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無蚊國家失守!冰島驚見蚊子現蹤 科學界震驚
全球暖化效應持續擴大,冰島這個長期以來與南極洲並列為地球上僅有的兩個無蚊子地區之一,如今也失守了。
歷史性發現震驚科學界
本月16日,冰島一名昆蟲愛好者比約恩·雅爾塔森(Björn Hjaltason)在捕蠅器上發現了一隻「奇怪的蒼蠅」。當他將照片上傳到Facebook群組「冰島昆蟲」後,科學家們很快確認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這是冰島土地上首次發現的蚊子。
經過專家鑑定,這些昆蟲被確認為環帶沼蚊(Culiseta annulata),共發現3隻,包括2隻雌蚊和1隻雄蚊。冰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昆蟲學家阿爾弗雷德森(Matthías Alfreðsson)向冰島國家廣播公司RUV證實,這是冰島土地上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蚊子。
「最後堡壘已經淪陷」
發現者雅爾塔森在社群媒體上感嘆道:「最後的堡壘已經淪陷了。」這句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在此之前,冰島和南極洲是地球上僅有的兩個完全沒有蚊子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南極洲還保持著這項「殊榮」。
氣候變遷是罪魁禍首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氣候變遷是導致蚊子首次出現在冰島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冰島嚴寒的冬季氣候一直是抵禦蚊子入侵的天然屏障,但隨著全球暖化,這道防線正在瓦解。
多年來,冰島一直是氣候研究的重點地區。科學家們早就預測,隨著氣溫上升,蚊子最終會抵達這個島國,因為冰島擁有大量適合蚊子繁殖的沼澤和池塘。
潛在的健康威脅
雖然目前發現的環紋庫蚊數量不多,但專家們擔心這可能只是開始。蚊子不僅會造成叮咬困擾,更重要的是它們可能攜帶各種疾病,對公共衛生構成潛在威脅。
全球暖化的又一警訊
這次發現再次凸顯了氣候變遷對全球生態系統的深遠影響。隨著氣溫持續上升,原本受地理和氣候條件保護的地區正逐漸失去這些天然屏障,生物分布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冰島蚊子的出現,不僅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更是對全人類的一個警醒,氣候變遷的影響恐怖遠比想像中更加廣泛和深遠。
Mosquitoes have been detected in Iceland for the first time as the region warms due to climate change.
Read more: https://t.co/mpLs7rJreL pic.twitter.com/9CFmx1ORyc— ABC News (@ABC) October 21, 2025
延伸閱讀
琴謙天下事/中美貿易戰攤牌時刻!賴岳謙揭美方致命誤判
影/川普問普丁「我送戰斧飛彈給烏介意嗎」 蔡正元酸:試探
自己人都不挺!獲川普提名官員坦承有「納粹傾向」 宣布退出
其他人也在看

更少的冰川=更多的火山?全球暖化恐喚醒250座「冰下火山」 科學家警告:噴發釋放更多溫室氣體,恐釀暖化惡性循環
當我們談論全球暖化,多半聚焦在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但英國媒體《經濟學人》與《衛報》指出,火山可能是更大的隱憂。科學家發現,氣候變遷加速覆蓋在火山上的冰層融化,壓力釋放會導致岩石熔點下降,加速岩漿生成並湧向地表,觸發更猛烈的火山噴發。冰島、安地斯山脈和南極洲等地至少 250 座「冰下火山」正在蠢蠢欲動,預計影響周圍超過1億居民。科學家提醒,火山爆發的衝擊是全......
風傳媒 ・ 1 天前
「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12/12-28登場
(記者廖建智嘉義報導)嘉義於今年迎來建城321年的重要時刻,為回望歷史、展望未來,將於12月12日起舉行盛大的「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21)日,嘉義市長黃敏惠特別北上,於台北花漾展演空間...
自立晚報 ・ 9 小時前
日本白山住宅:舊框架下的溫潤新生
在東京繁忙的都市節奏裡,一處面積僅57平方公尺的角落住宅,卻因窗外直面植物園的廣闊景致,而擁有難得的自然底蘊。這個由平山健太建築設計事務所(KENTA HIRAYAMA ARCHITECT & ASSOCIATES)改造的白山住宅,以「舊與新」的並置為起點,將半世紀的混凝土結構重新梳理,在時間痕跡與新材質的交融中,為都市生活勾勒出一種純粹、自然的居住哲學。
住宅美學 ・ 9 小時前華男吃遍全美逾8400家中餐廳 讚這城市最佳
今年77歲的南加州華人陳戴維(David R. Chan)在尋找華人身分認同中,逐漸愛上中餐。60多年來,他走遍全美超過...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打蚊子老是揮空?達人教1手勢 命中率激增
已經鎖定蚊子位置,卻老是打不到?不妨換個拍手姿勢。日本生活妙招達人指出,蚊子習慣縱向飛行,用「左右拍手式」拍打,很容易就讓蚊子逃掉,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雙手上下夾擊,成功率能大幅提升。此外,對於停在牆上的蚊子,可以使用黏膠滾輪,直接滾過去滅蚊。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新店溪、淡水河沿岸民眾遠離集水區!翡翠水庫今午12時起放水
東北季風與低氣壓共伴效應影響,翡翠水庫集水區至今(22日)上午9時,累積降雨量達555.1毫米,水庫水位為166.5公尺,距滿水位3.5公尺,水位持續上升。台北市翡管局表示,今日12時起將啟動調節性放水,期間將密切關注水庫集水區之實際降雨及進流量,機動調整。
鏡報 ・ 17 小時前
質詢吳釗燮、林佳龍不合? 馬文君提問反而糗了
林佳龍尷尬回應 2人都沒有要去APEC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頻繁被傳出不合,國民立委馬文君今(22)日質詢關切兩人不合疑雲,詢問兩人是否會趁「一起去參加APEC」,破除不合傳言?對此,林佳龍尷尬回應,他們兩人都沒有要去,「我們就在台灣坐鎮」。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坤達還是被上銬了!Energy陷閃兵風暴 阿弟新歌延後推出
Energy團員坤達今(22日)早返抵台灣,在機場立刻被檢警拘提到案說明,不同於昨天同團書偉,以及陳柏霖、修杰楷、小杰等涉及閃兵男星拘提時被上銬,坤達在機場入境後則是在檢警陪同下正常行走,主要是他是主動返台,所以在機場被拘提時並未將他銬上手銬,不過隨後被帶回永和警分局時,坤達還是被上銬了。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冰島也破功! 科學家首度發現「蚊子現蹤」
冰島也破功!長久以來,冰島因冬季嚴寒而成為蚊子絕跡之地,但最新研究發現,這個情況可能正在改變。本週,科學家宣布,在冰島西部Kiðafell地區首次確認野生蚊子的存在,共捕獲3隻,包括2隻雌蚊與1隻雄蚊,屬於Culiseta annulata物種。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中國又稱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外交部怒斥不實謬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日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稱「中國無意犯台」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22)日嚴正駁斥中方不實謬論,呼籲中國政府正視事實。蕭光偉批評,郭嘉昆的發言屬於謬論,外交部嚴正駁斥。他強調,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陳沂赴杭州考察列6大觀察重點 中國人對她喊「歡迎回祖國懷抱」
中國近年科技與城市發展飛速,不少台灣網紅與KOL紛紛前往體驗。網紅陳沂近日也自費飛往杭州進行「實地考察」,今她在社群發文,詳細列出6大觀察重點,從支付方式、物價、治安、服務業到人民素質全都直白點評,文末更幽默表示:「中國人對台灣人很友善,頂多會熱情地說,歡迎你們回到祖國的懷抱!」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淨土淪陷!冰島首度發現蚊子 專家推測原因
[NOWnews今日新聞]全球少數無蚊淨土也淪陷!冰島媒體報導,冰島自然歷史研究所正式確認,在冰島西部發現3隻蚊子,這也是該國境內自然環境首次出現這些昆蟲。綜合法新社、冰島評論等外媒報導,這些昆蟲是冰...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萊雅第三季同店銷售年增4.2% 大陸高端保養品市場復甦
法國化妝品集團萊雅(L'Oreal)公布,今年第三季同店銷售年增4.2%,遠超前一季的2.4%增幅,但低於分析員預期的增長4.85%,亦是連續第二季表現遜估計。其中,北亞地區同店銷售大逆轉,由前一季下降近9%轉為增長近5%,並在中國大陸實現中等個位數增長,主要得益於高端護膚品市場復甦。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中國國防部指澳洲空軍闖西沙 已提出嚴正交涉
(中央社台北22日電)澳洲國防部稱空軍1架巡邏機19日在南海執行巡邏任務時,遭到共軍發射照明彈,批評是「不安全且不專業」的操作。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今天表示,澳洲軍機「非法侵闖中國領空」,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鄭麗文有意與習近平會面 侯友宜:堅持民主自由是全民共識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有意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她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通關密語。針對鄭麗文的言論,新北市長侯友宜22日受訪指出,國家其實有法律的,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堅持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大家在這一塊寶島的上好好生活,就是大家的共識。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中央災變中心同意解除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2日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表示,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昨晚溢流,今天下游水位穩定溢流中,暫無再次潰決風險;另馬太鞍溪大型堰塞湖近日各項狀況都穩定,同意解除其紅色警戒。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閃兵藝人幫 不排除第4波拘提
新北地檢署指揮永和警分局執行「閃兵」專案,21日第3波拘提8名被告到案。據了解,這些人均以「高血壓」理由造假病歷,與之前拘提王大陸等人的手法如出一轍,檢警仍在釐清是否有醫護人員涉案,不排除再發動搜索傳喚更多逃避兵役藝人到案。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新北藍白合有變數?蘇巧慧:各政推自家人 很自然的事
有意角逐新北市長的立委蘇巧慧,今赴中央繳交「民主進步非執政直轄市長徵召作業之參選意願表」;被問到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日前指出,新北市必定是國民,是否藍白合埋下變數?蘇巧慧表示,每個政會各自推出自己的人選,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