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聯手聯發科技打造 X300 系列影像系統 如何從晶片源頭共創影像新標準?
在手機拍照已幾乎成為每個人日常習慣的時代,怎樣的影像才算「好看」?又或者,更該問的是:「怎麼樣的畫面才能真實記錄當下?」
成立至今已 30 年的 vivo,雖然現在是以智慧型手機知名於世界,但卻一直在用影像技術的進化,悄悄定義著行動攝影的新標準。今年他們推出的 X300 系列手機,除了延續「看得更清、拍得更遠」這句品牌主張,更在硬體規格之外,講了一場關於「系統化影像哲學」的故事。這不只是把鏡頭數字拉高、畫素衝上 2 億這麼簡單,而是從主鏡頭選型、前後鏡演算法,到長焦設計、錄影邏輯、晶片共研、甚至自拍美感標準都進行了通盤重構。
影像王者的進化之路 從模組到哲學的全方位升級
影像設計不是堆疊規格,而是系統工程
vivo 影像認知產品部總經理湯清良形容他們這代 X300 的規劃,是從「感光元件、模組與 OIS 結構,到演算法、追焦與生態題材」一次性完整設計的系統工程。「我們不是只講堆疊規格,而是把從感測器、模組、對焦、合成、錄影與題材生態,串成一條可持續進化的影像鏈。」。
這段話不只是口號,從硬體配置就能看出背後的邏輯:X300 與 X300 Pro 雖同系列,卻在影像策略上採取了明確分工。Pro 型號因為機身較大,空間足以容納蔡司 2 億畫素 APO 超長焦鏡頭;標準版 X300 則走「小尺寸機身內的最佳主攝」策略,選擇將 2 億畫素配置於主鏡頭,搭配 1/1.4 吋感光元件,讓日常拍攝體驗更優異。
為何這樣分?湯清良補充道:「Pro 是追求遠距與完整焦段矩陣,標準版則在體積受限下,做到主攝上的極致表現。硬體只是基礎,平台與演算法會把差距再拉開。」
這樣的分化設計策略,不僅回應了產品差異化與市場需求,也展現 vivo 在影像規劃上已不再只是“跟著潮流”,而是主動定義該怎麼拍、該怎麼用。
人像不只是美顏,而是風格自由
拍人像,一直是手機拍攝中最常見也最講究的一個題材。vivo 這次提出了兩句新的標準口號:「80% 真實、20% 潤色」與「讓專業使用者創作得更痛快,讓大眾使用者輕鬆拍到好作品」。
他們把人像演算法拆成兩個風格模式:「自然人像」講求皮膚真實、瑕疵保留、不過度修飾;「鮮明人像」則適度提升亮度、抑制毛孔與膚色瑕疵,保留討喜度。湯清良指出,這是為了「讓選擇權交還使用者」,而不是讓機器決定你該怎麼被看見。
這個邏輯也被延伸到前鏡頭上,X300 系列前鏡頭採用 5000 萬畫素超感光主鏡頭,並套用自研的 GTR 質感人像演算法與 NICE 演算法。根據內部說法,即使在低光場景下,自拍也能呈現電影般層次與立體感,不必依賴修圖 App 就能讓畫面自然有感。
vivo X300 系列在人像與主攝模組上的設計,從硬體選型、模組配置到演算法策略,都可以看出不是追求最大,而是追求平衡與場景針對性。從“主攝用 2 億畫素”到“前鏡頭升級為主規格”,再到“雙人像風格設計”,整體戰略已不再只是「讓影像清楚」,而是讓使用者看見更貼近肉眼的真實美感,也能根據自身審美自由選擇風格,這是近幾年旗艦影像手機中相當少見的設計深度。
超長焦戰場 vivo 如何挑戰行動攝影的極限
如果說日常拍攝考驗的是相機的綜合能力,那麼超長焦領域就是旗艦手機的試煉場。因為一支長焦鏡頭,不只要「看得遠」,還得「對得準」、「拍得清」、「不手震」,甚至在錄影、動態場景、雜訊控制等多維度都得拿得出手。X300 Pro 在這一區塊,毫無保留地把長焦系統推到極限。
超長焦空氣切割機?
這次 X300 Pro 採用蔡司 APO 等級的 2 億畫素超長焦鏡頭,結合 vivo 自研演算法,打造了一套前所未見的「超長焦空氣切割機」。這個名字乍聽有點浮誇,但實際上它解決的是生態攝影中最棘手的問題——如何讓主體清晰、背景乾淨、空氣層次自然不死白?
這套系統背後包含降低色散,讓邊緣不模糊的 APO 校色技術、長焦虛化演算法與多模態感知演算法組合,在鳥類、花卉或舞台主體拍攝中能智慧辨識背景,保留主體細節的同時,也讓畫面更有景深與空氣感。
湯清良表示:「我們不是只做主體清晰,而是讓主體與背景的層次分明,看起來就像你眼睛親自看的一樣,而不是一個『鋸齒邊緣貼上來』的數位合成。」
這背後是 vivo 對自然光影與空間感的理解,而不是單靠強力裁切或疊圖完成的假象。他們甚至針對鳥類與演唱會等題材設計了專屬的高反差抑制與莫爾紋消除演算法,讓這些高挑戰場景拍起來不再是賭運氣。
硬體 + 軟體 + AI 三位一體的追焦方案
但遠,只是一半的戰場;追得上主體,才是實戰關鍵。X300 Pro 在這次打造了全新的「長焦追焦系統」,由 X-Track 演算法、Blueprint 極限追蹤引擎、專屬長焦 OIS 防手震結構三部分組成。
這套系統在實拍場景中,不論是舞台上移動的舞者、比賽中快速奔跑的選手,甚至遠方飛鳥,都能精準鎖定追蹤、連續拍攝。
聯發科技術規劃資深總監李俊男補充,這一代的聯發科天璣 9500 晶片,與 vivo 合作打造的物件追蹤 + 時序加速「雙引擎協同」技術,已經將傳統對焦延遲從 150 毫秒等級壓縮到約 33 毫秒:
「現在畫面一出,人臉就能咬住。這讓使用者不再只是拍得到,而是真的能『拍得上』,畫面也穩定不模糊。」
透過這樣的技術組合,X300 Pro 能在 480mm 焦段下實現每秒 12 張的高速連拍,連續輸出 36 張無損畫質影像。再加上專屬增距鏡模組,焦段最高可延伸到 1140mm,進一步擴張遠距攝影的可能性。
未來會有「雙 2 億像素鏡頭」嗎?
日前傳出 vivo 可能於 X300 Ultra 機種上配備「2 億主攝」+「2 億長焦」的機種?湯清良的說明:「目前仍受限於模組體積、機身美感、散熱與結構平衡等限制。不會只為了數字而做,而是看未來是否能真正滿足我們對抓拍與錄影表現的需求。」
這句話雖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再次強調了 vivo 的影像研發思路:不是「什麼能做就做什麼」,而是從實際使用場景與使用者體驗出發,決定要不要做。
X300 Pro 在長焦上的投資與系統設計,可以說是目前 Android 陣營中最完整、最具前瞻性的方案之一。從蔡司 2 億長焦鏡頭、超長焦空氣切割機,到多模態追焦系統與晶片級運算協同,每一環都不是單獨拼湊,而是圍繞「遠距抓拍」這個場景做深度鑽研。
錄影,不只是拍得到,而是拍得好
如果說拍照看的是畫質細節,那麼錄影看的是流程完整性與穩定性。vivo X300 系列這次沒有單靠「4K120 幀」或「杜比視界」這些字眼吸睛,而是從底層系統架構開始,重新定義了錄影與拍照的關係,甚至導入了「雙系統錄影」的新概念。
這讓錄影不再只是「能拍」,而是「隨時拍得好」。
錄拍雙系統:讓錄影中抓拍不再是影格擷圖
過去在手機錄影時,如果你想在錄影中截取畫面,多半只能擷取一幀影像,畫質基本上是「能看就好」。但在 vivo X300 Pro 上,這個限制被突破了。
vivo 建立了所謂「錄拍雙系統架構」:當你按下錄影鍵的同時,手機會啟動兩套影像處理流程,一套負責錄影,一套則同步跑拍照流程。這表示當你在錄影中按下快門,抓到的照片不再只是影格擷取,而是近乎拍照等級的獨立成像。
根據官方資料,這種架構讓抓拍照片的解析度提升高達 355%。不只看起來清楚,在色彩還原、細節保留上都更接近單拍效果。
湯清良形容這個設計是:「讓錄影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具備成為照片的潛力,也讓抓拍不再錯失瞬間。」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這樣的錄影策略,意義遠比「4K」幾個字更實在。
4K120 Dolby Vision 高幀率不是只有數字好看
vivo X300 Pro 還支援了最高 4K120 幀的錄影,並支援 Dolby Vision 杜比視界高動態範圍技術。
但 4K120 聽起來雖然強,實際用起來卻常見一個問題:耗電快、發熱大、錄不久,這正是過去 Android 陣營一直被詬病的點。
聯發科的李俊男提到,他們在天璣 9500 上針對這點做了大幅調整,導入跨代功耗治理與硬體級算圖加速引擎,才能讓這些高規錄影功能更好用。
他說:「我們把電影人像的景深、光影、膚質、色彩多重效果,做成硬體級引擎疊上去,才能讓 4K60 和 4K120 在功耗和溫控上都穩定運作。」
這背後的概念很簡單但關鍵,如果錄影用不了幾分鐘就發熱降頻,那再高的解析度都只是規格秀。
vivo 更導入所謂「長續航錄影模式」,讓手機在長時間錄製演唱會、運動賽事、旅遊 vlog 時,也能在控制功耗與維持畫質間取得平衡。
從合作到共創 聯發科技與 vivo 的系統級深度整合
很多品牌會說他們的晶片性能有多強,但當 vivo 在講他們與聯發科技的合作時,講的不是「買了哪顆晶片」,而是:「我們一起做了這顆晶片」。這不只是商業話術,而是真正參與到定義階段的「共研關係」。
vivo 與聯發科技合作已經非常多年,從 X80 系列開始,雙方就在核心影像場景上提前 1.5 到 3 年規劃,從需求面就介入晶片設計,確保硬體架構能對應未來演算法的演進與使用者場景。這次在 X300 系列搭載的 天璣 9500 平台,正是雙方協同設計後落地的結晶。
「抓得準、拍得穩」不是靠單一規格,而是協作成果
這一代 X300 系列,在追焦與遠距拍攝上能達到極高命中率,其實靠的不只是影像模組與鏡頭防震,而是來自天璣 9500 的雙引擎 AI 架構支援。
李俊男說明,天璣 9500 採用主打效能與能效的雙 NPU 架構,其中一顆甚至具備「存算一體」設計,能極度省電地處理影像場景下的即時 AI 任務。
透過這樣的設計,他們把傳統約 150ms 的追蹤延遲壓縮到約 33ms,也就是說:主體一進畫面,追焦就已經鎖定,這就是 vivo 所稱「物件追蹤引擎 + 時序對焦加速」的技術底層。
這些升級讓追焦變得不再靠運氣,也讓使用者在拍攝運動比賽、舞台表演、或遠距移動物體時,不會錯過關鍵畫面。
2 億畫素長焦模組,怎麼做到不「畫面崩潰」?
過去很多 2 億畫素手機常被批評「只剩數字好看,畫質反而不穩」, vivo 為何敢把 2 億像素放在長焦端?
湯清良說明:「2 億畫素過去常見問題是:算力不夠、檔案太大、畫面乾淨度不足。我們這次針對 ROI 區域加速、加上雙 NPU AI 算力,提升整體影像處理性能約 27%,讓高畫素不再只是理論值,而是真實可用。」
這個「真解析」不只出現在照片上,也在錄影場景中發揮作用。
高規錄影能長錄,是功耗與熱控協調的成果
vivo 在 X300 Pro 支援了 4K120 杜比視界錄影、雙鏡錄影、可變焦錄製、LOG 色彩處理等功能。這些能力如果只是單靠演算法計算,很容易就把手機搞到過熱、降頻甚至直接停錄。
但 vivo 能在錄影過程中仍保持穩定,來自他們與聯發科技針對 「錄影能效治理」與「長時錄影熱控」的聯合調整。
李俊男指出:「電影人像這種高幀率又疊效果的錄影場景,我們是用硬體級引擎分擔計算,才能讓這些功能『真的可用』,而不是只能錄幾十秒就燙到停機。」
再高的規格,如果不能穩定執行,對使用者來說根本沒有意義。
從買家賣家,變成共同開發者
這次合作還有一個不小的變化,聯發科技首次採用「團隊駐廠共研」的方式,讓工程師實際與 vivo 團隊一起研發,並在產品初期就進行功能模擬與實驗。
這讓晶片不只是按需求生產,而是在場景定義、能效預算、使用者習慣等多維角度都有參與,成為真正的共研夥伴。
湯清良總結這段合作時說:「晶片、模組與演算法的融合已經不能分割,我們做的是系統級整合,才能讓 X300 系列有這樣的影像實力。」
vivo 與聯發科技的合作模式,從傳統的供應鏈合作升級為真正的系統聯合設計。這不只是單次產品的聯名,更是將 AI 演算法、影像模組設計、錄影功耗調控與平台架構進行長線整合的具體落地。
但與 vivo 深度合作所推出的處理器,難道不會讓其他品牌顯得尷尬?會不會如高通為了三星推出「Snapdragon for Galaxy」的品牌定制版本?
湯清良回應:「技術面來看,我們與聯發科技合作非常深入,很多能力是共同定義與共研開發,目標是拉升整體 Android 體驗,而非追求獨佔名義。」
這樣的回應間接證明,vivo 雖未掛名專屬晶片,但在天璣平台設計上已深度參與核心能力定義。
上一代 X200 Ultra 使用了雙獨立影像晶片 VS3+ 搭配 VS1 Pre-ISP,而本代 X300 Pro 則是將 V3+ 直接整合進天璣 9500 SoC,再搭配 VS1 獨立晶片,兩者最大差異在哪裡?
湯清良說:「SoC 內整合帶來頻寬、功耗與傳輸效率優勢,才能把上代外掛只能做到的 4K30 升級到 4K60,並且保持散熱與續航在可控範圍。簡言之整合帶來更高吞吐量、更低能耗、更一致的多模組協作。」
這樣的協同,不只讓 vivo 能做出一台「實戰強」的旗艦影像手機,也讓聯發科技從晶片廠角色,進化為 Android 生態系中影像體驗的共同定義者。
vivo 的影像哲學能否成為 Android 陣營的範本?
在 iPhone 拍照仍被普遍視為「穩定、安全、不出錯」的年代,Android 陣營雖然在硬體規格上屢屢超車,但整體體驗始終缺乏一致性與系統性。從感光元件、演算法、快門速度到後期色彩風格,各品牌之間參差不齊,難以建立一套明確的「Android 影像美學」路線。
但從 vivo X300 系列開始,也許這一狀況正在改變。
Android 的問題從來不是規格不夠強,而是缺乏統一觀點
多數 Android 品牌採取的是「今年看誰的鏡頭強,我就塞進去」的策略。這樣的戰略雖能快速跟上市場,但難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影像審美與調性。
vivo 的做法剛好相反。他們用 3 年規劃與聯發科共研晶片平台,從演算法到 ISP 架構都參與定義,甚至用訪談超過百位攝影師、設計師的方式,總結出一套「貼近真實又不失討喜」的影像標準。這樣的規劃節奏,對照 Android 主流品牌的快週期更新機制,實屬少見。
後記
在眾多手機品牌競逐高畫素與演算法堆疊的時代,vivo X300 系列選擇了一條不那麼喧鬧,卻更紮實的影像之路。他們不是單靠數字說話,而是從影像哲學出發,提出「80% 真實 / 20% 潤色」的標準,並結合自研演算法、蔡司鏡頭與與聯發科技共研平台,打造出一條從感光元件、追焦演算法到錄影結構的完整影像系統。這不只是手機拍照的升級,更是 vivo 對「使用者想拍什麼、需要怎麼拍」的系統性回答。
X300 並非單一規格機器的極限,而是 vivo 對未來影像體驗的整體布局:拍得到只是基本,拍得穩與拍得出個人風格才是核心。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定義未來影像的,不是數字、不是演算法,而是品牌是否真正理解使用者在每個拍攝瞬間背後的選擇與期待。在 AI 與行動影像融合的時代,這樣的思考方式,或許才是下一個十年的關鍵方向。
更多3C資訊
OPPO Find X9 Pro 快速實測
vivo X300 Pro 讓長焦增距鏡更好用?實測街拍一次告訴你
其他人也在看

降雨減緩!今全台各地多雲到晴 迎風面零星雨|#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先將時間交給倍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旅行攝影新神器 OPPO Find X9 Pro 不只好拍 還更好用
行動通訊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很多生活中的大小事,對我來說最有感的,就是旅行。以往旅行必須攜帶地圖找路,還必須參考旅遊書籍來趟訪景點,更重要的就是帶台相機記錄下每
點子生活 ・ 1 天前
蘋果推「Mini App 合作夥伴計畫」:抽成降至 15%、微信小程式第一時間加入
蘋果今日正式推出 Mini App 合作夥伴計畫,希望以 15% 的收益抽成減免吸引開發者使用自家的 API。
Yahoo Tech ・ 1 天前
市值200萬! 蘇澳電信行"手機櫃"被漂走 3天後附近尋獲
社會中心/黃富溢 宜蘭報導鳳凰颱風重創宜蘭蘇澳,災情相當慘重。其中有一家電信行的手機櫃也變成漂漂櫃,業者當下找不到還報警,以為被人偷了。沒想到三天後,在附近一處加油站的自助洗車處,發現了櫃子,70支價值近兩百萬的手機,全部失而復得。
民視 ・ 19 小時前
手機狂噴電?Google抓耗電怪獸:App背景偷跑逾2小時將遭Play商店點名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 Android 手機電量無故狂掉,元兇很可能就是那些在背景「偷偷摸摸」運行的應用程式。好消息是,Google 終於出手了!為了終結這些「耗電怪獸 App」,Google 宣布將實施一項全新的嚴格政策,一旦 App 被判定為耗電異常,不僅會影響在 Google Play 商店的排名,更可能被公開標示警告,讓用戶一眼就能識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iPhone Air太輕賣不好!傳下一代新機「改成史上最胖」
蘋果iPhone Air輕薄設計未受市場青睞,爆料指出明(2026)年登場的iPhone 18 Pro Max手機可能增重至243公克,成為史上最重的iPhone。外媒推測與電池容量、材質或散熱設計相關,iPhone 18系列變化引發果粉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入門機天花板?!realme 15T上市 挑戰萬元內最強規格
realme今(14)日宣布推出realme 15T,這是「數字系列T版本」首次在台亮相。 realme 15T延續系列在影像、輕薄長續航等核心升級基因,進一步將入門機體驗推升至新高度,以用戶需求為理念設計,搭載價位段唯一前後5000萬畫素AI相機及7000mAh最大電池容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蘋果悄悄為 AirPods Pro 3、Pro 2、AirPods 4 推送韌體更新,疑為即時翻譯功能鋪路!
蘋果稍早針對旗下AirPods Pro 3、AirPods Pro 2 與 AirPods 4 全系列(含 ANC 降噪版)推出最新的韌體更新,包括。雖然官方並
三嘻行動哇 ・ 1 天前
央行曾強調台灣沒有「荷蘭病」 《經濟學人》最新定義那是「台灣病」 呼應《致富的特權》經濟果實未全民共享觀點|鏡轉全球|#鏡新聞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合作物流遭駭客攻擊!無印良品數十萬用戶「姓名住址」恐外洩
一向以簡約、安全著稱的日本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其母公司良品計畫於今(14)日證實面臨嚴重的資安危機。由於合作的物流子公司遭到駭客勒索病毒攻擊,可能導致數十萬無印良品網路商店顧客的個人資料外洩,引發市場對消費者資訊安全的強烈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駭客劫持美國AI!Anthropic揭全球首宗「AI主導網攻」
[Newtalk新聞]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 Anthropic 日前公開指出,受到中國駭客團隊利用其 AI 系統 Claude 的「智能體」功能,發動大規模、自動化的網絡間諜行動。該公司強調,這是全球首例由外國政府利用 AI 主導的網絡攻擊事件,目標涵蓋科技企業、金融機構、化工製造商以及多個政府單位,其中至少四起攻擊成功入侵。 Anthropic 14 日於 X 上發布文章表示,他們成功瓦解一場高度精密的 AI 主導間諜活動,且該行動由中國政府所支持的駭客團隊所執行。指出攻擊者透過一系列誘騙技術,使 Claude 誤以為正在協助一家合法的網路安全公司執行防禦任務,藉此繞過系統原本的安全防護。 駭客將惡意指令拆解為看似正常的小型任務,讓 Claude 在未察覺異常的情況下執行多步驟操作,包括掃描目標系統、檢查資料庫、撰寫漏洞利用程式以及蒐集登入憑證等。整體行動中,Claude 自主完成了約八至九成的任務,使攻擊的規模和速度遠超過人力駭客的能力範圍。 Anthropic 表示,這類攻擊已顯示出 AI 對網路威脅的效果。AI 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出大量請求,讓過去需要數天或數週的人力滲透作業如今能
新頭殼 ・ 1 天前
裁員不漲資費留住用戶?美國通訊商擬大砍1.5萬人,執行長喊話「是時候做出改變」
美國電信巨頭之一的Verizon,傳出即將大規模裁員,此次預計裁減約1.5萬個職位,這是該企業在新任執行長上台後、推動的重組方案一部分,更是公司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Verizon這次裁員將影響約15%員工人數,預計最快從下週開始實施。據了解,此番裁員目標鎖定公司內「非工會管理階層」,此外,Verizon還計劃將180家直營零售門......
風傳媒 ・ 1 天前內建Micro LED螢幕!Rokid Glasses樂奇AI智慧眼鏡:AR 導航、即時翻譯、直橫拍 Vlog 全搞定!
智慧眼鏡愛好者看過來!在本期影片中,為大家開箱體驗這款在台灣開賣的 Rokid Glasses 樂奇AI智慧眼鏡。這副眼鏡搭載了Micro LED 雙眼顯示螢幕,
電腦王阿達 ・ 20 小時前
iPhone Air 將停產?同時暫緩 iPhone Air 2 開發計畫
蘋果在 2025 年推出超薄的 iPhone Air,原本以為會大受市場歡迎,沒想到才上市短短兩個多月,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就發文表示 iPhone Air 需求低於預
三嘻行動哇 ・ 1 天前
Claude AI 太強了?WSJ 獨家爆料中國駭客已使用並成功自動化入侵 4 次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以 AI 編程效果強大聞名的 AI 公司 Anthropic 證實,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國家級駭客,在今年 9 月的一次網絡攻擊行動中,利用了其下的 AI 模型 Claude 進行高度自動化的入侵。 Anthropic 的威脅情報主管 Jacob Klein 指出,這次攻擊行動針對數十個主要企業及外國政府,其自動化程度是團隊前所未見的。
Yahoo Tech ・ 1 天前反詐戰警2025年趨勢報告 揭AI時代最新詐騙趨勢
(記者謝政儒綜合報導)AI升級的浪潮,席捲各行各業,同時AI深偽技術也漸漸滲透至各產業,影響品牌聲譽,台灣大哥大今(14)日公布《反詐戰警 2025 年趨勢報告》,揭示多個高風險產業遭偽冒的常見詐騙手...
自立晚報 ・ 1 天前CrowView Note 開箱動手玩:讓你的手機、掌機一秒變筆電!還可以接 Mac、SWITCH
CrowView Note 的核心定位並非是一台筆記型電腦,而是一個整合了外接螢幕、鍵盤與觸控板的「筆電型外接設備」,能讓你的手機、掌機或 Mac Mini 等裝置瞬間擁
電腦王阿達 ・ 20 小時前思科:不會開發工業機器人 盼與台灣合作AI生態系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5日電)全球網路通訊巨擘思科(Cisco)積極發展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oT),專注於提供網路、安全與運算等賦能技術,而非競逐硬體製造。思科高層指出,不會開發工業機器人,但期盼與台灣製造業者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人工智慧(AI)時代的工業生態系。
中央社 ・ 1 天前
這電池內建站立支架!TORRAS 圖拉斯「Ostand Qi2 10000mAh MagSafe 超薄磁吸旋轉支架行動電源」給你更自由的手機充電
由於 iPhone 盒裝已經沒有隨盒提供充電器,但由於各型號 iPhone 都內建無線充電功能的關係,因此讓目前許多磁吸式行動電源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近期手機配件品
3C 部落客林小旭 ・ 1 天前
ChatGPT 新增「群組聊天」功能!台灣列入首波四大測試地區
OpenAI 悄悄地在部分市場啟動一項全新的試驗功能 ChatGPT 群組聊天(Group Chat)。這是 ChatGPT 首次正式支援多人聊天功能,而台灣也
三嘻行動哇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