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助攻糖尿病眼底檢查 國際獅子會捐贈嘉市儀器守護視力
【記者 劉芳妃/嘉義市 報導】為守護嘉義市市民及糖尿病患視力健康,國際獅子會300-E1區及嘉鳳獅子會今(16)日捐贈2台AI全自動眼底攝影儀器與嘉義市政府。嘉義市長黃敏惠感謝國際獅子會300-E1區及嘉鳳獅子會的善行。
黃敏惠市長表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守護健康的重要觀念,一個人的健康就是家庭、社區乃至城市與國家的健康。為此,市府團隊、專業醫療單位及民間團體長期攜手合作推動健康篩檢與社區服務,早在20年前率先推動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並逐步擴增服務範疇,包含針對身心障礙朋友規劃專場,讓不同需求的市民都能受惠,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期許未來能持續結合各診所與醫院力量,共同推動初步篩檢工作,提升早期發現與即時治療的效能。感謝國際獅子會300-E1區與嘉鳳獅子會慷慨捐贈2台經衛福部核准、領有醫療器材許可證的AI全自動眼底攝影儀器,嘉惠市民。
▲民眾馬上試用AI全自動眼底攝影儀器。(照片:記者劉芳妃攝)
衛生局長廖育瑋表示,糖尿病患者不做眼底檢查的常見原因包含缺乏認知、不知道糖尿病會影響視力;沒有症狀就忽視,認為看得清楚就不用檢查;傳統眼底檢查需點散瞳眼液導致不便;就醫時間與交通困難;部分檢查需自費有費用考量;心理因素如害怕檢查結果或治療等,此次引進2台AI免散瞳眼底攝影儀器,後續將由東區及西區衛生所管理,定期巡迴嘉義市糖尿病共照網診所辦理視力篩檢,由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協助檢測,過程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再由糖尿病共照網醫師即時判讀,準確度高且便利,如有異常再轉介給眼科醫師確認,可大幅提升患者受檢意願。
國際獅子會300E-1區黃裕洲總監及嘉鳳獅子江虹蓉會長表示,獅子會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多年來致力於社會服務,期待藉本次捐贈AI全自動眼底攝影儀器的活動為社會帶來善的循環、帶動更多人共同響應公益。同時也感謝衛生局及兩區衛生所的協助,一同為糖尿病患盡一份心力。
▲AI全自動眼底攝影儀器,畫面清晰,能即時判讀,準確度高且便利。(照片:記者劉芳妃攝)
衛生局呼籲,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24年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0.6%,患者超過300萬人,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罹病,且國人十大死因當中,有半數死因與糖尿病有關;而長期血糖控制不當,容易引起許多併發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20至70歲成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把握早期治療契機,降低失明風險。
其他人也在看

環球晶北義新廠開幕 徐秀蘭讚義大利能浪漫也能嚴謹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諾瓦納2025年10月16日專電)環球晶擴建全義首座12吋晶圓廠15日開幕,對於台灣半導體海外設廠常遭遇的「職場文化衝擊」,董事長徐秀蘭說,她原以為義大利人特點是浪漫時尚,但義國團隊執行率很棒,「讓我知道義大利也可以做非常嚴謹的事。」台灣企業環球晶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製造商,其義大利子公司MEMC在北義諾瓦納(Novara)擴建12吋晶圓廠,新廠15日盛大開幕,徐秀蘭親自出席剪綵。徐秀蘭在會場接受中央社專訪,盛讚義大利團隊紀律極佳,讓她對義大利印象完全改觀。徐秀蘭指出,環球晶2016年併購SunEdisonSemiconductor Limited時,義大利工廠是幾個廠區的一部分,環球晶當時概括承受一起購入,環球晶先前在丹麥、美國等多處都有海外工廠,但2016年是首次加入義大利團隊,並開始與義大利管理階層接觸。徐秀蘭表示,她以前只知道義大利是時尚與藝術感很強的國家,從不知道義大利工業執行紀律也這麼好,「因為半導體是非常講究紀律的產業,SOP(標準程序)叫你用什麼規格、怎麼做,必須要完全遵守。我沒想到義大利團隊的嚴謹度做得非常好,完全改觀。」台灣半導體產業海外設廠常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國際獅子會捐贈嘉市AI儀器 守護市民視力健康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 運用AI技術提升糖尿病眼底檢查的效率與診斷準確性已成為醫療趨勢,為守護嘉義市民及糖尿病患視力健康,國際獅子會300-E1區及嘉鳳獅子會今
青年日報 ・ 1 天前
金融熱議》不願買房,但忙著炒股!美國年輕股民10年暴增5倍,會成為新韭菜?
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發現,2024年,37%的25歲年輕人,透過自己的帳戶投資股票,高於2015年的6%。 拉長來看,過去10年投資股市的年輕人數量增加了五倍,這似乎顯示,他們對投資及累積財富的看法,產生重大的轉變。反觀,由於美國房產價格飆升,年輕人買房地產的比例,也同時減少…點擊此處,VVIP獨享完整內容 股市和樓市的長期表現對......
風傳媒 ・ 5 小時前
爆紅3手搖飲搶佔版面!他問哪款最過譽?一票人點名這杯:搭配不和諧
台灣手搖飲品牌五花八門,人手一杯成為民眾日常習慣。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不少品牌不斷推出創新飲品,吸引消費者上門。不過,一名網友好奇詢問,近期爆紅的3款手搖飲,包括50嵐麵茶拿鐵、天仁抹茶脆珠冰沙、老賴烤糖奶蓋,「哪一款最過譽?」貼文曝光後,掀起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花蓮垃圾山再度起火! 濃煙直竄天際、塑膠燃燒臭味擴散擾居民
據了解,花蓮垃圾場近2個月內已發生兩起火警,8月初時清潔隊曾開挖底層、灌水降溫並安裝沼氣吸管,同時進行24小時監控與夜間巡查,防範火勢復燃,不料,今日仍在高溫下再次發生燃燒情形。現場附近的美崙地區居民陸續反映聞到異味,吳慶展表示,由於今日風向並非北風,異味應...
CTWANT ・ 1 天前全球「最死抱黃金國家」!慘遇金融海嘯也不賣 如今暴賺9兆元
近年來,義大利不時因債券與銀行問題陷入市場危機,但如今隨著金價飆漲,該國央行龐大的黃金儲備反成意外之財。數十年來,無論金融風暴或國債高漲,義大利始終堅持不在經濟低迷時拋售黃金,正因這份堅持,如今央行持有高達2452公噸、價值約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2兆元)的黃金,成為全球第三大黃金儲備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狂喝水還是渴!口乾恐是「3疾病」徵兆 醫:免疫系統拉警報
若出現嘴乾的狀況,可能是健康警訊。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表示,嘴巴乾原因包括「喝水太少或環境太乾、常用嘴呼吸、藥物副作用」,若同時伴隨眼睛乾澀、異物感、關節僵硬等,可能是「乾燥症候群」,此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長期壓力或焦慮,也都可能造成口乾,需特別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30多歲婦女竟生11胎 這縣市未成年懷孕全國之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皮下植入避孕器衛教/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意外懷孕情況
好醫師新聞網 ・ 4 小時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5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 天前
親友接連過世!他變孤僻、不出門 醫檢查「不是憂鬱」:腦部萎縮了
老人變孤僻,恐是患失智症。一名80歲老翁平時喜歡種花草,未料近幾個月,突然對任何事都沒興趣,也不愛出門,家人以為他罹患老年憂鬱症,趕緊送醫檢查,診斷竟是失智症。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