建設上,卻忽視亞馬遜深處的學校與醫療站仍極度匱乏。
年輕行動者奧卡尼亞(Agustin Ocaña)則指出:「他們不是壞人,只是絕望了。看到森林被砍、河流被汙染,只能用身體去守護。」部分非原民支持者也加入行動,高舉「Our Forests Are Not For Sale(我們的森林不是商品)」與「They cannot decide for us without us(沒有我們,不准替我們決定)」的標語,聲援原民訴求。
聯合國氣候大會發言人事後證實,衝突造成兩名警衛輕傷、場地輕微損毀,但「會議安全無虞,談判仍正常進行」。
告別封閉,COP30打造人民氣候大會
本屆COP30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氛圍。相較於過去在杜拜與亞塞拜然等地舉辦、政治空間較封閉的氣候峰會,巴西主辦方選擇開放與包容,鼓勵街頭聲音與公民社會參與,試圖打造一場屬於人民的氣候大會。
《衛報》指出,今年非政府組織與原住民族團體得以前所未有地進入會場,與企業與政府代表「分庭抗禮」,成為近年最具公民參與氣息的一屆COP。
接下來幾天,貝倫將舉辦「人民高峰會」與「全球青年集會」,週六更預計舉行數萬人參與的氣候大遊行,象徵民間力量正走入全球談判核心。巴拿馬談判代表胡安.蒙特雷說:「至少,這裡終於發生了點什麼。這代表人們真的關心,也願意發聲。」
「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土地都保護不了,所有承諾都只是紙上談兵,」一位亞馬遜年輕行動者說。隨著談判持續,外界期待巴西能在分歧中找到平衡,將街頭聲音納入正式文本。一名觀察員向《衛報》表示:「真正的共識,不只要在會場內誕生,也必須在森林與街頭被聽見。」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COP30開幕!亞馬遜門戶的氣候戰役,聯合國:沒有國家能承受行動失敗的損失
COP30前進亞馬遜!趙恭岳:恰逢巴黎協定十週年,將檢視各國減碳進度
扼殺全球弱勢族群?川普陰影下的COP30,如何讓窮國也能對抗極端氣候
其他人也在看

不如找ChatGPT談心?國內大學生僅兩成使用心理諮商
大學校園中的學生,在課業上、生活上、或者是未來人生方向上,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與負面情緒,近年相關的校園危機事件逐年提升,引起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本週三(12日)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將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傾向,顯示建立心理健康政策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有97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在COP30公開決裂?高爾指控比爾蓋茲:因「川普恐懼症」不再關心氣候
曾是全球氣候運動的兩大旗手,如今卻在COP30峰會上公開決裂!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為何重砲抨擊比爾蓋茲降低氣候優先層級的主張?向來關注氣候變遷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巴西當地時間11月12日現身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現場(COP30),但此次他不只倡議長期關注的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更把砲口對
遠見雜誌 ・ 7 小時前
日系美妝殞落?資生堂陷史上最大虧損,小紅瓶再夯難救
提起日本美妝巨擘資生堂,台灣女性可喊出的愛用產品不少,像是號稱可逆齡的「小紅瓶」紅妍超導循環肌活露;以及出門必備的「安耐曬」防曬乳等。然而你可知道這間日系化妝霸主,2025財年淨虧損預估高達520億日圓,創史上新高!公司還被迫裁員200人並重組品牌布局,日系美妝保養品不再紅了嗎?新社長藤原憲太郎將如
遠見雜誌 ・ 1 天前
鴻海法說,劉揚偉預告結盟OpenAI日期!EPS創17年新高
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於12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在AI伺服器強勁需求推動下,鴻海第三季營收突破兩兆新台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呈現「三率三升」,EPS高達4.15元,創下自2008年同期新高。董事長劉揚偉還預告,下禮拜登場的鴻海科技日將宣布與近期主導AI超級週期OpenAI的合作
遠見雜誌 ・ 1 天前AI伺服器明年續旺 研調:地緣政治、關稅政策成變數
研調機構預估今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規模將達210萬台,年增超過2成,明年市場將維持成長態勢,不過仍須關注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恐成市場下行風險。集邦科技研究經理龔明德14日以「2026年AI伺服器市場預測及供應鏈發展洞察」為題演講。集邦科技預估今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規模將達210萬台,年增幅24%。明年將維持增長態勢,不過增速放緩,年增約21%。龔明德表示,受惠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與主權雲需求強勁,成為推升AI伺服器出貨的主要驅動力,加上中國DeepSeek掀起效應,以及中國科技自主化,AI伺服器市場可望維持高速成長。龔明德指出,伺服器市場明顯呈現G2格局,中國與非中國形成兩套供應生態系。中國本土供應商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快速成長。在預計政策推動下,本土供應鏈比重將進一步擴大。針對市場頻傳AI泡沫化疑慮,龔明德指出,明年AI伺服器與一般伺服器需求依然強勁。他說:『(原音)到明年的需求來看,其實都還是蠻強勁的。那不止AI伺服器,一般伺服器看起來,供應鏈的氛圍還是呈現這樣子。我們認為它不會一直處在這麼高峰期,畢竟AI伺服器比一般的伺服器貴很多,所以說,對於資本支出來說,的確還是一個壓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蘇澳溪分洪道延宕 李明哲:物價飆地質複雜設計重調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宜蘭16日電)颱風鳳凰來襲造成宜蘭蘇澳鎮大淹水,外界指責因蘇澳溪分洪道遲未動工;蘇澳鎮長李明哲今天說,分洪道不是中央拖,也不是縣府不做,是設計重調加上原物料飆漲,讓案子須重新調整。
中央社 ・ 4 小時前央行5點說明回應經濟學人 駁匯率被低估衍生台灣病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5年11月14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一大因素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衍生諸多問題。央行晚間發布新聞稿作出5點說明,強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iPhone指數就與其結果落差甚大,所以以此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央行晚間作出5點說明,首先,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第2,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央行指出,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早在2003年便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6年時,「經濟學人」更直指,大麥克指數多年來在全球被各界廣泛引用、甚或濫用。央行接著表示,若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經濟學人批台灣央行長期壓低匯率 央行提五點反擊
英國《經濟學人》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報導,再度探討類所謂「台灣病」問題,稱新台幣長期遭人為低估,且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而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而央行發布五點聲明重申,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也提到過往《經濟學人》也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經濟學人》喊匯率扭曲害「台灣病」 央行5點聲明駁斥
國際知名刊物《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稱新台幣匯率偏低「明顯不正常」,恐已埋下結構性風險,並將其稱為「台灣病」,該病導致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今(14)日中央銀行發出5點聲明駁斥,例如用來評估的指數不恰當、市場供需仍是決定匯率的重要因素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央行與美財政部對匯率聯合聲明 強調無關台美對等關稅談判
中央銀行今天(14日)晚間指出,已經和美國財政部針對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且於台北時間晚間8時30分同步發布聯合聲明。央行表示,台美聯合聲明內容主要是延續央行與美國財政部雙方長期溝通的原則,包括不應操縱匯率,以避免阻礙國際收支之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另外,干預匯市是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央行強調沒有參與台美對等關稅的磋商談判,聯合聲明與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無關。央行指出,長期以來,在美國財政部公布半年度匯率報告前,央行與美財政部會舉行1至2次例行性會議,並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交換意見。此次台美聯合聲明內容,是由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單獨進行多次磋商,並達成共識。央行表示,經與美方磋商後,央行承諾從今年12月底起,有關央行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的發布頻率,將由現行每半年改為每季公布一次。央行也強調,在雙方在磋商過程中,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未來央行與美國財政部仍會在良好的互動基礎上,持續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交換意見。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央行、美財政部發布聯合聲明:重申不操縱匯率原則 每季公布干預金額
我國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於今(11/14)日晚間8時30分(美東時間上午7時30分)同步發布聯合聲明,央行表示,此份聲明延續台美雙方長期溝通的原則,重申不應操縱匯率,避免阻礙國際收支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同時確立匯市干預應以因應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
太報 ・ 1 天前中國低價品湧入衝擊本土產業 泰國2026年起徵收10%關稅
中國廉價商品銷往全球,繼美國和歐盟針對小額包裹徵收關稅後,泰國財長埃克尼蒂(Ekniti Nithanprapas)今天(14日)表示,為了保護國內中小企業,泰國將開始對低成本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 泰國目前對價值等於或低於1500泰銖(約新台幣1440元)的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不過自明年1月1日起,符合上述條件的商品必須繳納10%關稅。 泰國政府去年已批准對上述商品徵收7%增值稅(VAT),這項措施將實施至今年底。 埃克尼蒂指出,徵收關稅將有助於保護泰國中小企業,「免於受到全球貿易戰後湧入的廉價進口商品衝擊」。這些廉價商品主要從中國進口,對本土製造業和商家造成嚴重打擊,導致大量工廠關閉、工人失業,企業因此敦促政府採取行動。 泰國這項政策將對電商、物流和零售業造成影響,並為負責報關業務的運輸公司帶來額外負擔。律師事務所Tilleke & Gibbins表示:「這項政策是泰國對免稅低價跨境電商的根本性轉變。」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經濟學人》批匯率造成「台灣病」 央行5大駁斥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為題指出,台灣央行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以免於貨幣升值衝擊經濟的「荷蘭病」,卻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央行今(15)日表示,新台幣匯率的波動主要來自資本流動,而非刻意壓低,過去美國財政部也從未要求台幣升值。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公告】矽力*-KY受邀參加JP Morgan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
日 期:2025年11月16日公司名稱:矽力*-KY(6415)主 旨:矽力*-KY受邀參加JP Morgan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發言人:梁翠嫚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4/11/17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11/17 ~ 114/11/18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09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香港。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JP Morgan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就本公司已公開發布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中央社財經 ・ 3 小時前
台股乖離過大修正仍屬健康 法人點名世足傳產股、金融股成下一波亮點
台股近期回檔,主要是受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 12 月降息機率驟降、美股下跌影響,加上短線漲多、評價面因素及季線正乖離過大牽引,無力站回 2 萬 8 大關,法人認為,可視為健康的回檔
鉅亨網 ・ 7 小時前
京都物價、觀光壓力升高! 日遊客悄轉向奈良「晚上6點就空蕩成弱點」
根據日媒《關西電視台》報導,近期相較於京都市,鄰近的奈良縣反而迎來前所未有的熱潮。奈良過去曾是全日本「住宿最少」的觀光地,如今卻因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來自奈良而備受關注,再加上一波波新飯店開幕,讓旅宿數量急速增加。奈良縣官方更公布,去年全年住宿人數已突破吉祥...
CTWANT ・ 8 小時前
台美匯率聯合聲明 「不操縱匯率、每季公布干預金額」
央行今(14)日發布與美國財政部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內容達成共識有不應操縱匯率、干預匯市以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