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S跨領域復健 助病友重生
重複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近年來,已被廣泛應用於中風後肢體偏癱、語言障礙、吞嚥困難以及部分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的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部利用rTMS整合跨領域復健,讓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謝先生出院後,已能獨立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動;另一位有中風症狀孫女士,出院後接受rTMS及密集復健治療後,嘴角流口水和歪斜現象完全好了,組織思考與表達能力也變得清晰,可以很清楚表達想說的話。(見圖)
四十八歲的謝先生今年六月底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造成右側偏癱及臉部麻痺,在高醫急診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後住院,住院中生活自理方面幾乎都需要依靠他人協助;轉入復健部病房後,醫師安排rTMS治療,並結合多職類復健介入後,右側手腳功能逐步改善,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由三十五分(重度依賴)逐漸提升至七十分(中度依賴)。目前他已能獨立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動,並分享自己的康復經驗。
另一位六十六歲的孫女士在今年五月突然間發生中風的症狀,來到高醫住院治療,出院後覺得有複視、口齒不清、流口水以及肢體不協調的情況,所以就到復健部林克隆教授的門診;經過醫師評估與解釋後,決定接受rTMS以及密集復健治療,治療後,她的狀況明顯改善,嘴角流口水和歪斜的現象完全好了,說話的組織與表達能力也變得清晰,可以很清楚地表達想說的話,手腳活動也恢復到與正常人一樣。孫女士提到,她覺得經顱磁刺激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療,希望透過她的經歷,讓更多病友知道這項方法,也希望更多中風病人能儘快恢復健康生活。
高醫復健部林克隆部主任表示,rTMS透過磁場脈衝刺激大腦皮質,調整神經網絡活動,促進腦神經功能恢復;目前歐美與日本等地已將rTMS納入臨床常規,相關設備也持續進化,例如高頻刺激結合ThetaBurst模式(TBS),可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更持久的治療效果,成為全球復健醫學的重要研究與發展方向;rTMS並非單一治療,而是需要結合完整復健策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的高醫,以「病人為中心」致力讓新技術真正落實於臨床,復健部率先在南台灣整合rTMS與多職類復健治療,由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跨領域專業人員合作,為病人量身設計治療計畫;rTMS透過「腦刺激+復健訓練」的模式,不僅加速功能恢復,也為中樞神經病變患者開啟新的希望。高醫將持續投入腦刺激與復健整合研究,未來期望推動跨院際合作,讓更多病人受惠。
其他人也在看
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5大調適法
隨著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劇烈變化,許多人會發現心情波動,出現焦慮、煩躁、情緒低落,甚至伴隨睡眠不佳、食慾改變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這種因季節變換引起的心理不適,俗稱「季節性焦慮症候群」。雖然「季節性焦慮症候群」不是正式診斷,但臨床上確實觀察到在生活節奏快速及壓力增加下,環境光照縮短會影響生理時鐘,導致情緒調節困難,進一步加重焦慮與憂鬱感。一些民眾在特定季節(如冬季、年末)焦慮、易怒、睡眠障礙或恐慌症狀會明顯加重,若未及時調適,症狀可能加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蔡昀霖表示,季節性焦慮症候群主要因氣溫、日照和環境變化影響生理節律與神經系統,導致情緒失衡。秋冬日照減少會降低調節情緒的血清素分泌,容易引發憂鬱和焦慮;氣溫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德國生育率高於台灣 衛福部「西方取經」尋解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少子化是已開發國家共同挑戰,台灣研議成立兒少專責機構,應對少子化、兒虐等,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近期赴德國取經,德國生育率1.3高於台灣的0.9,盼交流尋「國安問題」解方。
中央社 ・ 1 天前乳癌病患逾半屬HER2弱陽性
根據傳統乳癌分型,HER2強陽性病人約占總體乳癌的十五%、三陰性約占十%,而荷爾蒙陽性病人則超過七成。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說,三陰性和荷爾蒙陽性病人,約有四十至六十%患者的癌細胞可偵測到少量HER2表現,推估總體乳癌患者中,超過一半屬於HER2弱陽性,代表這些過去治療選擇有限的病人,如今也有了新的治療機會。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台灣乳癌病人的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十至二十年,好發於四十至五十歲的中壯年族群。這群人往往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的角色,一旦確診,對家庭與工作的衝擊尤其沉重。HER2是一種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就像「天線」一樣,接收訊號並促使細胞生長分裂。傳統標靶藥物治療主要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廣東新增屈公病例整體下降 佛山深圳等市不減反增
(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廣東省疾控局今天發布數據,自12日凌晨0時至18日深夜12時,廣東全省新增屈公病本土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仍達2086例,但較前1週的2257例下降。其中,疫情第2波核心江門市新增病例大幅減少,但第1波核心佛山及深圳、揭陽等市則不減反增。
中央社 ・ 1 天前
食藥署:配眼鏡需報衛生局取得許可一說並非事實 (圖)
有媒體報導「鏡片已核可、加鏡架賣要重罰」一事,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19日澄清非事實,並指出有度數矯正鏡片屬醫療器材,但只要鏡片已申報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之後裝配到任何鏡框上,就不需針對整副眼鏡再另行申請醫療器材許可證。
中央社 ・ 1 天前
季節一交替就發作? 6種「換季頭痛」中醫教你一一克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季節一交替就頭痛、頭脹或偏頭痛?如果你也有這一種「換季頭痛」的困擾,中醫師提醒,往往與氣候驟變、氣溫忽冷忽熱、空氣溼度改變,以及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有關,而中醫觀點,換季頭痛主要可分為6種證型,若能從中醫角度辨證施治,往往能獲得良好療效。 中醫師徐瑋憶指出,所謂的「換季頭痛」,在西醫觀點中,可能與血管收縮擴張、過敏...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石崇良桃園出席聯新醫院30週年同樂會(1) (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左2)19日出席在桃園會展中心舉辦「2025聯新文化節暨聯新國際醫院30週年同樂會」,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創辦人張煥禎(左3)陪同石崇良進入會場。
中央社 ・ 1 天前輕熟女治滿臉痘 發現肝功能異常
33歲林姓女子無特殊慢性疾病史,兩個月前,臉部出現多處疼痛的紅色丘疹及膿皰,未立即就醫治療,病灶卻逐漸增多且惡化,趕忙至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陳醫師門診就診。醫師診察後進行痘痘針治療,並使用外用A酸及口服抗生素,但效果有限,準備使用口服A酸治療時,發現肝臟酵素異常,於是轉診至胃腸肝膽科治療。期間改安排2次光動力治療臉部痤瘡,情況有所改善,後續肝功能穩定,陳醫師評估後重新以口服A酸治療,療效顯著。另一案例:26歲的吳姓女子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導致痤瘡反覆發作,臉部、胸前及上背出現多個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與膿皰,部分病灶甚至惡化形成結節性囊腫,伴隨明顯疼痛,破裂後更留下疤痕及色素沉澱,醫師診斷後,先在局部病灶施打痘痘針,考量吳女病情較為嚴重,確認未懷孕及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加熱菸開賣首日就下架 石崇良:標示販賣廣告均須符規定
國內加熱菸首度合法開賣,卻在上架不到24小時就爆出包裝違規,部分產品外盒未標示尼古丁含量,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9)日下午在桃園會展中心受訪表示,已完成回收作業,加熱菸上市不但標示要清楚,在展示、販賣及廣告時也要符合菸害防制法規定。他同時提醒,另一款新興菸品「電子煙」,目前都是
自由時報 ・ 1 天前一段跨越國界的醫者情緣! 醫師蔡全德成就德國女兒的從醫之路
15年前,16歲的德國高中女孩阿莉娜透過國際扶輪社交換學生,到台灣的台中市嘉高中就讀,中醫師蔡全德夫婦擔任接待家庭,海線地區以海產聞名,但阿莉娜不吃海產,蔡全德夫婦為照顧她,甚至全家調整飲食,這份愛深深感動了莉娜,讓她主動認蔡全德夫婦為「乾爹乾媽」,原本想當外交官的阿莉娜並在蔡全德的鼓勵力,回德國後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重建的不只乳房 還有信心!讓乳癌患者接納更好的自己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5歲林小姐,每次回診她總是略施脂粉地說:「就算自己是病人也要很美,不能邋遢」。如果不是知道她曾經罹患乳癌,經歷過乳房重建手術,她看起來就跟一般女生沒什麼不同。國泰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SDM引導員卓芳儀、醫學美容中心護理師劉璦瑋、及重建團隊陪伴著她走過這一路漫長的療程,看著她經歷過抉擇的徬徨、化療身心俱疲及重建復原,最後重拾信心回到職場,做著自己最喜愛的舞蹈老師工作,眉宇言談歡笑聲中,看到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著自信的新女性。 乳房重建會基於乳癌分期與共享決策 有兩種重建方式 乳癌一直是女性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乳房外科與整形外科在重建治療上會先根據乳癌患者的分期,在術前經由「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在尊重病人自身選擇意願之下,協助病人了解該如何做選擇。 首先,重建手術方式分為:(1)義乳植入,可分為立即性(一次性植入)及階段性(分兩次完成:第一次植入組織擴張器;第二次是三至四個月後更換永久性義乳);(2)自體組織皮瓣重建,較常選擇的部位為下腹部,不僅可以做腹部整形又可重建新的乳房,一舉兩得。階段性組織擴張器植入的病人,在身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配眼鏡需報衛生局取得許可? 衛福部:非事實
有關部分媒體報導,民眾配眼鏡需報衛生局取得許可一事,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非屬事實。「鏡框」非屬醫療器材管理。前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九年八月十日署授食字第0991609429號公告已刪除「M.5842鏡框Spectacleframe」品項。另符合「M.5844矯正鏡片」品項鑑別之產品,以醫療器材管理。倘非屬前述鑑別範圍之鏡片(如無度數的太陽眼鏡),則非屬醫療器材。販賣醫療器材,應由醫療器材販賣業者為之。倘依個別民眾之需求,將領有醫療器材許可證之矯正鏡片置入鏡框進行組合供該民眾使用,其裝配後之眼鏡無需另外申請醫療器材許可證。有關部分媒體報導所稱,前述配置眼鏡(把鏡片加上鏡框)要再報衛生局取得許可一事,非屬事實。有關醫療器材屬性,須依產品原廠產品說明書(載明使用方法、功能用途及工作原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產後減重第1步:四神湯
很多女性產後體重暴增,需要減少體重才能維持健康與體態。執業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產後減重分成三大步驟,第一,健脾補腎,脾腎在體內能起治水行水之功,產後由於脾腎之氣較為虛弱,容易產生水分滯留及排便不順,以致造成臉部、四肢及腹部水腫,透過健脾養腎,不僅能幫助水分代謝,也能幫助產後重建氣血,建議使用四神湯當作初期溫和調理。四神湯材料:蓮子20克、茯苓15克、山藥15克、芡實20克、豬排骨數塊;做法:所有藥材泡水洗淨後浸泡20至30分鐘,同時將排骨汆燙,處理完畢後將藥材、排骨與適量的清水一同烹煮,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30至40分鐘,撈掉湯面上所有浮沫,加入少許鹽巴調味後即可食用。周宗翰指出,第二,疏肝理氣,由於產後生活劇烈改變,媽媽們通常會較為緊張焦慮,同時也因配合寶寶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台德深化健康與家庭政策交流
台德深化健康與家庭政策交流,對少子化對策、長照服務人力培育、婦女及高齡就業政策等議題均獲寶貴啟發,德國家庭部過去曾與衛生部合併,後再分立,主因在維護家庭政策的完整性與延續性,我國刻正研議成立兒少專責機構,以應對少子化、兒童虐待等挑戰,德國之經驗值得台灣借鏡,未來將持續深化交流,共同面對高齡化與人口變遷的挑戰。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於十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率團出訪德國,拜會「聯邦教育、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BMFSFJ,以下簡稱家庭部)政務次長MichaelBrand、「聯邦國會健康委員會」副主席Dr.StephanPilsinger、「聯邦衛生部」(BMG)政務次長Dr.GeorgKippels,以及與「羅伯特科霍研究所」(RobertKochInstitute,簡稱RK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20 小時前
「小學時最高,長大卻沒再長」醫曝1原因惹禍! 常吃番茄醬、水餃注意
你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小學2、3年級時,班上總有1位個子很高的女同學,臉上長粉刺、痘痘,還泛著油光,看起來比同學們成熟許多,但10、20年之後,她還是維持和當初一樣的身高。其實,這很可能就是性早熟的表現。 中樞性早熟大多無病因 遺傳、腦部創傷皆有可能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牛道明部長表示,性早熟的定義是指女生8歲以前、男生9歲以前開始出現第2性徵,女孩的乳房漸漸長大,這時乳房有小硬塊,摸起來會感到疼痛,男生則是睪丸漸漸長大,以醫院門診測量儀器來看,體積大於4c.c.以上的程度代表發育了。一般性早熟分成周邊型及中樞型2種,牛道明部長說明,周邊型一般較為少見,約佔性早熟的10%可能的病因子包括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等疾病,或是孩子擦了含女性賀爾蒙的化妝品、誤吃到避孕藥而造成。而中樞型性主要是下視丘、腦下垂體慢慢的發育所引起的性早熟,有些人可能是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小時候有過頭部創傷,但絕大多數患者是沒有原因的。 臨床觀察發現: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有增加趨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楊佳鳳發現,這3至5年來,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增加了,尤其是10至12歲這個年齡層,雖然還沒發現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醫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吃這個效果翻倍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佔了失智症成因的六至七成。對此,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習慣可以在預防阿茲海默症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只要在早晨養成6種習慣,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40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幸福熟齡 ・ 17 小時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幸福熟齡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