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3季GDP跌破5% 官方:實現全年目標要艱苦努力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今天表示,前3季中國GDP增長5.2%,比上年全年與同期分別加快0.2、0.4個百分點。不過第3季GDP增長為4.8%,對於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發言人表示,要付出艱苦努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據,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為4.8%,是今年以來增速最慢。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以新聞發言人名義就2025前3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回應5個問題。
有關前3季相關經濟數據,新聞發言人表示,從經濟增長看,前3季GDP增長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0.4個百分點。
從就業物價看,前3季,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與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6%,其中9月份上漲1.0%,漲幅連續5個月擴大。
發言人又指,面對國際風雲變幻,關鍵還是要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發言人表示,中國前3季GDP實現了5.2%的經濟增長,充分說明,盡管外部環境複雜演變,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壓力,但中國經濟「穩」的格局、「進」的勢頭、「韌」的特性沒有改變。
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將2025年經濟成長目標設為5%左右。今年第3季GDP成長為4.8%。發言人表示,這主要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發言人又暗批美方稱,第3季以來,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從國內看,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關鍵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存在陣痛,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有待化解,部分行業增勢減緩客觀上影響經濟增速回落。
對於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發言人說,「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但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編輯:呂佳蓉/陳鎧妤)1141020
其他人也在看
四中全會 20日起在北京召開
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20日上午在北京開始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總書記習近平會中代表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二十屆四中全會揭幕 習近平宣讀工作報告
據《央視》報導,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周一(20 日)上午在北京開始登場,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向全會說明《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
鉅亨網 ・ 1 天前四中全會登場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放緩4.8%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放緩至一年來新低,符合外界預期。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以及貿易緊張局勢損害了需求,持續為決策者帶來壓力,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來鞏固經濟動能。 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至9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成長4.8%,比第二季的5.2%放緩,符合路透社調查的分析人士所預測的4.8%。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GDP季增1.1%,優於外界預測的0.8%,也優於上一季的1.0%。 在強韌的出口與強勁的股票市場的支持下,中國當局今年推出了溫和的刺激措施,但美中貿易緊張的再度升級仍構成風險。北京也面臨到要重新平衡經濟、逐步增加消費的艱鉅挑戰。 儘管仍有祭出額外刺激措施的空間,但分析人士對於決策者今年是否會採取行動意見分歧。 與華盛頓的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升級,突顯了中國失衡經濟的脆弱性,也就是高度依賴製造業與海外需求。這也增加了人們的預期,認為中國領導人可能會接受痛苦的轉型,重新平衡經濟成長,轉向國內消費。 儘管中國出口9月反彈,但近期的許多數據都顯示中國經濟失去了動能,儘管政府努力遏制產能過剩與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但通縮壓力仍然存在。 高層從今天起至23日將舉行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大陸經濟》9月、前3季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步增長
【時報-台北電】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2025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兆197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兆7260億元,增長3.2%。 前3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兆5877億元,增長4.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2兆9954億元,增長4.9%。 進一步觀察消費型態,數據顯示,9月商品零售額3兆7462億元,同比增長3.3%;餐飲收入4509億元,增長0.9%。 前3季商品零售額32兆4888億元,增長4.6%;餐飲收入4兆0989億元,增長3.3%。(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1 天前中國9月社會零售銷售年增3%,前九個月年增4.5%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人民幣41,971億元,年增3.0%;其中,除汽車外的消費品零售額為人民幣3兆7,260億元(下同),年增3.2%。今年1到9月社會零售銷售累計36.5877兆元,年增4.5%;其中,除汽車外累計32.9954兆元,年增4.9%。按區域看,9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兆5,783億元,年增2.9%;鄉村6,188億元,年增4.0%。1到9月,城鎮累計31.6838兆元,年增4.4%;鄉村累計4.9039兆元,年增4.6%,鄉村消費修復略優於城鎮。按消費類型看,9月商品零售額3兆7,462億元,年增3.3%;餐飲收入4,509億元,年增0.9%。1到9月商品零售累計32.4888兆元,年增4.6%;餐飲收入累計4兆989億元,年增3.3%,餐飲動能偏溫和。線上消費延續擴張。1到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1.283兆元,年增9.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9.1528兆元,年增6.5,占社零比重25.0%。在實物網購中,「吃、穿、用」分別年增15.1%、2.8%、5.7%,食品動能最強。業態方面,1到9月限上企業中,便利
財訊快報 ・ 1 天前《商情》中國工業數據轉好 10/20銅價走揚
【時報-台北電】因金屬價格追隨股市在上周五下跌後的反彈態勢,加上由於全球最大消費國中國的工業產出數據優於預期,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創三個月最高增幅,致倫敦(LME)銅價反彈上揚。 分析師表示,生產數據強於市場預期,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於上月的5.2%,且創三個月最高增幅,超過市場的預期增幅5.0%,市場討論銅市場可能出現的更大範圍的供應短缺,預期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周繼續推高銅價,投資者也持續關注周一至周四在北京召開的四中全會,高層官員將在會上審議擬議的2026-2030年五年計劃,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預計本周將在馬來西亞與中國副總理會面,試圖阻止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升級。 終場周一(10/20)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上漲267美元,報每公噸35304美元;期鎳上漲96美元,報每公噸15222美元;期鋅上漲45美元,報每公噸2978.5美元;期鋁下跌1美元,報每公噸2776.5美元;期銅上漲87美元,報每公噸10691.5美元;期鉛上漲1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
越南加速數位與基礎設施轉型 瞄準GDP年均增長10%
越南總理范明政周一 (20 日) 已簽署第 31 號命令,正式為 2026 年至 2030 年的 5 年期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制定指導方針,旨在實現國家發展的突破性增長與現代化目標。這份藍圖設定了多項雄心勃勃的指標,強調關鍵指標必須可行、明確且符
鉅亨網 ・ 1 天前十五五的戰略探析
為了因應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外部需求收縮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雙重壓力,在本周召開四中全會並聚焦「十五五」規劃,無疑將為中國2026至2030年發展走向定調。這份規劃不只是單純五年發展計畫,更是承先啟後邁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目標的關鍵五年。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陸Q3經濟成長4.8% 優預期
大陸統計局20日揭曉最新經濟成績單,第三季GDP年增率4.8%,優於預期的4.7%,但為今年以來最低增速。今年前三季GDP增長5.2%,雖有望達成官方設定的5%左右全年增長目標,但穩增長挑戰依舊嚴峻,預料第四季官方將再加碼寬鬆政策。
工商時報 ・ 23 小時前普發現金怎麼花? 國泰金最新調查出爐 逾四成民眾會「這樣做」
國泰金控20日發布《 2025年10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本月時事題為「民眾對於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以及普發現金資金使用的調查」,針對普發現金的用途,調查結果顯示:41%民眾預計將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其中26%的民眾選擇在國內旅遊及消費,15%民眾將用於國外旅遊及消費,另外,32%民眾則規劃用於投資(如股票、基金或外幣等),14%的民眾則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大陸政治》大陸四中全會登場 聚焦十五五規劃
【時報-台北電】第二十屆四中全會20日起於北京登場,核心議題之一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稿,確立大陸未來五年(2026年~2030年)的經濟與產業發展方向。 此外,市場也高度關注大陸統計局今日公布的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及消費、投資等多項宏觀經濟數據。 綜合外媒報導,「十五五規劃」預料將延續「穩增長、調結構」主軸,強化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同時化解部分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仍是習近平推動的「科技自主」戰略,特別是在人工智慧(AI)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布局。 「十五五規劃」除聚焦半導體、AI、綠能與電動車等戰略性產業外,也預料將重申「擴大內需」與「抑制結構性供需失衡」的政策目標。不過,觀察人士指出,這兩個方向長期存在矛盾,如何在維持產業動能與提升民間消費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 報導指出,大陸過去10年的經濟成長幾乎完全仰賴製造業與投資帶動,而非消費成長。這種模式雖支撐出口與產能擴張,但也導致通縮壓力升高與債務風險累積。分析人士認為,在大國競爭下,北京仍將選擇強化製造實力,以鞏固經濟「硬實力」。 路透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表示,「十五
時報資訊 ・ 1 天前《大陸經濟》陸Q3經濟增長4.8%略降 官方提4有利條件:全年目標可期
【時報-台北電】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請問如何看待三季度經濟運行表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表示,第一,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初步核算,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國際看,第三季以來,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從國內看,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關鍵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存在陣痛,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有待化解,部分行業增勢減緩客觀上影響經濟增速回落。但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轉型中的問題,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不斷發展壯大的。 第二,儘管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經濟穩中有進發展態勢沒有變。從增長水平看,中國第三季4.8%的經濟增速水平仍明顯高於多數主要經濟體,對於中國這麼大體量的經濟體尤為難能可貴。第三季經濟總量達
時報資訊 ・ 1 天前

中國第3季GDP4.8% 2025年以來增速最慢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據,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為4.8%,是今年以來增速最慢。統計局表示,第3季GDP增速回落是由於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性加大,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中央社 ・ 1 天前《大陸經濟》陸Q3經濟成長4.8% 優預期
【時報-台北電】大陸統計局20日揭曉最新經濟成績單,第三季GDP年增率4.8%,優於預期的4.7%,但為今年以來最低增速。今年前三季GDP增長5.2%,雖有望達成官方設定的5%左右全年增長目標,但穩增長挑戰依舊嚴峻,預料第四季官方將再加碼寬鬆政策。 統計局同日還公布多項數據,9月投資、消費皆遜於預期,僅工業表現較佳。9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5%,高於8月份5.2%的增幅,亦高於市場預期的5.3%。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低於8月的3.4%,與市場預期一致。9月城鎮失業率從8月的5.3%小幅降至5.2%。 另,前三季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由正轉負,年減0.5%,創下逾五年新低。投資增速下降主要來自房地產市場疲弱。 大陸今年第一季GDP增長5.4%,第二季5.2%,第三季增速降至4.8%,可看出進入下半年挑戰加劇。經濟三駕馬車中,前三季出口(以美元計價)、消費、投資增速分別為6.1%、4.5%、-0.5%,亦可一窺投資動能之疲弱,已成為拖累宏觀經濟的主因。 綜合外媒報導,對於經濟結構持續分化,國際投行高盛最新報告分析,工業數據的強勁,主要受出口表現及汽車產量增長加快推動。另,以單月來看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
20屆四中全會今開幕 料聚焦科技創新、年均4.5%經濟增速
20屆四中全會今日(10/20)起一連4天在北京舉行,將敲定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政策方向。中國學者向港媒分析,「十五五規劃」將明確科技創新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而提振消費將成為重點目標之一。
太報 ・ 1 天前
北京觀察》四中全會開議「十五五規劃」與人事洗牌:軍中反腐後,習核心下一步是什麼?
四中全會今日在北京召開,為期三天。按照慣例,代會一般不對外公佈相關內容,直到大會結束才公佈。此次四中全會將聚焦於「十五五規劃」和「人事調整」。其中,十五五規劃則是對今後五年內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涉及的內容著重「國內、國外經濟雙迴圈」的韌性,同時也要提防美國關稅大棒。四中全會召開之際,大陸A股市場全線飄紅,上證指數午間收報3866.09......
風傳媒 ・ 1 天前
玻利維亞政壇巨變!左翼執政近20年終落幕
據《CNN》援引玻利維亞選舉法院的初步結果顯示,佩雷拉以54.5%的得票率擊敗吉洛卡的45.5%,將於11月8日正式就任新總統。然而,佩雷拉所屬政PDC,在下議院130席中取得49席,上議院36席中拿下16席,僅略高於吉洛卡的「民主和社會力量」(Poder Democrático y Social)聯盟的4...
CTWANT ・ 1 天前
領錢囉!普發金變熱錢:三成民眾一手旅遊、一手進股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最新一波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整體景氣的看法持續轉佳,不僅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升,大額消費與風險性投資意願也呈現同步回溫。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對於2025年國內經濟成長的信心日益增強,展現出面對全球不確定局勢下,經濟基本面逐步穩定所帶來的信心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