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自己喝夠水!營養師曝「4大症狀」:其實沒補夠
人體有超過60%是水,喝水能夠幫助身體代謝,好處多多,很多人天天提醒自己喝水,以為喝夠量的水,但營養師羅晞蕾卻說,「你以為自己有喝水,其實沒補夠」,這種情況會造成身體出現一些症狀,包含頭痛、便祕,想亂吃東西等等。
營養師羅晞蕾在臉書粉絲頁「晞蕾營養師的耕耘時光 《桸耒營養日記》」發文表示,每次問來諮詢的客戶說1天喝多少水,答案都差不多:「應該有吧?我都有喝茶、喝咖啡啊~」
羅晞蕾說,但當我們實際換算起來,很多人1天的喝水量可能連身體需要的一半都不到。她表示,人體有超過60%是水,水不只是拿來解渴,更是代謝、血液循環、體溫調節的關鍵。當水分不足時,身體會出現很多小警訊:
頭痛、疲倦、專注力下降
皮膚乾、嘴破、嘴唇脫皮
腸胃蠕動變慢、容易便祕
讓身體誤以為「餓了」,想亂吃東西
想知道自己水夠不夠?
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尿液顏色」。淡淡的稻草黃=剛剛好,深黃或有氣味=該補水了。羅晞蕾建議,每天喝水的基本量是體重(kg)×30~35 ml,例如60公斤的人,1天約需1800ml~2100ml的水分補充,不要等口渴再喝,嘴巴乾表示你已經輕微脫水。她提醒,咖啡、茶、湯都能算一部分水分,但不該取代白開水,如果真的喝不下,可以試試加幾片檸檬、薄荷葉,或是或分成整天小口慢喝。
羅晞蕾說,「水」是看似最普通的營養素,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想讓代謝、皮膚、腸胃都順一點,別忘了最好的保養,其實是先喝對水。
更多鏡報報導
恐怖診所!他以為走進「生化實驗室」血跡都乾了 醫生氣噗噗回應
結婚20年「假日天天到婆家煮三餐」公婆竟為一事擺臭臉 人妻覺醒了
加油注意!別再喊「加滿」 專家:恐揮發出一級致癌物
其他人也在看

腳麻刺痛竟非椎間盤突出!OL長期「暴食」B群 醫:維生素變慢性神經毒
現代人追求健康,大量攝取保健食品已成為日常,然而,錯誤的劑量與迷思,可能將原本「神經營養」的好幫手,轉化成毒害身體的「健康殺手」。中醫師徐國峰近期分享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臨床案例:一名長期腳麻、刺痛的A小姐,遍尋骨科、復健科未果,最終發現元凶竟是她每天補充的高劑量維生素B群,導致罕見的功能性神經病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別配合中國抓八炯、閩南狼!律師示警:最重處5年徒刑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13日發出懸賞公告,聲稱要蒐集台灣網紅八炯、閩南狼的「犯罪線索」,更稱將視情形給出人民幣5萬至25萬元(約新台幣20萬至100萬元)獎勵。律師黃帝穎提醒,國人若配合中國懸賞行為,最重恐處五年徒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到「彈簧」?知名飲料店商品疑出現「封口機零件」
手搖飲在許多台灣人的生活中,實在不可或缺。不過有一名消費者在網路上分享,近期在一間知名飲料店買飲品,喝完才發現杯子裡出現類似彈簧的異物,讓他感到十分驚訝。對此店家在得知消息後向當事人致歉,並承諾將全力...
華視 ・ 1 天前一天到晚嘴破又沒精神? 營養師揭「隱形缺水」跡象
許多人以為自己每天都有喝水,但實際換算後,飲水量往往連身體所需的一半都不到。營養師羅晞蕾提醒,水分在身體中負責代謝、循環與體溫調節,想判斷自己是否缺水,其實從「尿液顏色」就能快速看出端倪。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德語媒體:在對抗與對話之間尋求平衡
《科隆城市報》報道稱,在北京外交攻勢日益強硬、德國經濟深陷對華依賴、以及聯邦政府對華策略紛爭不斷的大背景下,德國財長克林拜爾的北京之行猶如一場「走鋼絲繩」般的冒險。《維澤信使報》評論稱,克林拜爾訪華行程是對聯邦政府對華政策的嚴峻考驗。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嘴饞≠餓」恐是水喝不夠!營養師揭「缺水4警訊」:頭痛又易累
身體缺水不僅造成口渴,還可能影響專注力。營養師羅晞蕾提到,人體有超過60%是水,當水分不足時,容易出現頭痛、專注力下降、嘴破、便秘及暴食等狀況。若想判斷自己是否缺水,可以觀察「尿液顏色」,若呈現深黃或有氣味,表示應該補水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直擊》暌違14年!山下智久來了 700名粉絲塞爆機場一睹男神風采
日本男神山下智久暌違2年訪台,將在15日連續舉辦三場粉絲見面會,今(14日)下午抵達松山機場,他一身休閒打扮,一見到現場粉絲、媒體立刻親切脫下帽子打招呼,更不忘鞠躬致意,臉上也掛著滿滿笑容。儘管已經40歲,但保養得宜,膚況極佳,現場湧入約700名粉絲,把機場擠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山下智久抵台靠健身調時差 預告出道30週年計畫盼與周董合作
日星山下智久今(14日)抵台,為明(15日)粉絲見面會作準備,傍晚接受台灣媒體訪問。甫從倫敦返日便立刻飛來台灣的他坦言自己仍有些時差,「剛才去健身房蒸汽房1小時,重訓40分鐘,感覺比平常使不上力。」果然帥哥的自制力不是常人能比!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館長遭兄弟「毀滅式爆料」!8大惡行全曝光 專家傻眼:到底做人多差?
館長(陳之漢)昨(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表示,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兄弟圈是講求江湖道義的,好奇「館長做人是做到多差?對待兄弟是有多不夠意思?昔日跟他稱兄道弟的哥們才會這樣出來爆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內行人才懂! 夜市香酥雞攤隱藏版品項 「屑屑」 開口要才有?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台南市一間從夜市起家,以外型小巧著稱的香酥雞店,每到營業時間總會吸引顧客上門,內行人購買時,會跟老闆要一份「屑屑」,原來,這是炸雞過程,遺留下的麵粉,台語就叫「UU仔」;同樣生意紅不讓的,還有嘉義東市場內,營業七十年的排骨酥老店,業者以獨門醬料醃製排骨後,入鍋油炸,滋味獨特,一起鍋就秒殺;在屏東,也有很厲害的炸物,蚵仔嗲業者,用肥美蚵仔,裹上麵衣,炸得金黃酥脆,成為在地排隊美食。大火油鍋中,裹上麵衣的雞肉塊,炸得吱吱作響,沒多久後,外皮炸得金黃酥脆的香酥雞,便能起鍋,撒上胡椒粉後,香氣撲鼻吸引顧客們上門選購,但有些顧客,專為這一味而來,炸的碎碎沒有肉,只有麵粉皮的屑屑,而內行人更會用閩南語向老闆說,我要「U仔」,老闆一聽就懂!記者VS.民眾說:「從小到大就這樣吃,(那你都會跟老闆要嗎),有時候會要,有時候不會。」記者VS.民眾說:「(每次來買都會要得到嗎)不一定要看時間,或者是前面那一個客人有沒有要。」這些屑屑,台語會講UU仔,只送不賣數量還有限,這家從台南起家,主攻夜市市場的香酥雞攤,以外型小巧味道偏甜的炸雞為名,擄獲顧客味蕾,更有夜市炸雞界南霸天封號,而除了夜市,在嘉義東市場內,這家70年老店排骨酥,同樣也憑藉香酥脆口,帶有獨特香氣的滋味成為熱門店家,只是一鍋平均得炸40分鐘,每日限量供應。民眾說:「小時候吃到大。」業者說:「吃不完可以煮湯,煮冬瓜湯。」不讓炸雞排骨專美於前,屏東市這家蚵爹店,將肥美新鮮的蚵仔,搭配蔥花等配料後,再裹上麵衣,緊接著放入油鍋內油炸,直至熟透後,接著撈起瀝油大塊切下,搭配業者自行熬煮的獨門醬油,就能上桌享用。民眾說:「不管它的粉還是說它炸的那個脆度都很夠。」記者VS.業者說:「(這都是一些熟客常常會回來)對。業者說每天都會換油,因此炸出來的各種品項,都能保持金黃狀態,也讓顧客,大口吃下炸物時,能沒有負擔滿足味蕾。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3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