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一間名店熄燈!位在台北大巨蛋美食街,一間知名火腿三明治店,宣布11/18日收攤,還有東區一間經營10年的知名咖啡廳也結束營業,隨著出現收店潮,顯示內需市場疲軟,雖然在AI題材推升下,今年GDP上看6%,但台經院示警,明年恐怕腰斬到只剩下3%。 #收店潮#大巨蛋#火腿名店熄燈#GDP
...昨演講火力全開:秀GDP、物價、人均所得數據駁「台灣病」 龔明鑫昨日出席「2025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趨勢論壇」,以「關稅與國際經濟金融前瞻」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一開場合題就鎖定《經濟學人》,直指對方寫了一篇「很奇怪的文章」。 龔明鑫逐一搬出經濟成長率(GDP)、物價上漲率(CPI)與人均GDP的實際數字,強調2018年貿易戰爆發時,包括IMF在內的機構都看壞台灣,但因台商回流、產能布局得宜,台灣不僅沒有被拖累,還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龔明鑫批評,《經濟學人...
美國國會一個委員會提議,台灣應資助部分菲律賓軍事基地的升級計畫,以提升在台灣周邊的嚇阻力量,並強化進駐菲國基地的美軍戰力。
...因此受到的影響比日本的航空公司更大。 日本旅遊業也受到影響。位於東京、以華人為主要客群的「株式會社東日本國際旅行社」今年剩餘行程的訂單流失8成,這家以中國團體旅遊為主的小型旅行社,正處於這波衝擊的最前線。 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協會的數據,旅遊業約佔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近年來一直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官方數據顯示,來自中國和香港的遊客約佔入境遊客總數的五分之一。 中國和日本的外交爭端波及娛樂業 這場外交爭端也蔓延到其他行業,日本著名娛樂公司吉本興業周二發表聲明稱,由於出現不可避免的情況,該公司已取消在上海國際喜劇節的演出...
(中央社東京17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表示,日本經濟今年第3季(7月至9月)國內生產毛額(GDP)較上季萎縮0.4%,按年率換算縮減1.8%,東京股市今天收低。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專文指稱,我匯率長期低估有「台灣病」;經濟部長龔明鑫19日出席論壇時稱,台灣整體經濟表現良好,辛辣反嗆《經濟學人》,「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許文泰直言,不認同龔明鑫「有病說」,《經濟學人》確實點出一些事實。
...Chavez-Deremer)坦言,目前尚不確定勞工統計局能否如期發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先前停擺對統計與發布流程的干擾仍在。美國商務部則公告,將於11月26日公布10月個人收入、個人支出與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數據則將在稍後分批發布。具體時程方面,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將於美東時間11月26日上午8時30分(台北時間當晚9時30分)公布;同日10月個人收支及PCE物價指數將在美東時間上午10時(台北時間晚上11時)發布...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近日受訪時表示,若美國聯邦政府繼續停擺下去,美國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恐轉為負值。他表示,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短缺將導致旅行嚴重延誤,若大家在感恩節期間不外出旅遊,恐對經濟帶來極大衝擊。
《經濟學人》專題指稱我匯率長期被低估,產生「台灣病」,消費者形同課「隱形稅」,也助漲了房價,引發軒然大波。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9日)出席論壇時,以經濟成長物價相對低為例,辛辣反嗆經濟學人,「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他直指美國後續應該還是會用關稅手段來達成改善逆差目標,而不會用壓低美元或匯率手段,因為後者對它們債券市場影響非常非常大。
...而科技設備與資料中心建設通常屬高成本支出,一旦踩剎車,便會迅速傳導至整個供應鏈。AI 伺服器、雲端架構、高速運算晶片等產業的擴張速度,使其對需求變化更加敏感,只要增速放緩,訂單調整便會同步出現。 美國民間投資近兩年高度依賴科技支出,若 AI 投資開始收縮,GDP 的成長動能將相應削弱。這並不是對科技產業的悲觀看法,而是任何由單一主題所驅動的投資熱潮,都必然面臨回歸常態的周期性壓力。 勞動市場的調整壓力 AI 廣泛刺激了科技業人力需求,推升薪資並創造大量高技能職缺。工程師、演算法設計、資料科學與雲端架構等工作...
浪潮,AI 軍火庫全球股市今年頻創新高,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理財專家盧燕俐現身分享投資理財觀點,在AI領頭羊輝達與台積電堅實獲利支撐下, 2026 年AI展望仍趨樂觀,目前 AI 基建持續擴張,仍屬初期階段,未來AI基建與應用都將是長線投資核心,「真正的大行情還在路上」;不過,投資人往往會有抱不住股...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11月初以來持續偏弱,加上我國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日前共同發佈匯率聲明,匯率走向備受關注。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1/19)日坦言,匯率穩定非常重要,產業當然不歡迎升值,但持續貶值也讓消費者難以承受,在穩定匯率的同時,要避免陷入匯率操縱國,每個國家的GDP跟利率一致化是最好的。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台美關係最好,是真的嗎?若從先進武器F35戰機出售對象來看,台灣始終買不到,可能只會加深疑美論。美國總統川普17日表示,...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國家的經濟政策已發生轉變。高市早苗週五在眾議院發言時表示,政府為實現基本收支盈餘的目標將不再以一年為基礎進行審查,但將對該戰略進行修訂,以實現數年的財政平衡。高市早苗指出,認為經濟政策已經發生轉變是合理的。她指出,其目標是實現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名義增速超過日本國債殖利率,同時降低國家債務占GDP的比重。但是高市早苗沒有詳細說明將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日經亞洲》專訪,宣稱只要台灣重新接受「九二共識」就能降低台海緊張情勢,而非大幅提高國防預算。《日經亞洲》在報導中,也十分驚訝台灣是「民主模範生」,卻被鄭麗文形容為「台獨法西斯」。
吳芳銘/政治經濟觀察員 全球市場正密切觀察人工智慧(AI)驅動的資本市場漲勢是否進入泡沫。AI產業估值雖高,但多項指標顯示尚未達到21世紀前後網路泡沫的全面失衡:AI 投資占 GDP 的比重仍偏低、企業獲利仍穩健、槓桿未失控、資金流動未如90年代末般瘋狂,信用利差與波動率亦維持低檔。 換言之,AI 市場更像處於泡沫中段,而非頂點。 AI 浪潮下的台灣:站在世界變局的交叉點 而就在這個全球變局的當下,台灣站上了一個關鍵交叉點:半導體與 AI 的融合使其成為全球科技體系不可或缺的核心...
過去一個月,日圓是最疲弱的主要貨幣,該期間美元/日圓升值近3%。(圖片來源/pixabay) 《路透》與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周一公佈的數據顯示,受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的影響,日本經濟在7-9月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1.8%,這是6個季度以來的首次萎縮。 GDP數據欠佳,再加上美股道瓊指數周一又大跌,促使日經指數周二盤中重挫1,620.93點或3.22%,報48,702.98點,摔至2周新低。 在周二亞洲匯市盤中,美元小貶0.09%,報155.039日圓,但仍接近10個月高點。 美元/日圓近一個月升值近3% 過去一個月,日圓是最疲弱的主要貨幣...
...家庭債務與房價高漲恐促使韓國央行延遲至2026年第一季才降息。穆迪分析經濟專家Dave Chia在報告中指出,韓國央行可能將降息時間延遲至2026年第一季,因家庭債務壓力及房價持續高漲構成政策掣肘。Chia表示,近期通膨抬頭及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強於預期表明,韓國央行並不急於進一步放寬政策。韓國央行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決議會議將於11月27日召開。Chia強調,韓國失業率仍維持在低點,10月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微升至2.6%,較前月的2.5%上升0.1個百分點,而製造業職位在連續四個月下降後出現回升...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今(11/18)日出席台灣美國商會2025年度會員大會,他表示,全球繁榮有賴於台海和平,以及不受干擾與脅迫威脅的供應鏈,美台在人工智慧(AI)與國防工業領域的合作,使得經貿關係即將邁入一個黃金時代。
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2024年訪日中國旅客約698萬人,占整體訪日市場21%,為消費金額占比最高的旅客來源國。2024年全年訪日觀光消費總額達8.1兆日圓(約新台幣1.8兆元),其中中國旅客貢獻約1.7兆日圓。針對當前局勢,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指出,若中國旅客人數...
根據商業雜誌《CEOWORLD》的年度報告,公布最新出爐的全球最「富」城市榜單,日本東京以驚人的2.55兆美元GDP,毫無懸念榮登第一,緊追在後的是美洲金融霸主紐約,以2.49兆美元展現雄厚實力,加州的「天使之城」洛杉磯則風光拿下季軍。值得一提的是,首爾、大阪、上海等亞洲閃亮之星也紛紛躋身前十強,亞洲在全球經濟舞台上的份量可說是越來越重,至於台北則以第25名的成績成為台灣唯一擠進百大的城市。
[Newtalk新聞] 《經濟學人》以「台灣病」抨擊央行對新台幣匯率政策,並分析新台幣價格偏低,引起台彎社會騷動討論。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17日撰文指出政府應該祭出「不加薪就加稅」,他認為,不是台幣被低估,而是台灣勞工被低估,主張「賺越多的企業,要嘛多分一些給員工,要嘛多繳一點稅,讓政府替勞工分擔」。 前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意見,其中凱因斯自己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這是經濟學界常拿來自嘲的一個老笑話。 張景森說,自己曾在行政院經建會擔任8年副主委,除了主委是真正偉大的經濟學家,每個禮拜開的委員會...
[Newtalk新聞] 針對德國防長稱將在 2028 年和俄羅斯開戰一事,俄方近日做出了回應。據《今日俄羅斯》( RT ) 17 日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天表示,俄羅斯不希望與北約發生衝突,但面對北約方面日益「軍事化」的言論,俄方可能被迫採取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佩斯科夫此番評論針對的是德國國防部長伯里斯·皮斯托里烏斯上周接受《法蘭克福彙報》採訪時稱俄羅斯「最早可能在 2028 年甚至明年」對北約成員國發動攻擊的言論。皮斯托里烏斯敦促德國加快軍事化進程並重組武裝力量。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 圖:翻攝自肖寧聊兵器 佩斯科夫則在 17...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近日的一番「台灣有事」言論而引發中國怒火,連番祭出抵制措施。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海軍上將柯德爾週一(11/17)對此表示,他對高市有關台灣的言論並不感到意外,還說美日接下來的所有防禦演習及計畫並未因中方怒火而改變。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內閣府17日發布2025年7月至9月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速報值,實質GDP較前一季下滑0.4%,換算成年率為減少1.8%。而目前又正值中國呼籲民眾暫時不要前往日本旅...
儘管中央政府樂觀看待經濟前景,但基層勞工的年終獎金卻未能同步感受暖意。 主計總處近期因AI商機催動出口與投資,將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GDP)預測上修至至少5.5%以上,可望趨近6%。然而,104人力銀行今(1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企業年終獎金的發放卻呈現緊縮態勢,凸顯出當前產業獲利極度不均的薪資M型化趨勢。 薪資M型化明顯 有點「薪酸」 根據104人資學院《2025企業年終及2026薪酬趨勢大調查》,雖然68%的企業預期會發放年終...
近期《經濟學人》提出的「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指的是台灣長期面臨的經濟結構問題:出口導向強勁、但內需疲弱,企業獲利高卻不願加薪,資金與投資大量流向海外。這種現象導致台灣雖然在數據上經濟表現亮眼,例如經常帳的順差、人均GDP快速上升,但國內民眾卻感受不到「富起來」的實際好處。
受到AI熱潮帶動出口,台灣經濟表現火燙,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日前表示原本初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上修至5%,但因第3季GDP成長率已大幅往上調,目前看來,今年成長幅度可望再上修,預估在5.5%以上,可望趨近於6%。
《經濟學人》日前以「台灣病」(Taiwan Disease),為題,談論台灣強勁出口背後,貨幣卻長期被低估以及潛在的金融風險,央行則做出回應澄清,指大麥克指數用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更反過來以「iPhone售價」換算,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反高估17.1%。 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15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的困境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問題,央行目前的處境尷尬,如果放手讓台幣大幅升值,那龐大的未避險部位恐瞬間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