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連兩天回《經濟學人》:我們沒有病 建議多去關心中國的情況
《經濟學人》雜誌上周以封面專題報導分析台灣有「台灣病」,新台幣被低估55%,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連兩天回擊。(攝影/鄭國強)
英國《經濟學人》日前以「Taiwan Disease(台灣病)」形容台灣,指控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換來亮麗出口,卻犧牲國人購買力、推升房價,引發國內金融與經濟風險。
經濟部長龔明鑫連兩天對此「火線回應」:昨(19)日在公開演講中端出經濟數據,強調台灣是「模範生」,甚至直言,「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今(20)日出席立法院經委會前,再面對媒體追問,重申過去10年的好成績與匯率關聯不大,並再次強調「我們沒有病」。
匯率不是萬靈丹,龔明鑫強調:台灣十年成長靠體質不是匯價
面對媒體詢問如何看待《經濟學人》批評台灣有「台灣病」,以及他是否有建議該雜誌先去關心中國問題時,龔明鑫表示,他「昨天用了很多資料來做比對」,就是要說明匯率因素極為複雜,是多重原因交織、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政府很難「用單一匯率當作工具,去達成某一個政策目的或目標」。
他再度強調,不能簡化為匯率高低就必然決定一國經濟榮枯;回頭檢視近十年台灣經濟表現,也可以清楚看到關鍵來自產業體質與全球情勢,而非匯率走勢。
他以三個階段說明:第一,自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啟動美中貿易戰後,不少台商回流設廠、擴產,政府也啟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實質撐住台灣經濟動能;第二,COVID-19疫情期間,實體接觸受限,全球數位需求大增,反而奠定台灣半導體與相關供應鏈的發展基礎。
第三,近年迎來AI時代,正是建立在前一波半導體成功布局之上,才讓台灣成為AI浪潮中的關鍵樞紐,「這些說老實話,跟匯率的高低關係並不大」。他重申,台灣是在多重國際變局下因應得宜,才交出今天這張成績單。
在記者追問,如此他是否反而認為是《經濟學人》「有病」,為何會用這樣的字眼時,龔明鑫沒有再補充,只留下「我們沒有病」的說法,便趕往立法院備詢。但他的語氣與用詞,已讓外界感受到對這篇報導極度不以為然。
昨演講火力全開:秀GDP、物價、人均所得數據駁「台灣病」
龔明鑫昨日出席「2025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趨勢論壇」,以「關稅與國際經濟金融前瞻」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一開場合題就鎖定《經濟學人》,直指對方寫了一篇「很奇怪的文章」。
龔明鑫逐一搬出經濟成長率(GDP)、物價上漲率(CPI)與人均GDP的實際數字,強調2018年貿易戰爆發時,包括IMF在內的機構都看壞台灣,但因台商回流、產能布局得宜,台灣不僅沒有被拖累,還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龔明鑫批評,《經濟學人》一會兒說台灣人均GDP上升是因新台幣升值,一會兒又指控台灣長期壓低匯率釀成「台灣病」,前後說法矛盾,「所以對台灣來講,匯率到底是漲得多,還是漲得少?」
他強調,若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很多國家讓匯率貶得更兇,經濟表現卻不如台灣,這些證據都不足以支撐「匯率低估導致台灣病」的結論。
誰才真的「有病」?龔明鑫點名中國經濟才是隱憂
在同一場演講中,龔明鑫重申,「我們是表現得很好,我們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並把矛頭轉向中國。
他指出,中國國內消費疲弱,大量剩餘產能只好以低價向全球傾銷,擾亂國際市場秩序,台灣傳統產業這一波壓力主要來自中國低價競爭,而非美國對台關稅調整的直接衝擊。
因此龔明鑫呼籲,《經濟學人》若真要關心全球經濟風險,「應該去多關心中國狀況」,包括如何處理過剩產能與內需疲弱問題,而不是用一篇以大麥克指數為基礎、單一聚焦匯率的文章,就為台灣下「台灣病」的標籤。
在他看來,台灣近年靠產業升級與國際布局穿越貿易戰、疫情與關稅變局,反而是少數在風暴中維持成長、物價相對穩定的經濟體,「更像是被國際稱讚的模範生」,而不是病人。
更多信傳媒報導
北港媽祖蒞臨台南 永康姑婆廟獻畫恭迎聖駕
抗生素不是萬靈丹 全台抗藥性正在失控...醫院與民眾如何減少不必要用藥?
中日外交衝突升級 中國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
其他人也在看

嗆《經濟學人》 經長:有病的人講我們有病
[NOWnews今日新聞]英國《經濟學人》日前撰文論述台灣經濟問題,認為台灣經濟風光背後潛藏所謂「台灣病」(TaiwanDisease),元兇就是長期低估新台幣匯率。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9)日不忍了,...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國發會談「台灣病」 出口強是產業轉型非台幣貶值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9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並以「台灣病」形容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國發會今天晚間表示,台灣出口強勁是因產業升級轉型,半導體產業附加價值高,貶值並非主因。
中央社 ・ 1 天前
駁《經濟學人》台灣病 龔明鑫:我們沒有病
[NOWnews今日新聞]經濟部長龔明鑫昨(19)日演講時頻頻反擊《經濟學人》日前發布的「台灣病」說法,甚至稱「說台灣有病的人才有病」,《經濟學人》應多關心中國經濟問題。他今(20)日表示,台灣近10...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外媒唱衰台灣?前駐歐盟代表反擊「台灣病」:經濟表現佳是驕傲的勳章
《經濟學人》上周以「台灣病」一文批評央行對新台幣匯率的政策,並指出新台幣價格偏低,引發社會高度討論。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在民進發言人韓瑩主持的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台灣經濟表現優異,並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因此這不應被稱為病,而是驕傲的勳章。李淳指出,《經濟學人》以大麥克指數為例,認為台幣被低估應升值,但商品價格的高低與當地競爭......
風傳媒 ・ 1 天前

高雄驚現垃圾山惹議!藍營酸邱議瑩態度反差
[NOWnews今日新聞]繼美濃大峽谷、小港柏油山後,高雄市燕巢區的月世界景點附近,再驚見達數十噸的垃圾山,甚至查出有外縣市垃圾遭非法傾倒其中,在地的民進立委邱議瑩狠嗆將加重罰則,「罰到傾家蕩產」。...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經濟學人稱台幣低匯率釀「台灣病」龔明鑫鬆口: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
經濟學人認為央行為保護出口競爭力長期維持新台幣較低匯率,導致新台幣匯率長期被低估,並稱其為「台灣病」。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首度鬆口表示,從論證來看不足以支撐匯率必然會造成經濟成長造成特定變化,不足以支持經濟學人那篇文章的結論,他也強調,台灣是模範生,「我們是表現得很好,我們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
自由時報 ・ 1 天前經長駁「台灣病」 龔明鑫:經濟表現很好應是模範生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9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並以「台灣病」形容。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表示,從近年經濟成長、物價上漲率數據可見,台灣表現很好,「說這樣的經濟有病非常奇怪,應該是模範生才是」。
中央社 ・ 1 天前
攻台3個時間點!林佳龍:若內部出問題 不排除對台鋌而走險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EconomicandSecurityReviewCommission)2025年度報告點出3個共軍可能侵台的時間點。外...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反駁《經濟學人》 經濟部、國發會持續捍衛
[NOWnews今日新聞]《經濟學人》上週稱台灣罹患「台灣病」,台灣央行為了維持出口,選擇壓低新台幣匯率。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國發會主委葉俊顯昨(19)日接連反駁,龔明鑫更說「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葛如鈞AI小編玩瘋了!他揭台人對這事高敏銳
[NOWnews今日新聞]素來自稱科技立委的國民立委葛如鈞,常在社群媒體上發布動態,網友日前就發現他用AI自動回覆網友留言,大批人湧進留言區玩到三更半夜。對此,葛如鈞昨(19)日也證實他自費在平台進...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胡彥斌新戀情疑曝光 被拍熱吻小16歲「AI女神」登熱搜
42歲大陸男歌手胡彥斌過去以一首〈男人KTV〉走紅,也跟天后蕭亞軒合唱過〈進行式〉,他曾和女歌手倪睿思、女演員鄭爽、模特兒紀莉莉等人傳緋聞。近日有人在馬爾地夫遇到他和一名女子旅行,兩人還像一般情侶自拍、熱吻,頓時登上熱搜,該女也被挖出是小他16歲的女星易夢玲。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反擊經濟學人「台灣病」!龔明鑫火力全開曝真正病灶
《經濟學人》13日出刊的封面故事聚焦台灣,而且為台灣眼前的問題取了個名詞:台灣病(Taiwan Disease),或福爾摩沙流感(Formosan Flu)。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9)日下午在「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趨勢論壇」專題演講中罕見火力全開說到,「說台灣經濟有病,我覺得這非常奇怪,這應該是模範生才對」、「我們是表現得很好,我們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那些人」。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匯市》短線緩貶 新台幣跌破31.25元
【時報-台北電】外資為首的資金持續外流,台北金融市場19日股匯雙挫,台股先盛後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幾乎複製,在外資帶頭,加上軍購款、油款及台電等美元買盤集中進場,加上站穩31元價位後出口商惜售,新台幣同步先升後貶,終場已貶破匯銀預估的上檔區間31.25元,短線持續緩貶,不排除貶向31.5元大關。 美股四大指數盡墨,台股雖然早盤走揚但終場收跌,維持箱型區間整理,新台幣早盤同步升值最高見31.187元。但台股漲勢無力、美元指數續強,匯價升幅難延續,終場收31.254元,貶3.7分,連七個交易日收貶,續創5月1日來六個半月新低價,市場靜待輝達財報公布,及稍後美國公布就業數據,市場資金先撤離,總成交量略增至21.415億美元。 匯銀主管指出,輝達將在美國時間19日盤後公布財報,由於近期開始出現AI泡沫疑慮的聲浪,導致台美股都表現都趨緩,成為外資賣股出走的主因,短線關鍵先看輝達財報以及美股反應,若財報優於預期,止跌回穩就有機會讓新台幣貶勢稍為休息一下。 後續還有美國即將公布最新的非農就業數據,由於此數據受到美國政府關門影響,延遲了整整一個月才公布,後續要看數據表現判斷股匯方向;目前美國聯準會在1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
《經濟》台灣病熱議 國發會:貶值非出口主因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台灣病」形容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台灣經濟恐為數字繁榮卻體感停滯,引發市場熱議,國發會說明,針對經常帳順差擴大,主要反映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高科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貶值並非我國出口及經常帳順差主因。 國發會說明,針對經常帳順差擴大,主要反映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高科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過去台灣出口以傳統製造為主,產品替代性高,匯率貶值有助提升出口競爭力;但隨著我國產業升級轉型,出口轉向電子、半導體等高附加價值,且具技術門檻與獨特性的產品,全球AI與數位轉型趨勢推升晶片需求,帶動我國資通訊與電子出口成長強勁。 國發會也特提到,2021年新台幣升值至28元新台幣兌一美元的價位,同年我國出口年增29.3%,顯示貶值並非我國出口及經常帳順差主因。 國發會認為,我國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外匯市場屬於淺碟型,易受國際資本流動及出口商資金運作影響。新台幣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受外人投資、出口商資金配置及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波動。惟因我國尚未加入國際金融組織,為維持經濟安全與金融穩定,必須維持充裕且具備即時調度能力的外匯存底,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
重申「台灣沒有病」 經長列舉台灣10年來經濟亮眼主因
經濟學人指稱「台灣病」,經濟部長龔明鑫強調「台灣沒有病」,並呼籲經濟學人應多關切中國傾銷亂市的問題;龔明鑫今細數台灣近十年來之所以經濟表現亮眼的原因,包括美中貿易戰啟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加速台商回流、台灣掌握了疫情帶來的遠距數位商機以及AI(人工智慧)趨勢,這些與匯率關聯性不大。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以數據回擊經濟學人論述 龔明鑫嗆:說台灣有病的人才有病
英國《經濟學人》日前撰文論述台灣經濟問題,認為台灣經濟風光背後潛藏所謂「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元兇就是長期低估新台幣匯率。不過,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19日)拿出數據回擊,強調其他國家匯率阻升不阻貶的程度高於台灣,經濟卻比台灣差,顯示該文的論述難以支撐其結論。他還說台灣表現非常好,「說台灣有病的人才有病」,《經濟學人》應多關心中國經濟問題。 英國《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該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經濟風光背後潛藏「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導致台灣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 經濟部長龔明鑫19日在「2025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趨勢論壇」做專題演講時,強調會用真實數據談台灣經濟,而非論述,「尤其是在《經濟學人》這一篇很奇怪的文章之下,讓大家參考」。他指出,歷經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0,美中大打貿易戰,還有COVID-19、俄烏戰爭等變局,現在又有川普2.0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但台灣不論是經濟成長率、消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Meta配合禁令 12月4日起澳洲不滿16歲用戶禁用臉書
法新社報導,隨著澳洲準備實施一項全面禁止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法律,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今天(20日)發表聲明說,16歲以下的澳洲用戶將從12月4日起被禁用臉書和Instagram。 澳洲將從12月10日起強制臉書、Instagram及TikTok等社群媒體平台移除16歲以下用戶,否則將面對最高達到4,950萬澳元(3,200萬美元)的罰款。 聲明指出,Meta將在這項禁令生效前就開始在平台上移除青少年用戶,表示Meta將從即日起通知澳洲13至15歲的用戶,他們將會上不了Instagram、Threads和臉書。「Meta將從12月4日起封鎖16歲以下用戶的新帳號,並撤銷現有帳號的訪問權限,預計在12月10日之前將移除所有已知的16歲以下用戶」。 根據政府的數據,澳洲約有35萬的13至15歲Instagram用戶、以及15萬個臉書帳號。 Meta已開始警告受影響的用戶,表示他們的帳戶很快將被鎖定。「當你滿16歲時,我們會通知你可以重新開始使用臉書」。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努力解決社群媒體帶來的風險,澳洲的全面限制措施能否見效受到強烈關注。 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
中央廣播電台 ・ 18 小時前
犯罪首選高雄?月世界垃圾山惡化 民代酸「事後震怒沒用」籲建吹哨者保護
繼美濃大峽谷案後,高雄月世界連日遭台南垃圾偷倒成山,環保局已清理完成並確認為同一集團所為,檢警持續偵辦;高市議員白喬茵(11/20)痛批守護山水不能只靠事後震怒,呼籲強化制度與吹哨者機制;許采蓁則砲轟怠於追蹤車輛與巡查,要求具體改善作為,避免高雄成環境犯罪首選。
太報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