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少的冰川=更多的火山?全球暖化恐喚醒250座「冰下火山」 科學家警告:噴發釋放更多溫室氣體,恐釀暖化惡性循環
當我們談論全球暖化,多半聚焦在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但英國媒體《經濟學人》與《衛報》指出,火山可能是更大的隱憂。科學家發現,氣候變遷加速覆蓋在火山上的冰層融化,壓力釋放會導致岩石熔點下降,加速岩漿生成並湧向地表,觸發更猛烈的火山噴發。
冰島、安地斯山脈和南極洲等地至少 250 座「冰下火山」正在蠢蠢欲動,預計影響周圍超過1億居民。科學家提醒,火山爆發的衝擊是全球性的:噴發帶來的火山灰、二氧化硫與甲烷等溫室氣體,又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影響火山噴發,形成「冰火浩劫」的惡性循環。
冰層融化→地殼壓力釋放→岩石熔點下降→岩漿湧現
《經濟學人》稱,冰島的氣象學家正緊急研究這場潛在的冰火浩劫:冰島擁有 34 座活火山,其中一半被埋在厚達 1 公里的冰層之下,冰川厚重的重量持續擠壓下方的地殼,使得岩石的熔點提高,從而抑制岩漿的生成和噴發。
然而,根據科學家所稱的「地殼壓力釋放」機制,全球暖化導致冰層迅速融化,地殼因壓力解除而回彈(部分地區土地每年上升 3 公分),岩石熔點隨之下降,加速岩漿的生成,接著以熔岩的形式從火山噴發出來。地質歷史也支持冰層融化刺激岩漿生成的觀點:大約 1 萬年前、末次冰河時期,覆蓋冰島的數千公尺厚的冰蓋消退後,火山噴發的次數增加了 30 到 50 倍。誠然,那時的冰量比現在多得多,所以影響更顯著;但兩者之間的聯繫似乎是明確的。
另一個證據是,根據地質數據,當前冰島地下產生的岩漿量比一個世紀前多出兩到三倍。科學家預期,新生成的岩漿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開始抵達地表。然而,火山未來如何發展、到底會不會噴發,取決於各個火山下方的岩漿庫如何被回彈的地殼重新塑形。一些火山可能噴發地更頻繁;另一些則噴發頻率較低,但更猛烈。例如,冰島中部的格里姆火山(Grimsvotn)和巴達本加火山(Bardarbunga)最近幾十年來比以往更活躍;而南部的卡特拉火山(Katla)過去大約每 50 年噴發一次,但已經沉寂了一個多世紀。
岩漿變黏稠、氣體膨脹,噴發更具爆炸性
《衛報》引述在智利安地斯山脈進行的研究,也為這種「冰火機制」找到了大陸地區的歷史證據。研究團隊在莫喬-喬舒恩科火山(Mocho-Choshuenco)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分析末次冰河時期前後的岩石中礦物質,發現在 2萬6,000 年到 1萬8,000 年前,厚冰層確實抑制了噴發規模,讓岩漿庫在地表下積聚。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噴發被抑制的期間,積聚的岩漿融化了地殼岩石,導致熔融岩石的成分更黏稠、液態或熔融岩石中的氣體膨脹,在噴發時更具爆炸性。果不其然,大約 1萬3,000 年前冰層開始融化後,莫喬-喬舒恩科火山就發生了爆炸性噴發。
安地斯山脈1.6億人受威脅,全球身陷「冰火浩劫」風險中
《經濟學人》稱,全球至少有 250 座已知火山潛伏在冰蓋之下或附近,包含冰島、南極洲、阿拉斯加和安地斯山脈都受到類似的「詛咒」。科學家特別警告,西南極洲是火山噴發再度激增的最大風險區,那裡有至少 100 座火山被埋在厚厚的冰層下,且冰層極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到幾世紀內消失。
雖然冰島、南極洲和阿拉斯加人煙稀少,但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則面臨嚴峻的人口危機。《經濟學人》指出,約有 1.6 億人生活在受影響火山的方圓 100 公里內,他們將面臨雙重威脅:首先,山區冰雪是當地重要的水源,融冰恐讓居民面臨供水系統中斷;其次,火山爆發後可能引發大規模的泥石流。
科學家提醒,即使不住在火山附近也難以倖免——因為火山爆發的衝擊是全球性的。例如,15 年前冰島的艾雅法拉火山(Eyjafjallajökull)噴發,火山灰癱瘓歐洲六天的航空交通;18 世紀末,冰島一座拉基火山(Laki)噴發,同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火山灰,導致全球氣溫驟降。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由此引發的農作物大規模歉收,間接促成了後來的法國大革命。
雖然火山噴發可能帶來短期的氣溫驟降,但持續噴發則會向大氣中注入大量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這恐怕將進一步加熱地球,並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氣溫上升又融化冰層,帶來更多的火山噴發和更嚴峻的全球暖化。科學家認為,目前針對氣候危機與火山活動關聯性的研究相對較少,亟待更多投入,讓人們對火山噴發造成的危害與生計影響有更多認識、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與避險。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才復業不到1個月…台中新光三越玻璃疑遭風吹破 業者回應了
全台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今年2月13日,發生嚴重氣爆釀5死38傷,226天整修後,終於在9月27日恢復營運,沒想到還沒滿一個月,又疑似發生意外。有網友今天(10/21)發現,疑似強風把高樓的玻璃吹破了,從外就可以看到一個大洞,讓人怵目驚心。業者也緊急發出聲明,表示已立刻更換,並確保安全無虞。
太報 ・ 4 小時前
台中颳11級陣風!新光三越燈箱玻璃被吹裂 館方急加厚板材封補
受東北季風與秋颱外圍環流共伴影響,台中20、21日兩天出現強陣風,部分測站風力甚至測到11級陣風。根據台中市氣象站資料,大安區溫寮站21日測得11級陣風,市區最大瞬陣風也達7級、平均約4級,風勢強勁,導致包括大樓廣告物、帷幕玻璃等設施受損。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向所有榮民長輩致意!新竹榮服處攜手自強協會推動全人關懷服務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新竹報導】一年一度榮民節即將到來,為感念榮民前輩們早年保家衛國,退役後又投身地方建設的無私奉 […]
民眾日報 ・ 2 小時前
台灣獼猴闖淡水攤商搶香蕉 議員促建「猴出沒」熱區地圖
新北市淡水區近來接連傳出台灣獼猴出沒,不僅闖入水果攤搶香蕉,還在社區圍欄、巷弄間穿梭,引起居民恐慌。議員陳偉杰21日質詢指出,市府應正視人猴互動頻繁的趨勢,建立更完善的監測與通報機制,並建置新北市野生動物出沒熱區地圖及資料庫。農業局長諶錫輝說,未來會將獼猴納入社區宣導的考量,逐步建立相關地圖,有效減少人猴衝突。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地球變暗 北半球先遭殃!暖化已失速狂飆
我們今年秋天,可能看不到漂亮的楓葉,甚至,海裡的虎鯨,都出現了攻擊船隻的神秘行為。科學家從外太空發現,是因為我們的地球,正在變暗,全球暖化急速加劇。一份來自聯合國的最新報告,就證實了我們的感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正用將近七十年來最快的速度在飆升,創下歷史新高。但這還不是全部。過去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現在竟然反過來,吐出的二氧化碳比吸進去的還要多。NASA 的最新報告證實,地球暖化的速度,已經超乎預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力積電:第4季產能利用率估持平第3季 記憶體滿載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1日電)晶圓代工廠力積電總經理朱憲國今天表示,記憶體代工產能滿載,價格有上漲空間,能見度達明年上半年,只是邏輯產品需求稍弱,第4季整體產能利用率將與第3季持平。
中央社 ・ 3 小時前
車行老闆橫越馬路遭撞飛亡 身分竟是台版"豆豆先生"
中部中心/綜合報導台中市21日凌晨,發生死亡車禍,55歲林姓男子,步行橫越馬路,被綠燈直行的機車騎士撞飛,送醫搶救不治,現在死者身分曝光,是當地一間二手車行老闆,因為長相神似"豆豆先生",過去還曾登上媒體版面。另外在台中潭子也有驚險瞬間,大型吊車疑似因為視線死角,沒有注意到正在過馬路的行人,差點將人撞飛。
民視 ・ 2 小時前
台北罕升級超大豪雨!4縣市今雨量達「停班停課標準」 最新風雨預測出爐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1)日仍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大臺北、基隆北海岸及宜蘭易有持續性強降雨出現,有豪雨等級以上雨勢的可能。依據氣象署今日清晨4時最新雨量預測,今早8時至明早8時,共有4縣市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9 小時前
雨彈狂襲北台灣「紫爆」 專家警告:驚人雨勢才剛開始
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今(20日)一早就狂降雨,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發文示警,驚人的雨勢才剛開始而已,到25日以前水氣都會偏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雨勢還沒完東北季風增強!粉專示警未來3天:北部雨量預報跟瘀青沒兩樣
今(21)日仍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東側平地、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山區應防範長時間強降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氣象粉專也驚呼,「沒想到今年的秋天是這麼開始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共伴效應再升級!48小時降雨時程曝 北部人崩潰:狂風暴雨
今(20)日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今日凌晨大臺北及桃園地區已出現顯著降雨,尤其新北出現最大3小時182毫米之短延時豪雨,今日東北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之雨勢發生的機率。氣象粉專也曝光共伴效應發生的位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豪雨不斷!5縣市山區10/22上午達「停班停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1日)上午發布最新雨量預測顯示,今天下午2時至明天下午2時期間,共有5縣市山區雨量將達停班停課標準,包括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及宜蘭縣山區。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危機未解 台9線太魯閣大橋備戰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17日清晨發生大規模岩崩形成堰塞胡,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整體壩高約270公尺,總蓄水量約230萬噸,目前則是175萬噸,因湖水從靳珩隧道持續溢流,同時也有部分從壩底滲流,水位也沒有上升,初步不會影響下游橋樑,不過公路局中午新聞稿指出,已派員於高處觀察河川水位變化,並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放假有望?5縣市山區明達停班課標準!最新雨量預測曝光
[Newtalk新聞] 受強烈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的雙重夾擊,致災性豪雨持續猛灌北台灣,中央氣象署於今(2)日上午10時發布的最新雨量預測顯示,從今日下午2時到明日下午2時,包含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等5個縣市的山區,未來24小時累積降雨量預估將觸及停班課的參考基準,但最終是否發布命令,仍須由各地方首長拍板定案。 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當預測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停班課標準,且已致災或有致災風險時,地方政府即可宣布停班停課。此標準在各地有所不同,大部分縣市如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不論山區或平地,標準均為350毫米。而桃園市、新竹縣等地的山區標準則為200毫米,平地為350毫米。因此,儘管氣象署的預測已讓5縣市山區觸及門檻,但實際決策權仍在地方政府,將視橋梁中斷、道路淹水等實際災情,以及對通勤安全的威脅程度進行綜合評估。 氣象署分析,由於台灣附近水氣極度豐沛,並不斷移向陸地,迎風面的降雨將會相當猛烈且持續。其中,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東側的平地、大台北山區以及宜蘭山區,應嚴防長時間的強降雨,這些區域出現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雨勢的機會極高。此外,新竹以北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中和民宅半夜積水灌屋慘變「水上廚房」居民崩潰:我不用睡覺了? 新店人孔變噴泉
半夜積水湧入民宅!東北季風挾帶颱風外圍環流來襲,北台灣昨(19日)晚間陷入豪雨風暴之中。新北市多處傳出嚴重積水災情,新店、中和甚至成為「臨時水鄉」,雨水倒灌民宅,有民眾苦嘆:「整晚都在搶救家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容量60萬噸」恐溢流 用路人快改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發生將近1個月,沒想到又出現新的堰塞湖威脅。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21)日表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新形成的堰塞湖,滿水位容量約6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將出現溢流情形,已啟動防災戒備階段。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今晚雨更大!東北季風再增強 北部、宜蘭、北花蓮嚴防豪雨
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指出,隨著風神颱風經過菲律賓往南海移動,外圍環流水氣北上配合東北季風增強,兩者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降雨自昨天(19日)開始已經逐漸顯現,昨天到今天上午之間,降雨最多的地方落在新北市的石碇,雨量已經接近340毫米,台北市南港也有330毫米的降雨量,桃園蘆竹有240毫米,宜蘭頭城山區有200毫米的累積雨量,雨勢可說是相當明顯。
天氣多一典 ・ 1 天前
上班課快看!台北市災防辦氣象觀測分析來了
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表示,從氣象觀測資料分析,昨(20)日中午過後,北市的降雨型態由對流系統移入造成的短延時強降雨,已慢慢轉變成迎風面山區的持續性降雨,因此昨(20)日入夜到今(21)日清晨,除中央氣象署針對陽明山區發布大豪雨特報外,文山、南港與內湖山區時雨量僅約10-20毫米。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